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410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泰州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泰州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泰州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泰州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泰州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保险业高速成长,市场向多元化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日趋完善。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从保险业规模的发展,保险市场主体的构成,保险业监管现状三个方面论述了泰州市保险业发展现状,并从现有险种单一,市场需求不足,内部管理混乱,“理赔难”现象严重,保险市场混乱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泰州保险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险种创新滞后,公众风险意识较弱,企业间恶性竞争,保险公司以获利为目的,保险公司服务意识单薄,国家过多介入保险市

2、场。最后,论文从加速险种创新进程,建立内部管理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民银行的监管力度,建立保险服务体系,国家减少对保险市场的干预,建立保险监管和评估机构等方面指出泰州市保险业发展路径。关键词 保险业;保险功能;初级阶段;健康发展Abstract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regulatory system is perfect with each passing day.

3、 With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economy especially the financial status of the field and constantly improve. Bu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

4、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lso has many problems. Taizhou C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lso appeared a lot of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does not suit, insurance function can not fully play, lack of competition, capital, manageme

5、nt, insurance problems.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specially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long-term healthy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works for us to carry out and perfect,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

6、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Keywords insurance industry insurance function primary stage healthy development目 录1 绪论21.1研究背景21.2研究目的和意义21.3研究方法22 泰州保险业的现状2 2.1泰州保险业规模的发展32.2泰州保险市场主体的构成32.3泰州保监业监管现状33 泰州市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43.1存在的的问题43.1.1 现有险种单一43.1.2 市场需求不足43.1.3 内部管理混乱43.1.4 “理赔难”现象严重53.1.5

7、保险市场混乱53.2 制约因素53.2.1 险种创新滞后53.2.2 公众风险意识较弱53.2.3 企业间恶性竞争53.2.4 保险公司以获利为目的53.2.5 保险公司服务意识薄弱6 3.2.6 国家过多介入保险市场44 泰州市保险业未来发展路径74.1 加速险种创新进程74.2 建立内部管理机制74.3 加大宣传力度74.4 建立保险服务体系74.5 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74.6 国家减少对保险市场的干预84.7 建立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评估机构8结 论10参考文献121绪论1.1研究背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保险业高速成长,市场趋于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体制日趋完善。随

8、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江苏泰州保险业充分发挥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业务经营和机构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功能日益显现。虽然泰州市保险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但是在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存在了许多缺陷,如何更好的发展泰州市保险业并保持其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当务之急。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泰州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正处于经济走向繁荣的重要阶段,保险业是金融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9、,如何更好的发展保险业,使其不断促进经济的进一步的繁荣发展,这在现代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泰州也同样如此,泰州作为江苏省最后建市的两个城市之一,由于建市时间短,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需要发展未来城市经济的中流砥柱。而在整个经济转型的大潮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越来越兴起,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泰州作为新兴城市,可直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金融领域的保险业潜力巨大,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股。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泰州市保险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劣势、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发展路径。从而加快保险业创新步伐,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现阶段的保险业都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上,面临发展

10、瓶颈,应该提高创新意识,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资金利用率,维护保险资产安全;加强监管力度,大力防范风险;加强法律建设,建立和谐发展的环境。1.3本文的研究方法鉴于本文研究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分析,本文使用了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险业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在阐述泰州保险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泰州市保险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剖析,论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出解决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的途径及对策,即泰州市保险业的发展路径。最后还对泰州市保险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的展望。2泰州保险业的现状2.1 中国保险业规

11、模的发展三十多年来我国保险收入由快速增长逐渐转为稳步发展,保费总额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6.01万亿元,相比于2010年年末增长19.13%。 在这中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增长最为迅速,2011年我国财产保险业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行业总保费收入达到了4779亿元,同比增长18.68%。尽管保险业的规模发展极其迅猛,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截至2011年底,我国年保费收入为1.43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617.9亿元,同比增长18.5%。人身险保费收入9699.8亿元,同比增长6.8%。在1997年以前财产险业务的比重一直大于人身险

