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520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试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及对策摘要: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金融中的龙头,如何更好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透视农村信用社现状,并要从发展的高度审势存在的问题解决面临困境及对策。主题词:信用社 支持 新农村建设 困境及对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聚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及其服务必然是新农村建设的血液。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身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和即将形成的农村金融多元化的大格局之中,正视现实,研究未来,发挥积极作为,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扶持。 一、现实状况透视:农村信用社戴

2、着镣铐的农金独舞者。 在广大农村,信用社是长期以来一直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主体地位目前尚“无人撼及”。但由于对农村缺乏周密和强制的金融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面临着许多发展的难题,举步维艰,难以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主力军作用,肩负过多的社会责任,确很难得到政策惠顾。 (一)服务功能不相匹配。目前,许多基层信用社只能办理单一的存、贷款业务。由于业务系统网络技术支撑和协调运作能力不足,导致资金结算渠道不畅,银行卡业务的发行量、使用范围受到严重抑制。农村经济发展不仅要求金融机构在农副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提供全程、及时的信贷结算服务,而且还提出了帮助投资理财、涉农保险、担保评级、市场信息咨询

3、、产业科技指导等较高的服务要求。很显然,信用社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建设新农村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 (二)经营效益的制约。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提升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为重点,为信用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其中愈发明显的商业化运作倾向,同样带来了农村信用社在确定经营策略时的逐利性考核:农村信用社必须依靠自身经营在市场化改革中安身立命,谋求发展。一方面,农村信贷工作责权利不相对称,农户和小企业分散经营,贷款面广量大额度小,管理难度大,交易成本高,政府又缺乏相关补偿性安排,这使得着眼于资金营运效益和财务成本核算的农村信用社,对经营政策性业务的动力明显不足。从风险防范

4、和利润追求角度出发,信贷资金正在更多地流向城区工商业、开发项目和工业引资项目。另一方面,现行的省级联社、银监部门的考核机制更多地偏重于效益性和安全性,效益指标迫使信用社将人员、设备等要素的投入成本转嫁为一浮到顶的贷款定价,安全性管理要求无形中增添了农村信贷人员惧贷、惜贷心理而致使信贷业务萎缩。 (三)人员素质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制约信用社长效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开放程度、科技信息交流频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农村信用社员工身上三个方面缺陷尤为明显:一是缺乏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大多数员工学历层次较低,未接受过系统的、正规的金融知识培训,工作中只能凭经验被动机械

5、地完成指定任务,缺乏应有的规范意识和拓展能力。二是缺乏现代企业服务理念。思维观念仍然停滞在计划经济时代,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高,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差距仍较大。三是缺乏较高的政策认知能力。相当部分员工对近年来国家“三农”政策认识不深不透,宗旨意识不强。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甚了解,对辖区产业发展信心不足,调研不充分,自然不能主动做出前瞻性思考,更不能开创性地做好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 (四)支持实力不足。目前,尽管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金融二元结构突出、农村金融边缘化、农村金融抑制等现象己被经济金融界广泛认知并着力改善,但并没有改变农村资金外流、服务退化

6、和经济“贫血”的不和谐状态,形成了供给总量不足下结构性失衡。总量上,农村资金持续外流,金融供给总量不足。众所周知,信用社支农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自身组织存款,在农村,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传统种养业占比过大,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农民收入增幅缓慢,加之青壮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使得农村富余资金相当匮乏。而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邮政储蓄)几乎成为“储蓄银行”,只存不贷,吸收资金上存,不再回流农村;邮储利用政策扶持和全国联网的优势,又从贫弱的农村资金市场源源不断地抽“血”。尽管信用社不断加大组织资金工作力度,但只能“分食”有限的市场份额,存款增长远远不能满足农村资金的合理需求,人民银行支农再

7、贷款虽能解一时之“渴”,但其使用有严格规定,且一再上浮利率,已成为信用社不能承受之“重”。结构上,虽然农村信用社多年来一直坚定支农,农民贷款基本不再难,但是,农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资金难的困境。农村经济受金融供给约束而严重结构失衡,由此发生了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难为“无米之炊”。当然象我县支农资金雄厚在其它多数地方确实存在支农资金匮乏的局面。(五)抗御风险能力不强。农村信用社组织制度几经变迁,历史包袱较重。尽管近年来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健全发展机制,提升盈利水平,但资产质量依然不高,股本金规模不足,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的巨额投入需求。加之,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资金、

