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635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题 目: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学 院:XXXXXXXXXXX专 业:XXXXXXXXXXX班 级:XXXXXXXX姓 名:XXXXX学 号: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教师职称:教授2014年4月25日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滑子菇之乡”、“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中国特色产业集群50强”等荣誉称号。通过分析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发现该产业在发展中存在深加工体系不足、品牌效应不显著、菌农收益不稳定、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未来应建设绿色食用菌产业链,实行产业专业化、规模化

2、、多元化及企业集群化生产的理念,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关键词】平泉县 食用菌 产业 现状 发展 对策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ushroom Industry In PingQuan【Abstract】The mushroom industry in PingQuan after nearly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 has been awarded the Hometown of Chinese nameko State, National Excellent mushroom industry base in t

3、he count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50 Honor. The industrial processing system deficiencies, brand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bacteria agricultural income instability, the quality of employees is not high enough, there are security risks, such as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in the

4、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should be to build a green mushroom industry cha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scale , diversification and production enterprise cluster concept, improv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mushroom industry.【Key Words】PingQuan Mushroom Industry Current sit

5、uation Developing Strategies目录1引言11.1国外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11.2中国食用菌发展现状22平泉县基本概况22.1自然地理条件32.1.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32.1.2气候宜人32.1.3资源丰富42.2社会经济条件43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现状43.1产业规模发展较快43.2多种生产方式共存,品种结构丰富53.3食用菌产业布局呈放射状、分布广泛63.4生态食用菌生产已具雏形73.5关联产业初步发展73.5.1前向关联产业发展不成熟73.5.2后向关联产业发展充分73.6食用菌技术发展水平较高83.7产品竞争力缺乏,从业人员素质较低84优化发展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的对策

6、84.1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84.2推进标准化生产94.3调整优化产业品种结构94.4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94.4.1提高培训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94.4.2加强龙头企业的品牌形象104.5强化生态理念,继续发展循环生产体系10结论10参考文献11致谢111 引言中国是历史上培育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其快速发展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产区由70年代的福建、浙江、广西、广州等逐渐向北扩张,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发展成为食用菌出口和生产第一大国,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1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达2571.7万吨,超过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的70%。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

7、养价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高药效等主要特点,是当今世界所公认的营养保健食品。被称为FAO(国际粮家组织)推荐的21世纪健康食品,WHO(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一荤一素一菇”健康膳食三大基石之一;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周期很短,生产食用菌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人们的经济效益。综合国内外其他学者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偏重于食用菌育种的技术方面、市场方面以及政策的思考方面,或者是研究地域着眼于宏观区域,很少有学者在小的区域内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和论述。本论文主要以平泉县作为研究对象,在区域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平泉县的食用菌产业现状作出深入分析并对其

8、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并提出对策,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技术支撑。1.1 国外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国外食用菌生产发展主要包括以荷兰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的双孢蘑菇生产和以日韩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木腐菌生产,这两种生产方式虽然截然不同1,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以机械化代替人工化,产品优质,生产高效,均衡供应,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跨越了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以荷兰为代表的双孢蘑菇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稻草和马粪或鸡粪,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循环产业,其生产和消费量一直占整个食用菌的99%以上,这个格局从三百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未被打破过,其原因主要在于双孢蘑菇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稻草和马粪或鸡粪,这些

9、原料历来都是在生活中不能被其他产业生产所能利用的废弃物。因此,双孢蘑菇的生产在欧美国家一直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循环产业,在原材料方面它不与任何行业产生竞争。孢蘑菇生产的分工主要包括菌种生产、培养料制备和栽培生产三部分。其中培养料制备以三次发酵为主,CNC培养料公司是欧美乃至全球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最高技术的典型代表。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在国际水平上位于前列,其生产过程包括拌料、装瓶、杀菌、种菌、培育等阶段,均采用了机械化设备,只有采摘、包装、整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日本已发展成为以大公司和培养为中心的合作社模式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模式。1.2 中国食用菌

