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500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论文: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论文: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论文: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论文: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司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摘 要我国公司改革经过20多年的历程,从政策宽松发展到环境优化、从制度革命演进到管理科学,但终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优化的中国公司发展的环境。80年代以来,外资大量涌进,我们从“三资公司”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管理经验。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加快,我国公司越来越直接面临着经过“正常”演进发育的巨型外资公司的强力竞争。这些公司所占有的资源无疑是极其丰富的,其管理制度无疑是先进的,其管理能级无疑是较高的,国内公司该如何进一步升级自身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级,以应对这一挑战,把握入世机遇,将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公司而言,必须及时发现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吸收接纳优秀的改革建议。本文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首先对国内外的管理理论进行了总结,然后针对公司发展中遇到公司内部审计、企业文化、资源整合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明确内部审计的责任,明晰企业愿景、集整管理理念、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的建议,从而实现管理素能的升级拓展,为国内公司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关键字:内部审计,愿景,集整管理,中国特色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reform proposalsABSTRACTAfter 20 years of corporate refor

3、m process, from policy development to the environment relaxed optimization, from evolution to revoluti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but they failed to form a stable, optimiz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Chinese companies. 80 years since the large influx of foreign capital, from the funded compa

4、ny” learned a lot of management experience.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our company is facing more and more directly through the norm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rong competition from giant foreign companies. Some of these companies share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abundant re

5、source, its management system undoubtedly is an advanced, the management level is undoubtedly higher, the domestic companies on how to further upgrade the quality of its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level, to respond to this challenge 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joining WTO will be a very real problem.For

6、 one to survive, to develop the company, the company must be to discove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program, accepted the good absorption of the reform proposals.According to his own theories, the first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theory

7、are summarized, and then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company internal audit, corporate culture,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other issues, made cl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rnal audit, clear business Vision, set the whole management concept,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8、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of the proposals to achieve the management factors can upgrade to expand, as domestic companies to win th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KEYWORDS: Internal audit, the vision, set the whole managemen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目 录1现代的管理理论11.1现代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1.2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11.2.1古典管理学

9、派21.2.2行为科学学派21.2.3管理科学学派32现代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42.1公司内部审计问题42.1.1评估主体方面42.1.2评估客体方面52.1.3评估指标方面62.2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够明确72.3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手段73问题的改革建议83.1基于公司内部审计的改革建议83.1.1主体方面83.1.2客体方面93.1.3指标方面103.2企业文化的哲学思考113.2.1清晰的描述企业的愿景113.2.2例子:星巴克113.3集整管理模式123.3.1智能化管理各户123.3.2知本运作管理123.3.3资本运作管理133.3.4数字化信息管理133.3.5创新管理133.3.

10、6战略管理134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144.1过程方法144.2系统方法144.3权变方法145中国管理理论的发展思路155.1继承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155.2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优秀成果155.3吸收和应用当代科技成果16参考文献17后 记181 现代的管理理论1.1 现代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人类的管理活动,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分工日益复杂,人类的管理思想也相应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奴隶社会的管理,已被一种独立的对象和过程纪录下来。古埃及人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古希伯来人则研究了“组织的概念等级原则,例外原则”;古巴比伦成为最早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的典范;孙子兵法是

1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管理的著作,尤其是儒学中所蕴涵的管理模式,为当代企业管理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理论和方法论启示。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揭示了社会和组织可以从劳动分工中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事实。开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机械力迅速取代了人力,在工厂中制造商品成为更经济的生产活动。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铁路发展所带来的运输成本下降,在欧洲和北美出现了一批大型企业,如洛克菲勒建立了垄断性的标准石油公司,卡内基控制了美国钢铁工业的三分之二。这些企业的运作不仅需要正规化的管理,更需要规范化的管理理论。 在大工业兴起的年代,泰勒摆脱了传统的,依靠个性进行组织管理的旧模式,开创了科学组织管理之先河;亨利法