12、的,而1997年以后,保费收入逐渐从财产保险业务占主体地位过渡到人身保险业务为主。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导致了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大大增加。中国保险业务在险种增多的同时,其险种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机动车辆综合险一直是保险的传统主导产品,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60左右并略呈上升趋势,而企业财产险和货运险的比重略微下降;家财险等分散性险种所占比重却上升的势头。随着投资型险种的推出,人身险险种结构日趋多元化。1999年以前,保障功能为主传统寿险产品占人身险年保费的绝大部分。而自从1999年后,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相继推出,既使保费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同时,险种结构也发生了相关变

13、化。除此之外,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导致保险业发展也相应不均衡:在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保险需求量很大、保险公司相对集中、同行业间竞争激烈,而中西部地区对于保险的认识滞后,需求量少,保险意识相当淡薄,其保险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据各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省保费收入为1219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8.5,位居全国第一,其余依次为江苏(8.36%)、山东(6.21%)。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的现状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所以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2.2中国保险市场主体构成保险市场的准入一般有审批制和核准制两种方式,中国对进入

14、保险市场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主体逐渐增加。保险企业主要分为中资、外资两种。在中资保险公司中,一直由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一家独大。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虽然国有独资的保险企业中有像中国人保这样的巨无霸存在,但是随着新的市场主体即以平安和太平洋为代表的保险公司的进入和成长壮大,市场份额被逐渐瓜分。中国保险市场特别是在人身保险市场中,已经从一家垄断逐渐发展成为三足鼎立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而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除了要具备中资保险公司同等的前提条件,还有其他谨慎性条件。相对于中资保险公司来说,要求更为严格。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

15、入,我国保险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承诺,即外资公司在入世两年内可以面向中外客户提供全性面的非寿险业务,寿险业务也将逐步从个人寿险的局限中突破到其他领域;3年内逐步放松外资保险公司地域的限制,直至取消。通过这些措施,外资保险企业逐步取得与中资保险公司相同的业务范围。2.3泰州保险业监管现状针对目前我国保险市场面临的法律体系相当不健全、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力度不够、行业相关信息不滞后、维护保险行业秩序的配套设施缺乏等现状,监管采用的是市场行为和偿付能力监管双重其下的模式,对保险业实行严格的监管,具体内容也是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保险机构的监管;对保单格式和费率的监管;对企业偿付能力的

16、监管。3泰州市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3.1存在的问题 3.1.1现有险种单一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高速发展,险种创新问题就变得尤为迫切。现有的险种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我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这使得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模式尤为单一,趋向相似的竞争模式,制约了我国保险行业实现多元化发展策略的步伐。目前,保险市场充斥的许多险种在条件等方面的设计缺乏严密性,对于完美地满足投保人各个方面的需求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由于自身缺陷太大,在行业发展进程中被淘汰掉。由于这些原因,许多保险公司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都集中经营数量有限的一些险种上。例如:在寿险中,少儿险市场成为各大保险公司竞争的主要战场;在产险

17、上,各公司的竞争战争也主要集中在财产等少数几个大险种上。至于责任、信用、保证、医疗等新兴险种,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此外,保险产品的同构现象也十分严重。我国各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相似率高达90%。这导致了保险公司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严重浪费了社会生产力和相关资源。 在国外保险业中,保险业已经从单纯经营负债业务发展到同时经营资产业务阶段。通过进行多种渠道的投资,所取得的收益不仅可以弥补保险公司因保险业务经营造成的亏损,使其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除此之外,保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投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我国保险投资范围很小,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和国债等安全系数极高的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

18、品上,投资收益率相当低下,抗利率变动能力弱。在我国,保险赔付水平较低,而且保险业务经营还有相当宽裕盈利空间,而且在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方面的投资的收益稳定,矛盾还不突出。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炙热化,保险业务经营的盈利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亏损时,保险公司通过合法的投资途径不能有效增强其偿付能力,而自身却面临投资所得收益不足以填补保单造成的亏损时,就可能选择进行地下非法投资活动,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为主要目的,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加大,造成金融市场混乱,也大大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3.1.2市场需求不足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国有部门的职工建立了几乎终身的全方位保障体系。目前,在社会主义市

19、场经济体制下,承担风险的主体逐渐由政府转移到企业和个人。但由于19591980年,国内商业保险有长达20年之久的发展空白期,造成了国人的对于风险、保险的认知十分滞后。现在保险业已是全国普及,但1997年对部分城市居民的调查表明,在调查人群中,对保险“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分别占1.7%和18.6%,而有45%的人对保险还处于“不太了解”状态,另有8.2%的人对保险一无所知。 现下,由于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还不成熟,相关的规范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一些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的业绩,违规操作地发展了很多不成熟的险种和做出一些不能实现的理赔偿付承诺。由于这些有缺陷的险种以及具有欺骗意味的理

