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矿产资源调查总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738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昌矿产资源调查总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德昌矿产资源调查总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德昌矿产资源调查总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德昌矿产资源调查总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德昌矿产资源调查总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昌矿产资源调查总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昌矿产资源调查总报告.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二九年十一月关于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等报告的修改说明四川省地勘局攀西地质队于2009年6月将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四川省德昌县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四川省德昌县稀土矿专题调查报告等6个报告的送审稿送交凉山州国土资源局进行审查。凉山州国土资源局于2009年11月4日在西昌市天喜宾馆召开了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咨询会,咨询会邀请了包括德昌县委、德昌县政府、德昌县政府办公室、州国土资源局及各科室、德昌县监察局、德昌县国土局及相关科室、凉山州国土资源局专家组、攀西地质队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参与了会议。会议在听取了攀西地质队德昌县

2、矿产调查项目工作人员的汇报后,与会的各位领导及专家就报告的内容等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攀西地质队德昌县矿产调查项目工作人员于会议后的近1个月时间内,根据会议上各位领导及专家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了本修改稿。敬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使我们的报告更完善。攀西地质队德昌县矿产调查项目组2009年12月6日关于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的咨询意见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德昌县人民政府委托四川省地矿局攀西地质队开展德昌县境内矿产资源调查工作,为德昌县矿产资源的合理规划、勘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攀西地质队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

3、,按委托任务要求完成了德昌县境内矿产资源野外调查工作,并于2009年6月编制完成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凉山州国土资源局应邀组成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咨询专家组,对攀西地质队提交的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于2009年11月3日,进行了初步咨询评定。一、基本情况德昌县矿产资源较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与之相关的产业有了较快发展,2008年矿山企业生产总值7782.6万元,其中以稀土矿和长石矿为主(占65.5%),其次为粘土矿、铁矿、硅石矿等,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但由于多种原因,在全县已知的25个矿种(包括伴生矿种)、110处矿产地(矿床21处、矿点5

4、4处、矿化点35处)中,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达普查以上的矿产地仅占25%,75%矿产地处于预查阶段,无法求得资源量,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县政府作出开展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决策是必要和及时的,对德昌县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意义。二、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概况担负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的项目组,由攀西地质队10余名地质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调查工作从2008年11月开始,在较充分收集前人工作的地质、矿产、物化探及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野外踏勘检查工作,共调查核实矿产地110处(包括新发现矿产56处),其中:煤矿7处、铁矿22处、铜矿14处、铅锌矿6处、硫铁矿4处、稀土矿2处、

5、硅石矿21处、水泥石灰岩矿6处、石棉矿4处、饰面用花岗石矿2处、萤石矿5处、长石矿10处、硅藻土矿1处、砖瓦用粘土矿4处、红柱石1处、叶腊石矿1处、对德昌县圈出了7个成矿远景区,拟设置探矿权15个。对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生产环境进行了初步调查。编制完成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及铁、煤、铜金、铅锌4个专题调查报告。三、主要成绩及建议意见1.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目的任务明确,方法恰当。在较充分收集前人基础地质、地质勘查、地质科研资料基础上,较全面调查核实了县内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地质矿化特征、资源前景,对一些重要矿山作了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调查。基本查明了德昌县矿产资源现状和勘查现状。2

6、.对德昌县需缺的铁、煤、铜、铅锌矿进行了专题调查;对全县划分了成矿远景区,提出了拟设探矿权建议。3.对德昌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意见较客观和具有实际意义。4.几点建设咨询意见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 源 调 查 报 告内 审 意 见受德昌县人民政府委托,攀西地质队于2008年11月组织十多名地质技术人员组成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组,经过近半年的实地调查、资料整理、综合研究和报告编写工作,在2009年6月16日提交了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及其相关资料。攀西地质队于2009年6月22日对该报告进行了审查,报告审查意见如下:一、目的任务德昌县人民政府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

