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411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国际商务0601 指导老师 摘 要 加工贸易作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参与世界分工的重要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发展至今,加工贸易仍然占据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然而,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出口依存度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人才出现断层、贸易摩擦加剧、产业升级不到位等诸多挑战。面对现状,政府除需关注国内市场,完善政府职能并提高工作效率外,还应给予企业积极正确的政策引导以优化区域布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准入门槛。而企业自身则需注重研发与服务,树立自主品牌,并注重人才培养。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可能寻找

2、出一条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字: 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AbstractProcessing trade is an important way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to the world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cessing trad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imula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o far it s

3、till occupies half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However,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faces a lot of challengers such as high dependence,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prominent gap in human resources, intensified trade friction, imperfect indus

4、trial upgrading. Facing this situ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on domestic market, improve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increase work efficiency, in addition it should give positive policy guidanc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for enterprises and enhanc

5、e access threshold. Meanwhile,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R & D and after-sale service, establish their own brands, and pay attention to employees training. Only the Government and businesses work together, it might find out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for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Key words: Pro

6、cessing tra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upgrading目 录一、 我国加工贸易背景、现状与特点2(一) 背景21. 改革开放初期到80年代中期的来料加工3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进料加工阶段33.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的“双高”阶段34. 21世纪以来的新探索阶段4(二) 现状与特点41. 贸易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较高42. 外商投资企业仍为经营主体,民营企业成长较为迅速53. 地区发展不平衡,但有望顺利转移。54. 加工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65. 加工产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6二、

7、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6(一) 外贸出口依存度高6(二) 加工贸易增值率低7(三)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9(四) 东部与中西部失衡9(五) 走私现象屡禁不止10(六)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10(七) 高级人才出现断层11三、 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11(一)从政府层面来说111. 关注国内市场112. 完善政府职能123. 优化区域布局,合理实现转移134. 建立评估机制,提升准入门槛135. 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产业升级136. 加强信贷管理,拓宽融资渠道147. 引导人才培养,注重高级技师14(二)从企业层面来说141. 注重科研开发,完善售后服务142. 加强人才培养,重视员工培训153

8、. 恪守国际法规,树立品牌形象154. 重视劳工问题,降低劳动成本16参考文献:16一、 我国加工贸易背景、现状与特点(一)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承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发展了“两头在外”的轻纺和机电等加工贸易,并抓住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有利机遇,适时调整政策,使加工贸易迅速发展。30多年来,加工贸易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从“量”和“质”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1. 改革开放初期到80年代中期的来料加工 我国政府抓住了以香港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机遇,于1

9、978年6月制定了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有关政策并于次年9月,正式颁布了关于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至此,来料加工业务首先在广东、福建等毗邻香港的省市开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来料加工开始出现向沿海其他地区乃至内地迅速扩散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至1987年底,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开展了这项业务,加工厂近3万家,对外签订的来料加工合同,1987年为84061份。 与此同时,从1979年开始,进料加工也正式起步,其内容与做法也日益丰富与完善,并在1987年以前得到初步发展。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进料加工阶段 随着我国加工能力的提高和资金

10、短缺状况的缓解,加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货币升值,它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逐步削弱,我国政府于1987年底制订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并于1988年出台了鼓励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对进料加工的鼓励和扶持,放宽对其限制,建立了适合当时情况的监管办法。 与此同时,进料加工贸易政策的完善为外商投资企业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们绕开一般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大对华投资,使其成为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贸易的主体。而我国进料加工业逐渐向技术层次较高的产业发展。3.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的“双高”阶

11、段 1992年初,除了亚洲“四小龙”继续向我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将成熟的技术和制造工序直接转移到中国,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加工贸易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大大增加。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外贸总额中首次过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继1990年建成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后,又建立了大连、天津等15个保税区,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的经营环境,扩大对外贸易,发展转口贸易及过境贸易。4. 21世纪以来的新探索阶段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在传统的“三来一补”和来料、进料加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更多的形式,如来件装配、转包贸易(OEM)、自创品牌

12、(ODH)、委托设计生产(ODM)以及自有品牌营销(OBM)等。正因为与国际的充分接轨,在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大趋势下,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就必须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制定出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二) 现状与特点从海关总署获悉,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5869.8亿美元和3223.4亿美元,是1981年11.3亿美元和15.4亿美元的519.5倍和209.3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9093.2亿美元,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比上年下降13.7%,但仍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1.2%,加工贸易顺差2646.4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顺差总额1960.6亿美元的1.35倍。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从事

