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硕士论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449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硕士论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管理学硕士论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管理学硕士论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管理学硕士论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管理学硕士论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硕士论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硕士论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 校 代 码 10459 学号或申请号 密 级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作 者 姓 名:导 师 姓 名: 学 科 门 类: 管理学专 业 名 称: 行政管理学培 养 院 系: 公共管理学院完 成 时 间: 2010年10 月A thesis(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Zhengzhou University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hinese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ResearchBy Lina WangSupervisor: Prof. Chaoju YangPublic Admini

2、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October 2010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3、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 年 月 日内容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和谐发展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我国统计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中国政府的统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较改革开放之初取得了突破性的改变和进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统

4、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第一次把加强统计工作列入党的重要文献中。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统计界涌现出了许多广受关注的有关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政府统计体制的内在规律得到了不同视角的揭示,有效地指导了统计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但由于计划经济下管理手段的弱化以及至今仍在沿用的传统政府统计体制弊端的日益凸显,一些诸如统计工作独立性不强,抗干扰能力不强、统计法律不完善、统计资源整体配置不配套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统计体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管理的需求,人们已经意识到改革落后

5、的统计体制是中国政府统计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现状及改革思路措施的研究,在借鉴学术界及统计界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本人四年来从事统计工作的实战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内容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述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当前政府统计体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统计法律体制(统计立法工作、统计执法工作、统计法制宣传工作)、统计组织机构及职能配置(四大统计主体职能配置)、统计整体资源配置(主要是统计经费来源及统计队伍建设)着手,介绍并分析当前我国统计体制的现状。第三部分:在梳理现行政府统计体制的现状的

6、基础上,从统计法律体制不健全、统计组织机构职能配置不科学、统计资源整体配置不配套等方面,提出当前统计体制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及这些问题造成的危害:影响政府宏观决策、政府统计地位受到轻视,公众对统计数据的可信度不高。第四部分:从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原则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和对策,引导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关键词: 政府统计体制 组织机构 职能配置AbstractPresently,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marketing economy and building-up the thought of harmony, China statistics s

7、ystem grown rapidly, cemented its place and made deep influence. China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to a certain degree, made great breaking and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one on the first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i

8、mprov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ssented and consented o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indicates that, improve the statistics system, improve Economic Ope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of Ma

9、cro-economic Control Departments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enhance control standard of Macro-economic Control. It is the first time list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 the statistics work into the important documen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ince 20th century 80s, more and more theories a

10、nd ideas on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reform has sprung up in the academic and statistics circles. Those theories, from different views, exposed the inner regular pattern of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and offered effective coaching for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 weaken of

11、 management under planned economy,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old-fashioned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the statistics work less independence, no capacity of resisting disturbance, relative regulation shorten and statistics system inconsistent, those which, have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atisti

12、cs System, could not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People has realized that, reform the old-fashioned Statistics System is the only way we can choose to untrap the China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Accordingly to the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Government Sta

13、tistics System and the innovation and measures of the system, referencing on a certain academic achievements, basing on 4-year actual operation and analysis, 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offer a series reformation ideas and methods on China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which including 4 parts. The fir

14、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n which brief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research situation, thread and method. The second part, gave an outline of updated situation of China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which including Statistics Law System (laws legislation, enforcement and publicity), Statistics o

15、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configuration (4 main functions configuration), Statistic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ainly for financial support and team construction), introdu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tistics System. The third part, base on the analysis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tistics System, point

16、ing at the statistics system law distemperedness and function configuration inappropriate, provides the problems accused and the crisis it made, which restricted the macrodecision-making, threaten the stable place it has achieved and unreliable. The fourth part, bases on the principle of reformation

17、, is trying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which are aiming at how to make renovation and indicate the China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keep growth. Key Words: Government Statistics System, Organization,Function Configuration目 录内容摘要Abstract1绪论1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2文献综述31.3研究思路和方法82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现状102.1我国政府

18、统计法律体制102.1.1统计立法工作112.1.2统计执法工作132.1.3统计法制宣传工作142.2我国统计组织机构及职能配置152.2.1政府综合统计组织机构及职能152.2.2政府部门统计组织机构及职能172.2.3企业统计组织机构及职能182.2.4民间统计组织机构及职能192.3 政府统计资源配置20 2.3.1统计部门的经费来源202.3.2统计队伍建设213我国政府统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危害223.1统计法律体系不健全223.1.1统计立法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233.1.2统计执法工作难度大233.1.3统计法制宣传工作不到位243.2统计组织机构配置不科学253.2.1中央统计局

