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应用PV技术研究包头市12种园林树种的耐旱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应用PV技术研究包头市12种园林树种的耐旱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用技术研究包头市种园林树种的耐旱性 应用技术研究包头市种园林树种的耐旱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应用技术研究包头市种园林树种的耐旱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应用技术研究包头市种园林树种的耐旱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应用PV技术研究了金叶裂叶接骨木等12种园林绿化树种的耐旱性,结果表明:根据被试树种的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p)值大小可将12种树种耐旱性由
2、强到弱排序为:紫叶稠李金叶复叶槭金边复叶槭紫叶矮樱西府海堂金叶山梅花金叶风箱果金叶裂叶接骨木水腊花叶复叶槭紫叶锦带花叶锦带。隶属函数分析只起辅助分析作用。关键词 PV技术;耐旱性;园林树种中图分类号 S6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007-02水分是树木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及地理分布范围。在温度允许植物生长的地球表面, 树木的生存主要是受水分供应的控制(世界上有1/3地区、我国有52%的国土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1,土壤水分条件严重制约造林绿化工作。研究树种抗旱能力是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重要前提。当植物水势下降时,组织细胞
3、膨压的保持对细胞的伸长、植物的生长以及许多有关的生物化学、生理和形态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植物处于低水势状态时抗干旱的一种重要机理。在干旱胁迫下,树木膨压的保持一般通过2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渗透调节;二是高的组织弹性。通过PV技术可以获得多项水分参数,这些参数具有各自的生理、生态意义,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对这些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可较好地反映树木保持膨压和渗透调节的能力。研究证明,运用PV技术所获得的水分生理指标对树木抗旱性评价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水饱和状态总体渗透势、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初始失膨点总体相对含水量和相对渗透水含量、膨压与水势总体最大变化率以及总体水分活化能等指标都可以反映树木耐旱性
4、的特征,特别是初始失膨胀点总体渗透势具有种的稳定性高、种间可比性强等特点,在树木耐旱性评价中已被广泛应用2。包头市区位于半干旱地区,近年来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为了改善绿化树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的现状,引进了较多的树种,但是在引进的树种中,中生树种占大多数,而适应于干旱的旱生、旱中生树种较少3。选择耐旱性强的树种成为干旱缺水的包头市城市绿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本文应用PV技术对包头市园林科研所引种的金叶裂叶接骨木等12种园林树种的耐旱性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包头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包头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095011125北纬41204240,面积为27 691km2。其主要特
5、点是:冬长而寒,夏短而燥,少雨雪,多大风,降水量少而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积温有效性高,光能较丰富。包头市区平均气温6.5。气温变化较大,日较差为28.9,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为2 965,平均降水量在240400mm之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1.2试验材料包头市园林科研所引种的12种园林树种(表1)。1.3研究方法每种试验树选定3株测定树,从树冠中部向阳方向的健康枝条上截取一年生小枝枝端1015cm作为测试材料。将小枝切口周围0.5cm长的皮层剥掉,之后把小枝切口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置于阴暗高湿环境下进行吸水处理,小枝达到吸水饱和状态时取出,称取其饱和重,然
6、后立即装入压力室,在室温条件下(2025),使用Richards自然干燥法绘制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借助PV曲线可以计算出每个供试小枝的有关水分参数。2结果与分析2.10和p0和p是反映植物渗透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0是植物充分吸水后植物细胞的总体渗透压,0的大小说明了树木保持最大膨压的能力的大小;p则是在植物细胞失去膨压(膨压为零)时,即发生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压。膨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植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影响到生长发育乃至整个生命活力进4,植物组织的渗透势变化都在0和p之间。在这个范围内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能够正常进行,在受到逆境胁迫时渗透势的值高于0或低于p,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就要受到限制,
7、只有当渗透势在0和p变化范围内,树木才具有渗透调节能力,超出这一变化范围,树木的渗透调节功能便消失5。所以用0和p的差值可以表示某一植物一定时期的渗透调节能力的大小。0和p差值越大,该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就越强。对0和p差值做方差分析(表2)可知:12种树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调节能力最强的为金叶复叶槭,最小的为紫叶锦带。对0和p做方差分析可知0和p值树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1)。根据多重均值检验(P0.05)树种间有明显差异,组内差异不显著。其中以p和0所指示的抗旱能力上排序相同最强的为紫叶稠李、最小的为花叶锦带。2.2rowcp和rwcp组织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的相对渗透水含量
8、(rowcp)是判断植物耐旱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rowcp值越低表明组织细胞在很低的渗透水含量下才发生质壁分离,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组织细胞忍耐脱水能力。初始失膨点总体相对含水量(rwcp)也是判断植物耐旱性的重要指标,rwcp值越低,表明其植物组织保持膨压的能力越强,其抗旱性亦强,反之则愈弱。对12树种的初始失膨点总体相对含水量(rwcp)和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p)做多重比(p0.05)(表2),结果表明:树种间有明显差异,组内差异不显著。其中以rowcp所指示的耐脱水能力最强的为金叶风箱果,最弱为水蜡;以rwcp所指示的抗旱性最强为金叶山梅花,最弱的为水蜡。根据我们的研究,评
9、价植物的抗旱性应以初始失膨点渗透势(p)为主,对应的含水量指标测定误差较大,在评价中只起辅助分析作用3。2.3膨压与水势的最大变化率膨压与水势的最大变化率是反应树木渗透调节能力的一个指标,根据PV技术原理,当温度和细胞渗透物质含量不变时,在失膨状态下水势与组织内水分含量呈直线性相关。可用方程p=a+bw表示,即随着叶水势下降膨压降低,各直线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表3),这与其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在叶水势下降时,组织细胞维持一定的膨压对维持其生存、生长及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直线方程中w为水势,p为膨压,a值表示苗木充分膨胀时叶片细胞所能达到的最大膨压;b值表示随叶水势下降
10、,膨压下降的速度,能反映植物保持膨压能力的大小。由于在一定的水势范围内,叶水势与其膨压呈直线性关系,且在该区域膨压和水势关系曲线的变化率最大,所以使用直线方程参数b可近似反映膨压和水势关系曲线的最大变化率。由表3可知,12种树种种间的差异显著(p0.1),组内差异不显著。对b值的排序看,金叶山梅花的b值最小(0.705 60),紫叶矮樱的b值最大(0.834 55)。2.4树种耐旱性综合评价根据以上对各水分参数分析可以看出,当受到干旱胁迫时,各树种都有提高一定幅度的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能力,从而使树木在一定叶水势下降范围内维持膨压基本稳定,但树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植物的渗透调节能
11、力都有一定限度,上述各水分参数的变化趋势,仅是在试验范围内的结论,当水分胁迫超过一定限度时其变化趋势可能发生改变。然而树木的耐旱性又受到多个水分参数的影响并且用不同的水分参数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不同7。为了作出准确的评价,需要从多角度,采用多个指标,综合评价8。为了对树种耐旱性进行准确比较,选用0、p、rowcp、rwcp及膨压与叶水势直线方程中的b 值作为参评指标。评定方法采用模糊数学反隶属函数进行定量转换5,计算公式为:Uijk = 1-(Xijk-Xkmin)/(Xkmax-Xkmin),式中,Uijk为第i树种第j个水分胁迫强度对于第k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值;Xijk为第i个树种第j个水
12、分胁迫强度第k个指标测定值;Xkmin、Xkmax为12种树种第k项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Uijk值越大,耐旱性越强。表4为12种树种5个水分参数隶属度平均值,12种树种耐旱性最弱为西府海棠、最强为金叶风箱果。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
13、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
14、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15、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