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音乐潜质的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段学生音乐潜质的激发.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低段学生音乐潜质的激发摘要:音乐教育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事业、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还可以使学生善于感受事物、抒发情感,丰富和发展他们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按照美的标准和美的规律将他们感受世界的审美能力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调节自我行为,完善人格。教师对于学生音乐教育有效途径的认真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音乐潜质的高低差异,各有不同,因人而异,对这一潜质的开发与培养应该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关键词:音乐潜质;音乐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从人类感知事物本能过程来看,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这四个环节对于学生音乐潜质的激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活动中培养低年级段学生的音乐兴趣?学生如何更好地体验音乐?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音乐内容?怎样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简单的论述。一、创设多种音乐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好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就会对音乐产生更多的关注。“感受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情绪情感状态的意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音乐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学习情境与内容不能引发他的兴趣,即不能触动他的感受系统,一切学习都是无效的。”(引用自王秀萍学前音乐经验教育)那么,如何在音乐感受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呢?从学生音乐发展的一般特征规律来看,进入音乐学习的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则
3、是歌唱。我们的嗓音是天然的乐器,学生也是通过自己的“嗓音乐器”开始接触音乐的。歌唱最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最容易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歌唱虽是接触音乐最自然的方式,但它也不是唯一的。和吃饭一样,我们需要各种各样丰富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初始也是一样,歌唱不是学生感受音乐的唯一方式。如果学生在音乐学习初始,教师一直是以歌唱教学为主要方式,那么,学生很容易误以为歌唱就是音乐,音乐就是歌唱。学生对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学生也有自己的音乐世界,应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音乐形式。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风格清丽、旋律活泼的钢琴曲、小提琴曲等器乐曲引领学生聆听、感受,如
4、,雪绒花的钢琴版。学生可以在学习完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听赏它的其他版本,这样就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对于学生感受音乐的作品选择上,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内容清晰简洁、音乐主题形象突出的作品。加德纳尔也在他研究的儿童音乐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提出:低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兴趣,而对音乐风格、音乐个性不加注意。针对这一特征规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主题性强的简单歌曲给学生演唱。而选择的歌曲也必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最好选择一些节奏简单、速度适中、旋律悦耳的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找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比如,歌曲白胖鸭看星星数鸭子等(歌曲选自陈凯华快乐音乐轻松学),钢琴曲大笨钟蝴蝶蜜蜂等(选自汤普森
5、幼儿钢琴入门)。还有交响曲彼得与狼,这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专为儿童所作的。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明白原来音乐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这样也有利于他们在这无比宽广的音乐天地间发现并选择自己所钟爱的那一种色彩。二、体验音乐的快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感受了什么是音乐,感受了音乐的快乐后,就应该让学生去体验音乐,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体验音乐的元素,从音乐是什么转入到音乐里面有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感兴趣。音乐的结构由节奏、速度、旋律、音色、和声、曲式、体裁组成。对于低年级段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要以感受、体验节奏、速度、音色、旋律这四种元素为
6、主。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笔者十分推崇世界著名的三大教学法,即达尔克罗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科达伊教学法,三种教学法殊途同归。它们都强调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从头到脚动起来。比如,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学生与学生互动,在拍手、跺脚、捻指等声响中体验音乐等。下面笔者将举实例说明。1.节奏体验例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诵童谣: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学生围成一个圈,一边念,一边跟随教师做相应的动作。教师在动作的编制上应遵循简单、易记、形象的原则。例2.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一组拍手,一组跺脚,一组拍腿,一组念童谣:大头大大头大刮风下雨都不怕!首先四组学生一起念,然后念的念,
7、拍手的拍手,跺脚的跺脚,拍腿的拍腿。教师也可以通过做一些游戏让学生进行更深刻的节奏体验。2.速度体验教师带领学生唱幸福歌。(1)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2)只有教师唱,一种问与答的形式。教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学生:拍手。注意:速度由很慢到很快,多来几遍,学生根据教师所唱的速度的变化做出拍手的速度反应变化。3.音色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敲击身边的实物,如小凳子、小桌子、小铃铛,并说出音的高低。教师在钢琴的中高音区弹奏欢快的曲子和在中低音区弹奏抒情的曲子,让学生自己比较异同。4.旋律体验首先从民族调式的儿歌入手。科达伊认为民歌是孩子的音乐母语,学生音乐教育也应该以民