12、约尔则在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上掀起了一次大的浪潮,由此改变了公司行政的管理方式;而与法约尔同时代的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当时各种社会组织不断发展,要求管理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情况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管理组织理论理论官僚模型;霍桑试验把管理理论的领域从生产过程管理和行政管理,拓展到人性方面。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运用现代数学,系统论,信息论,博弈论和网络技术的管理思想相继出现。同时,在理论上运用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权变理论综合多样化的管理思想,构建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框架,使之在变化着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人类管理思想演进的必然趋势。1.2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20世纪是管理理论蓬勃发展

13、的世纪。概括地说,现代管理理论就其主要发展线索,一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实践中向一般管理理论和正式组织分析发展;二是以科学管理理论为起点,吸收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向行为科学的研究发展;三是将法约尔的行政组织理论系统化,向管理过程和组织理论发展。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的上述发展线索,可以粗略地将现代管理理论划分为以下流派。1.2.1 古典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有弗雷克里德泰勒,亨利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他们分别提出了科学管理和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和组织理论。 20世纪初叶,泰勒及其追随者吉尔布雷斯和亨利甘特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科学管理四原则:(1)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流程;(2)科学的挑

14、选和培养工人;(3)受训工人与科学的劳动流程相结合,即将被管理者与科学的劳动管理制度相结合,以此消除来自管理本身,抵制科学管理的主要积弊;(4)促进管理者与工人之间良好的合作。 古典管理学派的贡献在于,不仅指明了管理是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要素,而且还确认了管理的领域,职能和原则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2 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把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结合起来研究,建立起在管理中关于人的行为的一般理论。他的研究范围主要可概括为四类行为和三个方面。四类行为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和领导行为。三个方面是:(1)有关“人性问题”,现代管理既然实质上是人

15、管理人,所以管理与人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科学地研究“人性”,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2)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这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部分。激励动机实质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也是现代管理的首要问题,因为动机由需要引起,又支配着人的行为;(3)有关群体,组织与领导的行为和方式问题,这也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群体,组织与领导的行为和方式正确,才能实现管理优化。 管理中的行为科学,就其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而言属于一门学科。其实,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由许多学说组合成的一个理论群。其中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成就需要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双向决定论,XY理论,

16、超Y理论,Z理论,团体力学理论,群体冲突理论,情境理论等等。1.2.3 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理论的发展,在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之上,吸纳了行为科学理论的成果,同时应用20世纪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开始朝着管理学科化的方向演进,形成了管理科学学派。 1、决策理论,是研究决策行为的理论。它认为“管理的关键是决策”,决策贯穿着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管理中必须采用一整套制定决策的新技术,寻求最佳的方案,最早把决策概念引入管理理论的是巴纳德等人所建立的社会系统理论。西蒙和马哥等人发展了巴氏提出的理论,特别是决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内容,发展成为现代决策理论。 2、管理科学,是泰勒科学管

17、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以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从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研究向科学组织扩展,同时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形成一种现代的组织管理科学。它的特点是利用有关的科学工具,为管理决策寻找一个有效的数量解,着重于定量研究。 3、社会系统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创立,以协作系统为核心论述组织内部平衡与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是协作的系统,是由人组成,这些人的活动是互相协调的构成的系统。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是这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 4、系统管理理论,它的建立同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是分不开的。这种理论的要点是:(1)企业是一个

18、人造的开放系统。企业是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目的在于达到组织和成员的目标。这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可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2)企业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的基本职能必须用系统观点来考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链条,同时又构成自己的子系统,又发挥着系统的整合作用。 5、权变理论,又称情境理论。在管理中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制定特定条件组织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这种理论经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和概括,把企业归纳为几种类型:(1)企业的结构模式。权变理论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

19、的系统,并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2)权变理论在管理方式上认为,在人事方面必须按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3)在领导方式上权变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一切以企业的任务,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而定。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关于管理学派的划分,反映出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不可否认,还有许多学说和理论起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是对管理实践中各种学说的扬弃,进而充实和丰富的历程。2 现代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1 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2年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主要条

20、件协同之上,这些主要条件是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并称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由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工作范围不受管理部门的限制,对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重大问题可以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研究解决,确保审计结果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然而,近年来,公司内部审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2.1.1 评估主体方面首先,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自上而下的“要求”建立的并非真正考虑公司所有者和公司管理者的实际需要,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内部审计机构随意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得不到充分保

