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 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专业性展览会是会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时段、展示内容是影响专业性展览会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的定量分析,探索主要影响
2、因素对专业性展览会的影响规律,研究对策,有利于我国专业性展览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会展经济;专业性展览会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9008005引言广义的会展(国际上一般称之为:MICE)包括的范围很广,展览会、会议、节庆活动、文体评比与赛事活动等;而狭义的会展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即公司会议、奖励旅游、协会会议和展览。专业性展览会即Professional Exhibition(Show,Fair,Exposition)是在固定或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日期和期限内,由主办者组织、若干参展商参与的通过展示促进产品、服务的推广和信息、技术交流的社会活动。作为会展的
3、重要构成,专业性展览会比会议更具有涉及面广、参与性强、影响力大、效益明显的等特点。2001年至2005年,中国国内展览项目数量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自2006年起,我国专业性展览会的发展出现新的态势:国内会展发达城市的专业性展览会正在逐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经济发达省份,专业性展览会从中心城市向地区城市扩张;中西部地区的专业性展览会逐步跟进;城市的热点专业性展览会与该城市的社会经济特征比较吻合。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存在区域、时段、展事内容不平衡的发展状况。目前有关会展研究大都集中在会展发展的综合研究,而专门针对专业性展览会的研究较少;且
4、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定性的描述,忽略定量的分析方法。所以,对专业性展览会的定量分析研究对会展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根据专业性展览会的定义,影响专业性展览会的几个主要因素为地点、日期、组织参加者和产品内容,可概括为展览的区域、时段和展事内容。本文以2006年、2007年部分专业性展览会的数据为分析基础(表1、表2),对专业性展览会的区域、时段和展事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1区域分析任何属性事件发生的首要影响因素都与所处的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业性展览会也不例外。举办者会根据对区域的宏观经济、地理区位、交通状况等情况判断,确定适合的展览会的地点。区域经济的点轴理论是区域分析重要方法。“点一轴系统”理论是关
5、于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组织)的理论之一,是生产力布局、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理论模式。它也适合专业性展览会的区域分析。根据点轴理论的观点,在国家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轴”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点轴”必然发展到“点轴集聚区”。点轴的扩散辐射逐步形成网络结构。1.1区域分布特征通过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专业性展览会数据的归纳整理,可以发现其区域分布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1)区域分布不均衡。展览会在各大区域分布很不均衡,出现东高西低的明显坡度。东部地区是展览会的主要集中区域,近
6、3/4的展览会在沿海的东部地区举行;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处于展览会贫乏的状态;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位于展览会发展阶段(表3)。从地理位置看,从东往西,展览会的布局呈较大梯度下降的走向(图1);各大区域内部的分布也呈现不平衡状态,特别是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除了几个城市外,大部分省份仍维持在较低水平。(2)点面布局结构典型。从整体看,2006年、2007年,我国专业性展览会仍然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块:环渤海湾板块、长三角板块和珠三角板块,它们占据我国专业性展览会的80左右。其中,2006年环渤海湾板块占30.71,长三角板块占31.39.珠三角板块占17.66;2007年环渤海湾板块占27.85,
7、长三角板块占33.07,珠三角板块占16.69。相比长三角板块呈增长趋势,另两板块略有下降。北京、上海、广州分别是三个板块的核心点,3个城市的专业性展览会的数量占到三大板块展览会数量的50左右。其中2006年北京占18.14,上海占21.2l,广州占11.04;2007年北京占14.09,上海占23.40,广州占8.97。与其板块发展趋势相同,北京和广州的板块引领作用有所削弱,而上海继续领头,并有所增长。东北和西部区域虽然有自己的核心点,但没有形成有力的带动作用。中部地区基本处于相互制约和平衡的状态,没有突出的核心点(图2)。(3)主要的“点轴系统”框架形成。根据陆大道提出的“点轴”空间结构系
8、统理论,结合目前发展形态分析,我国专业性展览会的空间结构已进人第三阶段,即主要的“点一轴系统”框架形成,社会经济演变迅速,空间结构变动幅度大。我国专业性展览会空间布局的主轴线主要有3条:辽京鲁苏沪浙闽粤的沿海岸轴线;沪鄂渝川的长江流域轴线;京豫鄂湘粤的京广铁路轴线。沿海岸轴线已成为连贯的实线体系,且已具有外扩张的能力,并轴线上各结点在管辖区域内逐步衍生多个小分支;京广铁路轴线基本成为连贯的实线体系,但由于各结点还不具备扩张能力,还处在自身稳固发展的阶段;长江流域轴线还只是一个断续的虚线,几个结点还不能起到贯通轴线的作用。(图3)(4)全国性的大网络布局尚未形成。通过对轴线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专
9、业性展览会布局的全国性网络尚未形成,还未达到“点一轴”系统形成的最高阶段,即区域进入全面有组织状态,空间结构重新恢复到“均衡”阶段。但在部分省市已形成局域网络,如苏、浙、鲁,2006年在这3省举办专业性展览会的地级市分别占到该省所管辖地级市的84.62、54.55、47.06,已经基本分布大部分区域。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发达的地级城市因其区域行业的优势,已成为专业性展览会的生力军,如大连、青岛、苏州、宁波、义乌、东莞、深圳等城市,它们所承担的展事占全国专业性展览会总数的14左右。1.2区域因素分析社会经济、总体旅游产品是在目前条件下一个区域对外开放的主要或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展览会的选址是