13、加工贸易企业12.6万家,与2008年企业规模基本持平。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在3000万人4000万人,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从图1中可知,我国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充当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数据计算根据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 贸易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较高 我国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主要来源于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盟等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合计占73.4%。而主要的出口市场美国、香港、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合计占62.7%。也就是说我国加工贸易已基本形成从东亚进口上游零部件和原材料,在内地完成生产加工等环

14、节,销往欧美的格局。2. 外商投资企业仍为经营主体,民营企业成长较为迅速 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的贸易进出口额逐年递增,并实现了贸易顺差、出口创汇。但实际上,占我国加工贸易主导地位的仍是外商投资企业,对外商的投资依赖性较大。以青岛市为例,2009年,青岛市有出口实绩的加工贸易企业2401家,其中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1674家,占69.8%,合计出口99.4亿美元,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的74.0%。当然,加工贸易所实现的进出口额中大部分的利润都被外资公司占有。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数占加工贸易企业总数的80%,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8906.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4.5%。同时,民

15、营企业在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下发展也较为迅速。1996年时,民营企业加工贸易额仅为20. 8亿美元,所占比重为1.4%,而到2006年达到286.25亿美元,所占比重为3.4%。由此可见,从事加工贸易的民营企业增速远远超过了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资料来源:据海关统计数据计算由图2 可知,2007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贸易数量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分别为84%、10%和6%。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3713.1亿美元,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408亿美元的84%。3. 地区发展不平衡,但有望顺利转移。 我国加工贸易整体区域分布呈现东部密集、中西部稀疏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

16、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外商投资以及加工贸易自身特点等因素所形成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约占全国比重的90%,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五省。2008年,上述五省市各自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均超过400亿美元,合计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4.2%。随着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战略的实施,2008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为179.5亿美元和119.7亿美元,增长18.6%和30.5%;其中四川、江西、湖南、重庆出口均大幅增长,分别为70.9%、60.6%、49.5%和41.2%。由此可见,东部沿海地区仍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区域,部分产业已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4.

17、加工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 我国最早的加工贸易方式为来料加工,此类贸易方式,我国加工企业无需承担销售风险,只收取加工费,这在当时企业规模小,加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外商投资的加工企业增加,我国于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进出口额,此后逐年增长,2009年,我国进料加工总贸易额为7099.03亿美元,虽比去年下降13.2%,但仍为来料加工总贸易额1694.15亿美元的4.2倍。5. 加工产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因历史原因,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但随着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已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劳动

18、密集型产品过渡。1991年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高达70%-80%,而时至2008年,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额达4501.4亿美元,占总额的78.9%,;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2584.7亿美元,占总额的45.3%。二、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一) 外贸出口依存度高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美国、欧盟等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国市场急剧萎缩,国际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加之国内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降、人力成本和环境成本上升、融资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加工贸易遭到历史性重创。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仅为6751.14亿美元,回落11.7%; 进口额为3783.77亿

19、美元,回落19.9%。尽管在我国政府和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现回暖迹象,但进出口总值也仅为9093.2亿美元,仍比上年下降13.7%。由计算可得,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高达33.39%,(外贸出口依存度=外贸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而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7.19%。资料来源:据历年海关统计数据计算 由此可见,国际市场需求,特别是对加工贸易产品的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这种影响成为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自主发展。如何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是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二) 加工贸易增值率低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产业来

20、说,其价值活动均可以大致划分为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如R&D、高级原材料生产、复杂零部件生产等;劳动密集环节,如简单零部件生产、原材料成品组装等;以及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如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品牌运作、仓储物流等。由于资本与劳动力的回报率在各个环节的投入不同,导致了该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出现不同的回报率,从而形成一条“U”型价值曲线(见图4)。而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存在着跨国可移动性,而劳动力要素的跨国移动性则相对较弱,这就导致了全球产业价值曲线呈深凹的“U”型,中国台湾企业家施振荣先生在分析IT产业价值链时将这条曲线称之为“微笑曲线”。而我国正是从最体现不出微笑的曲线最低端加工组装环节切入全

21、球产业价值链的,我国努力赚取的大多数仍然只是简单的加工费用。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以从纺织、服装和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变到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但我国实际附加值并没有多大变化。20002009年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一直维持在1.481.82左右。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计算而来 从表面上看,有所增加,但相对为大幅增长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值率的增长就显得微小而缓慢了。我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设计和生产能力;产业关联度低,缺乏有序分工,未形成相互配套、相互渗透、集加工、贸易、配送、物流、信息和高新技术开发为一体的国际化产业群;再