20、赔承诺,导致保险公司的企业信用大打折扣,投保人以及潜在投保人对于保险的信任度大幅度下降,对保险产生了抵触情绪,使得保险的市场需求持续降低,使得保险公司的生存更加艰难,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中。3.1.3内部管理混乱由于保险行业内企业数量庞大,保险种类繁多,为了提高本公司的业绩,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白炙化,继而发展成了恶性竞争,其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企业违规操作,擅自提高或降低保险费率,扩大企业自身的承保责任,增加无理理赔承诺等。在一些主要险种中,甚至出现一些性质极坏的竞争行为,造成市场混乱。第二,破坏规定,增加比例支付保险代理手续费。第三,未经人民银行批准,私自开办新的不成熟的险种。第四,虚假承保

21、、逆向保险。有些基层保险机构为了完成企业任务,甚至通过承保、退保、再投保等虚假承保的办法增加业务量。影响最为恶劣的是少数保险公司为出保险事故的企业补办保险,补签保险合同。这些不正当竞争、违规经营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加大保险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在一些有缺陷的险种上隐藏了严重潜在危机。 另外,一些保险公司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严重问题:第一,重要单证的管理以及使用不能按照规定进行。第二,对于公司帐户管理不能严格管理。一些基层保险公司为便于操作,没有按规定在开户银行设立责任准备金存款户,造成保险资金不合理占用,保险财务收益减少,支付能力降低,在企业经营中埋下潜在风险。第三,会计核算不

22、真实。有的基层保险公司为完成偏高的任务指标,在会计核算中的未决赔款上做文章。有的为增加利润而增加应收保费,减少未决赔款;有的以贷揽保、发放好处费承保,做假保单搞假理赔。第四,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制度,对承保、理赔、资金运用等一些重要业务环节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很弱。第五,内部稽核监督力度不够。不少保险公司重业务、轻管理,稽核制度不健全,缺乏对下属机构以及代理机构的日常监督和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3.1.4“理赔难”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日益发展,投保人人群日益增多,但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甚至恶化到对簿公堂。主要是由于投保人在发生意外后,在理赔范围内向保险公司却不

23、能及时得到理赔,甚至是得不到理赔,形成一股“理赔难”的风潮。主要体现在:一,保险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能兑现签订保险合同时所允诺的理赔条件;二,保险公司由于看重业绩,轻视对投保人的服务,所以没有建立专门的理赔服务机构,相关机制也不完善,导致对投保人的理赔严重滞后;最后,由于保险公司并没有把员工在理赔服务中的表现列入企业考核标准中,没有了机制的鞭策,保险公司的员工容易在理赔服务中消极怠工,怠慢投保人,造成理赔拖延。3.1.5 保险市场混乱在市场经济下,作为经济运行重要的一部分,金融业应该是在以市场为主导中发展,而作为金融业中重要一员的保险业的发展也应该以市场为主导。但是,社会保障机构以及政府强行

24、进入保险行业,用国家强制力进行保险险种的推广,如政府指定劳动人事部门推出“社会养老保险”,民政部门推出“农民养老保险”,工会社团组织推出“工伤医疗保险”等。由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机构行为之间的不协调,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扰乱行业秩序,损害企业利益。其次,一些部门持权代理保险业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如:交警大队代理“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保险”,计生办代理“母子安康险”,政府的劳动部门强制实行“养老保险”等。由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不平等,公众对之抵触情绪比较高,直接影响到保险企业在投保人群中的服务形象。 3.2.制约因素 3.2.1 险种创新滞后我国保险业虽然在20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个行业仍

25、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发展成熟。因为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曾有20年的空白期,严重滞后于国际保险业发展水平。与此同时,更加没有这个行业发展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必须要借鉴国外保险业发展的经验。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的保险企业没有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只是在借鉴的基础进行发展,导致我国的保险业险种单一,同行业企业之间的险种严重重合,保险结构相似,造成了企业之间的重复建设,大大浪费了社会资源。3.2.2 公众风险意识较弱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保险行业的发展虽然已经初见成效,普及面大大扩展,人们对于保险的认知也逐渐在改善。但是,大多数人由于没经历过,所以对于风险没有实际性的概念,在风险规避方面相关的认