10、发展现状中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国家,但其快速发展时期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食用菌产区由南向北逐渐扩张,现已遍布全国各地。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统计, 我国拥有已知食用菌938种,在这些食用菌中,能培养出子实体的菌种约90多种,能完成大量生产的约40多种。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除了一些常见栽培的食用菌菌种外,一些野外菌种、珍惜菌种也开始逐渐的更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食用菌产业的品种结构正在不断丰富。目前在我国种植的食用菌中,常规种类主要有香菇、双孢菇、各种平菇、草菇、金针菇、滑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猴头、竹荪等。代料栽培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最常用栽培方式,塑料棚生产

11、、日光温室生产是产业中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北方的一些地区为了能保湿保温,常会建造半地下菇棚,也有些地区为了能提高食用菌产量、充分利用空间格局,会在菇棚内利用层架式栽培的方式。鲜品是国内市场食用菌产品的最主要流通形式,干品、腌制品、罐头是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的主要商品形式2。我国的食用菌深加工水平已进入到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冷藏保鲜、机械热风干燥、制罐加工和浸渍是其主要加工形式。我国不仅开发了以往的腌制品、罐头制品、脱水烘干制品等食用菌产品,还开发了饮料、真空包装制品、方便食品、调味品、药品、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2 平泉县基本概况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河北、辽宁、内蒙古三省交界

12、,处于华北、东北边缘,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又有“通衢辽蒙、京冀门楣”之说。全县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辖12镇7乡1个街道办事处、260个行政村12个社区,总人口4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是省、市批准重点培育发展的中等城市,省级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2.1 自然地理条件2.1.1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平泉县区位条件优越,毗邻京、津、唐,辐射辽蒙,距北京293公里,天津330公里,石家庄489公里。平泉县锦承铁路、101国道横跨东西,省道平双、平铁公路贯穿南北,承朝高速、遵小铁路、承秦高速、京沈客运专

13、线(平泉段)在建或即将开工建设,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内蒙东部的出海通道,天津港、曹妃甸港、秦皇岛港、锦州港、葫芦岛港的重要腹地。有着“三省通衢、五港腹地、京津远郊、冀东节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图1 平泉县区域位置图平泉县2009年有各级公路1744.38公里,其中国道101线61.3公里,省道平铁线46.68公里、平青乐线39.08公里,县道5条、281.87公里,乡道25条、389.77公里,村道319条、926.14公里,有三级以上公路430.59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县各级公路将达到3499公里。2.1.2 气候宜人平泉县坐落在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末端,气候宜人。全县距离

14、海洋较远,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2595.42839.9小时,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510.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38天。总体来看,生态环境较为优越,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平泉县冷资源是食用菌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冬季低温寡照影响蔬菜特别是果菜类的生产,但对食用菌生产的影响较小,正好弥补了气候条件的不足。2.1.3 资源丰富平泉县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40多种,开发利用20多种【3】。平泉县现有林地300万亩,森林覆盖率60.8%,是河北省最绿的县份之一,被评选为国家级优秀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同时,平泉县是一个第一产业大县,在原料供给方面,食用菌产业不仅有充足的刺槐林

15、,还拥有丰富的农作物桔杆资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2.2 社会经济条件2007年,平泉县整体生产总额超过50亿元,是2006年的1.23倍,其中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是20%、33%和13%,发展速度超出河北省平均发展速度的10.1%。平泉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元,正在全面迈入小康社会。平泉县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和“两高一优”产业发展平稳,全县不仅初步形成了食用菌、种子、畜禽养殖、杏仁和林果业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还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化工、矿业、玻璃制品、机械电子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全县的主要优势产品是建材、酒精、玻璃制品、

16、电子、轮胎等产品。平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众多。全县现有总人口47.3万人,农业人口占到83.30%,达到39.4万人,劳动力人口占到43.76%,达到20.7万人。总体来看,平泉县劳动力人口分布较为密集,适宜发展食用菌这种群体栽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广大农村人口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3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现状3.1 产业规模发展较快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得益于一位前去平泉县考察的日本农业专家的宝贵意见平泉县适宜种植香菇,从此,食用菌产业在平泉县逐步兴起4。近几年来,平泉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气候、技术等优势,重点发展食用菌这一特色优势产业,食用菌产业现已发展成