19、与地方统计局关系不顺253.2.2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关系不顺253.3.3企业统计与民间统计不尽完善273.3.4统计工作独立性差,抗干扰能力不强283.3统计资源整体配置不配套293.3.1统计经费严重不足,统计人员待遇较差293.3.2统计队伍建设与工作任务不配套303.4统计体制问题引发的危害313.4.1影响政府宏观决策313.4.2政府统计地位受到轻视324完善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的建议354.1统计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354.1.1诚信和法制原则354.1.2统计四大主体和谐发展的观念354.1.3树立以人为本、以基层为根基的观念364.2强化统计法制建设364.2.1加强统计立法

20、工作364.2.2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工作处罚力度374.2.3进一步加大统计法制工作的宣传力度384.3完善统计组织机构职能配置394.3.1理顺中央统计与地方统计关系394.3.2理顺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关系414.3.3依法加强企业统计414.3.4加强对民间统计的规范和指导424.3.5强化统计工作独立性,增强抗干扰能力434.4改革统计资源配置444.4.1调整经费投入,保障基层统计工作444.4.2强化统计队伍建设46参考文献48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0致 谢511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1、中指出:“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第一次把加强统计工作列入党的重要文献中。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元月7日统计工作报告会上作出重要批示:“努力做好统计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科学的判断和政策依据。这在2009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009年元月4日,李克强副总理在视察国家统计局时指出,今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做好统计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尤为重要。统计体制改革是发展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

22、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对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统计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党政领导以及有关宏观调控部门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必须要深入进行统计体制的改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不同政府统计体制的经验,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政府统计体制,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需求,成为目前我国统计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政府统计体制普遍面临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自

2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工作,联合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国家统计组织手册,总结和归纳了各国政府统计体制的类型,分析和阐述了政府统计工作运行机制的基本方面,以指导各国建立最佳的政府统计体制模式。各国政府也纷纷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该领域的国际比较研究,以便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革和完善政府统计体制,提高统计工作管理水平,政府统计体制改革也成为国际统计界研究探索的重要方面。国家社会基金资助项目“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课题就是在认真研究了国家统计组织手册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学习借鉴原苏联

24、统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高度集中地计划管理需要,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起来的。以后虽然经过多次的调整和改造,但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管理体制上实行业务上的垂直统一领导和行政上的地方分级负责相结合,即条块组合;调查方法上推行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体的调查制度;服务对象上主要面对各级政府;统计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经济领域,庞志强,对我国统计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年第41期 这样的政府统计体制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特别是在战后重建时期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基本上满足了中央决策的需要。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

25、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WTO和GDDS的加入,明显暴露出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滞后性,这种体制上的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仍然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使得统计数据很容易受到地方政府、部门领导的行政干预,直接导致领导重视哪一个专业和数据,哪一个专业和指标的数据一定不准的现象。其次,政府统计体制内部设置不尽合理,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存在着交叉重复,导致各种统计报表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衔接,报表内容相互交叉、重复,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再次,统计资源整体配置不科学,乡镇统计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呈现出明显的“倒金字塔”特征,基层统计人员普

26、遍素质偏低,更换频繁,人员少,任务重,基层统计已不堪重负,承受能力越来越弱。人类进入21世纪后,体制将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而得以更加完善和规范;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迈出了新的实质性的更大步伐,人们逐步认识到统计在信息时代中的重要作用。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统计工作的发展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以系统、科学的统计理论及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改革和创新的思维寻求突破,逐步构筑起统计现代化之路。确立面向21世纪的统计发展战略,必须在政府统计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发展统计事

27、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1.2文献综述新中国官方统计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组建和发展起来的,从我国统计工作的发展历程看,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适逢国力衰微,百业待兴,急需集中财力和物力用于经济恢复和重建。中央难以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覆盖全面的集中的统计体系。而统计数字的权威性及客观性又需要相对集中的统计体系来规范,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立了统计处,后更名为统计总处。1952年,经历了三年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我国正式成立了国家统计局,随之,全国各地区、各政府部门的统计机构相继成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

28、体制的雏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自此,中国政府统计正式成立。第二阶段:1952年至1966年,这一时期经历了“大跃进”刮起的浮夸风现象,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受到地方政府的严重干预,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管理体制的缺陷得到充分暴露,为此,国家在1962年提出了“一垂三统”的统计管理体制,但最后也因一些政治运动的原因而中途夭折。第三阶段:1966年至1976年,这一时期,国家统计体系遭受了严重破坏,国家统计局曾被缩减为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一个内设局,地方政府的统计机构被归到了相应的计划委员会内,统计工作近乎陷入了断层阶段,统计业务虽然继续依靠中央的统一领导,但人员编制、干部、经费等均归地方各级计划

