查看: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409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查看: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查看: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查看: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查看: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查看: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查看: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查看: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10期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9&ZD028)阶段成果。陈 耀 陈 钰* 作者简介:陈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内容提要:“十一五”以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钢铁、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上东部仍有较大优势,产业还呈现出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

2、“北上”趋势。工业发展从地区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仍普遍追求重工业化,制造业在沿海少数省份集中度较高,沿海沿江工业污染严重,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未来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动各类区域转型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内生发展能力。 关键词:工业布局 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在过去的五年,随着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力度,各地区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工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区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但目前中国工业的空间布局仍不尽合理,亟待调整优化,特别是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不同类型区域的转型升级

3、。一、中国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的变动趋势 我们采用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品产量等主要统计指标,分别从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板块的总体分布、主要行业和主要产品的区域分布、以及沿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的工业行业分布,考察“十一五”时期(使用2005-2009年数据)中国工业的空间布局变化趋势,并试图从中发现产业区域转移的一些突出特征。1. 工业总体布局“十一五”期间,国家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开始形成。从图1可以看到,“十五”期间内陆省份与东部工业发展的差距还在拉大,但进入“十一五”以来,中西部工

4、业增加值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与东部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东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份额由最高时2004年的63.3%下降至2010年的55.2%,减少8.1个百分点;同期,中部和西部则分别由14.8%、13%增至19.6%和17.2%,分别上升4.8和4.2个百分点;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转型调整过程中,工业增加值所占份额有所下降,由本世纪初的11.4%到近两年的8%,减少3.4个百分点。图1 中国四大区域板块工业增加值份额变化注:2008与2010年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增长率计算所得。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国家统计局。2. 工业行业的区域分布表1显示了38个主要行业的区域分布变化。由表可见,

5、东部地区除了烟草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4个行业在全国的份额略有上升外,其余34个行业的份额都在下降。中部地区除了6个行业份额下降外,其余32个行业份额在上升;西部地区仅有4个行业份额有所下降,其余34个行业都在不同程度地上升。东北地区有12个行业份额下降,24个行业上升。说明总体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属于产业转出区,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属于产业承接区。从具体行业来看,“十一五”期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主要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份额分别提高11.81、6.64和6.61个百分点。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

6、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在中部地区有较大提升,行业份额上升了5.45-4.0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主要向东北地区转移,产业份额分别提高8.33和5.28个百分点,但同时东北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在全国份额处于下降状态,分别减少8.41、4.82和3.2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向外转移最多的行业相继是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7、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份额减少幅度在12.73-7.28个百分点之间。表1 2005-2009年各工业行业总产值的区域结构变化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2009(%)05-09增减2009(%)05-09增减2009(%)05-09增减2009(%)05-09增减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2.4-4.9141.3-5.2730.111.816.2-1.6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3.70.016.31.7735.36.6424.7-8.4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3-8.3516.2-2.4519.12.4621.78

8、.3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3.7-5.3238.33.0829-0.392.54非金属矿采选业40.4-12.7328.30.8420.96.6110.45.28农副食品加工业48.8-9.0720.94.0515.71.3714.63.66食品制造业53.1-7.7121.63.9215.81.149.52.64饮料制造业43.1-11.0520.94.5326.84.659.21.87烟草制品业34.85.3426.4-2.0435.1-3.193.6-0.21纺织业80.2-4.3812.23.195.81.071.70.0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3.8-7.289.23.761.90.

9、9852.44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81.1-5.7611.64.796.12.341.2-1.3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56.7-11.24205.4592.5814.23.11家具制造业72.9-11.6210.94.967.13.499.13.17造纸及纸制品业69.8-6.4717.73.728.71.93.80.85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68.7-4.9916.12.8411.21.0441.1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92.5-3.585.52.830.50.41.40.2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0.70.5915.2-0.48173.2417.2-3.25

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6.2-2.2915.22.5611.90.246.7-0.51医药制造业55.3-3.7118.83.4915.9-0.29100.52化学纤维制造业87.31.744.4-2.954.72.023.6-0.82橡胶制品业76-2.4512.51.875.70.435.80.15塑料制品业75.4-7.5111.22.546.526.92.9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2-11.6424.55.0313.62.639.83.8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8.6-1.2317.7-0.0414.71.759-0.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3.1-2.130.53.3421

11、.9-1.484.50.24金属制品业76.1-8.7510.22.686.53.057.23.02通用设备制造业68-6.9911.71.9181.5512.23.43专用设备制造业58.6-8.3520.24.510.70.810.53.0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7.6-0.0414.90.3413.80.5813.7-0.8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6.9-6.58123.856.31.584.81.1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91.5-2.733.41.333.51.221.60.1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1.6-6.693.675.41.3441.6工艺品及其它制造

