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沿海地区产业转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沿海地区产业转移.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浅析沿海地区产业转程郑秀君(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上海200433)摘要产业转移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沿海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产业转移趋势,为西部地区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关键词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图分类号F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O05)030022一O4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时,中国经济也正面临着一个新转换与调整时期,作为改革开放的东南沿海地区,这种结构的转换表现得更为突出.新旧增长方式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出现摩擦,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速度与效益,总量与结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己
2、迫在眉睫.由此出现了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趋势.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分析中国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沿海的省市及香港,澳门,台湾三个特殊地区(由于缺乏统计资料,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沿海地区没有将港澳台地区计算在内).沿海地区作为改革皇开放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最大受惠者,在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日趋雄厚的同时,内部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也在经历着深度的调整和变革.在市场驱动下,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并趋合理(表1).从表1可看出,虽然沿海各省市产业结构都在不断高级化,所有省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在1996年均高于全国水平,但除
3、了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政治地缘因素影响,其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外(当年价),其余各省市均呈现出第一,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总体结构不高的特征.2000年,这种状况有所好转,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升高,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上在50%左右(个别省份也有例外).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化的浪潮中,以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和以海洋zo山山ooZoo山工程,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等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该地区集中了中国一大批最优秀的科研和工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学,
4、研长期分离,造成了大量科研成果虽然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但却很少投入生产,产业化进程极为缓慢的不合理局面.这种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联系松散甚至脱节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将有可能使得中国沿海地区在下个世纪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处于被动的劣势.表1改革开放以来几个典型年份沿海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当年价,%)19781990199319962oo0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地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全国28.148.223.727.041.631319.947.432.720.249.030.816.15
5、0.032.7北京5.271.123.78.852.438.86.248.045.85.242352.53.638.1583天津6.169.62438.857.733.56.656.437.06.453.040.64.550.045.5河北28.550.521.025.443.231317.850.132.120348.231.516.251.133.5辽宁14.171.114.815.950.933.213051.735325.048.736310.850.2388上海4.077.41864363.831.92.559.637.92554.543.01.847.5506江苏27.652.61
6、9825.148926.016.453330316.151.232.712.051.7363浙江38.143.318.725.145529.416.651332.114.753.132.211.052.7363福建36.142.521.428333338.422.940.936.221.541836.716343.740.0山东33352.913.828.142.129.851.548.929.620.147.232.714.849.735.5广东29.846.623.624.739.535.816349.734.114.450.235.410.450.439.2广西40.734.025.33
7、9.126.434.529836.034.231.038.031.026336.537.2海南53.2,24.544.919.635.530.125.744.236.820.942.337.919.842.3表2沿海地区各省份轻重_r-,2k比重的演变(单位:%)19851990199519982000地区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北京45.6356.3741.7758.2331.6268.3830.7069.3025.3174.69天津51.4048.60521047.9040.O060.0045.2054.8041.O059.O0河北43.9356.074
8、3.5256.4836.0463,9635.2464.7634.3065.70辽宁30,4069.6032.6067.4033,5066.5034.3065.70上海52.9047.1051.5048.5045.5054.50413658.6438.9161.09江苏56.0243.9854,9545.0547.70523051,9048.1043.2256.78浙江51.4247.5865.2034.8062.7037,3()62.2037.8054.1245.88福建58.4941.1159.5140.4962.3737.6358.0241.9852.1847-82山东54.3045.70
9、51,7048.3046.6753.3348.3051.7045,1054.90广东67.5332,4767,5332.4761.3838.6260.5839.4252.9447.06海南67.6532.3568.0631.9457.8942.1163.7636.2466.5533.45.广西54.1045.9054.5345.5745.5154.4944.5455.4628.4871.52以上分析表明.一方面,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层次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在总体的深层次高度化方面相对落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沿海地区加速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发展领先地位和积极参与国
10、际竞争的需要.二,沿海地区工业结构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过程.因此,对沿海地区工业结构的分析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1.工业化.从统计数据看,我国自建国以来的重工业化趋势表现得不是非常明显和突出.从表面看,在1978年之前我国的重工业化比率就已经很高,之后还有所下降;而轻工业的比重自1978年起一段时间里有很大幅度的上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此应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机械设备等资本品的生产成为经济重建的前提,因此,在计划体制下集中力量进行重工业的生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以往被