21、证,内部审计工作未能真正引起组织中最高管理层的足够重视,以致内部审计工作的被动、消极和无法有效进行,其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公司绩效评估具有相对独立性、广泛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内部审计参与绩效评估,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否则难以达到开展内部审计的目的。国外内部审计部门不仅是高级人才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摇篮。如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其50%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曾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过。但在我国企业大都不重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普遍低于民间审计人员和政府审计人员。从目前内部审计队伍的组成来看,一方面专业结

22、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财务审计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对管理领域不太了解,工程审计人员对自己的专业比较熟悉,对其他专业则很少涉足,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少,提出管理上的建议、撰写大型的专题调查报告明显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对政策理解有偏差,对企业的管理流程不熟悉,对管理上不完善的环节把握不住,这些都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再次,很多内部审计人员认为内部审计只是单位内部的监督机构,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审查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有无违纪违规现象。这容易造成内部审计部门和单位内部的其他职能部门立场上的相互对立,使内部审计的正常工作受到限制,内审的积极性作用很难发挥。另

23、外审计人员在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仍然存在着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重过去财务成果、轻未来价值创造,重有形资产业绩、轻无形资产价值,重财务指标体系,轻非财务指标体系,重局部“分部业绩”、轻整体“组合效益”等问题,影响绩效评估工作更好地开展。2.1.2 评估客体方面一是内部控制弱化。现代公司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而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是公司的控制主体,两者为双元控制主体。现代公司双元控制主体的存在,体现了公司中“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特征:一方面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因为所有者拥有对经营者的评价和任免权,同时也决定着其报酬的高低,经营者的经营是在所有者的监督控制

24、之下进行的;另一方面虽然所有者拥有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但在经营过程中公司的控制权实际上为经营者所拥有,所有者必须依靠经营者“尽心尽力”地工作才能实现其资本的扩张和公司价值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者又受到经营者的牵制和控制。内部控制本身是所有者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对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一种再监督,但同时又是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很明显,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这种互动控制,容易产生两者在控制地位、控制利益和控制目标方面的不对等、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从而使管理者为了配合报酬合同实现自身利益采用操纵收益的短期行为,最终使公司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使公司绩效评估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经营者

25、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不能为所有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二是会计信息失真。绩效评估的首要环节是收集处理进行绩效评估所需的会计信息,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是正确进行绩效评估的前提。近年来,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诚信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监督乏力、内部控制弱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会计信息失真治理责任缺失等原因,我国大多数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直接影响绩效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内部审计参与绩效评估,虽然是在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部门所提供的会计报告审查无误后开展的,但由于其独立性有限和经济利益的特殊性,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使得委托人希望得到客观公正评估结果的愿望无法

26、实现。2.1.3 评估指标方面首先,权重设置不合理。现行公司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权重设计上采用的是固定权重的方法,这不符合企业绩效评估主体的具体要求。根据受托责任理论,绩效评估主体应当包括国家管理机构、资产所有者、重大利益相关方及企业自身。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是不一致的。对公司所有者而言,最关注公司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将资本金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对公司债权方而言,最关注公司偿债能力,将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视为最重要指标;对公司自身而言,则更为关注公司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能力。由此可见,采用固定权重值根本无法满足绩效评估工作中各利益主体的实际需要。另外,指标体系在设计固定权重时,未

27、能考虑公司的行业及经营环境的差异。由于不同的行业或不同的经营环境,其盈利水平及合理的偿债指标、盈利率等各不相同,所以采用不区分行业及经营环境的固定权重值同样不能满足绩效评估工作的实际需要。其次,评估公司发展能力状况指标的不合理性。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反映公司发展能力状况的基本指标有两个,即销售(营业)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修正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和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基本指标设计恰当,能够比较简明且准确地反映公司发展能力状况。修正指标中除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设计较为合理外,其余指标均存在较大缺陷。 再次,未能充分考虑对“虚拟”资产和非经营性损益的剔除。资产总额

28、是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以及评判公司规模的基础数据。为了准确分析公司的真实偿债能力,资产总额指标应该仅指可变现的(或是有实际价值的)资产,即不应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积压商品物资、已淘汰生产线及设备、长期无收益的不良对外投资、长短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损失等,虚拟的、已形成实际损失的、已无法变现的以及仅有账面价值而无实际价值的资产,而现行指标体系未能考虑这些“虚拟”资产的影响。盈利水平高低是反映公司绩效好坏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在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国有企业面临业绩考核压力,上市公司面临信息公开披露及配股、增发新股的业绩要求,公司为了提高盈利水平,