22、加之税收政策、政府规划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国内采购率低,本土的中间产品销售受阻,就这样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部分利润外流给了他人。(三)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从上述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难看出,由于发达国家凭借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营销服务网络,不断压缩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因此我国在加工贸易中实际获得的外汇是少之又少。再加之我国不完善的原产地规则,以及加工贸易以外商为主体的事实,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顺差净值占我国对美贸易顺差总额的80以上。但发达国家看到的只是表面:我国2009年实现加工贸易顺差2646.4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顺差总额1960.6亿美元的1.35倍。这样巨大的贸易顺差致使我国外汇储备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

23、响的情况下,截止2009年底,仍达到2399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民币汇率面临新一轮的升值压力。尽管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表示:“一国的汇率是由一国的经济决定的,汇率的变动也是由经济的综合情况来决定的。人民币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面对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美国国会甚至制造出了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言论,无视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近21%的事实,利用各方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企图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扭转巨大贸易顺差的局面。与

24、此同时,因受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各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根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111月,光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调查就达23起,337知识产权的案子6起,案件的数量比2008年同比增长了53%,涉案金额增长800%,单单美国轮胎特保案和美国对中国油管“双反”案就分别涉案金额高达21亿美元和27亿美元。(四) 东部与中西部失衡 我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城市。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力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品价格、土地价格也在逐年攀升。而与东南沿海地区形成鲜

25、明对比的中西部地区,2008年,20个省、市、自治区的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仅为91.86亿美元,比重仅为2.21%,并且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能耗的中间原料的生产领域。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较强的“虹吸效应”,将中西部地区原本就有限的物质、人力资本吸走,使得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而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正一步步削弱我国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五) 走私现象屡禁不止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监管相比,1995年以后随着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制度的出台及完善,以及海关计算机监管的日益完备,加工贸易监管日趋严密。尽管如此,2001年上半年

26、,海关调查部门立案的走私案件,涉及加工贸易的案值,仍达到总案值的42.7%;海关缉私警察立案的走私案件,加工贸易的案件呈明显上升势头,共立案148起,增长48%,案值12.5亿元,增长76%。目前,擅自倒卖保税料件、成品、减免税设备是走私的主要形式。由于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种类多的自身特点,加之其治理涉及外经贸、海关、工商、税务、外汇治理等多个部门,往往存在责任不清、难以落实、未能形成有效合力的情况,因此,尽管我国出台了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的决定, 并部分采用电子账册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仍然很难杜绝加工贸易走私事件的发生。2009年12月,沈阳海关就侦破了我

27、国最大一起以加工贸易方式走私海参案,涉案企业擅自销售保税进口的日本海参113吨,案值高达1.5亿元人民币,偷逃税款约4000万元人民币。严重的走私行为不仅降低了我国的应征税款,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会扰乱我国正常的对外经贸秩序,冲击国内市场。(六)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急功近利,一味鼓励,一味优惠,接收了不少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量大(两高一资)的产业,造成我国后期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能源、资源耗费等问题。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因为开放较早,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较高,各种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也较中西部严重。尽管近

28、几年,我国通过颁布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提升市场准入标准等方式企图降低“两高一资”产业对我国环境、生态、能源、资源的影响,但由于受加工贸易在我国所占比重大,发展时间长,利润空间有限等因素制约,这一问题在短期内还很难得到彻底解决。(七) 高级人才出现断层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解决了一大批低素质劳动者(主要为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为增加我国农民的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加工贸易升级的不断深入,各类企业对于高级技术工人以及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甚至出现了“技工荒”的现象。早在2004年,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就开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招聘高级模具技工。尽管近几年,政府、教育

29、主管部门以及各企业已加大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但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40个城市技术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国技工的比例仅为3.5%,企业需求比例为14%以上,而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的比例应高达40%。同样,对于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日益凸显。三、 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一)从政府层面来说1. 关注国内市场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以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备受争议,内需不足的弱点日渐凸显。2009年,我国出口比去年下降16.5%,进口下降15%,仅仅依赖外部需求,已无法支撑企业的生存。扩大内需,开发国内潜在市场,刺激国内潜在需求,是当前我国贸易发展的重要

30、一步棋。(1)下调内销缓税利率 2009年3月6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2009年第13号公告: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收缓税利息适用的利息率,暂由参照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执行,即加工贸易内销征税缓税利息率由原来的6.12%降低为0.36%,此次下调大大缓解了加工贸易企业进口料件转内销的资金压力,表明了国家鼓励并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同时关注国内外市场。同时,海关进一步简化加工贸易内销手续,允许信誉良好的联网企业“多次内销、一次申报”,并可在内销当月内集中办理内销申报手续。如果我国能够继续给予企业更多税收优惠,定能给企业以信心,使企业得利润,从而共同努力,真正实现出口与

