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情感的共融—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698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性与情感的共融—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理性与情感的共融—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性与情感的共融—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与情感的共融—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方案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性与情感的共融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方案设计理性与情感的共融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方案设计论文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 探索 设计理念 论文摘要:以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设计为例,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设计进行探索,提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毫无疑问建筑是理性的,它需要贯穿建筑师的理性思维,同时,建筑又决不仅仅局限于理性思维,它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将人的情感去关注非情感化的理性创作,从而将人的感情转移到建筑上。因此,追求情理兼容的建筑作品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理当追寻的目标。合理定位是设计过程的起点,也是设计理念及灵感产生的基础。就一般意义而言,建筑设计的定位包

2、括环境定位、功能定位和建筑形象定位等层面,合理的定位往往是一个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随着学生对信息需求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智能化服务功能的更新和拓展,也使得传统图书馆的功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该建筑更好的满足日益复杂的功能要求?如何让新型图书馆的形象满足人们日渐丰富的审美要求?使得设计出的作品达到理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我们带着对这两个问题的持续思考,进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 本文结合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方案设计,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新职能、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建筑文化情感等方面进行尝试,以期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

3、的设计有所参考。 一、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在网络技术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图书馆设计正面临着功能改变,新型图书馆的设计方案必须突破传统图书馆的设计模式。经过深入思考,在功能上结合实际使用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采用“一站式服务”的多功能入口大厅。在入口大厅读者通过网络磁卡就可完成整个馆内的图书借还工作,并可在馆内任何一台电脑前轻松完成检索上网,预约借阅以及其他服务项目,实现超市化管理及“预约、借阅、查询、还书一条龙服务”的高效服务。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阅览室尽量采用大空间布局,并围绕中央大厅及文化沙龙布置。通过阅览柜和阅览桌椅不同的布置方式,在大空问内分隔出既相互联通又相对独立的

4、空间领域。阅览室均采用综合布线系,使每个阅览室都具备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上述布置方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库室分离”的模式,将书库与阅览室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这种格局,完全适应当今图书馆“全面开架、藏阅合一”的运作管理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开放性布局也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打下了灵活可变的基础。 二、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 大学图书馆在当今高校学生生活中正承担日益综合的文化服务职能、教育职能与休闲娱乐职能。这就使单纯意义上的传统图书馆逐步演变成新型综合的文化知识中心,使得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内部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化演变。为顺应上述变化,更好的满足功能要求,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将可独立开放的多功能报告厅、科普展厅、图书超市、咖啡吧、自修教室等相关服务空间集中设置在一层。将整个四层中心区域设为大型的文化沙龙,给读者提供交流、休闲的场所。围绕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和空间,穿插布置相关的配套功能。如每层阅览室均设有休息角,给学生提供一个短暂休息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