29、往往采用调整会计政策、债务重整、资产重组、获得政府税收优惠、利润补贴等手段粉饰会计报表。很明显这些非经营性损益项目是不能真正反映公司实际盈利水平的。而现行指标体系的计算没有考虑扣除上述影响,也没有在指标体系中建立相应的修正指标。最后,对非财务指标的关注不够。现行公司绩效评估是通过以财务指标(如利润、投资回报率等)为主的指标体系来完成的。虽然这种建立在会计数据基础上的财务指标能与公司的主要目标直接联系、能较好地反映公司业绩、并容易为公司管理者和股东接受,但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业政策不断调整、公司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这种以历史数据为依据计算的财务指标、以静态分析法进行评估的方法难以

30、正确反映公司的动态经营状况、社会环境问题对公司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公司自身形象的美化、优良信誉树立以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此外,现行指标体系还有没有突出风险指标、不够重视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等问题。2.2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够明确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企业是建立在沙丘上的大厦,这个企业已经摇摇欲坠了。企业文化是以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群体精神支柱、思维方式、行为约束等聚集的合力,它对物质生产起促进和导向作用,是企业的灵魂。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竞争,是质量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取决于人的意识、观念和素质,这些差异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激发人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1、,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同经营宗旨、共同价值观、共同道德行为取向,产生共同语言和集体荣誉感。中国企业文化理论以企业哲学为根本核心,其包涵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以及哲学之道四大命题。在美国的战略理论界,多非常明确地将愿景与使命区分为目标陈述与任务陈述,但也有的将两者统称为目标陈述,有的将两者统称为使命陈述。中国的企业以及管理学界在此方面的陈述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将愿景当作使命,有的将使命当作愿景,有的用经营宗旨的叫法,有的叫做经营目标,甚至很多企业直接用价值观或者经营理念来概括。以上充分说明:目前中国引进西方管理理论的混乱局面,同时也反映中国企业居多尚处于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于企

32、业存在理由、意义或者价值等企业哲学高度上的思考。2.3 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手段在当今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中,最为显著的便是以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与扩展,提高并优化企业素质与企业业绩。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信息技术在公司管理中的典型应用及重要影响突出表现在它将以往分散的信息资源“孤岛”联结起来,予以集成,形成信息资源的积聚和规模优势;但系统集成商和应用者都忽略或没有足够重视因信息集成所带来的资源整合、文化整合、业务整合以及流程整合等问题,从而事实上造成了对信息技术投入的浪费。另一方面,公司经营管理需要不断整合已成为

33、公司家共识,但又往往缺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施的意识,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开发应用。 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在于决策层与技术层之间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以及公司与系统集成、软件供应、应用解决方案提供等商家之间所存在的固有的方位角色、利益驱动不同。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公司往往感觉无所适从,缺乏自身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的详细判断;如果那些商家与公司沟通、协调不是非常顺利的情况下,公司将会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报有很大的戒备心理,并且难以评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3 问题的改革建议3.1 基于公司内部审计的改革建议3.1.1 主体方面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性,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34、建立符合公司绩效评估要求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于其所审计的活动”,“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证评价,这对于正确地审计工作实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点,是“要通过组织状况和客观性来获得的”。二是权威性原则。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目前,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存在多种模式。主要有:隶属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隶属于监事会、隶属于总经理、隶属于财务部门、与纪检、监察

35、等部门合署办公。我们认为隶属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模式最为科学、有效。理由是:第一,董事会领导层次最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总审计师和非公司董事(外聘)等组成,在这种模式下,内审机构开展审计业务,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委员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二,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要求相一致。准则在其绪言部分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而内审所要协助的“管理成员”包括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内审机构是“根据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所规定的政策来执行其职能”,其宗旨、