26、知就更少了,这就造成一种情况:人们不愿意花一大笔钱去进行自己都不了解的风险规避保险。所以说,我国公众风险意识薄弱,给保险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严重阻碍了保险业的发展。而泰州作为江苏省新兴城市。虽然未处于苏中,但是受发展时间限制,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更是不理想,城市居民对于保险的接受度相对于乡镇居民来说要高一点,但是仍然低于整个行业的标准。3.2.3 企业间恶性竞争企业作为市场运行主体,盈利是整个企业建立的最终目的。由于我国保险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市场份额有限。而且,国内保险公司林立,险种单一,保险结构重合很严重,使得保险企业的发展更加艰难。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从而获得盈利,各个

27、保险企业在竞争时采取多种方法。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为了生存,采取一些违规操作,如降低投保人的费用率,做出无法实现的理赔承诺,增加企业自身承保责任,甚至是违法得帮出了事故的人进行保险补办。企业的违规操作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3.2.4 保险公司以获利为目的商业保险的本质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经营行为,而企业作为经济运行中的中流砥柱,盈利就是企业建立的根本目的。而国外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是通过投资多渠道的获得盈利,既可以填补保单带来的亏空又可以增加企业收入;而国内的保险公司受到投资渠道少,投资方式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投资盈利率相对于国外的水平来说仍有一定差距。所以企业为了盈利,就会造

28、成理赔困难的现象。3.2.5 保险公司服务意识薄弱随着保险业的高速发展,保险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企业为了保住自己的企业,千方百计地扩张业务规模,占领市场份额,提高自己自身的业务量,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保险理赔服务系统没有建立起来,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主要精力都用在提高业务上,忽视了理赔方面的服务,造成了“理赔”服务系统陈旧,服务单一的现象。而各家保险公司由于相关规范条款相似,服务模式并没有太大差异,所以“理赔服务”并不能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筹码,所以会造成保险公司服务体系不会有太大的改善。3.2.6 国家机关过多介入保险市场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下,一个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市场的引导的。但是

29、由于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参与程度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深一些。但是,由于政府及一些机构肆意的进入保险市场,强制性进行投保项目的推广,而这些社会保险与企业经营的商业保险是不一致的。同时被保人和投保人之间的关系不对等,更加深了保险行业的矛盾。4 泰州市保险业未来发展路径4.1 加速险种创新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保险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市场需求也会逐步增加.特别是泰州这种新兴城市,作为支柱产业发挥的保险业的发展更加迅猛。为了跟上整个行业的发展步伐,满足人们对于保险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在险种创新上的研究力度,在险种上全

30、面创新,尽最大可能提出更多、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险种。除此之外,在开发新的险种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完善新推出的险种,避免其可能存在的缺陷,给企业和投保人造成损失。全心全意地站在投保人的角度想问题,遵守行业规范,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险种创新,为投保人谋福利。4.2 建立内部管理机制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不仅损害自己的利益,还会影响到投保人的利益。所以,应该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杜绝混乱情况的发展,有序地进行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健全公司相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核保核赔制度、财务制度、会计制度这三大核心制度的设立一定要更加严格。第二,要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对保险流

31、程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在承保、理赔、资金运用等环节。第三,建立健全的内部稽核制度,积极组织稽核人员队伍,立即开展稽核工作,其中还包括对下属机构和代理机构的日常稽核,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填补漏洞、消除隐患。第四,在落实制度中,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对违反相关制度以及规定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不能姑息,以次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对于严格遵守制度所规定的人,要予以奖励,以示鼓励。4.3 加大宣传力度现阶段,在我国人们对于保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多数人认为保险是保险公司进行敛财的骗人工具,对于保险持有抵触情绪,对于保险人员也十分警惕,所以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那么顺利。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对于保险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32、,表明风险在现代社会对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让人们认识保险,了解保险,认同保险从而接受保险,扭转他们对于保险的不良印象,加入保险中来。另外,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机构,大多数时间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所以,政府也应该在保险行业内部宣传信用保险的重要性,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保险公司行为,维护投保人的利益。4.4 建立保险服务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售后服务质量在整个经济行为的作用越来越大,所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保险的理赔服务在整个保险流程中的属于售后服务的范畴。而目前“理赔难”的现象大大影响了人

