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420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有正面的导向作用,也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积极、合理地利用新媒体,从而真正实现新媒体的价值并推动公共政策朝着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公共政策 新媒体 公共利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中国网民数量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激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

2、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保持了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 一、新媒体和公共政策 1、新媒体的内涵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新媒体一词最早是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在此之后,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次使用了新媒体一词,从那以后,新媒体一词便在美国流行开来,并迅速传到欧洲乃至整

3、个世界。 笔者比较赞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所提出的观点,认为新媒体应当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及个性化等特点。匡文波教授将新媒体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据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2、公共政策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还没有较为一致的看法,笔者较认同南京师范大学钱再见教授的观点,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督和政策终结等环节,具有阶级性、权威性、公共性、目标性、强制性、合法性和相对稳定

4、性等特征。从本质上说,公共政策是政府协调社会各方利益、消除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工具。 3、新媒体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公共政策这个曾经只是政府部门人员及社会精英直接参与的领域,因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的公众能够通过新媒体工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诉求,传递自己对于公共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并影响我国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二、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1、推动政府理性决策 传统形式的公共政策制定缺乏信息搜集的全面性,政府所获得的信息大都来自政府内部,渠道较窄,这些信息不能充分体现公众的要求及切身利益。而新媒体技术则能够从多种渠道为政府迅速、及时、完整的提供各个领域的信息,密切关注

5、社会动态,降低政府信息搜寻、识别的行政成本,整合公众的利益诉求,反映社会多元主体利益。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曾说过:“用社会雷达来比拟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不错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社会雷达功能,新媒体保证了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促使决策者及时发现社会发展中新的变化和趋势,对社会形势作出充分、准确的判断,从而能够理性决策,制定出更加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 2、实现多元主体平等参与 新媒体的虚拟性使得每一个个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能够平等、自由的表达个人政治意愿和主张,为政府政策制定建言献策。新媒体打破了官本位的思想观念,政府权力不再集中,逐渐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传统组织结构逐渐被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所

6、取代,社会公众掌握了更多的自主权以及一些曾经只能由政府官员和社会精英所拥有的决策权力,这些大大提高了公众的参政意识,激发了其参与公共政策的热情。 3、成为政府的政策工具 政府通过新媒体来广泛收集信息,获取社会舆情,如通过网上电子投票、电子选举、网上民意调查以及建立政府门户网站等方式为政府各项公共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政府利用新媒体进行政策宣传,提高公共政策在公众中的知晓度,帮助其理解政策、接受政策,使公共政策深入人心,并迅速接收公众的意见反馈,保持及时的互动沟通,保证政府部门快速调整政策,使政策更加符合社会现实环境,确保政策过程的顺利进行。新媒体进行议程设置,影响和引导公共舆论,解决矛盾冲突,保持

7、社会稳定。 4、增强公众政策监督效果 每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都会对各个利益群体造成不同的影响,一些决策者或政策执行单位由于个别利益的驱使会造成政策制定或执行的偏差,或者由于政策信息经由多个部门的传递而造成遗漏的情况,这就需要社会公众担任起政策监督员的角色。伍德罗威尔逊曾在其行政学研究中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行政方面,为了对制定基本政策的更为巨大的力量进行监督,公众的批评则是完全安全而且有益的,是完全不可缺少的。”传统的政策监督形式,使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效果不佳。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公众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公众通过新媒体将社会舆情传递给政府部门,就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或某项政策进行评论,表达合理诉求,形

8、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最终给决策者造成舆论压力,迫使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有效决策。 三、新媒体对我国公共政策的消极影响 1、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造成利益表达的不全面 由于我国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部分相对贫困地区还不具备使用新媒体技术的条件,据2012年12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城乡互联网普及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到2012 年底,城镇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约六成,而农村地区目前只有23.7%。还有一些群体因为年龄层次、学历水平、职业以及家庭收入的不同而在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上产生差距,他们在进行利益表达时也出现了政治参与机

9、会的不平等。因此,那些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无法畅通地传递给决策部门,从而最终导致利益表达的不全面。政府通过新媒体技术接收到的社情民意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从而造成部分群体利益得不到保障,政策因得不到理解而难以执行。然而,现如今利益表达最迫切的群体莫过于这些无法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利益诉求的人们,如果政府部门不重视“数字鸿沟”这一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公平甚至产生不稳定因素。 2、参与的非理性和信息的难以辨识性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以及其信息的超载,使得那些受到教育文化水平等方面限制的公众失去信息的分辨力,盲目发表和跟风转载各种片面观点,发泄个人情绪,造成一些公众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所适从,

10、最终导致道德失范,出现情绪化和非理性。个别公众由于缺乏自律意识,放纵自身行为,大量编造并发布一些混淆视听、歪曲事实的虚假信息,普通公众很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迷惑,发生政策参与的无序性。决策者由于难以辨识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从而无法正确甄别有用信息,最终导致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误。 3、不法分子和利益集团的舆论操纵 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匿名性以及其信息的快速扩张性进行舆论操纵,放纵自己的言行,散布谣言,企图扰乱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人心紧张和社会恐慌,甚至引发恶性的群体性事件和暴力行为,最终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不利影响。还有一些利益集团在新媒体环

11、境中极为活跃,企图把利益集团所关注和倾向的舆论转变成社会主流舆论,影响政府决策,进而为其利益的攫取提供便利。 结语 我国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影响力,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表达权。建立健全新媒体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普及网络技术教育,增加国家对信息弱势地区的财政投入,倾听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完善电子政府建设,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的实效性。同时还要提高政策制定者的整体素质,积极培养新媒体人才。 社会公众应当努力提高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参与素养,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完善,提高辨别各种信息真伪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加深对新媒体环境下有关政策法规的认识和理解,为决策者制定公共政策提

12、供良好的信息参考,以推动政策制定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新媒体自身更是责无旁贷。首先应积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与联系,树立社会公信力。其次,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职业素养和政策判断力,认清角色定位,加强行业自律。最后,要重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坚持诚信传播,提高自身公共性。新媒体应充分显示出引导社会舆论的力量,真正成为连接政府和广大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流桥梁”。 参考文献 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7) 钱再见,公共政策学新编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J.美国:政治科学季刊,1887(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