36、权力和责任说明(章程)是“由高级管理层批准并得到董事会认可的”。第三,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现代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都是由传统的强调和偏重监督转移到评价、鉴证和建设性功能的发挥。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内审机构作为审计业务,主要发挥监督职能;作为行政内容,则承担评价、服务等职能,更好地促进内部审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职能的发挥。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绩效评估的质量,关系到绩效评估事业的成败。3.1.2 客体方面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制定有效的经理激励机制公司内部控制的目的,一是确保生成真实、正确的会计信息,使其符合公认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二是通过会计工作与会

37、计信息影响和控制公司的经营过程和获利情况。但是在双元控制主体的现代公司中,最突出的矛盾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双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公司所有者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但是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信息“间接”控制;经营者“直接”控制公司经营的过程和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方式,希望由此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并获得期望报酬。绩效评估和报酬确定是实现激励机制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管理人员的日常经营管理业绩,甚至影响经理人员为获取相应报酬而对绩效评估所采取的支持配合方式。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采取年薪制作为激励手段,由于经理人员的年薪与公司的本期

38、和上期业绩挂钩,与公司的未来关系不大,公司价值的变动与经理人员的当前收入几乎不存在相关性,上市公司经理就会产生短期行为。以持股或股票期权形式的激励方式通常能有效地激励经理致力于提高公司的长远绩效,使经理人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以便降低代理成本和平衡代理人与所有者的利益,使代理人的收益依赖于公司的市场价值而非账面收益,代理人就会注重长远利益而非短期行为。这样,代理人员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从而有效遏制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然而,只有在公司股价能够基本反映公司长远绩效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才有可能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待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尚不

39、健全,股价并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经营业绩,股价与公司业绩的相关系数很小。所以,持股或股票期权还不能作为上市公司经理的主要激励方式,而应与公司经理人员的基础年薪、效益薪金、补充养老金等方式混合使用。3.1.3 指标方面改进、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促进绩效评估工作更好地为公司管理和发展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既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有利于股东、债权人对公司的客观评估和公司进行自我评估与考核。公司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设置应根据不同主体的需要,建立不同的权重体系。在确定多重权重体系时,应考虑需求主体的不同、行业的不同以及环境、区域的不同。应明确规定每个具体权重体系的适用

40、对象及适用情况,并在公司绩效评估报告中,对所采用的权重体系予以说明。改进公司发展能力状况的修正指标。建议保留“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取消“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新增“净资产增长率”、“生产性固定资产增长率”、“人均实现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改进后的新指标和原有的“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组成的修正指标。为剔除“虚拟”资产和非经营性损益,建议增加对“虚拟”资产和非经营性损益剔除的修正指标,即增加“剔除虚拟资产项目的修正资产总额”和“剔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修正利润总额”两个指标,用以评估公司真实的偿债和盈利能力。目前,得到公认的非财务指标是市场占

41、有率、产品质量与服务指标。具体包括:产品瑕疵率、返修率、退货率、顾客满意度指标、生产率指标、人力资源指标、子公司创新能力指标和过程控制指标。另外,还应关注更多非财务指标,一要增加反映公司动态经营状况的指标,如“或有事项预计损失额”和“期后事项形成的损失额”指标;二要增加反映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指标,如“公司对社会就业的责任”、“公司对环境的责任”、“公司完成利税的责任”等指标。一种审计方式的实施都是与一定的经济责任制度和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的。在为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服务的过程中,绩效评估与内部审计的界限将逐渐模糊,并趋于统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利用内部审计强化绩效评估工作,通过绩效评估推

42、动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这是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政府和企业要对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将审计工作领域延伸到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工作内容以评价决策执行的效果和规章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为主,向管理效益审计、内控制度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估等多元化审计方向发展。3.2 企业文化的哲学思考让我们暂时抛开功利的经济学而以管理学的视角来看待企业,我们将发现人的存在哲学与企业的存在哲学是如此之统一协同。人生哲学无非围绕人存在的价值、存在的目标以及如何活着更有意义,企业同样如此,高瞻远瞩的企业无不需要时常审视自身存在是为

