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精品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4713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精品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精品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精品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精品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精品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精品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精品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于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 经济 的飞速 发展 ,以 现代 公司制为基础的国内 企业 规模也日益壮大。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状下,解决代理成本过高 问题 是十分迫切的。为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给予公司员工足够的激励以促使其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是非常必要的,而股票期权计划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股权激励方式。2006年企业 会计 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颁布使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计划有了规范的会计处理准则。以此为契机,国内各公司纷纷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近5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方案。 与国外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不同,我

2、国的股票期权制度在建立初期就必须面对新准则中对于期权费用化处理的巨大变革。所以,本文将着重阐述我国新股份支付准则下,对于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包括对于期权费用化的讨论和 分析 ,以及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讨论。此外,本文将以中捷股份的股权激励方案为例,具体分析其会计处理,从而揭示新准则下股票期权会计对于企业利润,企业薪酬制度和企业发展等多方面的 影响 。 关键词:股份支付 员工股票期权计划 中捷股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scale of modern companies i

3、n China is increasingly bigger. Under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power, its a pressing issue to reduce act for cost.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company, its very necessary to give managers impetus (i.e. 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 Its a good way to urging them to create more p

4、rofits for the company. CAS No.11 Share-based Payment published in 2006, providing standard accountancy handles for 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s or other plans. Taking this as a chance, a lot of companies in China carry out plans to encourage thEir employees. By the end of 2006, about 50 listed compa

5、nies in China have published thEIr plan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ountries, Chinese companies have to meet the great innovation of expensing stock option at the birth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 This thesis will illustrate the accountancy handles of stock option plan under CAS No.11 Share-based P

6、ayment.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will detailed analyze the 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 of ZhongJie Share to conclude the influence on companies profit and development under CAS No.11 Share-based Payment Key words: CAS No.11 Share-based Payment; 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 目 录 一 序言1 二 文献 回顾1 三 我国股份支付准

7、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2 (一)费用观分析2 (二)期权费用化的合理性5 四股票期权的计量基础7 (一)内在价值法7 (二)最小价值法7 (三)公允价值法8 五中捷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9 (一) 案例背景介绍9 (二)方案 内容 介绍10 (三)会计处理分析11 (四)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计划对利润的影响12 六结论14 资料来源和 参考 文献16 一.序言 股权激励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旧金山的一名叫路易斯凯尔索的律师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份员工持股计划,1952年,美国PFIZER公司推出第一个经理股票期权。迄今为止,美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达到了20000余家,有3000多万企

8、业员工参加了各种持股计划,全球 工业 企业500强中90%都实施了股票期权制度。 股权激励的模式一般有业绩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股标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经营者/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等。其中,股票期权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推广和 应用 。所谓股票期权是指以股票为标的物的一种合约。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当然也可以放弃这种权利。 简单来说,股票期权是以公司股权为利益载体,借助于企业的价值追求与企业员工个人利益的协调互动,谋求极大地激化员工主动性和创造力的一种激励方式。这种激励模式是现代公司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众

9、所周知,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由众多股东拥有, 而由代理人负责经营, 代理问题由此产生。因为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不断增长时,经营者可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背离股东的利益,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管也会越来越困难。事实上股票期权制度赋予经营者与股东利益均等的权利与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 2006年,我国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方案终于有了规范化的会计处理准则。于是国内各上市公司纷纷建立起酝酿已久的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已成为当下 中国 的热点问题。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我国国内上市公司可以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和股

10、票期权激励两种主要的股份支付方式。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资料,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分布于不同行业的近5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方案。从总体上看,虽然这些方案在进度、行权价格、行权特别条件、禁售期、解锁期等方面的规定都不尽相同,但就其激励方式而言,无外乎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方式。统计资料显示:在48家发布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中,13家选择以股票为激励标的物,其余35家选择以股票期权为激励标的物。 由此可见,股票期权已成为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形式,且从国外的趋势分析,股票期权在中国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势头,并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最为普遍的股权激励机制。所以,本文将重点介绍股票期权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