10、否具有同样的影响?为了论证这一点,笔者对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性展览会举办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以及总体旅游产品等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展览会举办次数与区域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具 有高相关性;与区域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结构比具有较高相关性;而与区域第一产业结构比、第二产业结构比成负相关(表4)。由此可见,区域对展览会选址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该区域的经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第三产业的构成比率对展览会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服务行业的发展与会展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从总体旅游产品相关分析看,区域总体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部分与展览会之间的相关性很低,但
11、区域的星级饭店数量与展览会的相关性高(表5),说明总体旅游产品中旅游资源部分不能成为影响展览会的影响因素,但区域的住宿接待能力被举办者所重视。展览会的次数与区域的展馆数量具有高相关性,因此展览馆的数量也是专业性展览会的重要区域因素。2时段分析2.1时段分布特征2006年和2007年各月份举办的专业性展览会数量出现极其相似的结果,呈现同样的走势曲线(图4),特点如下:(1)一年中各月举办展览会次数差异很大。举办展览会次数最多的月份的展览会次数是最少 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12、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国内专业性展览会时空与产业特征分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月份的10倍左右。(2)有规律的季节性。月份举办展览会的次数出现季节周期性的变化,春季3月和秋季9月为两个周期高峰期峰顶,特别是春季3个月(3月、4月、5月),举办的展览会次数占到全年总数的55左右;而冬季(1月、12月)和夏季(7月、8月)为低峰期谷底。整个走势从1月起向上,3月为顶峰,之后基本为下滑趋势。2.2时段因素分析(1)节假日
13、是影响的关键因素。对照专业性展览会举办月份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展览会受到时段内节假日的影响,如春节、国庆长假。此外,如高等院校的寒暑假和民工潮这样的特定时段也会直接影响展览会的举办。(2)由上述原因衍生的交通状况直接影响到展览会的举办。通过图4、表6可以看出客运量的大小与展览会的次数基本成反比关系,即客运量越大,则展会的次数越少。(3)企业的年度计划也是时段的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往往春节过后就进行年度的销售活动,因此从2月份开始,展览会走势陡然,3月份成为展览会聚集的时段。3展事内容分析3.1产品分布特征(表7)(1)专业性展览会展示产品中可运输产品为主,占到总数的95以上。(2)专业性展览会展示
14、产品所属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相关展览会占总数的90以上。(3)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是专业性展览会的主要代表,其内容占展览会总数的76左右。制造业中,医药、纺织服装鞋帽、文教体育、食品、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每年展会次数都在50次以上,居前几位。(4)第二产业中建筑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也位列前面,每年大约举办4050次展览会。3.2展事内容因素分析(1)从产品属性分析,可运输产品是专业性展览会的主要构成,而不可运输产品微乎其微。可见实体和
15、虚拟产品对参观者的直接心理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尽管不可运输产品可以通过某些媒介(图片、文字、语言)传达特定的信息,但眼见为实的传统理念仍然影响大部分人。第三产业的产品大部分归属于不可运输产品类,这些产品中一部分对异地的居民不具备吸引力,因为异地居民无法感受,对展览会主体而言,异地展销不能达到它所期望的目的。制造业的产品为可运输产品,一可异地销售,二可以填补异地某种产品的缺陷,拓宽产品的市场。所以,展物的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2)从产品适用对象看,直接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的专业性展览会占据很大地位,如医药、服装、文化教育、食品、交通设备等。这些说明吸引展览会主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16、民生大计,是面对更多消费的大众群体。(3)城市基本设施和基础工业的相关产品仍然是专业性展览会的主体之一。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大部分内陆省份,发展城市建设和基础工业是一个较长时期的重点。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与展会产品的关联度是展示内容的又一个影响因素。4结论根据上述对专业性展览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影响专业性展览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越发达,其举办的展会越多。区域第三产业结构比率的增长因能为展览会提供更扎实的服务基础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因此专业性展览会较贫乏的区域,发展经济的重点除放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上,还应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保证产业之
17、间协调的发展。此外,还应充分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利用本地的行业优势,通过资源的转换获得举办展览会的社会基础。地方政府应树立利用会展经济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把会展纳入经济计划的长期目标中。(2)展览会举办的时段是专业性展览会的另一主要影响因素。在现有交通条件下,展览会避开客运的高峰期是合理的;但展览会的举办者应合理调整展览会的时间。特别是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后,在错开客运量高峰期前提下,建立春、秋两期举办展览会规律。参展的企业也应适应这种规律,制定全年的销售计划。(3)展览会产品的内容是影响专业性展览会的第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可运输产品,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产品在相当时期仍然是展览会的主力军。但不
18、可运输产品,主要是第三产业产品应有意识地开拓展览会市场,主动出击,为了将虚拟展品让参观者接受,需要打破传统的宣传方式,采用先进的科技媒体真实地反映产品的实质。责任编辑:吴巧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19、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
20、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21、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