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418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体育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近3年多了,然而我国学校体育依旧是传统体育模式。本文对我国学校体育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宝贵的结论和建议,以其为有关体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终身体育 教学模式 高校 创新 转变观念,树立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教育对体育教育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本身陷入规定的、条框式的教学模式之中,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造成学生目前出现喜爱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现代体育教学是向着多元化的趋势方向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特别是把教学的主体转向学生,有助于

2、不断提高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体育教学方法。1、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必须走改革之路 最近几年,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还很不理想,与其它国家同龄学生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学生的体质不但没有增强,有些指标还下降了。瘦弱型身体形态的比例增加,常见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视力低下的现象更为严重。这些现象留给我们众多启示,从广义上说,只有把优生优育、改善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心理、生理卫生保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方

3、能彻底改变目前现状;从具体措施上说,就要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切实抓好,从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课外锻炼到运动训练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革,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 2、影响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因素 对北京、江西、甘肃、福建、湖南、广东、吉林、江苏、内蒙古、黑龙江省市近名中小学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进行的访问与问卷调查(参见下表)表明,影响学校体育改革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影响学校体育改革主要因素调查统计 编号 影响改革深入发展的因素 影响严重 影响一般 影响不大 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缺 片面追求升学率 缺乏改革思想 领导不重视 改革目标不明确具体 体育师资不足 体育师

4、资水平低 领导体制不完善 片面追求运动成绩 3、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 31高校体育教学要为终生体育锻炼能力打下基础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培养学生身心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我身体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具有终生锻炼身体的欲望,不仅在学生时代,而且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独立自主地从事身体锻炼,以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为此,高校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培养终生锻炼身体的兴趣、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寓德、智、体、美诸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体育的各种教育功能

5、,使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身心和谐统一,成为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32学校体育改革必须为了全体学生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每个在校学生希望借助体育健康成才,是他们的权利。因此学校体育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着那些不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与完善学生个性的体育工作,包括教学、训练、竞赛和锻炼的方方面面来进行,通过改革消除不利因素,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学习中经受锻炼,增长知识,培养情感,完善个性。 33学校体育改革必须讲求实效 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应着重抓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个中心,在生理、心理负荷;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体

6、育兴趣、习惯、能力;提高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素养;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基础等基本问题上加大改革力度,切实抓出成效。力戒形式主义“一阵风”。 34在学校体育改革中,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如前所述,有的人认为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缺乏,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我们必须看到,在不少地区,经济水平不高,学校体育经费不足问题并非朝夕能够解决。为此,要想通过改革求发展,首先还是要靠领导和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团结一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自制体育器材、教具等办法来解决,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改革。 4、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作用 体育应伴随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

7、若干个环节的话,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就能促进他们在身体朝正常的方向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其次,在学校期间又是人的一生接受系统身体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此外,学校体育还为培养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提高了实践环境,并让他们认识到学校体育不是人的体育实践与身体教育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环,使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最终成为自

8、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41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在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模式的选择中强调注意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学生乐学、自觉、主动为前提,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实现各项的学习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可设为a、总目标: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核心;进行全面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B、大目标:全面锻炼身体;学习和掌握“三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C、中目标:完成各年级体育教学要求。D、小目标:完成各年级各类教材要求。E、具体目标:逐步掌握各年级教学各项技术要领和一定的技能;加强健康卫生知识学习。体育教学方法(方式、途径、手段)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实现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

9、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考虑多种因素,以期取得最好的效果。 42将无趣的运动项目变为有趣的体育活动。 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例如,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跑步,一听到要跑步就叫苦,更谈不上对于跑步有兴趣和习惯了,

10、可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跑步的锻炼兴趣呢?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刚才还在叫苦,可一踢起足球就生龙活虎什么累都忘了。于是就有意识地多组织教学比赛,使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不知不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了,教师及时指出:“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想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只要采用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丰富多彩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懂得学习锻炼的目的、掌握动作的基本方

11、法,使枯燥无味的运动变为有趣活动,这样学生都会乐意参加练习。 5、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势在必行 学校体育所强调的是育人育体、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教学过程力求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模式方式的集合体,其方式很多,无论是“动作教育”模式、还是“快乐体育”模式、“体适能”教学模式,都非常重视体育教学中的认知学习,并根据体育学习的学习动机、思维和人际交往的特点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使体育学习的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情感体验、人际

12、交往特点有机结合来优化教学过程。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合理借鉴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将会对我们改造和完善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体育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各地学校的实际尤其是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学校体育工作,切实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这才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体现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高校体育教学它的宗旨是为学生终生进行身体锻炼做好智能储备和提高身心素质。启发自觉锻炼,升华健身意识,提高体育素养,掌握终身锻炼的手段,产生参与身体锻炼的欲望和追求,最终形成运动习惯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朱丰诚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

13、改革和发展的思考体育学刊,(创刊号): 2、苏竞存著学校体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策三著教育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4、赖天德著中国体育改革北京体院出版社,其他参考文献1熊飞.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J.会计之友2任婷,石芬芳.高校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万楚军.高校成本性态分析与管理 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4:48-49.4李玉周,聂巧明.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 J.会计研究5陈祥有.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J.管理观察,2009.6:99-100.6江其玟.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本计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7贾洁萍.领导决策成本的界定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0:80-81.8郑益乐.教育机会成本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8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