8、设施配套投入不足。而产业结构调整,除自然灾害风险外,还面临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在建立防化风险的保险市场之前,对产业化项目提供大量资金供给与金融机构经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相背离。再从银监部门风险监管角度来看,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存有最大单户贷款余额和十大户贷款总额占股本金比例严重超标现象,对农村产业化骨干企业投放大额贷款难以逾越监管机构的风险监测。 二、展望前景:农村信用社建设新农村的金融主力军。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成为 “十一五”规划中新农村建设的浓墨重彩之笔。在偌大的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新农村-农村信用社必将大有作为,为服务三农再建新功。 (一)创新服

9、务理念,支持新型产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生产组织形式、市场运作方式紧密结合的完整链条。资金支持是其核心因素,支持农村产化发展方向就是要求信用社转变经营观念,树立“大农业、大投放”的资金营销思路,明确支持重点:1、选择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是联结农户、基地与市场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枢纽,支持其发展就是支持农户经济发展,就是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以农副产品仓储和精深加工为主的经营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涉农加工企业,充分实现市场带企业、企业拓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有效传导。2、重点支持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根据区域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条件

10、和技术力量,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不断放大特色产品的品牌效应。3、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强对本地农副产品经销加工、工商服务业的扶持,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扶持农民工建功立业家立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非农收入水平,促进县域市场经济繁荣。4、加强对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在种植业、养殖业密集区域,积极培育引导成立各类经济协会组织,借助专业协会力量,形成同业集群担保机制,发放担保贷款,使之朝着集约化、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5、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开篇即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村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的建设,信用社应当抢抓政策机遇,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争

11、取实现较多社会效益。(二)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竞争实力。一要完善服务功能,促进行业持续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变现有单一办理存贷款业务的初级服务格局,改进硬件配置,建立便捷的电算化网络体系,加快临柜服务科技化、信息化、电子化建设步伐,加快新的综合业务系统研发推广力度,积极拓展代收代付、代办保险、证券、票据、电子汇兑等业务,满足农村居民生产、消费和投资理财等方面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二要完善治理结构,深化内部改革。一方面,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加强理事会专门委员会建设,设立“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和薪酬委员会”、“审计

12、委员会”。“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强化大额贷款风险管理和大额费用列支管理,重在防范信用风险;“提名和薪酬委员会”监督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重在防范道德风险;“审计委员会”充分发挥督查作用,重在防范操作风险。要强化以理事会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理事会应明确本单位风险管理总体目标,经营层围绕风险管理目标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进一步提升法人治理架构下经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按照现代银行业的管理要求,建立起符合各项业务组织管理流程内在要求的授权管理体系,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切实控制风险,形成简捷高效、约束有力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覆盖全部业务、所有岗位

13、、每一个操作环节的内控制度,提高内控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加强对基层及关键岗位的控制力,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业务操作的全程时实监控,真正做到靠制度用机制来管住风险。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严格制度管理,规范全员经营行为,完善内控机制,提升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引导员工参与新农村建设,把握发展机遇,提高应对新形势挑战的本领,深度更新服务观念,立足农村现实状况和新农村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努力提供相适应的、可持续的、富有生机的金融服务。 (三)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 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加快农业和农村发

14、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近年来,农村金融支农能力弱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边缘化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政府有效干预不足所致。建设新农村,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为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要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从政策和体制层面对农村金融进行规划和指导。 一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动员全社会大力开展“信用村镇、信用户”创建活动,规范信用等级评估和授权授信行为,积极推进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小额贷款公示制,方便农户借贷。行政司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帮助信用社依法收贷,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

15、为,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二要建立资金回流反哺机制。政府要以一定的政策或立法手段,对保证农村金融资源做出制度性安排。可以强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将从农村吸纳的资金通过一定渠道,就地转化为农村信用社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通过金融杠杆对政府财政性支农投入进行优化配置,以更好地发挥其使用效能;吸收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等等。 三要加强金融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引导,鼓励保险担保机构和群众广泛参与,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帮助信用社分担农业贷款的信贷风险。 四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信用社同时承担着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经营效益较低,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足,特别在欠发达地区,信用社客户分散,组织资金、发放资金、跟踪监管以及回收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要实行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分账核算,央行应取消贷款利率浮动的限制,实行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完全放开利率,给予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政府要进一步实行营业税费减免、贴息,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等财政支持政策,同时要理顺信用社管理体制,发挥县级以上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帮助信用社增强经营能力和行业发展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