17、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立县特色主导产业。随着食用菌产品生产的园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平泉县食用菌产品现已销售到全国各地,并远销到美、日、韩、荷兰、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现有14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参与种植培养食用菌产品,现有菌农3.5万户,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共建成10亩以上食用菌产业园区1000多个。2012年,平泉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规达到3.2亿盘(袋),总产量达32万吨,产值链总产值达35亿元,提供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千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以上,2013年,平泉县食用菌总产量达到35万吨,成为平泉县最具优势和特色、农民从中受益最多的立县支柱产业。随着食用菌

18、规模的不断扩张,平泉县开始把食用菌的发展从“小庭院”引向“大田野”,初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并确立了“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专业化、质量监督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服务保障社会化”之路5。2013年全县食用菌产量达到35万吨,食用菌产业已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2 2003年到2013年平泉县食用菌产量折线图:(单位:万吨)3.2 多种生产方式共存,品种结构丰富目前,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分散棚室生产、合作社组织的集约化生产、工厂化生产等多种方式共存的生产方式,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经营较为发达,食用菌产业链条较为完整,配套服务、设施和设备也较为完善。棚室分散式生

19、产是平泉县食用菌生产的主要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菌农根据就近市场需求自发组织种植、培育和销售,由于受当地技术水平和市场容量限制,棚室分散式生产大多呈现发展规模较小,生产品种单一,技术更新滞后的现象。平泉县食用菌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主要以香菇、滑子菇、杏鲍菇、平菇、黑木耳、双孢菇、虫草为主,灵芝、羊肝菌、蟹味香茸、牛肝菌等名贵品种也发展较快。错季优质香菇已植根于平泉,并广为大家所喜爱,深受消费者的认可,销售效果较好;滑子菇平均每年总产量达八千吨,占河北省滑子菇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七,占全国滑子菇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三,是国家滑子菇重点生产示范县,被评为我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野生菌资源也十分丰富

20、,主要品种有:松蘑、肉蘑、榛蘑、羊肝菌、美味牛肝菌、鸡油菌等,松蘑、榛蘑是传统出口野生菌,年总产达1500吨上,人工栽培与天然野生兼备,无毒无公害,开发潜力很大。同时,平泉县还成功地栽培了白灵菇、榆黄蘑、鲍鱼菇、草菇、鸡腿菇等新品种,实现了食用菌品种的多元化,使平泉县食用菌长短周期相互结合,草木腐菌得到共同发展。3.3 食用菌产业布局呈放射状、分布广泛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在各乡镇都有所分布,根据调查统计,2006年到2010年平泉县在8个乡镇均建立个产业园区,分布较为广泛。平泉县通过在各乡镇建立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了产业档次升级,从而走向了产业的标准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通

21、过各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了食用菌产业在各区域的均衡发展。平泉县包括19个乡镇,从整体来看,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布局呈现环形放射状的一极多核式发展。县内各乡镇以卧龙镇的食用菌发展的最好,产业园区最多,并被誉为“中国北方食用菌第一镇”。据统计,2013年卧龙镇食用菌年产量5500万袋,占全县食用菌总产量的15.7%,远高于各乡镇的食用菌的平均产量。平泉县其他乡镇随着距卧龙镇的距离不断增加,食用菌产量不断递减。表1 2006年-2010年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示范园一览表示范园名称成立年份面积/h产值/万元平泉镇二道河子食用菌示范园区120062.3365党坝镇煤岭子村食用菌园区1200820500柳溪乡