11、压制的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开始迅速增加.因此,轻工业的生产出现上升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也是体制转轨过程中进行调整的结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业结构的发展呈现重工业化的趋势.各省份重工业的比重都在55%以上,这一比例并不算低.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在我国工业发展的前列,其工业产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处于上升趋势.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沿海地区均有大幅度的增长.虽然在很长时间里,沿海地区的轻工业增长速度很快,但考察重工业的发展,其速度也在加快.重工业的比重相对于中西部来说偏低,但也体现了重
12、工业化的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沿海地区轻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重工业比重有所上升.表2给出了沿海地区各省份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作出更具体的分析.重工业化的趋势并不是在每一个省份都有体现,可以将沿海地区的各省份根据轻重工业比重分为三种情况:一类是偏重工业的工业结构,有辽宁,天津,北京,河北等;一类是偏轻工业的省份,有浙江,海南和广东等:还有一类轻重工业比较接近,但重工业有增加的趋势,有上海,山东,江苏,福建,广西等.2.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工业加工程度的深化是以一定的技术进步为前提的,因此,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有着密切联系,这里放在一起考察.高加工度化除了反映重心从基础工业向
13、加工工业的转移,也表现为加工工业本身加工程度的深化.在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对技术进步的需求产生了科技发展的动力,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的作用不仅逐渐扩散影响至工业中的各个部门,而且出现了一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行业和高科技产业,这就是高技术化的趋势.高技术化为高加工度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是高加工度化的延续.随着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的深入,工业结构呈现出三个特点: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增加和技术密集程度增加.沿海地区工业的加工度自1978年以来呈现出日益深化的趋势,而且高加工度化的水平在总体上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在1997年东部地区加工工业的比重为75.4%,超出全国平均水平4.3%,而
14、基础工业的比重为2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表3全国与沿海地区的工业结构比较单位:%分类全国沿海地区基础工业28.924.6加工工业71.175.4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27.928-3以非农产品为原料14.817.9重工业:基础工业28.924.6重加工业28.429.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1997年工业统计年报.在轻工业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的加工度要高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而在重工业中,重加工业的加工度要高于采掘业和原料业等基础工业.表3的数据表明,东部沿海地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的产值比重和重加工业的产品的产值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西部地区.而且,东部地区的工业
15、增长主要靠加工层次高的行业来推动.国家统计局199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将全国工业行业分为持续增长,上升,增长趋势和相对低增长四类.前两类多为加工度高的重加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后两类则多为基础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东部沿海地区1997C-i的工业总产值中,持续增长行业和上升行业的比重为42.1%,高出中西部地区12.8%.考察高技术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看技术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二是看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直靠资本投入来推动,资本是最主要的投入要素.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获得了比中西部地区更多的资金,政策上的支持.根
16、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的研究,从1986年到l994年,东部地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投入年均增长16.73%,超出中部和西部分别为5.44和5.49个百分点.资金投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为26%.中间投入的增长也是扩大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的主要原因.中间投入上述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为l1.92%,而中部和西部分别为7.45%和7.55%.中间投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是51.9%.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和贡献度最低,分别为3.37%和2.1%,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20%.由此可见,沿海地区工业增长中贡献最大的是中间投入和资金投入.虽然东部地区的工业增长高出中西部很多,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却低于中西部近12个百分点
17、.这说明,在沿海地区的加工工业中,高能耗和高物耗的档次较低的加工产品所占的比重大,因此,沿海地区工业的增长质量,生产效率和技术档次都需要提高.沿海地区工业高技术化进行分析的第二个方面是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广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在内,指技术含量高,智力投入比重大的一些产业.高科技产业尤指在世界范围内有高水平的产业,包括生物技术,信息,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等.进A.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规划地建设了ll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积聚了较多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度也很快.1998年,各高新技术产业区中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的
18、前1oN中,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占了8个,它们是北京,上海,深圳,青岛,苏州,南京,天津,无锡:在人均实现工业产值前十名中也占有8席的是深圳,杭州,无锡,青岛,南京,佛山,上海,福州.总之,规模较大,产出较多的高新技术区多集中在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带之一,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359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038亿元.”九五”期间,其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年均以33%的速度递增.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1)产业规模小,企业数目多,产业分布分散,影响了效益的最大化;(2)结构趋同现象严重,这不利于产生积聚效应,也影响了地区问的分工合作:(3)高新技术项目
19、引进重复,成套设备多,技术少,而且技术的消化吸收差;(4)技术以及产品层次尚缺乏国际竞争力:(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三,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影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家经济机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为了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党和国家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是要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进而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同中东部地区的差距,这