11、1号股份支付下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及其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公司薪酬制度和公司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二十世纪70年代,由于股票期权制度的盛行,美国会计原则委员(APB)于1972年制定了第25号意见书关于员工持股的会计处理(Accounting for Stock Is- sued to Employees,简称APB25),要求上市公司将股票期权用内在价值法进行计量并且作为费用确认。所谓的内在价值法是指股票期权的价值等于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高于股票现行价格的部份。然而该准则因其在实务中的不合理而遭到批评,因为如果行权价格等于或小于股票现行价格,股票期权的成本将为零,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点将股

12、份薪酬费用隐藏在利润表之外。 199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了第123号公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补偿的会计处理(Accounting for Stock-Based Compensation,简称SFAS123),鼓励企业在进行股票期权定价时同时考虑其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股票期权。但鉴于其对上市公司特别是高 科技 企业的重大利润影响,该公告并未强制企业运用公允价值,只是规定企业必须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或代理权公告中披露发放的股票期权及其公允价值。然而,2001年安然,世通以及环球电讯等财务舞弊案的相继曝光再次将美国会计准则的修改推到了风口浪尖。FASB在200

13、4年底发布了修订后的SFAS123,要求企业采用公允价值处理包括股票期权在内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将所有基于股票的报酬费用化。 另外,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于2002年1月公布了关于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第2号 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并于2004年2月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 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简称IFRS2,于2005年1月1日开始生效)。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于2005年2月8日批准通过了在欧洲采用IFRS2。该准则同样要求财务报表中对所有以股权为基础的偿付进行确认,尤其强调将授予雇员作为报酬的股权和期权确认为费用,按公允价值在经营利润中扣除。 中国财政部于20

14、06年2月发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首次以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了企业以股份为基础进行支付的业务,其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也趋同于国际准则,吸收了IFRS2和SFAS123中较为成熟的理念。 三我国股份支付准则下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我国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只需调整公司的权益结构,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唯一变化的是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会被摊薄。如今,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出台,我国关于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有了新的规范。所谓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中绝大

15、多数都属于股票期权的授予。基本上,新准则对于股票期权会计的处理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强调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应予以费用化,并且各种权益工具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此一来,股票期权等股份支付手段将对利润表产生影响。 (一)费用观分析 费用观认为股票期权是企业支付给员工报酬的一部分,应作为费用记入利润表。虽然期权的费用化处理是各会计准则制定的趋势,但对于期权费用化合理性的争论至今都未曾停止。 支持者认为股票期权的费用化是有 理论 依据的,也存在一系列现实的理由。首先,股票期权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来自于现有股东所有权的稀释。从本质上来说,股票期权是员工薪酬的一部分,是企业为了补偿

16、员工将来提供的服务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据美国商业周刊的统计,1997年美国收入居前10位的CEO收入构成中,长期服务补偿(主要是股票期权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在96以上。在美国的高科技行业,股票期权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极至,员工的工资反而是其薪酬中的小部分。所以将股票期权和薪酬工资一样作为费用处理是合理的,并且根据配比原则,将此项费用在员工服务期间予以摊销也是有据可依的。正如美国著名投资家巴菲特 所说:“如果期权不是报酬的一种形式,那它是什么?如果报酬不是一种费用,那它又是什么?还有,如果费用不列入收益的 计算 中,那它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其次,股票期权的费用化使采用不同激励方式的公司

17、之间的业绩具有可比性。由于公司性质,公司文化的不同,现代企业对于各自员工的激励方式大相径庭,如高薪激励,股票激励,股权激励等。即使激励方式相同,各种方式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如果股票期权不作为费用确认,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就可以借此来减少企业的现金支出,增加企业的盈利。这也正是股票期权能够创造美国“硅谷”神话的原因。由于高科技企业的特殊性质,人力资本的耗费占据了企业费用的大部分,而股票期权的实行使得这部分费用合法地隐藏在利润表之外,从而使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利润率居高不下。以微软为例,作为一个典型的高科技企业,它在九十年代实现了持续30%到50%的增长速度(如图一所示)。其中虽然包