7、理利用,进一步规划和发展矿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委托中标单位四川省地矿局攀西地质队对德昌县境内的矿产资源进行调查。主要目的任务是:在全面收集德昌县境内的区域地质、区域物化探、矿产地质及其他科研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选择稀土、铁铜、铅锌、煤等优势或潜力矿种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并核实前人资料,综合研究,划定成矿远景区(带),为德昌县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及矿权设置等提供依据。矿产资源调查范围为德昌县全境,面积约2284平方公里。二、调查工作概况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工作从2008年11月开始,攀西地质队组成的项目组,在充分收集前人工作的地质、矿产、物化探及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野外踏勘

8、检查工作,全县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结束时,共核实、调查矿产地111处(其中包括新发现矿产地57处);对一些依据不充分或资料不全的矿产地开展了现场踏勘、检查、取样分析等工作,野外实地共踏勘、检查矿产地93处,占全部矿产地的84%;新发现矿产地57处,占全部矿产地的51%;同时,对一些已经开发的重点矿山作了成矿条件研究、总结等,对开采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调查,为分析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提供了野外基础地质资料。根据矿产资源调查成果,在对所收集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圈出了七个成矿远景区,在成矿有利地段按探矿权的要求,拟设置探矿权14个,同时编制了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及

9、“稀土、铁、煤、铜金、铅锌等优势或潜力矿种”调查专题报告、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有: 1:10000路线地质调查 143.5公里 1:2000地质剖面测量 1226米 化学分析样 116件 岩矿鉴定样 61件 检查矿产地 93处 定地质观察点 101个地质照片 312幅三、调查区地质及矿产资源概况德昌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区内各时期的岩浆岩极为发育,断裂构造密集,地层出露较为齐全。是攀西裂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县内矿产资源产出相关的地层(岩石)主要为二叠纪和三叠纪岩浆岩及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从物化条件、地质条件、科究成果来看,

10、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发现25个矿种(包括伴生矿种),111处矿产地,其中煤矿7处,铁矿22处,铜矿14处,铅锌矿6处,硫铁矿4处,稀土矿2处,硅石21处,水泥灰岩6处,石棉矿4处,饰面花岗石2处、大理石矿1处,萤石矿5处,长石矿10处,硅藻土1处,砖瓦粘土矿4处、红柱石1处、叶腊石1处及建筑用砂石矿等。德昌县矿产资源具有类型较多,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稀土矿主要集中在大陆槽喜山期的碱性正长岩中;铁、铜、铅、锌矿主要集中于攀西构造岩浆杂岩带;长石矿、硅石矿则主要集中在永郎镇;粘土矿、硅藻土等沉积矿产主要沿安宁河西侧分布;煤矿则只在雅砻江流域的白果湾组地层中出露。五、

11、评审意见1、通过对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大致查明了德昌县境内稀土、铁、铜、铅、锌、煤、长石、硅石、萤石、石灰岩、叶腊石等矿种矿床(点)的分布、矿床(点)地质特征、找矿远景、地质工作程度及矿床规模、开发现状等,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德昌县矿产资源规划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基础资料。2、根据取得的实际地质调查资料,经过归纳、总结和综合研究,分析了区内稀土、铁、铜、铅锌、煤等主要矿种的成矿地质条件,划分了七个成矿远景区;并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初步设置探矿权14个,因此该成果具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德昌县加强县境内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进一步发展矿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3、调查工作

12、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室内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和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合理,同时通过野外现场核实并检查矿(化)点,重点性的1:10000路线地质调查对矿体的追索和1:2000地质剖面测量、取样测试等手段,达到了了解成矿地质条件,初步了解矿体规模、开发利用利用情况和矿石质量的目的。并对主要矿产地按地质规范要求建立了地质矿产卡片。其项目的工作方法选用合理。4、调查报告编写的章节安排合理,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对问题阐述清楚,附图、附表、附件齐全。5、报告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及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意将报告提交给德昌县人民政府审核。四川省地

13、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 2009年6月22日 四川省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报告 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杨 卉德昌县人民政府县长副 组 长:徐启权德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成 员:杨 勇德昌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曾绍凌德昌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廖光荣德昌县发展改革和经济贸易局局长谢顺华德昌县林业局局长杨 流德昌县水利局局长毛万均德昌县环境保护局局长舒笑林德昌县交通局局长陈开祥德昌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马映品德昌县城市规划建设局局长何美树德昌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赖仁江德昌县德州镇人民政府镇长陆志刚德昌县永郎镇人民政府镇长徐 忠德昌县乐跃镇人民政府镇长母开华德昌县老碾乡人民政府乡长王 健