8、歌为基础,并且“利用民歌的原本性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与想象中受到音乐表现力的感染”(引用自科达伊教学原理与实践)。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清晰可爱、朗朗上口的民歌作品让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旋律体验是基于节奏和速度,还有音色之上的,学生在歌唱的同时还需要综合前面所说的进行变化学习。比如,学生学唱茉莉花,可以跟着茉莉花的韵律去拍手,有舞蹈性地走步,这可以由教师根据不同情况自由发挥,教师亦可让学生自己去自由想象发挥。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对于一些作品,学生在理解上会有或大或小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差异,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要轻易告诉学生某段音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而是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因为他们有超乎寻常的
9、理解力和想象力。比如,在欣赏一段音乐后,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表达欣赏音乐的内心感受。特别是可以使学生情绪激动或共鸣的音乐听赏活动,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要给他们留有自我交流、表达感受的机会,通过相互交换认识,学生能够充分地,深刻地理解所听赏到的音乐作品。在学习理解音乐过程中,学生需要主题内容明显、突出、形象的音乐作品。在此,笔者认为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交响音画动物狂欢节为学生的最佳听赏作品,一套作品共有十四曲。从第二曲开始到第十三曲,主题鲜明、形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形象更加突出的音乐片段作为教学内容。比如第二曲公鸡与母鸡,第三曲野驴,第四曲乌龟,第五曲大象,第六曲袋鼠,第九曲林中杜鹃,
10、这些都非常客观写实地刻画了各种动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十分符合学生的音乐心理。在听赏作品之前,教师首先不要告诉学生每段音乐所代表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主动感受不同主题之间的对比并加以想象,再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或声音等方式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可以从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音的高低、力度的变化等几个方面理解感受音乐的情绪表达,并简单地学会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公鸡与母鸡的主题,节奏轻快,作曲家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了公鸡与母鸡,学生大可不必清楚地分辨不同乐器,但他们要感受到音乐片段间的不同。通过对类似音乐作品的听赏,逐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理解经验,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遵循
11、纲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变活动的理念的指导,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音乐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发现、自我尝试的机会。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听赏更丰富的音乐,更有助于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四、将音乐融入学生的游戏与生活中,让学生去创造音乐在教学中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教师选择的创造性音乐作品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在初级阶段中,音乐活动的模仿是需要的,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创造出自己的东西。音乐节奏模仿游戏:例1.(1)教师先给出一条固定的节奏型:x x|xx x|(2)让学生模仿并填词,要遵循一字一
12、音的规律。小 鸟|喳喳 喳|小 鸟|叽叽 叽|在充分掌握这个节奏后,打破一字一音的模式,填字由五字变成六字,让学生在自己模仿的基础上开创新的节奏型:小青 蛙|呱呱 呱|或小 青蛙|呱 呱呱|这是一种节奏创新的方法。例2.(1)老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原始节奏型:x x|xx x|(小鸟,喳喳喳)(2)如果是一大群鸟呢?该怎样改变节奏使得节奏更加形象呢?可以如下:小 鸟|喳喳 喳|或小 鸟|喳喳喳喳 喳|这里只举了音乐节奏模仿游戏的例子,其实还可以设计音乐速度模仿和音乐音色模仿的教案,这就需要教师才思的发挥了。总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模仿创造。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在欣赏并懂得较多的音乐知识后,将
13、音乐融入学生的游戏与生活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在欣赏完动物狂欢节后,学生懂得了乐曲中的“大象”“狮子”“乌龟”等动物形象是如何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的高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举出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动物形象如“小兔子”“蜗牛”“蚂蚁”等,让学生充分想象和自由创造,用体态动作和制造声响来表现这些动物的特征。为了更富成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教师可以把音乐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小课题,如:让他们寻找自己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声音并用自己的音乐感觉表现出来。或者有节奏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如夏天来到,知了叫个不停;秋天来到,秋风瑟瑟,树叶沙沙的声音。最终
14、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世界的奇妙与宽广,丰富多彩与变化无穷。当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音乐时,我们引领他们进入音乐王国;当学生对音乐有初浅的认识时,我们带领他们体验音乐,遨游音乐的王国;当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时,我们引领他们去理解音乐的内容,感受音乐王国的神秘;当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刻的感知时,我们引导他们开创更美妙的音乐世界!感受、体验、理解、创造这四个环节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是对激发学生音乐潜质这个问题的全面思考与探索,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音乐潜质的激发提出了策略和见解,使学生在欣赏中丰富见识,在理解中增强感知,在创造中锻炼思维,最终,一生中真正拥有音乐的伴随,为他们的生活增色添彩!(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