22、韩杖子村滑子菇示范园区120093.33200茅兰沟乡黑木耳栽培示范园区20092.6762.5七沟镇头杖子村地栽香菇园区201020-王土房乡东北沟村黑木耳园区20096.85100卧龙镇沙坨子地栽香菇示范园区200811.67448杨树岭镇铅南沟村滑子菇科技示范园区20099.33400杨树岭镇朱家沟村食用菌百亩科技示范园区20097.07240(注:以上数据为调查资料整理所得)3.4 生态食用菌生产已具雏形平泉县形成了“刺槐林食用菌原料畜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蛋白饲料畜禽养殖畜禽粪便沼气池沼渣、沼液还田作肥料”的闭合式循环的“绿色产业链”,实现了生态与产业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在平泉县食用菌产

23、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科技水平的不断融入不仅解决了食用菌生产后的废料污染问题,还消除了农作物生产重茬造成的生长能力退化、营养元素亏缺或失衡等顾虑。这种“闭合式绿色产业链”还将对今后优化农林产业结构,调整食用菌生产方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5 关联产业初步发展3.5.1 前向关联产业发展不成熟目前平泉县食用菌加工产业发展较快,现有龙头企业如润隆、森源、瀑河源、三棵树等4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深加工产品包括保鲜、速冻、烘干、盐渍、罐头、即食包装等为主导的8大系列、50多个品种,这些深加工产品被常年出口销售到新加坡、日本、荷兰、韩国、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

24、和地区,年创汇达到1.5亿人民币。但平泉县深加工产业发展并不完善。一方面平泉县内食用菌产品60%以原料形式销售,25%以初步加工的产品形式销售,15%是以深加工形式销售,销售网络以批发市场、超市和国外为主。县内加工企业大多缺乏专业技术创新能力,65%以上的产品只限于简单的物理及形态变化,深加工程度较低,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平泉县食用菌加工企业在全国知名度不够高,知名企业缺乏品牌效应,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大,目前食用菌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华北地区特别是河北省省内,前景广阔但仍待开拓。3.5.2 后向关联产业发展充分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原料主要是刺槐。刺槐萌生能力强,轮伐期短,三年可平茬一次

25、,可多次采伐,同时,刺槐材质细密坚硬,是很好的食用菌材料。从2002年开始,平泉县就开始把营造刺槐食用菌原料林作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并连续5年开展“人种一树”的全民造林活动,现平泉县已有刺槐林70万亩。平泉县快速发展刺槐产业,不仅为食用菌准备了充足的原料,并且使全县食用菌产业形成了“治沙营造刺槐提供生产原料栽培食用菌菌产品精深加工菌糠生产蛋白饲料或活性炭农民增收后继续包山造林”的循环产业链条。3.6 食用菌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在发展技术水平较高,2013年重点实施适合全县香菇生产的灵仙1号、808、168等7个品种及立袋出菇、架式免割保水膜出菇、168脱袋出菇等6种出菇模

26、式比较试验。引进白灵菇、灰树花品种试验及无害化技术推广试验。在科研企业和重点基地进行了气垫膜应用试验,包香菇和白香菇两个品种培育,设施棚生产大球盖菇试验,黑木耳高产示范栽培,杏鲍菇废料生产双孢菇示范和万寿菊秸杆生产双孢菇试验等。此外,平泉县与中国农科院过程研究所合作建设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立了承德市食用菌菌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德市食用菌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省科普基地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选育驯化的滑子菇早生2号、黑木耳黑A等优良品种,开发出鲍菇小菜、食用菌盖饭等深加工系列产品。3.7 产品竞争力缺乏,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首先,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从整个平泉县食用菌产业来看,产品仍

27、以原材料销售为主,深加工产品形式局限在腌制品、罐头制品、脱水烘干制品等,并且大都仅具有佐料品的功效,缺乏保健、营养功能的产品;其次,产品质量安全不稳定,尽管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但产品质量管理的可追溯体系及集约化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安全还存在隐患;第三,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技术员虽学历较高、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与实践联系大都较少,所讲的理论东西并不实用,进而菌农的技术水平也很难进步。4 优化发展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的对策4.1 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深加工代表着食用菌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一,平泉县应研制开发更多、更好的具有保健作用的菌类食品或含有菌类成分的其它商品形式的产品,既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