14、德昌县锦川乡人民政府乡长贺德荣德昌县金沙乡人民政府乡长罗 伟德昌县小高乡人民政府乡长虎科且德昌县银鹿乡人民政府乡长洪志芬德昌县麻栗乡人民政府乡长周联明德昌县阿月乡人民政府乡长毛德安德昌县前山乡人民政府乡长赵文祥德昌县王所乡人民政府乡长贺松林德昌县六所乡人民政府乡长罗孝明德昌县南山乡人民政府乡长卢永昌德昌县巴洞乡人民政府乡长孙志勇德昌县宽裕乡人民政府乡长申东贵德昌县大陆乡人民政府乡长杨兴国德昌县热河乡人民政府乡长杨海林德昌县大湾乡人民政府乡长丰正轩德昌县马安乡人民政府乡长申富祥德昌县大山乡人民政府乡长朱万发德昌县铁炉乡人民政府乡长编 写 单 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项 目 负 责

15、人:杨泽湘 杨大宏报 告 编 写 人:杨泽湘 陈 良 胡德平 江忠贵牛法涛 文志学 袁 林 张小辉王晓英审 核 人:杨大宏 贺金良 赵支刚 葛茂先 项目 工作 人员:杨泽湘 陈 良 胡德平 江忠贵牛法涛 文志学 袁 林 张小辉王晓英 贾素琴 吴国林 朱兴辉队 长:沙德智总 工 程 师:贺金良提 交 单 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提 交 日 期:二OO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1一、目的1二、任务2第二节 位置及交通2一、位置2二、交通3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4一、自然地理特征4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5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7一、基础地质7二、矿

16、产地质7第五节 本次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概况8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10第一节 地 层10第二节 构造16第三节 岩浆岩18一、前震旦纪流纹斑岩建造19二、前震旦纪末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建造19三、早震旦世凝灰熔岩流纹岩建造19四、早二叠世末晚二叠世拉斑玄武岩建造20五、晚二叠世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建造21六、晚三叠世碱性岩、钙碱性花岗岩建造21七、喜山期碱性正长岩建造21八、脉岩24第三章 矿产资源调查25第一节 全县矿产资源基本情况25一、能源矿产25二、黑色金属矿产27三、有色金属矿产27四、稀土矿产28五、冶金辅助原料矿产28六、化工矿产29七、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29第二节 主要矿产资源调查概论

17、31一、铁矿31二、铜矿37三、铅锌矿41四、煤矿45五、稀土矿48六、硅石矿56七、长石矿58八、水泥(熔剂)灰岩60九、萤石矿61十、硫铁矿61十一、石棉矿62十二、花岗石矿62十三、硅藻土矿62十四、砖瓦粘土矿63十五、红柱石矿63十六、叶腊石矿64十七、大理石矿64十八、建筑用砂石矿65第四章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66第一节 矿产资源勘查现状66一、铁矿资源勘查现状66二、铜矿资源勘查现状67三、铅锌矿产资源勘查现状67四、煤矿矿产资源勘查现状68五、稀土矿资源勘查现状68六、硅石矿勘查现状69七、长石矿勘查现状69八、萤石矿勘查现状69九、水泥(熔剂)灰岩勘查现状70十、砖瓦粘

18、土矿勘查现状70十一、硅藻土矿勘查现状70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70一、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70二、稀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71三、硅石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71四、长石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72五、砖瓦用粘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72六、建筑用砂石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72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3一、矿产资源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73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4第五章 矿产资源调查及探矿权设置建议76第一节 矿产资源调查76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76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77第二节 探矿权设置建议80一、铁矿资源探矿权设置建议80二、铜矿资源探矿权设置建议80三、铅

19、锌矿探矿权设置建议81四、稀土矿探矿权设置建议81五、硅石矿探矿权设置建议82七、硫铁矿探矿权设置建议82八、萤石矿探矿权设置建议82第六章 结 论92第一节 取得的主要成果92一、基本查明了德昌县矿产资源现状92二、对德昌县重要矿产进行了专题调查92三、基本查明了德昌县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现状93四、为矿权设置提供了基础资料93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94一、地质工作程度普遍偏低94二、宏观调控能力有待加强95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的几点建议96一、鼓励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96二、把握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方向96三、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97附图1 四川省德昌县地质矿产勘查暨开发利