12、业81.2-3.9611.82.0840.7931.09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73.6-10.38123.3510.85.453.61.5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53.7-2.7119.51.5819.22.367.6-1.2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59.7-2.57135.2924.72.12.6-4.8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8.5-1.5318.90.5915.21.847.3-1数据来源:根据中宏数据库资料计算整理。3. 主要工业产品的区域分布从“十一五”期间主要产品产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变化看,东部地区各主要工业品所占份额2009年比2005年普遍下降,只有原油、钢铁、布、微型计算机、集

13、成电路有所增加;中部地区在水泥、卷烟、微型计算机等产品份额上升较快;西部地区的发电量、天然气、原煤、原油、水泥、汽车等工业品份额有不小的提高;而东北地区除了生铁、钢铁、水泥和集成电路外,主要工业品生产份额都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总体上,东部地区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布、钢铁、汽车、水泥、原油等工业品的生产能力上仍占有绝对优势,中西部在电力、原煤、天然气等能源工业品占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原油、汽车和钢铁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尚未根本改变(表2)。表2 各主要工业品生产的区域分布变化 (单位:%)主要工业品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发电量(亿千瓦小时)200545.1222.7324.417.73200941.

14、1123.2329.136.53天然气(亿立方米)200516.444.8170.608.16200911.623.6678.885.84原煤(万吨)200512.9541.7536.858.4420099.6235.8747.816.70原油(万吨)200537.063.2324.8334.89200938.422.9328.8829.77生铁(万吨)200549.5925.3214.3310.77200953.0221.0314.4211.52钢(万吨)200555.2021.2412.9010.67200955.5320.7212.9610.79水泥(万吨)200551.5922.532

15、0.635.25200941.9926.0125.316.68汽车(万辆)200548.9117.5616.5716.96200945.9617.9422.3313.76布(亿米)200577.3213.457.621.61200979.6212.786.820.78卷烟(亿支)200531.1027.8336.394.68200931.3528.1635.924.56微型计算机(万台)200599.430.130.060.38200999.450.510.030.02集成电路(亿块)200590.940.009.050.01200991.730.008.060.21数据来源:根据中宏数据库资

16、料计算整理。4. 沿海三大经济圈工业分布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表3),“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有8个行业份额上升,其余30个行业份额都在下降;珠三角地区有9个行业份额上升,其余28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份额不变;而环渤海地区有16个行业份额下降,其余22个行业份额则不同程度地上升。可见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总体上呈现出由南部向北部的“北上”趋势。从具体行业的升降来看,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循环回收、金属矿产、纺织、家具、木材等日用轻工业比重下降较大,而烟草制品、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行业产值份额上

17、升明显。珠三角地区上升最快的行业为资源循环回收、金属矿产加工和化工能源、文教体和工艺品制造,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日用轻工业、金属等矿物制品业份额下降较大;环渤海地区通用设备、仪器仪表制造、废物循环回收、日用轻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份额增加最大,而金属矿物、能源开采与供应、造纸、通讯设备及计算机、食品加工制造业则下降较多。表3 沿海三大经济圈各工业行业结构变化 (单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200905-09变化200905-09变化200905-09变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49-1.040-0.0622.39-4.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790.796.81-

18、1.1931.22-0.3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91-2.742.75053.313.6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6-0.873.40.7724.29-3.27非金属矿采选业9.47-4.748.583.1226.42-6.88农副食品加工业9.83-2.055.43-1.5737.37-2.91食品制造业11.35-3.949.72-0.9531.23-1.18饮料制造业14.19-3.238.09-2.2220.4-4.86烟草制品业18.626.215.88-0.797.87-0.29纺织业43.12-6.778.4-0.3726.172.8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9.85-7.6218

19、.55-0.7420.572.9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4.75-9.6519.1-0.8919.11-1.7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2.5-8.696.8-2.6826.930.84家具制造业23.5-7.6325.42-3.0326.354.12造纸及纸制品业24.18-2.115.12-0.927.47-2.32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3.66-3.8924.42-1.9920.532.3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36.57-5.8234.011.0517.981.3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3.85-4.048.840.8536.74-0.5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

20、品制造业31.12-2.118.69-1.4128.452.07医药制造业22.51-3.56.54-0.227.710.65化学纤维制造业71.992.683.560.496.74-3.48橡胶制品业24.86-3.987.6-0.7543.353.04塑料制品业29.64-8.3724.07-0.4721.773.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7-5.19.4-2.0630.2-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24-2.043.33-0.0639.770.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8.98-4.238.890.5717.521.77金属制品业33.1-6.2520.25-2.1326.462

21、.68通用设备制造业35.69-9.485.69-0.534.996.74专用设备制造业25.43-3.517.13-1.7231.660.0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6.350.679.96-0.1724.720.6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5.16-0.0121.82-5.4321.680.3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37.71.5435.28-1.1516.12-2.0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994.5523.21-10.2716.791.42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26.04-3.8924.290.6123.660.47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27.01-21.883