20、既要有西部本身条件的改善,也要有外部条件的注入.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正是从外部的条件注入来优化西部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1.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契机.西部地区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从产业结构看,从事农业劳动和其他劳动人员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还表现为以传统农业劳动工.山山.芝ozoo山为主的显着特征.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仍以重工业为主,因此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还十分艰巨.中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无疑为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契机.目前东部向西部转移的产业一般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21、初级加工工业和资源型产业,能吸收西部大量农村劳动力,改善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通过有针对的产业转移,主动吸纳轻加工产业,直接进入规模生产,有利于及早地解决西部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同时东部通过利用西部产业区位优势,主动向西部转移具有优势和强关联效应的产业,与西部地区原有的冶金,化工和机械产业相结合,有助于西部地区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有利于提高西部产业的科技总水平和形成产业规模经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西部地区科技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较低.西部的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还有加大的趋势.西部地区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和发展地区经
22、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中东部向西部转移的产业一般具有相当的科技含量,与西部占较大份额的传统产业相比,能够提高西部产业的科技总水平.而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下的产业转移一般具有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军工,机械等行业,能够减少中东部和西部的技术级差.同时在产业转移投资过程中,中东部会给西部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为西部未来接纳科技产业准备更为扎实的人力资本条件.从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角度看,西部的产业大都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只有冶金,化工,能源等少数产业和企业形成相当规模.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对能源实行鸡窝开采,小作坊式生产,高耗资源,高污染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西部的经济发展,造成资源和人力的大量浪费.通过中
23、东部产业转移获得的科学技术可以用于改造西部这类企业和产业,西部通过产业转移投资获得的资金可用于西部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这些都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3.有利于缓解产业趋同现象.产业趋同现象在西部地区比较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源相似性和地方政府局部利益驱动所致.西部各省区基本上都属于资源省区,且有些省区有相似性的资源结构,这样在选择优势产业时,就会集中于某些产业上,导致产业趋同.随着分税制度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地方政府的经济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在多元利益的驱动下,导致”重复建设”和”地方市场封锁”,这更使西部的产业趋同现象日益严重.目前,西部这种结构趋同态势一方面影响了产业的规模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不
24、应有的恶性竞争.中东部对西部的产业转移要求有充分的资源流动和市场一体化条件.产业转移还可以扩大西部的产业和企业的规模,促进经济集中.产业转移的技术可以形成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减少资源产业布局中的指向性.这些都有助于缓解西部的产业趋同现象.4.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的恶性影响.由于历史原因,中东部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资金,人才和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都占有一定优势.西部虽有发展,但由于自身的条件和外部原因,与中东部比较,逐渐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级差和技术级差.中东部向西部转移的产业基本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工业和资源型产业.这些产业的转移对于西部的产业规模,技术含量的提
25、高的确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而中东部由于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让出了发展空间,东部通过自行开发或接受国外的转移产业,一般都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通过中东部对西部的产业转移来提高西部产业水平时,就会造成产业级差和技术级差的进一步拉大并固定化.同时,中东部对西部进行产业转移时,也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把一些具有污染性的化工能源产业转移到西部,这些产业会对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或形成资源的恶性开采,严重影响西部地区的长期发展.鉴于此,西部在转移产业的接纳选择上必须采取”积极接纳,谨慎选择”的方针.参考文献11陈刚,陈红儿.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I1.广州社会科学,2001(4)
26、.21陈计旺.国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I】.生产力研究,1999(3).3P根鑫.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I】.学术季-?l】,1994(4).【4】厉无畏.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1聂华林,赵超冲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I】.兰州大学.2000(5).【6】苏华.产业转移理论与实践认识的两个误区【I】.兰州大学,2001(1).【7】余丹林,毛汉英冲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及发展对策【I】,经济地理.1999(8).【8】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年鉴M1冲国统计出版社,2001.【9】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年鉴M1.中国统计出
27、版社,2001.101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1J.Z宁省统计局.辽宁省统计年鉴M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2】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年鉴M1冲国统计出版社,2001.13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M1冲国统计出版社,2001.【14】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M1冲国统计出版社,2001.【15】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M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6】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年鉴M1冲国统计出版社,2001.【17】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年鉴M1冲国统计出版社,2001.【18】广西省统计局.广西省统计年鉴M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9】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省统计年鉴M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杰铭】作者简介】郑秀君(1973),女.辽宁北镇人,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