20、用现状图1:100000附图2 四川省德昌县地质矿产暨成矿远景区划图1:100000附件1 四川省德昌县稀土矿产资源调查专题报告附件2 四川省德昌县铅锌矿产资源调查专题报告附件3 四川省德昌县铁、铜矿产资源调查专题报告附件4 四川省德昌县煤矿产资源调查专题报告第一章 前 言德昌县人民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进一步查清全县的矿产资源现状,规划和发展矿业,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德昌县境内的矿产资源开展调查工作。为此,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于2008年11月通过投标后,接受了该项目工作。同时根据德昌县矿产资源的分布和产出情况,编制了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的工作设计,并按设计全面

21、开展了县境内矿产资源的调查工作。本报告和附图、附件上各类矿产划分标准和原则是:矿床:系指经过普查或勘探工作证实,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根据原报告中储量的多少,可再进一步划分为大、中、小型。矿点:系指经地质踏勘或普查,矿石品位已达到现行工业指标,但储量小于小型矿床下限;或储量已达到矿床规模,但地质工作程度较差者。矿化点:系指地质踏勘或普查中经过地表研究,不具工业价值的呈矿现象;或者只有粗浅的地表观察,不能肯定其价值,但可作为找矿标志。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一、目的 根据德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县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规划和规范矿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德昌县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

22、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在对以往地质矿产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矿产资源调查,为德昌县矿产资源的合理规划、勘查、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和矿权设置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建设美丽富饶、和谐文明的安宁河谷作出贡献。 二、任务工作任务有以下几项:1、初步查明县境内矿产资源种类、数量、产出特征、规模及分布规律; 2、通过对德昌县境内矿产资源的全面调查,初步查明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3、研究县内矿产资源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4、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提出矿权设置建议。5、编制德昌县矿产资

23、源调查报告和四川省德昌县地质矿产勘查暨开发利用现状图、四川省德昌县地质矿产暨成矿远景区划图及稀土、铅锌、铜铁、煤等矿种矿产资源调查专题报告。第二节 位置及交通一、位置德昌县位于凉山州中南部,安宁河流域中下游,属横断山系之川西南高山峡谷区,海拔1115m4359m,以中山地貌为主,地形陡峻崎岖,沟谷深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410229、北纬27042736。县域东部与普格县相接,东南隅与宁南县为邻,南部与会理、米易县两县衔接,西部与盐源县隔江相望,北部紧邻西昌市,幅员面积2284km2。二、交通图11德昌县交通位置图县域内交通发达,有成昆铁路、雅攀高速公路、108国道及德昌盐边县级公路成南北

24、向纵贯全境,县乡一级公路成网状分布全县,致使德昌与外地的联系方便,密切了城乡交流,促进了德昌县经济的发展。见图11(德昌县交通位置图)。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一、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德昌县境内安宁河流域属横断山系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县境内东为小相岭山脉的延伸部分螺髻山,西为大雪山脉延伸部分腊巴山,中有安宁河南北向贯穿县境,中南部安宁河与茨达河之间有棋盘山绵亘,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东西(山脉)高,中间(河谷)低的安宁河谷地形。其地形地貌可划分为三个区域:(1)东部边缘螺髻山中高山深切割狭谷区:谷地海拔1400-1600m,山地海拔1600-4358m,山体陡峭,农耕地少且坡度大,森林茂密

25、。(2)中部安宁河宽谷平坝区:由河谷堆积物及山源冲洪积物组成。谷地海拔1150-1600m,地势平缓,阶地发育,是德昌县主要农作物产区。(3)西部雅砻江中山深切狭谷区;山地海拔1200-3300m,相对高差大,侵蚀沟谷多,地形陡峭,农耕地少,为彝族聚居区域。2、水系特征县域水系属金沙江上游雅砻江水系。雅砻江干流流经西部边界,境内流长36.4km。安宁河为其东岸最大支流,另有热水河、大湾河、马鞍河、铁炉沟等19条山溪沟水流入。3、气候特征德昌县属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热量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7-19;雨量充沛、集中,季风性强,垂直气候明显,小气候多样。年均降雨量为1077mm,但一