22、1.186.5617.045.4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0.36-0.7211.57-1.8221.95-0.8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21.772.4517.86-9.0319.422.7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210.4322.010.6617.15-2.65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5小结进入“十一五”以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属于产业承接区。东部地区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东部地区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布、钢铁、汽车、水泥、原油等工业品的生产能力上仍占有较大优势,东

23、部沿海产业还呈现出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北上”趋势。二、工业布局和区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 各地普遍追求重工业化,结构调整难度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在延续(图2),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据2009年统计,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9.7%,重工业增加值则增长11.5%;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3.2%,直到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重工业比重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分区域看,2008年之前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重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而原来重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重工业比重回落,趋向于全国平均水平。截

24、至2009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重工业比重都超过了50%,除了西藏(58%)和福建(56%)较低外,其他所有省市区的重工业比重都在60%以上。其中,重工业比重达到90%以上的有2个,分别是山西(95%)和青海(92%);重工业比重在80%-90%之间的有9个,在70%-80%之间的有12个,在60%-70%之间的有6个(详见图3)。各地普遍追求重工业化的结果,不仅造成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更重要的是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当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此外,由于重化工多属吸纳资金多的资本密集型大项目,这也成为大量中小企业长期融资困难的一个影响因素。图2 中国四大区域板块重工业比重变化数据来源:根据

25、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数据测算 图3 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重工业比重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数据测算。2. 制造业在东部少数省份集中度高,向外转移有阻力总体看来,各工业行业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如表4所示,东部地区的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几乎每一个行业所占份额都处于前五的位置,特别是集中度最高的制造业如化学纤维制造业(CR5=85%)、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CR5=8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CR5=81%),都集中在沿海少数几个省市。中西部省份中,只有河南、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在矿产、能源开采行业处于前五位的位置,河南、四川、云南等省份在食品加工制造

26、和烟草行业份额相对较大,东北地区只有辽宁省在矿产能源、装备制造业方面有一定优势。这说明,中国制造业的区域布局距离“均衡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虽然东部产业转移在加快,但许多地区依然不希望制造业过多地向外转移(一些东部省优先鼓励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这也是东部地区整体转型升级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表4 2009年各行业分布的集中度CR5行业CR5省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1山西 河南 山东 内蒙古 陕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61黑龙江 陕西 天津 新疆 山东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65河北 辽宁 山东 内蒙古 四川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62河南 山东 内蒙古 湖南 辽宁非金属矿采选业0.48山东 河

27、南 广东 辽宁 四川其它采矿业0.88山东 内蒙古 四川 青海 湖北农副食品加工业0.51山东 河南 辽宁 江苏 四川食品制造业0.50山东 河南 广东 内蒙古 福建饮料制造业0.46四川 山东 广东 河南 江苏烟草制品业0.48云南 湖南 上海 湖北 江苏纺织业0.76江苏 山东 浙江 广东 河南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75江苏 广东 浙江 山东 福建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73广东 福建 浙江 山东 河北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53山东 江苏 河南 广东 浙江家具制造业0.66广东 山东 浙江 辽宁 上海造纸及纸制品业0.65山东 广东 江苏 浙江 河南印刷业和

28、记录媒介的复制0.58广东 山东 浙江 江苏 上海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85广东 江苏 浙江 山东 上海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46山东 辽宁 广东 河北 山西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59山东 江苏 广东 浙江 上海医药制造业0.46山东 江苏 浙江 广东 河南化学纤维制造业0.85浙江 江苏 福建 山东 广东橡胶制品业0.66山东 江苏 浙江 广东 河南塑料制品业0.65广东 浙江 江苏 山东 辽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53山东 河南 广东 江苏 辽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53河北 江苏 山东 辽宁 天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9江苏 山东 河南 广东 江西金属制品业0

29、.66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辽宁通用设备制造业0.64山东 江苏 浙江 辽宁 上海专用设备制造业0.53山东 江苏 河南 辽宁 广东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47江苏 广东 山东 上海 吉林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68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上海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0.81广东 江苏 上海 山东 北京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71江苏 广东 浙江 山东 上海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0.72广东 山东 浙江 福建 江苏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0.73广东 浙江 江苏 天津 新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41广东 浙江 江苏 山东 河南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52广东 内蒙古 江

30、苏 山东 上海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52广东 浙江 湖北 江苏 山东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数据测算。3. 内陆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沿海沿江工业污染重从各区域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看来(见表5),西部地区尤其是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GDP能耗都远远高于东部发达地区,从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看,中部地区为2.49,西部地区最高,达到3.13,中西部能耗分别为东部的1.76和2.21倍,可见内陆地区的生产方式相比沿海地区的粗放型特征更为显著。但是,从“三废”污染物排放量指标看,由于中国工业仍主要布局于东部地区,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和河北是废水、废气