43、了什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以及如何存在。3.2.1 清晰的描述企业的愿景余世维在讲演中曾经说道:拿走我的机器,留下我的员工,我会有更好的工厂起来。带走我的员工,留下我的机器,工厂很快会常满杂草。愿景就是告诉人们“企业是什么”,告诉人们企业将做成什么样子,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和描述。只有清晰地描述企业的愿景,员工、社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才能对企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一个美好的愿景能够激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激发人们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2.2 例子:星巴克举一个星巴克的例子(2005年星巴克要在60个国家开一万家门市),星巴克的员工工资也不高,但是他们乐于工作,并且以身在星巴克为荣,为

44、什么呢?好的服务靠的是好的员工。员工管理需要信任,管理够人性化,把员工当成做伙伴,业务才能顺利推展。星巴克不论进入那个市场,都没有上媒体打广告。星巴克全靠的是笼络员工做行销。所以,星巴克把员工当成第一层顾客讨好,把广告、行销资源都放在员工身上。给予员工很多教育训练,让大家有能力成为星巴克的咖啡大使,更不同的是,与给予所有员工广泛的医疗保险与股票选择权,叫做豆股票(bean stock),让大家享有更多的照顾与拥有感,连兼职员工也不例外(在接管Albertson超商内的咖啡屋时所实施的)。美国商业周刊报导,从90年代中期到后期,星巴克员工流动率一直是餐饮与快餐业中最低的。以只对员工做关系的策略培

45、养出忠诚的员工,他们也就服务出了高度忠诚的客户。所以,星巴克从一开始就了解到,要建立品牌,就要取得顾客深厚的信任,要得到顾客的信任,首先必须建立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在星巴克文化中对创新有表扬、给予升迁,更重要的是,不害怕失败,不害怕做出行不通的事情。星巴克营收的85是来自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的门市,员工与消费者每一次互动,是品牌印象最大决定因素,员工士气一低落,就会影响消费者感受到的品质。 星巴克透过企业文化与核心理念,展开深度的策略联盟与广度的全球化扩张策略,而其中很重要的内涵,即多元文化的包容及组织核心价值的传承。3.3 集整管理模式集整管理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正如INTEL所宣称的那样:

46、未来,将没有什么公司是互联网公司,因为,几乎所有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了。集整管理将成为公司从工业经济走向“新经济(New Economy)”的必由之路。集整管理意味着系统优化。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实际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透过核心竞争能力可以看到组织的整体实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数据集成、信息集成,更要进行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从而能够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进行系统优化,使各要素协调发展,实现组织竞争力的整体提高。3.3.1 智能化管理各户客户是企业生命之源,而且企业的客户每5年就以50%速度离去。准确的市场定位、及时便捷的服务、灵活畅通的获得渠道、富有个性化的产品,这些成

47、为留住客户的重要因素。以4C为核心的整合营销传播,也即Consumer(消费者)、Cost(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的成本)、Convenience(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和Communication(沟通)近年来的迅速兴起可为明证。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正使得管理越来越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实际上,相应的“一对一”交流、知识营销、网络广告等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在火箭模型中,智能化客户管理作为“火箭”的“探测机件”,时刻注意市场和客户的变化,起到了引导“火箭”飞行的重要作用。3.3.2 知本运作管理新经济时代,“知本家”大量涌现,知识管理方兴未艾。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知识产权、基础结构、组织运作能力等构

48、成了知识资本的要素。知识管理(KM:Knowledge Management)倡导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它传递给人们的这种思想和观念并不是前所未有的新观点。并行工程、敏捷生产、CIMS等管理思想的中心实际上都归结为知识管理。创建知识管理体系强调在线的实时汲取系统、适应的监控系统以及全方位的网络利益机制。知本运作管理在火箭模型中处于重要的“燃料”和“推进器”的地位,它与资本运作管理一起构成了“火箭”的“动力机构”。3.3.3 资本运作管理在集整管理阶段,资本运作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工作。如GE之类的巨型公司,每年都要买进许多事业,同时又会卖掉许多事业。通过资本运作,企业获得不断的发展机遇和动力。相对于产品经营而言,资本经营将为企业带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集整管理模式下,“日常”的资本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3.3.4 数字化信息管理集整管理模式下,这是一项基础管理。企业内所形成的“数字神经系统”将内部、外部乃至遥距的各类信息都汇集、分类和扩散,提供给需要的员工和合作伙伴。在火箭模型中,它作为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