26、年内各个时期分配不均匀,5-10月达958.2mm;而114月只有59.8mm,干湿季明显,降水量相差很大,多发生相对集中的暴雨。该县最低海拔1120m,最高海拔4359m,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而降雨量增加,气候垂直差异大,形成“立体气候”。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德昌县位于凉山州中南部,是攀西经济走廊腹心地带。全县辖3个镇、18个乡、2个民族乡,137村。总人口1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82.83人/km2,该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居住着汉、彝、傈僳、回、苗等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08万人(以彝族最多,其次是傈僳族等),汉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3.15%,彝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2.3

27、6%, 德昌县原来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山区小县,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德昌人民立足县情,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稳步兴农,积极兴工,粮经互补,农工互促,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支柱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德昌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水能资源、风能资源和矿产资源。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三高”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理想之地。已形成烤烟、蚕桑、甘蔗、畜牧、早熟蔬菜等支柱产业和生产基地,被国家、省命名为优质清香型烤烟、优质蚕茧基地,优质水稻生产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早蒜薹之乡、香米之乡。全县已完成乡乡通公路和乡乡通光缆传输数字程控电话工程,开通了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 德昌走电冶结合之路,

28、已建成攀西地区最大的硅铁生产企业,生产的攀西牌75号硅铁获名牌产品称号,70%远销国外。德昌稀土储量较大,已建成年产2万多吨的稀土精矿企业。德昌县还将大力实施“一六四”、“工业强县”、“环境立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发挥德昌县电力、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规范化地建设大坪、白鹤沟、乐跃沟、永郎“一线四点”工业集中区;打造好烟叶复烤、铁合金、电力、石墨碳素、稀土等产业,使之成为规模大、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拥有知名品牌、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骨干企业集团;以德昌铁合金集团、士达碳素公司、正鑫硅业公司为龙头,形成以铁合金、石墨碳素、工业硅等系列产品为主的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高载能工业

29、产业链;利用德昌县稀土资源优势,通过加强管理,合理整合、有序开发,形成稀土采选、冶炼、单一稀土元素提取的稀土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大幅度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形成销售收入上亿元的稀土集团。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力争把德昌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凉山州经济强县,构建和谐德昌。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处于社会产业链最前端,具有广泛传递功能和辐射效应的龙头性基础产业。德昌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与之相关的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矿山企业生产总值7782.6万元,其中以稀土矿(2160万元)和长石矿(2940

30、万元)为主(占65.5%)、其次为粘土矿(1102.5万元)、铁矿(1070万元)、硅石矿(510.1万元)等,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一、基础地质 已完成覆盖全县的1100万航磁调查,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20万区域化探调查。南部铁、锡、稀土成矿带进行了15万德昌、宽裕、摩挲营、树河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另外,在遥感资料方面,尚有覆盖全县的美国陆地卫星MSS数据和TM数据。这些工作成果,为今后的矿产资源勘查以及城市建设,水电、交通等基础建设等,提供了地质、化探、遥感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资料。 二、矿产地质建国以

31、来,先后有四川省地矿系统的大渡河队、力马河队、西昌队、一区测队、一六队、一一队、一一队、二二队、四三队、四四队、攀西地质队、309物探队、704物探队、核工业西南地质局二八一大队、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十余家地勘、科研单位,进入德昌县绵延工作数十年。初步了解或基本查明了德昌县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及其地质特征,矿床规模和成矿地质条件。但受限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各家地质队伍工作侧重点不同,多数是针对某一矿种或某一矿区而来,总的情况是勘查程度普遍偏低,在全县已有的110处矿产地中,达到普查的矿区仅28处,其余82处均为预查或踏勘。普查矿区仅占25%;75%的矿产地处于预查或踏勘阶段,其中相当一部分矿产地未

32、求得资源量,与目前对矿产资源开发的要求难以匹配,因此,加强对已知矿区及其外围的勘查力度,提高资源量类别,扩大资源远景,是全县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建议积极申请国家公益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和鼓励各类经济实体投资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以扩大资源量规模和提高资源量级别,为德昌县矿业的可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后备资源。第五节 本次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概况德昌县矿产资源调查工作从2008年11月开始,攀西地质队组成的项目组,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室内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研究和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1:10000路线地质调查对矿体的追索和1:2000地质剖面测量