31、的排放大省,这对中国沿海各省的资源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同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则集中在重庆、山西、新疆、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地区。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发现,在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接纳主要水污染物数量大,工业污染物排放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污染结构性问题突出。从工业行业的区域分布集中度测算结果可以看到,中国重工业特别是化工行业集中分布于山东、辽宁等沿海地区和江苏等沿江地区,这对中国沿海沿江的环境污染构成严重隐患,2010年7月大连漏油事

32、件暴露出了临港石化工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同样的工业布局问题在很多行业普遍存在,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对一些早年建设在离城区较近的工业片区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显得日益迫切。表5 2009年各地区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 (千瓦小时/万元)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东部1.41989.340.87中部2.491180.161.31西部3.132030.391.87东北1.75909.261.29北京0.91681.850.618712.534408.

33、250.09天津0.91782.880.8419441.055982.76河北3.001449.941.64110058.0050779.4430.46上海0.96808.490.7341192.0310058.600.00江苏1.111064.250.76256159.9727431.75浙江1.121176.500.74203441.7118860.330.78福建1.151032.050.81142746.9910497.102.43山东1.54972.491.07182672.6435126.700.01广东0.811002.090.68188843.8922681.9515.98海南

34、2.61922.890.857031.30 1353.21湖南1.57911.001.2096395.6910972.5618.60山西4.551921.932.3639720.2123692.91141.57安徽2.101088.761.0273441.4715272.570.00江西1.67922.460.8867192.458286.0513.99河南2.711218.361.16140324.5622185.571.31湖北2.351018.451.2391324.0912522.635.12内蒙古3.561686.722.0128616.2224844.369.22广西2.24127

35、9.871.06161596.4313184.2012.10重庆1.85894.271.1865683.8512586.52149.86四川2.251085.911.34105909.5513410.026.12贵州4.322328.022.3513477.627785.7694.49云南2.741591.101.5032375.219483.8060.65西藏941.5515.414.12陕西1.371078.511.1749136.7611031.9017.27甘肃3.532398.811.8616363.616313.9512.31青海2.943862.122.698403.913307

36、.991.39宁夏6.514720.743.4521542.374700.613.66新疆3.101408.201.9324200.716974.88105.20辽宁2.261119.991.4475158.5925211.192.75吉林1.62809.131.2137563.487123.80黑龙江1.38798.671.2134188.229977.070.98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中宏数据库4. 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新的重复建设苗头出现从全国的情况看,200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433亿元,比2005年的2449.97亿元翻了一倍以上,但是占国内生产

37、总值的比重仅为1.7%(见表6),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在四大板块区域中,东部沿海地区R&D投入强度最高,为1.94%,其中北京达到5.5%,已超过发达国家整体水平,中西部地区R&D投入强度较低,分别为1.18%和1.0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高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仍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导,占出口额比重为72.4%,来料加工贸易占9.1%,而且高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还是以外资企业为主,2009年外商独资企业占高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比重分别为67.5%和60.2%。可见,中国工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工业发展仍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的大规模加工贸易和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表6 2

38、009年各地区R&D投入强度地区R&D投入强度地区R&D投入强度全国1.70%东部1.94%西部1.08%中部1.18%东北1.36%北京5.50%湖北3.27%天津2.37%湖南5.38%河北0.78%广东1.01%山西1.10%广西1.75%内蒙古0.53%海南8.19%辽宁1.53%重庆1.16%吉林1.12%四川3.67%黑龙江1.27%贵州4.47%上海1.42%云南0.60%江苏0.45%西藏0.32%浙江2.84%陕西2.32%安徽0.47%甘肃1.10%福建0.05%青海0.70%江西1.04%宁夏0.77%山东0.63%新疆0.51%河南0.14%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科技部网站

39、统计数据整理目前地区工业转型升级正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旧的发展模式必须要改变,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必须要抑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推动工业增长的新动力,为防止增长速度受到影响,又难以下大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因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区首要选项。值得注意的是,从已经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的省、市来看,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趋同现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已出现各地争相上马、投资过热现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布局必须立足于各地区自身条件和优势,科学合理定位,差异化分工,使其真正成为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避免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方新一轮的投资冲动而导致的低效率重复建设。三、未来工

40、业布局调整优化的思路和方向国家“十二五”规划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实施“两大战略”,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两大相辅相成的战略,将成为未来地区工业布局调整和优化的指导原则和方针。具体说,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推动城市群的形成为依托,以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为要求,促进工业布局的调整优化。1.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优化工业布局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格局逐步深化和细化,各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未来应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建设,推动西部地区优势能矿资源就地转换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今后一个时期,应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目标要求,调整优化工业布局。2. 以城市群为依托促使工业向重点区域集中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在东部地区要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加快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设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