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499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与化解对策 【摘要】近年来,网络问政以一种全新的民主形式,使得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交流更加透明顺畅,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网络问政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境。完善网络问政法规、加强网络问政监管、提高网民问政素质、提升政府网络问政能力等是破解网络问政困境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网络问政;困境;解决对策 网络已经并继续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既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改变着人们参与政治的方式。网络问政以一种新兴的民主形式,在民众与政治之间拉近了距离、架起了桥梁,使民众因为与政治的近距离而亲近感浓厚、参与

2、感倍增。现代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加强,也使得政府大量地借助网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不断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因此,不管从民众还是政府角度看,网络问政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问政的意义 当今中国,网络问政不仅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环境,对政府的行政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网络问政有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创新民主形式 博客、微博、论坛、网站、手机等现代工具所带来的问政形式的多样化改变了人民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热情,拓宽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空间。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公民在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更愿意选用网络将这些不公平的

3、现象进行曝光。网络问政弥补了现实政治生活中公民直接参政方式的不足,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网民政治参与的需求,创新了民主形式,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与民众之间政治信息的互动交流,拓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 (二)网络问政有利于收集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网络问政使各级政府能够通过网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网民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虽然是个人观点,但也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心声,因而可以成为领导干部征集民意、联系群众的一个窗口。同时,网络的便利性和隐蔽性使得公众愿意在网上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意见,方便党和政府准确掌握社会信息,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电视节目

4、主持人崔永元通过网络征集提案,崔永元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两会”前夕,他就收到900多封邮件,而他提案中的270条建议均来自网友的反馈。网络问政可以使政府汇聚民间的知识力量,用群众的智慧奠定决策科学的基础。 (三)网络问政有利于政府执政观念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网络问政在我国飞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政府部门积极转变执政观念,加强自身素质和提高服务能力。网络问政的持续有效开展,加速了我国政务公开进程,使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大幅提升。例如广东省政府率先开启的“岭南十拍”网络问政平台,就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与网民互动,及时了解舆情,汇聚民智,促进科学决策。安徽省也首次把网络问政纳入

5、政府报告中,湖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政府官员和网民的互动机制,促使官员广泛听取民意、了解舆情,充分发挥民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 (四)网络问政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大量社会矛盾在凸显出来,如果没有适当的途径进行疏导与排解,极易引发社会冲突和突发性事件,不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网络问政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互动交流的窗口,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理解,有效地缓和或解决社会矛盾。一方面,网络问政可以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个简便的利益诉求和情绪宣泄的渠道,客观上起到安抚情绪、缓和矛盾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网络问政主动联系群众,关注和

6、关心民众的需求和各种呼声,杜绝粗暴野蛮执法行为,纠正政策执行的偏差和扭曲,减少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与冲突。 二、网络问政的发展困境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问政以它独特的优势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在网络问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阻碍性因素,客观表现为一种发展困境。 (一)网络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与网络问政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刑法及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清晰和明确,不能保证网络问政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部网络问政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因

7、而网络问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法律漏洞与“空白”,如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从而也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法律保障。大部分网友认为,在舆论监督的范围内,人肉搜索是合情合理的,对于预防和揭露贪污腐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像抽天价烟的腐败官员被查处,就是人肉搜索助推的结果。但是,另一部分网民则担心,网络问政会导致个人信息和隐私内容被泄露,相关法律的规范和限制不可缺位。 (二)网络问政中的信息真伪难以鉴别 由于我国网络监管机制还有待完善,一些网络问政平台存在自身信息传播失真控制性差等不足,导致当前网络上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

8、大等问题大肆泛滥。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得一些网民在参与网络问政时为所欲为,出现不少虚假信息、混淆视听言论,严重影响了正常社会秩序,给网络监督增加了不少难度;使得那些不良网民操纵信息扰乱民意有机可趁,从而破坏了网络问政机制的正常运行。区分信息真伪将是网络公民参与网络问政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将对民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监督的技术和人才短板也限制了政府对网络监督的力度。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体以政策管理为主的模式,网络媒体的主体的多元化、网民成分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监督管理困难增加,信息安全风险增大。 (三)问政主体身份识别存在漏洞 网民和政府官员,是网络问政中最常见的两个问政主体。