31、外销两条腿走路的新局面。(2) 国产料件足额退税 我国现行政策规定,来料加工企业若需购买国产料件,外商必须使用外汇通过有进出口权的外贸公司购买,海关将此行为视为出口,但又因货物在国内交货而未离境,税务部门不予退税,即使最终产品出口后,对这部分料件也不予退税。此外,按照我国增值税的有关规定,深加工结转应按照内销方式,先征收17%的增值税,并在最后出口环节办理出口退税手续。但在实践中,我国各地区执行不一致,有些为先征后退,有些为不征不退,而对国产料件则关注不足。很明显,以上这些做法影响了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导致了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低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引发了如“境外一日游”,经保税物

32、流园区的“境内一日游”等问题,浪费社会资源,增加贸易成本。由此可见,只有对加工贸易所使用的国产料件给予足额退税,由海关对含国产原材料成分的结转产品进行保税监管,才能提高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及由深加工结转产生的增值率,使国产料件与进口料件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2. 完善政府职能 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对于通关的便利性、时效性要求甚高,我国应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作用,简化跨关区结转的手续,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端产业活动。目前,我国海关已对已有一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采用电子账册的管理手段,为了进一步简化和完善现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2010年3月,海关总署发布第5号公告:在全国范围内对采用电子化手册管理的加工

33、贸易企业开展台账电子化联网管理。尽管如此,要想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子账册+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我国政府和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联网监管无论对海关工作人员而言,还是对企业自身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前期工作不仅局限于备案,而是延伸至企业经营状况的调研、内部管理制度及物流管理水平的考察、关务作业操作和海关监控数据的约定。同时淡化中后期管理的界限,将核查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保税货物的管理等方面,核销是根据企业保税货物实际库存量与电子帐册理论结余料件数据进行认定的过程。这种传统与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仅为便利通关提供了保障,也最大程度上地防止了不

34、法分子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的可能。除此之外,我国还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加强金关系统、金税系统、金贸系统的联网与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3. 优化区域布局,合理实现转移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政府已有意实现加工贸易从沿海向内陆,从东南部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先后确定了中西部31个市、区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但笔者看来,由于加工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对港口依赖性较高,加之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而东部地区政府也不太愿意转移本地区的加工贸易,我国要想在短期内实现加工贸易向内陆转移的可能性

35、不大,即使转移,也最多集中在芯片、软件等物流成本较低的产品上。除了向中西部转移外,我国还可以考虑引导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适当地向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转移,实现境外加工。我国可以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海外建立子公司,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进行产业链转移。这不仅有利于规避我国因各种政治、经济问题而面临的人民币升值风险,也有利于减少因巨大贸易顺差带来的各种贸易摩擦。4. 建立评估机制,提升准入门槛 对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前期引入了大量“两高一资”的加工贸易产业,消耗了我国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如电解铝、铁合金、焦炭、黄磷、稀土原矿等,因此我国政府可以从出口退税、出口关税以及配额管理等方面进行限

36、制,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坚定地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直至最终停止这类产品的加工出口。而对于新引入的加工贸易产业,必须一改以往准入门槛过低的问题,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明确加工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考核加工贸易过程中的阶段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以及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从而遏制“两高一资”的情况在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内再次出现。与此同时,对于如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及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给予政策引导。5. 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产业升级 很多人对我国加工贸易依靠外资企业的现状表示担忧,认为漂移性太大,其实不然。在全球化的时代下,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无

37、论外资也好,本土也罢都具有漂移性,关键看投资环境的情况优劣。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性,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定为2010年我国贸易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上述的“U”型微笑曲线不难发现,要想实现产业升级,一方面发展上游原材料配套产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土上游企业配套合作,政府可出台政策要求原材料生产企业按照国际品质标准与生产规范进行生产管理,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据有关调查,在跨国公司未来的研发投资目的地中,中国高居榜首,由此可见,中国市场会成为外商研发的重点,面对压力与机遇,我国政府可划拨资金,用于加工贸易企业的研发与创新,为其形

