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667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对2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苜蓿(Medicago sativa和Medicago polymorph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

2、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盐浓度达到1.8%时,对苜蓿种子的萌发完全抑制。其中Medicago sativa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具有可推广潜力。关键词 苜蓿;盐胁迫;萌发;幼苗生长中图分类号 S551+.7.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021-01土壤盐渍化问题是困扰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世界上约有20%可耕地及40%的灌溉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影响1,2。我国有0.2亿多公顷盐渍化土地,约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25%。随着我国人口的剧增及工业的高速发展,可耕地面积急剧下降,而不

3、合理灌溉又造成了大量良田的次生盐渍化。因此,开发和利用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地,利用耐盐植物资源发展盐渍地生态农业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苜蓿(Medicago)为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其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研究有目的地从澳大利亚南澳研究与发展研究所(SARDI)引进了2种苜蓿:Medicago sativa和Medicago polymor-pha。试验以上述苜蓿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的抗性,同时研究在盐胁迫下苜蓿种子有关生理生化变化,旨在对耐盐苜蓿品种进行早期鉴定,为筛选具有较高耐盐性的苜蓿品种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苜蓿种子(Me

4、dicago sativa和Medicago polymorpha)购自澳大利亚SARDI。挑选大小一致且饱满的种子用0.1% HgCl2表面消毒5min,去离子水充分冲洗后均匀排列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25下分别用0、0.60%、1.20%、1.80% NaCl溶液浸种,自然光照下萌发。处理期间每日更换盐溶液,以保持处理浓度基本不变和维持一定的湿度3。当种子吸胀开始萌动后,每日观察其发芽与出苗情况,并按以下各式计算发芽、出苗指标。种子萌动第8天测量苜蓿根长和芽长,每皿随机抽取10株,以平均值表示。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发芽指数=Gt/Dt式中,Gt为不同时间(t,

5、d)的发芽量,Dt为相应的发芽试验天数4;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苗长度(取芽长);参照谭常之法测定种子内的电解质泄漏率5。以上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重复取种子30粒。2结果与分析2.1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由表1可知,对照组M. sat的发芽率高于M. pol,原因可能是M. sat种子活力较好,也较容易萌发。当盐浓度达到0.6%时,盐胁迫对2种苜蓿种子的发芽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M. pol抑制作用明显。对于M. sat来说,0.6%和1.2%的NaCl对其萌发的抑制作用差别不是很大,萌发率都在80%以上;而对M. pol来说,1.2%的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萌发率低于50%。

6、当盐浓度高达1.8%时,M. sat和M. pol均没有萌发,表现为完全抑制。处理5d后将种子移入蒸馏水中继续萌发,2种苜蓿种子的萌发率较盐胁迫时均有提高,且恢复能力与之前受到的盐胁迫程度成反比。但1.8%盐浓度处理后的种子即使移入蒸馏水中也未能恢复萌发,说明盐胁迫已对种子胚造成了伤害,盐浓度越高,种子受到的伤害越大,活性越低。2种苜蓿相比,M. sat受到的伤害明显轻于M. pol,其萌发率在0.6%和1.2%的盐浓度处理后可恢复至90%以上,对盐胁迫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2.2盐胁迫对种子芽和根生长的影响由表1可知,盐浓度为0.6%时,2种苜蓿的芽长和根长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M. sat的

7、芽长由28.00cm下降至14.89cm,M. pol的芽长由21.00cm下降到14.58cm;根长也分别从30.44cm下降到10.00cm和从30.50cm下降到12.67 cm,说明0.6%的盐浓度已对苜蓿幼苗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盐浓度达到1.8%时,2种苜蓿均已不能正常萌发,无法对其芽和根长度进行统计。可以看出,随着盐浓度的不断增大,NaCl对种子芽和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且对幼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的抑制。2.3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是反映种子品质的2个重要参数6。由表1可知,盐浓度在1.2%时,M. sat的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下

8、降并不明显,仅由30.25下降到24.36;而M. pol的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则有明显地下降,从25.65下降到18.35。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苜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不断下降趋势,但在同一盐浓度下,M. sat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M. pol。总的来看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M. sat的表现优于M. pol。3小结与讨论盐胁迫对苜蓿种子的萌发、芽和幼根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不同品种的苜蓿的影响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从萌发率、芽长、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几个指标都可以看出,Medicago sativa比Medicago polymorpha表现出了较好的

9、耐盐性。盐浓度在0.6%和1.2%时,Medicago sativa的复水萌发率分别达到93.75%和90.15%,但幼苗的生长还是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表明种子萌发后,植物体对盐的耐受性会降低,原因推测有2个:一是种子和幼苗本身生理特点不同;二是随着种子从萌发到幼苗的继续生长过程中,体内钠、氯等离子含量增加以及胁迫时间逐渐加长也可能导致盐毒害作用加强。通过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具有较高耐盐性的苜蓿品种,为盐碱地苜蓿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4参考文献1 赵可夫.作物抗盐生理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2 俞仁培,陈德明.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土壤通报,1990,30(4):158-159

10、.3 宋莉璐.铅胁迫对拟南芥和盐芥种子萌发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07(3):8,11.4 郑光华.种子生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 谭常之.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6 桂枝.紫花苜蓿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5(12):35-39.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1、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

12、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

13、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