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666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 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状况倍受关注。尤其是内陆干旱区河流水量丰、枯变化大,河道来水随季节不同相差非常悬殊,反映了农业用水与河道来水在时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尼雅河流域状况及河流洪水

2、与枯水特点,分析区域河流来水量丰枯的变化规律,以利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关键词 尼雅河流域;水量;丰枯特点;变化规律中图分类号 P3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348-02干旱少雨的新疆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受水资源贫乏以及年内分配不均的影响与制约,造成社会发展缓慢,尤其是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干旱地区,依靠河流灌溉是维持其生产与发展的唯一途径。新疆的国家级贫困县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不大的绿洲上,这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只要天气有所变化,就必然会形成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尤其对农作物的危害十分严重。本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不但气候条件十分干燥,矿产资源也相对匮乏,加之交通线

3、路较长的不利因素,以农业和畜牧为主的经济格局难以打破。1尼雅河流域概况尼雅河发源于新疆民丰县境内,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的喀什塔什山山脉,最终消失于民丰县城区以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该区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距世界各大洋水域极其遥远,由于它的北边有高耸的天山山脉,西边被帕米尔高原阻隔,南边是昆仑山山脉环列,东南边是阿尔金山脉,四周之山平均海拔在4 000m左右,由此造成外地水汽难以进入本地的特殊地理环境。该河为民丰县第一大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在尼雅(五)站基本断面处为2.119亿立方米。该站为国家基本水文站,常观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温、气温和水质。尼雅河在尼雅

4、水文站以上的河段长84.0km,尼雅水文站以上的流域面积为1 734km2,河流源头为海拔6 000m左右的冰川积雪带,属冰川融雪和雨雪混合补给型河流。1.1尼雅河在平原区尼雅水文站(海拔1 700m)多年平均气温10.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4mm,多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 594.0mm(换算成E-601型水面蒸发量),干旱指数48.6(以干旱指数划分气候分带,干旱指数大于7.0为干旱区),由此可见本平原区域的干旱程度。常见的沙尘暴天气现象也就是必然结果。1.2尼雅河在山区河流在出山口以上区域,随着海拔高程的的增加,降水量逐渐大,但气温与蒸发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如海拔3 275m的昆仑山区气象

5、哨,多年平均气温-0.3,多年平均降水量311.7mm,多年平均蒸发量899.3mm。高山区域的冰川地带,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内,西风环流挟带的水汽受到喀什塔什山山体阻挡,使得高山区降水量有大幅度增加,因此固态降水的大量补给是冰川得以保存的物质条件。本流域植被条件差,以荒漠化为主的砂质土壤,其抗侵蚀能力极弱,洪水陡涨陡落现象突出,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泥沙向下游输移。径流的出产地位于河流出山口以上的中高山区,出山口以下的平原及绿洲区为河川径流的散失及消亡区域。2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特点由图1可知,尼雅河水系发育比较弱,河流流程短,河流在出山口以下河段无支流,由此可见区域降水的稀少程度,同时也可以证明,

6、尼雅河来水主要以高山冰川融水和中低山带降水的形式补给河流。2.1尼雅河河流洪水特点2.1.1暴涨暴落。尼雅河的洪水期在58月,是径流的高度集中时期,历年最大洪峰流量都出现在这一时期(见表1),河道来水暴涨暴落现象十分明显,这是该河流最主要的特性之一。如图2所示,该时段流量过程线为1999年8月2日出现的,实测历史最大洪峰流量649m3/s 。2.1.2一日一峰。在汛期,河流来水主要以一日一峰的形式表现出其特有的性质,与气温的日变化具有相似性。各日最大洪峰流量出现的时间相差不大,该河流一日一峰的规律性来水特征与气温的日变化相似,日最大流量(在每天的凌晨4时左右出现)滞后于日最高气温(在每天的下午

7、16时左右出现)约12h。以上对比分析,充分说明了尼雅河来水是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2.1.3峰高量大。以尼雅河99.8洪水为例:此次洪水最大洪峰流量649m3/s为实测到的历史最大洪峰流量,是历年平均最大洪峰流量135m3/s约5倍的量。1、3、7、15日的洪量分别为0.123 6亿立方米、0.235 0亿立方米、0.413 6亿立方米、0.674 2 亿立方米,分别占当年年径流量1.574亿立方米的7.8、14.9、26.3、42.8。由此说明,一场大洪水就能影响到年径流量。2.1.4洪水的挟沙能力强。以尼雅河99.8洪水为例:此次洪水形成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897kg/m3,最大日平均输沙率

