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663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川西南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不同海拔和播种期试验表明: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的产量、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均有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小区产量升高,出苗率、主茎数、单株薯

2、块数有增加趋势;播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5个播期中,以第3播期小区平均产量最高,株高、出苗率、主茎数、商品薯均以第3播期最高。随播期的推迟生育期依次缩短。在川西南低海拔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下旬;在2 000m及以上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关键词 马铃薯;海拔;播期;产量中图分类号 S632.0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009-03四川是我国马铃薯生产大省,种植面积33.33万公顷,产量500万吨,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川西南又是最为集中的产区,尤其在海拔1 800m以上的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作物面积的70%80,它

3、不仅是农民粮食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经济的主要来源。随着马铃薯加工水平的提高,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马铃薯的经济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摸清马铃薯在川西南山地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找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理位置适宜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最佳播种期,有利气候条件和不利气候因素,采取相应生产措施,为发展该地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我们于2007年分别在川西南马铃薯主产区的昭觉、冕宁2县不同海拔地区进行马铃薯分期播种试验,并对其生育期生长动态跟踪观测, 通过在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采用分期播种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播期、不同海拔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服务。1材料与方

4、法1.1试验材料供试马铃薯品种为会-2。1.2试验地点本试验在冕宁和昭觉选择海拔高度不同的4个点,每个试验点5个播期,小区面积在50m2以上,不设重复,采用双行高厢垄作。除不防病外,其余田管措施与当地大田一致。冕宁县城厢点,海拔1 823m、东经1020921.8、北纬283342.4的冕宁县城厢镇南西村7组朱国瑞家承包地内,地块面积600m2,前作为玉米。冕宁县拖乌点,海拔2 144m、东经1021550、北纬284647.9的冕宁县拖乌乡拖乌村3组沈伍牛家承包地内,地块面积733.3m2,前作为玉米。昭觉县庆恒点,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阿尔达克苦社洛比合机家承包地内,地块面积673.3m2,海

5、拔1 659m,东经1025817.5,北纬280424.3,前作为玉米。昭觉县上游点,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上游村龙恩社吉子达洛家承包地内,地块面积486.7m2,海拔2 571m,东经1023642.9,北纬275424.1,前作为马铃薯。1.3播期安排冕宁城厢和拖乌2个点第1期2月14日,第2期2月21日,第3期2月28日,第4期3月7日,第5期3月14日,每小区面积50m2(拖乌点小区为3.0m16.6m,城厢镇点为5m10m);昭觉庆恒点第1期3月18日,第2期3月25日,第3期4月1日,第4期4月8日,第5期4月15日,每区面积均为66.6m2;昭觉上游点第1期2月23日,第2期3月2日

6、,第3期3月9日,第4期3月16日,第5期3月23日,面积分别在56.6564.90m2之间。1.4密度冕宁城厢点和拖乌点播种规格均为(66.7cm+33.3cm)33.3cm,即6万穴/hm2;昭觉庆恒点和上游点播种规格均为(66.7cm+33.3cm)29.7cm,即6.75万穴/hm2。1.5施肥昭觉庆恒点和上游点底肥为农家肥22.5t/hm2、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375kg/hm2、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追肥为尿素75kg/hm2;冕宁城厢点底肥为油枯7 500kg/hm2、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150kg/hm2;冕宁拖乌点底

7、肥为农家肥22.5t/hm2、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150kg/hm2。1.6田间管理昭觉上游点4月29日进行第1次除草培土,并追肥,5月15日第2次中耕培土;昭觉庆恒点5月15日进行第1次除草培土,并追肥,6月4日第2次中耕培土;冕宁拖乌点6月3日进行中耕除草起垄;冕宁城厢点5月22日中耕除草起垄1、2播期,5月27日中耕除草起垄3、4、5播期。2结果与分析2.1马铃薯生育期的变化表1是各试验点各播期马铃薯发育期统计结果,不同地点、不同播期发育期变化较大。播种至成熟的天数最长的有167d,最短的仅101d,相差66d,总的特点是随着播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

8、随着海拔升高,全生育期延长。冕宁两试验点由于播期较早,加上长时间干旱,播种至出苗天数普遍较长,最长的达到78d,最短的也有49d,比昭觉两试验点普遍长2030d。出苗成熟天数相对要稳定一些,最长的97d,最短的68d,相差29d。2.2不同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随着海拔升高,出苗率、主茎数、单株薯块数有增加趋势,而株高、商品薯率规律性不强,有起伏;播期不同对主要农艺性状有影响,株高、出苗率、主茎数、商品薯均以第3播期最高,其中商品薯率变化大,以第3期最高,第2期次之,第1期再次之,第4、5期较低(见表2)。2.3试验区域产量的显著性分析因每个试验点5个播期,未设重复,为此将试验点

9、视为重复进行分析。通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点内的不同播期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试验点间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见表3)。对不同试验点小区平均产量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冕宁拖乌小区平均产量与冕宁城厢、昭觉庆恒小区平均产量有5%水平上的显著性,昭觉上游小区平均产量与昭觉庆恒小区平均产量有5%水平上的显著性,其余各试验点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冕宁拖乌、昭觉上游、冕宁城厢小区平均产量与昭觉庆恒小区平均产量有1%水平上的显著性,其余各试验点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见表4)。2.4播期、海拔对产量的影响将各个播期产量求平均,得到各点的产量,结果如图1。从图1看出,产量随海拔的变化具有抛物线特征,随着海拔的升

10、高,小区产量升高,冕宁拖乌(2 144m)小区平均产量最高,为138.3kg,折合产量27 660kg/hm2;其次昭觉上游(2 571m)小区平均产量124.5kg,折合产量24 900kg/hm2;冕宁城厢点(1 823m)再次之,小区平均产量112.8kg,折合产量22 560 kg/hm2;昭觉庆恒点(1 659m)产量最低,小区平均产量80.8 kg,折合产量16 159.5kg/hm2。将各试验点按播期求平均,得到产量随播期的变化,结果如图2。从图2看出,前3期产量差异不大,最后2个播期间差异也不大,这正是方差分析的结果。在5个播期中,以第3播期小区平均产量最高,达125.3kg,

11、折合产量25 060.5 kg/hm2;第1播期小区产量次之,平均产量123.8kg,折合产量24 760.5kg/hm2;第2播期小区产量再次之,平均产量122.1 kg,折合产量24 420.0kg/hm2。第5播期小区产量名列第4,平均产量99.8kg,折合产量19 960.5kg/hm2。第4播期小区产量最低,平均产量99.4kg,折合产量19 879.5kg/hm2。但对各试验点而言,播期间差异有所不同。昭觉庆恒前4期产量差异不大,第5期产量明显偏低,不到前面4期的50;冕宁城厢则以第2期产量最高,冕宁拖乌以第1期产量最高,昭觉上游以第3期产量最高(见图3)。总的来说在川西南低海拔地

12、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下旬;在2 000m及以上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3小结与讨论海拔对马铃薯的产量、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均有影响,相近播期,随着海拔的升高,小区产量升高,出苗率、主茎数、单株薯块数有增加趋势;播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5个播期中,以第3播期小区平均产量最高,株高、出苗率、主茎数、商品薯均以第3播期最高。生育期随播期的推迟依次缩短。在川西南低海拔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下旬;在2 000 m及以上地区,马铃薯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13、: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14、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

15、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