33、们对于保险行业的评价。近年来,有很多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双方矛盾激化,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保险业,保险公司应该主动建立起保险的售后服务体系,专门解决理赔问题,提高理赔问题解决效率。以此来缓和双方矛盾,改善双方关系,使投保人和潜在投保人对保险重拾信心。4.5 加强人民银行的监管力度由于央行的监管力度不够,许多保险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违规操作,扰乱了市场,损害的投保人利益,增加了企业风险。所以,央行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第一,提高保险市场进入门槛,严格按相关法律程序申报、审批保险机构。第二,人民银行要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

34、性强的监管制度;严禁保险机构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强制保险,不得进行违规操作擅自变动费率、提高代理手续费;明文规定禁止假赔案、异地出单、强行推销保险等行为。第三,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有超前意识,加大对保险公司事后偿付的监管。对保险公司的相关指标,定期进行核实检查。对于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的,除了要督促其采取办法充足比例外,还要加以行政干预。第四,加强对保险代理人合法性的监管。第五,加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改变保险监管“外行管内行”的状态,提高监管水平。 4.6 国家减少对保险市场的干预在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发展也有和大推动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

35、的引导作用应该是起最主要作用的,国家不应干预太多。而国家机关在保险业中强行推广保险,这本身就与商业保险业的性质不相符,扰乱了市场秩序。所以国家应该减少对保险市场的介入,保持市场运行的独立性。如果国家需要发行一些利国利民的险种,可以像发行国债一样专门建立一个国家机关专门负责此事,与保险市场相对的独立起来。由于国家发行的保险与保险市场现有的险种之间性质并不同,各自占有的市场不存在重合现象所以两者之间在根本上没有冲突和矛盾,还可以互帮互助,相辅相成。4.7 建立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评估机构因为保险业属于金融行业,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和评估时必不可少的。这既是为了规范企业行为,也是为了保护投保人的利益,降低

36、行业风险,维护市场的稳定。因此,这就要求政府要在监管和评估两个方面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与此同时,要保证这两个机构的独立性,不受任何人任何机构的影响。所以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独立的保险监管部门,代表国家对整个保险业的经济运行行使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确保保险行业运行的规范性。第二,以最快速度建立起对保险公司的经济行为进行评估的专门机构,以便定期对保险公司的经济行为进行评估,使投保人在选择保险产品进行投保的时候能够理性地准确地作出选择,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第三,要建立保险行业内部自律体系,继续增加保险行业公会在管理保险市场,监督保险企业方面的力度,并认清自己的责任,促进整个保险业的协调可持

37、续发展。 结 论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腾飞、高新科技的发展、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保险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中国保险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和广阔前景的同时也承受着深化保险体制改革和不断创新的压力,保险公司将被推置于富有挑战和激烈竞争的保险市场之中。文章通过对中国保险行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探讨,指出了我国保险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了未来前进的目标。中国保险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势头和快速的发展步伐,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改革以及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的经营是势在必行的。中国的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人民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保险行业日益规范,保险保障更加健全,中国保险业将

38、分阶段、有步骤对外开放保险市场,这是时代的呼唤,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信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努力,泰州市的保险业一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1 刘经纶.经济全球化中国保险业的战略思考J.保险研究,2005,23(3):20-25.2 卓志.我国保险业:回顾、现状与展望J.保险研究,2006,10(1):12-15.3 于长永.后WTO时代促进我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集团经济研究,2007,5(1):3-8.4 刘愈.保险风险管理研究J.科学出版社,2005,(9):2-7.5 吴婷.我国寿险企业经营的风险及防范对策N,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9).6 李珊,杨艳林.从SCP范

39、式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1):55-59.7 2009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首破万亿元J.新华网.2010,1(21):2-4.8 吴定富.在创新中成长壮大的中国保险业J.新华网,2009,10(10):9-10.9 韩志勇.中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1):4-10.10 范文辉.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希望J.中外企业文化,2001,(3):52-56.11 孙祁祥.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2 吴小平.保险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3 兰虹.保险学基础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4 覃有土.保险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 彭喜锋.保险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