9、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们往往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价值取向交换信息、宣泄情感,并结成相对稳定的虚拟群落。在不同社区、论坛、聊天室交换信息,成员之间并不了解。因此,在网络问政现实运行中,人们无法识别某人是代表政府,还是代表个人或某些团体。若不能对网上当事人的身份进行有效识别,特别是对具体的网络问政实践中的问政主体进行有效的身份识别,那么网络问政就不可能保证双方信息的真实可靠,而网络问政本身也就易于流于形式。 (四)网络问政形式主义严重,政府工作落实不到实处 网络问政,要求政府在回应网络民意、解决民众实际问题、制定政策、发布信息时更加高效透明。但是,从网络问政实际运行看,少数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

10、方和个别领导利益的错误理念,对网民提出的问题处理不够积极,推诿扯皮甚至千方百计封堵真实信息,影响了网络问政的公信力。有的地方政府,网上信箱或网站一开了之,没有多少下文,问政虚设、工作不实,形式主义相当突出。 三、网络问政发展困境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网络问政的法律规范 我国现行的管控网络运行的法律法规,既不够体系化,也还欠缺法律规定的清晰度,这是导致网络问政运行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结合实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出台网络问政基本法,明确政府和网民在网络问政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制定网络问政程序,彻底肃清网络歪风邪气,使得网络问政真正成为网络民意传达的平台。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11、,深圳市人大正草拟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如果该条例正式立项通过,将成为全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诸如此类的网络法规建设,既可以做到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加强网络身份识别,也是促进网络问政有序进行的法制保障。 (二)加强网络问政的监督与管理 网络监督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网民的义务。首先,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加强对网络监督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网络监督意识。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结合网络问政的实际,构建科学的网络问政监督机制。其次,多种形式地开展网络问政监督管理工作,除设置“网络虚拟警察”之外,可聘请网络技术方面的专家开发维护网络问政信息安全的软件。最后,加强网络问政透明度建设,保证网络问政

12、监督的落实到位。此外,还应建立“网络问政监督问责制”,积极探索网民对各部门回复情况评价打分制度,定期开展满意率测评,督促有关部门快速反应和处理诉求,为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三)提高网民的问政素质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网民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们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崇尚理性表达,并且高素质的网民正逐渐增多。在网民提供的建议中,大多数建议成为党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部分网民在网上随意轻浮甚至是不负责任地发表意见。有的网民缺乏理性的判断,极易受网络舆情的引导,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针对这些情况,必须对网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13、,培养网民的网络素质,努力提升网民的的网络道德责任感。 (四)提升政府的网络问政能力 在网络时代,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都会反映到网络上,“封”与“堵”的方式已不是政府问政的理性选择。政府官员必须以包容的胸襟、真诚的姿态,认真倾听网民的心声,回应网民的诉求,落实政府工作,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领导干部要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网络,驾驭网络,并利用好网络。各级领导要提高网络沟通能力,以平等的身份与网友坦率真诚地沟通,不回避工作中的缺点和过失,不推诿敷衍,从而赢得网民的理解和信任。另外,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网络问政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威.网络问政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J.大连干部学刊,2011,(12) 2孟文文.网络问政发展的困境和解决措施J.学理论2013,(4) 3崔蕾.浅析我国政府的网络问政J.商业文化,2011,(7) 4刘军汉.“网络问政”的作用及其局限J.行政与管理,2011,(3) 5高武梅.浅析我国的网络问政J.学术探讨,2011,(3) 6梅松.网络问政及其实施路径J.管理论坛,2012,(1) 7杨宪福.网络问政的发展状况与应对措施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