29、委员会直接领导,丧失了自主权。第四阶段:1977年至今。这个阶段,随着新中国红红火火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统计体系和统计工作得以迅速恢复,国家的统计体制经历了三个方面的可喜变化,就此我国的统计体制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第一个可喜变化:确立了完整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对集中、垂直领导的“一垂(业务垂直领导)三统(统一管理人员编制、干部、经费)”的做法。第二个可喜变化:我国的统计体系的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3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步统计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96年5月15

30、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经历一次修订,在此指导下的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统计法规也陆续颁布实施。目前,新的统计法已于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再次修订后发布,并已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统计法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第一条的条文中在“准确性”之前加上了“真实性”的要求,保证了新统计法精神实质在统计实践中的贯彻执行。我国统计体制研究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较为匮乏,对于统计体制变革及发展等方面,资料很少,国内相关文献主要发表在学术报刊、期刊、学术交流和部分专著中,从中国政府统计体制研究文献资料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块,一是以一些大学院校以及国家

31、、省一级统计系统的专家、学者为主的研究队伍。他们注重从理论上、宏观上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统计体制,注重比较研究,注重与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如杨立勋的我国政府统计改革的新思路杨立勋:我国政府统计改革的新思路,统计与决策,2001年第12期、论我国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对策杨立勋:论我国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对策,山西统计,2002年第1期,贺铿、郑京平的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贺铿,郑京平: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8月、樊元的论我国政府统计调查的归一化管理樊元:论我国政府统计调查的归一化管理,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等,他们强调政府统计要适应经济环境,

32、要有必要的独立性,同时要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调查体制、指标体系以及计算方式、数据的发布等要与国际接轨,提倡以遵循国际统计规则为前导,建立开放性政府统计。主张通过建立统一的调查方法和强有力的管理部门来保障政府统计的真实性。二是以市、县区乃至更基层的统计工作者为主的实际派研究队伍。如魏昭军的县乡统计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秀芹的市县两级生产总值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肖升初的县乡统计困境与出路,王文森的五破五立推动县级统计改革与发展等等,他们以多年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的经验为基点,注重时效性。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市县与被调查对象顺利对接,如何利用现有的调查手段、加工手段、分析手段更好地为地方党政

33、领导服务等等。说到专著,值得一提的是贺铿、郑京平的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贺铿,郑京平: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8月,该课题是在认真研究了国家统计组织手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分析了中、美、日、英、德、法等15个有代表性国家的政府统计体制,曾以系列研究报告形式在统计系统内部发表,受到了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关注和好评,现已整理出书。该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总报告。该篇是在总结、归纳各国政府统计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政府统计体制类型的划分标准,并研究了各种类型政府统计体制的特性和共性,总结出了政府统计体制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其次,系统地分析了

34、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的现状,通过中外比较,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下篇是主要国家政府统计体系的简介,着重研究分析了中、美、日、英、德、法等15个有代表性国家的政府统计体制的基本情况,包括各国政府统计体制的概况、统计法律体系、统计组织机构、统计经费和人员情况、统计数据收集方法、国民核算、统计发布和对公众服务等七个方面的情况。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郑京平的关于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思考郑京平:关于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作者指出了我国政府统计体制存在三个不适应问题,即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

35、党政领导以及有关宏观调控部门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公众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造成这一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统计体制不合理,各利益主体的责、权、利不明晰,国家统计局协调管理能力弱,政府统计体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设计和运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革这一体制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和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杨立勋所著的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杨立勋: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新思路,统计与决策,2001年第12期、在另一篇对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再认识杨立勋:对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再认识,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4期中作者认为尽管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36、一直致力于政府统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然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表现为政府统计管理体制依然制约着系统内部效能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之所以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主要还是由于对改革的认识不到位所至。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多年来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认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形势下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应注意:统计体制改革必须以客观经济环境为依托、必须以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职能定位为突破口、必须以适应政府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为目的、必须以提高政府统计效能为核心、必须以遵循国际统计规则为先导等若干问题。黄海的对统计体制改革的思考与论证黄海:对统计体制改革的思考和论证,中国统计,2002

37、年第9期作者认为统计体制是国家组织和管理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它涉及统计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管理方式、信息运行等一系列问题。科学、合理的统计体制,有利于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增加国情的透明度。全文总结了我国现行统计体制的弊端:统计监督软弱无力、统计协调权力过弱、统计整体效益不高、统计系统建设缓慢、统计信息技术落后,并以此提出对统计体制改革的思考和论证。包忠明的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模式的选择包忠明: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模式的选择,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指出目前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可供选择的模式有很多,全文涉及到的主要有“分级管理”模式、“一垂三统”模式、“中央和地方二元体制”模式、