8、66.1t/s,最大日输沙量571.1万吨,占年输沙量855万吨的66.8。洪水的挟沙能力强是尼雅河的显著特点,同时也说明了河流冲淤现象严重,区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现实。对比分析:以实测历年最大洪峰流量比历年最小洪峰流量:649/79.3=8.18,说明尼雅河的洪峰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再通过历年最大径流量比历年最小径流量:2.454/1.068=2.3,由统计结果能够说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要小。2.2尼雅河河流枯水特点9月至翌年4月期间长达8个月为河流的枯水期,枯水期径流量仅占全年年径流量的10.33,每年都有河干现象发生,河干期一般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的枯水期间。枯水期径流量日变化不大

9、,输沙量也非常小。造成河流枯水期长的因素主要有降水、气温、河道下渗、蒸发等。2.2.1降水。本流域大部分区域降水少使得地下水补给量不足,并且枯水期降水更加的稀少,又主要以固态水的形式存留于流域面上,因此地下水补给河流的量也非常有限。2.2.2气温。气温与河流来水量是同步变化的,气温高,山区冰雪融化能力就强,尤其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道来水量对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枯水期又是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径流量少是必然现象。2.2.3河道下渗与蒸发。因河流特性,枯水期河道径流量少属于正常现象,但河干现象的发生通过调查不是人为因素造成,水量损失主要是河道下渗与蒸发。由于本河流河床质松散,透水

10、能力强,在上游来水量减少的情况下,由河道下渗与蒸发造成的径流损失凸显出来,河干现象也是尼雅河的特征之一。3分析由尼雅河多年月平均径流量统计计算(见表1):连续最大4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89.70%,连续最小3个月的径流量出现在12至翌年2月,占全年的1.17%。由此可见,该河径流量在年内分配上的不均匀性。年径流变差系数Cv=0.32,说明年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由表1中的统计数据绘制综合图如图3,(图中的降水、蒸发做了10倍比的缩放处理),从总体上看,各过程线随季节同步变化,不同的是径流量、降水量的变化幅度较大。由尼雅河年径流量、年降水量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图4)可知,在45年年径流系列里展现出完

11、整的丰枯变化周期,19601963年为连续枯水年,19641976年为连续丰水年,19771990年为连续枯水年,19911998年为连续枯水年,19992001年为连续丰水年。按径流量的大小可分为丰(频率P37.5%)、平(37.5%P频率62.5%)、枯(频率P62.5%)3个等级,从连丰连枯期来看,最长连丰、连枯期均为4年,45年中出现了4个连续4年丰水期、4个连续4年枯水期、3个连续3年平水期。另外,还存在丰平枯交替出现的情况。对比分析:年径流与年降水量的丰枯变化及周期更迭无同步性,从表面上看降水对径流的影响不大,事实上径流量来自河流产流区降水。其不同步的原因是:产流区降水主要以固态水

12、的形式存留于中高山区,产流区气温高、固态水的融化能力就强,反之 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尼雅河河流洪水与枯水分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则弱。4结语尼雅河流域水资源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洪水、枯水与气温关系十分密切。洪水危害性大,大部分的洪水水量难以利用,弃水水量非常大,尼雅河的水资源量就是

13、洪水水量。尼雅河枯水期径流量小且持续的时间长,主要表现在春秋两季水量短缺现象严重,这一时期的河道来水满足不了农业用水的需求。所以要解决来水与用水矛盾,有效途径是修建山区年调节水库,以此提高防洪、抗旱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为本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基本保证。5参考文献1 周建超.新疆河流水文水资源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2 顾慰.水文学基础M.北京:水力电力出版社,1983.3 扬州水力学校.水文水力计算M.北京:水力电力出版社,1983.4 水力电力部水文局.水文资料整编方法M.北京:水力出版社,1985.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

14、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

15、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16、.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