28、营养水平,又有利于促进食用菌产品销售6;第二,要在稳定当前食用菌产品总量和菌种种类比例的基础上,提高科技水平,加强产品质量,力争坚持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新战略,在加强基础科研和品种选育工作的同时,提升深加工水平,将现产品由鲜销向食品、药品、保健品转变;第三,继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过程研究所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加强深加工体系,力争把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高端产业。4.2 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标准化生产是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战略举措和主要途径7。第一,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管理。平泉县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净化食用菌产地环境,强化对产品供水水质的管理,禁止使

29、用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对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园区或个体坚决予以治理;第二,严格投入品的管理。平泉县应尽快淘汰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农药等投入品,严肃查处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资投入品行为,积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等投入品。第三,加强产品质量全程监测。食用菌深加工企业、产业园和农村个体,要严格执行食用菌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遵守卫生管理制度、栽培操作规程,食用菌产品在产前、产中、产后都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避免超标产品进入市场。第四,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基地和生产、经营企业要尽快完善包括食用菌生产技术、加工、包 装、储藏、运输等各环节中的质量标准体系。

30、4.3 调整优化产业品种结构首先,平泉县要在食用菌产业当前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香菇、滑子菇等菌种的生产力度,加强滑子菇、香菇品种的集中化生产;其次,在发展优势产业品种的基础上,也应加快其他菌种的发展速度8,建立起主次分明、优势互补的产品结构,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第三,充分发挥科研力量,研制或开发适合平泉生产的新品种。4.4 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4.4.1 提高培训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技术人员能带动提高广大菌农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菌农收入。首先,加强培训技术人员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根据实际需要,政府应利用补贴要求培训技术人员对菌农进行技术培训之前,至少到基层进行为

31、期一年的实践;其次,拓展培训技术人员的专业视野,平泉县应定期组织技术员到食用菌产业较为发达的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开拓眼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4.4.2 加强龙头企业的品牌形象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优秀的品牌是质量、谋略、创意、奋斗、科技的结晶,这是产品发展的必然规律。首先,平泉县应着重扶持几个龙头加工企业,增强他们的品牌形象,促进企业宣传,积极创立知名品牌,通过品牌增加当地产业效益,以品牌引领产业前沿。通过建设绿色、有机食用菌产品示范基地,提高平泉整体食用菌产业形象 ,回馈广大菌农;其次,通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基础创新活动,相互促进,形成优势互补,发挥企业在市场信息和资金上的长处,利用高

32、校、科研院所在人才、研究设备、技术信息等的优势,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5 强化生态理念,继续发展循环生产体系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大平泉县绿色产业链的发展理念,完善形成一条融种植、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成熟产业链,实现生态与产业的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局面;另一方面,进一步淘汰或升级或治理对废弃料乱扔乱乱放的污染环境的产业园或个体,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制度引导产业向产品品种结构合理、质量安全可靠、产品附加值高、产区分布科学的科学方向发展。结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引导地区劳动力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

33、泉县食用菌产业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张不仅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需要其自身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论文通过在大区域背景条件下,运用经济地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食用菌产业在发展中存在深加工体系不足、品牌效应不显著、菌农收益不稳定、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平泉县未来应建设绿色食用菌产业链,实行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及企业集群化生产的理念,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等相关对策,以此来保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在以后更快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1谭琦. 国外食用菌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34、分析.J.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2011-2.2鄢嫣,陈洁.食用菌深加工的现状及产业前景.N.中国食品报.2012-10-05.3邢丹.丹祖地、中国菌乡、神州炭都崛起的中等城市平泉欢迎您.N.河北经济日报数字报.2010-5. 42/8版.4魏艳娇.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研究.N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47-153.5张文娟,安溪:科技“泡”出“观音韵香”.J.中国农村科技2011,(4):32-34.6向敏.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蔬菜.2003-11-18.7焦长根.全面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促进食用菌产业的新发展.C.2004中国食用菌

35、产业协调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04-11-01.8赵义涛,唐玉琴,刘萍.食用菌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开发J.中国农学通报.2003(02):109-110.致谢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田建文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田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四年来,他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度过愉快的大学四年生活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