38、“上划下管”模式,甚至提出了“二级政府统计体系”模式等。寻翠翠的关于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再思考寻翠翠:关于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再思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从分析目前我国统计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出发,从经济体制的转变、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顺,政府统计系统管理缺乏效率,统计工作独立性差等一系列的因素,得出改革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是统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保证各项统计改革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统计管理体制的目标,建立了可供选择的模式设想:建立“中央统计集中,地方分级分类垂直管理,中央和地方相互独立,同时包括企业统计和民间统计的四位一体的新型统计管理体系“的统计管理

39、体制。杜文山的关于我国统计体制改革的再思考杜文山:关于我国统计体制改革的再思考,科技信息,2007年第12期,作者认为:统计体制改革是我国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决定着统计服务的方向、统计自愿的利用效率以及统计整体功能的发挥,文中从我国统计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统计工作缺乏独立性,统计数据易受干扰,统计机构设置、管理方式不科学等存在问题,对我国统计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做出规范,一是必须以客观环境为依托;二是以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职能定位为突破口;三是以提高政府统计效能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统计体制改革要以强化统计调查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提高效率,强调中国特色,是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必须遵循的原

40、则,实行中央和地方并行、省以下统计部门派遣制的统计体制,是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罗建章在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构想罗建章: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构想,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9期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摆脱工作困境已经很难通过针对统计数据失真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来完成,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其改革的初步设想是构建国家统计委员会、国家综合核算中心系统、国家调查中心系统和国家部委统计系统,合理分工,垂直领导,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把握统计需求,实施我国统计发展战略以及加强统计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统计素质等等,最终达到提高我国统计工作水平和能力之目的。郭岩红的浅析我国政府统计体制

41、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郭岩红:浅析我国政府统计体制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科技信息,2003年第6期提出政府统计体制是影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首要因素,针对当前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质量铺天盖地的质疑,作者在分析政府统计体制存在问题及体制因素对我国统计数据质量影响之大的基础上,从创新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以改善体制因素对统计数据质量造成的影响。刘影在谈如何加强统计体制改革刘影:谈如何加强统计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2期中简要分析了当前议论比较多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如”一垂三统“、”分级管理“、“中央和地方二元体制”、“上划下管”等模式,提出我国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体制应实行分

42、级垂直管理体制,建立起“集中统一领导,分级分类垂直管理、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企业统计、民间统计四位一体,职责明确,协调一致,精干高效的统计体制”改革模式。杨渊蘅在顺应中国国情,建立二元统计管理体制杨渊蘅:顺应中国国情,建立二元统计管理体制,集思广益 献计献策统计改革与发展座谈会,第24卷第12期一文中首先介绍了二元统计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借鉴国际上一些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二元统计管理体制具体改革办法、分析二元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优点到实行二元统计管理体制的法律保障分析,得出实行“二元”统计管理体制,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国情。总体来看,这些文献都是在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统计

43、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并且认识到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现有体制的特点,提出可操作的统计体制改革对策。主要有“一垂三统”管理理论、中央和地方二元体制理论、分级管理制理论、上划下管理论、二级政府统计体系论等。从世界范围来说,政府统计体制的发展大都始于本世纪中期,比较早的国家有英国和日本,日本的统计工作从明治时代已经开始,1885年就成立了统计局,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统计工作,每年的10月18日为日本的“统计日”。英国官方统计工作历史更加悠久,17世纪就已经开始进行进出口贸易统计。目前,国外的统计体制并存着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类型。集中型统计体制是指中央设置统计专门机

44、关,统一集中地进行一切统计调查,向各业务部门分别提供统计资料;各业务部门对基层单位不搞统计调查,或者经过批准搞少量的、专业性很强的补充性的统计调查。实行这种统计体制的国家有苏联、加拿大、西德、荷兰、挪威、瑞典、南斯拉夫、澳大利亚等国。分散型统计体制是指各部门在所辖范围内分别进行统计调查活动,国家在各部门之间只设一个调整机关,除负责调整并制定统一的标准外,一般只负责调查的项目,调整机关不再向基层单位收集资料,实行这种统计体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印度、菲律宾、泰国等。法国、英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统计体制在一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统计体制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一些经验。1.3研究思路和方法本论文主要根据一个统计工作者四年来的工作实践为视角,深刻剖析我国政府统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并以此提出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策略,力求达到以对策促发展,以改革完善体制的目的。本论文主体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本课题的体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统计法律体制(统计立法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