33、、取样测试等手段,野外现场核实并检查矿(化)点,达到了了解成矿地质条件,初步了解矿体规模、开发利用利用情况和矿石质量的目的。并对主要矿产地按现行地质规范要求建立了地质矿产卡片。项目共收集核实、调查矿产地111处,其中铁矿22处、铜矿14处、铅锌矿7处、煤矿7处、石灰石矿6处、硅石矿21处、花岗石矿2处、大理石矿1处、硫铁矿4处、耐火粘土矿4处、萤石矿5处、石棉矿4处、稀土矿2处、长石矿10处、红柱石矿1处、叶腊石矿1处及建筑用砂石等;对一些依据不充分或资料不全的矿产地开展了现场踏勘、检查工作,共踏勘、检查矿产地93处,占全部矿产地的84 %;同时,对一些开发的重点矿山作了开采条件和生态环境调查

34、。对德昌县的稀土、煤、铅、锌、铁、铜等主要矿产进行了专项地质调查和专题报告的编写。项目具体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 表1 完成实物工作量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设计完成完成率工作量工作量(%)11:10000路线地质调查100143.5143.521:2000地质剖面测量11.226122.63化学分析样件1001161164岩矿鉴定样片3061203.335设计论证编写份111006样品采集件120177147.57矿点踏勘检查点30923078定地质观察点点1019拍摄地质照片幅31210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份1110011专题研究报告编写份4410012矿产资源规划报告编写份11100第二章

35、 区域地质特征德昌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区内各时期的岩浆岩极为发育,断裂构造密集,地层出露较为齐全。是攀西裂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矿产资源密切的相关的岩石、地层主要为二叠纪和三叠纪岩浆岩和前震旦系、震旦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根据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已知矿点的分布情况,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第一节 地 层德昌县主要出露地层属于古老的川东地台(扬子准地台)西部的康滇古陆,形成于元古代。后经加里东、海西等造山运动,沉积了元古代和古生代各地层。区内从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主要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缺失奥陶系、泥盆系

36、和石炭系等地层。安宁河河谷平坝地区和阶地分布有第四系河流冲洪积物。县内地层分布及岩性描述如表2:表2 德昌县地层岩性特征表界系统组地层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分布范围新生界第四系Qal10-120第一阶地:河漫滩冲积、洪积灰色砂砾石层。分布于安宁河河谷地带、茨达河、老碾河等河谷地带及汇合处Qal1-320-130Qal3未分洪积、坡积、残积物。由灰色砾石、岩块、岩屑、亚砂土、亚粘土层组成。Qal2第三阶地。由冲积砾石、砂、粘土层组成。Qal1第二阶地。由冲积砾石、砂层组成。第三系昔格达组N2x0-250淡黄、青灰色泥质页岩、粉砂岩夹褐煤,底部为砾石层。分布于角半沟沟口、王所乡及永郎镇永进附近。中

37、生界白垩系下统飞天山组K3f162-1106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夹页岩、砂质页岩,底部为砾岩。分布于煌猷一带侏罗系上统官沟组J2g375-808紫红色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灰黄色泥灰岩夹细砂岩。分布于煌猷一带中统牛滚凼组J2n290-1600鲜红色钙质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泥灰岩。分布于煌猷一带续表2 德昌县地层岩性特征表界系统组地层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分布范围中生界新村组J2x218-810灰紫、紫红色钙质粉砂岩、泥岩、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夹杂色页岩和泥灰岩,底部为砾岩或含砾砂岩。分布于煌猷一带下统益门组J2y80-240灰黄、黄绿、暗紫、紫红色钙质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细