18、含了微软公司自身的快速成长,但股票期权的免费也是功不可没的。与此同时,那些以向员工发放奖金或限制性股票为主的公司,却必须按照会计处理要求在财务报表中计入相应的成本或费用,从而减少了公司年末的盈利数字。由此可见,期权的免费将降低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有效性,使得企业的账目并不能反应其实际财务状况。 再次,股票期权的费用化处理能够减少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可能性。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期权不用像工资、业绩奖金那样计入公司费用,美国股东向经营者派发期权如同开闸放水,大量的股票期权掩饰了企业巨额的工资费用。根据美联储官员的调查,19952000年标准普尔500家企业收益的年增长率中有2.5是由于未将股票期权

19、费用化而虚增的。正是因为这些被扭曲的收益才造就了美国九十年代IT业的泡沫。由此可见,如果不将股票期权作费用处理,上市公司将有机会利用股票期权虚增利润,从而导致股价不合理地上涨。这将会鼓励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因此会扭曲在公开市场上资本配置的效率。所以,期权的费用化将起到干燥剂的作用,挤出报表盈利数字中的水分。 最后,期权费用化能够防止企业高级管理层通过股票期权牟取暴利。在所有员工股票期权的授予中,经理人股票期权所占份额往往是最大的。授予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本意在于将经理人利益与企业发展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使企业的长期利益与经理人利益一致,也就是经理人的决策将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20、。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股票期权激励存在明显的漏洞。经理人为了取得私利往往用尽 方法 抬高股价,甚至不惜以会计作假来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以达到套现手中股票期权的目的。 前IBM总裁郭士纳(Lou Gerstner)从1999年到2001年通过期权至少获利3.03亿美元,与此同时股东的收益只增加了33%。思科股东同期收益减少了22%的情况下,CEO钱伯斯(John Chambers)的收入依然高达2.79亿美元。苹果电脑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为了显示与公司共患难,虚情假意地把自己的年薪定为1美元,同时通过执行期权获利3.81亿美元。 安然、世通、环球电讯的经营者则更进一步,他们制造假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

21、将手中期权及时套现。 为了维持企业的高额收益,经理人会利用各种数字游戏提高本公司的年度利润。其中,持续向经理人发放股票期权本身就是掩盖企业费用的完美途径。所以大量发放股票期权对于经理人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即粉饰了公司财务报告又可以为自己捞取更多的期权收益。而股票期权的费用化至少可以对经理人的行为产生一些限制作用。由于股票期权的发行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利润,为了保持公司的良好业绩,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的管理层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为自己发放过多的股票期权以攫取巨额收益了。因为既使发放期权,企业股价不上涨,管理人员也无法从中获利。这一支持期权费用化的理由对于我国来说犹为重要。与国外多数企业清晰的产权不同,

22、由于我国众多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对于经理人的股权激励问题相当敏感。股权激励“度”的把握十分重要,如果激励上限不合理就可能导致激励过度,甚至涉嫌国有资产的流失。比如前不久的伊利股权激励计划就涉嫌过度激励,造成了一些负面的舆论。 当然,也有人反对股票期权的费用化处理。因为股票期权报酬成本不符合“费用”的定义。根据IASB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规定:“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出,资产消耗或是发生负债而引起的权益减少,但不包括与权益者分配相关的权益减少。”有人认为股票期权的发行并未造成企业资产的实际流出,所以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负债。即使将股票期权看成是一种企业的或有负

23、债,根据现行会计准则,或有负债也是不能被确认的。此外,以股份支付换取的员工服务虽然可以看作是企业对服务的消耗,但服务往往不符合确认为资产的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对服务的消耗并不代表对资产的消耗。由此而论,股票期权的授予即没有导致负债产生,也没有构成企业资产的消耗,将它作为费用化处理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此外,反对者担心期权费用化将对企业利润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举例来说,上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的美国科技公司都严重依赖股票期权来支付薪酬。1993年4月,当FASB通过股票期权费用化决议时,美国高科技企业的 研究 报告显示,企业利润将因新会计准则下降50%。正因如此,硅谷曾多次游说国会,美国政府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曾一度否决FASB会计准则改革议案。由此可见,期权费用化对于高科技公司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