38、成独特的自主知识产权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发展下游服务价值链,政府可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在加工贸易区附近发展仓储、物流、配送等下游服务产业,这不仅可以带动加工贸易升级,还为现有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提供有力条件。6. 加强信贷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面临困境。为了帮助企业缓解占用资金压力,政府可以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进出口信贷业务,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投放以满足企业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同时可设立多层次的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以求稳步提高中小加工企业的贷款比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分类标准,加强保证金管理,确

39、实落实“空转”与“实转”情况,并完善出口退税以及深加工结转的制度,以提高资金在加工贸易企业的运转速度。7. 引导人才培养,注重高级技师 针对我国在高级技术工人以及高素质管理人才上出现断层的情况,政府教育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学校及社会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性人才以弥补现有空缺,特别是提高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劳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应为学校与企业提供交流的平台,为学校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提供可能性。除此之外,对于在职培训以及转岗培训,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可指定标准要求企业合理分配培训资源,为加工贸易转型做出贡献。(二)从企业层面来说1. 注重科研开发,完善售后服务 要想

40、真正突破加工贸易瓶颈,向上游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阶段以及下游信息与管理密集型阶段延伸,企业自身的努力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利用政府提供的有利政策,加大研发力度,招募研发人员。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部分企业已成功从原本的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转型,但仍存在如需求管理、缺少流程剪裁、质量控制等问题。除了注重研发外,成品销售、营销、物流等环节也是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相关政策,以低成本进入加工贸易下游环节,在学习外资企业经验的同时,积极主动创新发展,真正做

41、到从ODM向DMS(Design Manufacture Service)的转型,并建立自我营销渠道,实现境外控制。2. 加强人才培养,重视员工培训 随着全球化地不断深入,由其是与外商接触密切的加工贸易企业愈发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企业培训还处于一种无绪状态,不少企业对培训价值、培训方法等缺乏正确认识。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逐步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从而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必须从战略战术上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可以定期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甚至培训机构交流沟通,让其了解企业人才缺口所在,有的放矢地培训企业所需人才。同时企业应增加定期委培、在职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一方面可以通过本企业

42、人力资源部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愿景、目标等的认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忠诚度以降低员工跳槽率为企业节省资源及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咨询公司或培训机构提高员工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将其与绩效挂钩,增强员工培训意识。只有企业自身与政府一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本土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的现状。3. 恪守国际法规,树立品牌形象(1) 打造优质产品 自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中国制造”一度成为全球消费者质疑的对象,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中国加工贸易更是面临巨大压力。作为企业本身,只有用实际行动改变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态度,我国加工贸易才可能真正打开国际市场,实现自我营销。

43、中国企业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技术,如JIT、TQM等,另一方面需结合中国国情与企业实际情况,自主创新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以确保所生产制造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更能够在技术水平、原材料质量、安全程度上达到国际标准,使我国加工贸易成功向OBM(Own Brand Manufacture)转型。(2) 倡导“绿色”产品 将“绿色”产品作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认可。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屡遭“绿色”壁垒阻截,引发不少贸易摩擦。企业应将“绿色”产品作为公司运营理念之一,对原材料选择、加工

44、流程、能源选择以及营销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做到绿色生产,绿色营销。4. 重视劳工问题,降低劳动成本 我国企业在对待员工方面普遍存在工作超时,社保不到位,工作环境不达标等劳工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更为突出。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改善,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外资企业做出的良好榜样等,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大大加强。但这也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劳动力成本的短期内的提高,因此,企业只有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劳动效率,重视劳工问题,将员工的利益放在重要问题,才可能降低这种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幅度。参考文献:1 白帆,隋玉明,王雪玲.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J. 北方经贸,2

45、009年第7期,35-36页.2 罗英.金融危机下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J. 管理观察,2010年1月,23-25页3 卢平,马德华. 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J. 科技创业,2010年第一期, 75、76、82页.4 隆国强.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 J. 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第11卷第1期,67-75页.5 兰勇,杜红梅. 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与路径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7月,132-134页. 6 赵华. 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第12期,57-58页.7 张晓娜,刘希宋,王发银. 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加

46、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J.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12期8 王胜远,牛亚芬,张平.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J. 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1期9 曲可伸,吴雨才.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J. 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3期, 62-64页.10 尹浩华. 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2期,19-21页.11 孟令岩,郭浩淼.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J. 生产力研究, 2009年第22期, 150-151页.12 尹进鹏. 加工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影响与对策 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年第10期,29-30、103页.13 胡梅梅.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策略探析 J. 金融经济, 2009年第10期,35-36页.14 张云飞. 基于价值链基础上谈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 J. 当代经纪人, 2006年第11期,21页.15 Qing Shi.An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December, 2007, 77-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