38、砂岩、泥灰岩。分布于煌猷一带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T3 J1bg213-1000上部为:灰、深灰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煤线,安宁河西侧全为砾岩;下部为:灰、灰黄色泥岩、粉砂岩、页岩夹石英砂岩。分布于煌猷至雅砻江一带上古生界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570-1058深灰色绿色致密状、斑状、杏仁状玄武岩、玻璃质玄武岩,中部或底部夹一层玄武质砾岩、玄武凝灰质砂岩。分布于尖峰顶至腊巴山一带下统茅口组、栖霞组、梁山组P1120-679深灰色灰岩,上部夹燧石,下部为泥岩、砂岩夹煤及粘土岩。分布于永郎雷打石一带。续表2 德昌县地层岩性特征表界系统组地层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分布范围下古生界寒武系上统

39、二道水组3e215-464灰、深灰色中厚层至薄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绿色石英细砂岩、粉砂岩。分布于永朗镇以西雷打石一带中统西王庙组2x174-255紫红色厚层长石石石英粉砂岩、钙质石英砂岩和细砂岩。分布于永朗镇以西雷打石一带下统大槽河组153-70下部:灰绿、黄绿色页岩,深灰色泥质灰岩,中部:深灰色泥质灰岩;上部:灰、灰白色厚层白云岩夹灰岩。分布于永朗镇以西雷打石一带龙王庙组92-180灰、深灰色厚层细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分布于永朗镇以西雷打石一带沧浪铺组47-123深灰色厚层泥质灰岩。分布于永朗镇以西雷打石一带筇竹寺组363-416下部:黄、黄绿色泥质粉砂岩、绿泥石石英粉砂岩、页岩夹灰黑色

40、炭质石英砂岩、页岩;上部:灰、紫色石英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分布于永朗镇以西雷打石一带续表2 德昌县地层岩性特征表界系统组地层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分布范围上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2308-520中段: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岩,底部见灰色板状泥砂质白云岩岩或灰色含黄铁矿白云质燧石岩。分布于螺髻山区、永朗镇雷打石、茨达乡茨达河两侧局部有出露Zbd1344-572下段,灰白色巨厚层白云岩。观音岩组Zbg25-179下部,灰白色块状白云岩、砂质白云岩、含铜砂岩;中部,暗紫红色页岩夹泥质灰岩;上部,灰、灰黑色灰岩。列古六组Zbl487紫红色巨砾岩、砂岩、砂砾岩、长石粗砂岩,假整合于开建桥组之上。下统

41、开建桥组Zak863-1967下段,灰紫色不等粒复矿砂岩、岩屑长石粗砂岩、高角度不整合于天宝山组之上。上段,紫红色英安质凝灰熔岩、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层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砂岩夹少量凝灰质页岩、杂砂岩和长石砂岩。分布于螺髻山区续表2 德昌县地层岩性特征表界系统组地层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分布范围下元古界前震旦系天宝山组Pt1ln2500下部为浅灰绿、灰绿色变质汉纹斑岩、石英斑岩互层,上部为黄绿、紫灰色石英绢云母片岩。分布于乐跃至永朗一带安宁河两侧;茨达河宽裕与茨达乡两侧。不明年代地层M紫红色变质砂岩。主要出露于德昌县北西侧沿安宁河平坝与山麓交汇处不连续出露。第二节 构造德昌县地处扬子准地

42、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以板块学说的观点,凉山处于扬子古板块的西缘攀西裂谷系,其北西部紧靠青藏古板块,德昌县居攀西裂谷系的中部。该裂谷系的地质构造特征为:基底由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属前震旦系会理群变质岩系)构成近东西向的构造线,而盖层构造线则呈南北向展布。自下古生代以来,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地层缺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印支运动期,不但复活了南北向断层,并产生了一些东西向的横向断层。区内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以上升为主,显示为河谷深切,阶地较狭窄,并以基座阶地为主。第三纪地层中见有褶皱和断裂,区域内地层岩性复杂,褶皱与断裂较发育,裂隙较为发育、且方向多变。区内主要构造形迹有:1、南北向断裂。由

43、西向东有:(1)煌犹龙窝深大断裂,呈长“S”形近南北向贯穿全境,断面西倾。在县内分成两支,并被两条北东南西向小断裂所错断。此断裂向北延伸,与金河箐河断裂相交;向南与普威红格断裂相接。断裂带发生于晚太古代至元古代,沿断裂东西有多期(加里东喜山期)中性岩、碱性岩侵入,局部为玄武岩。(2)安宁河深大断裂,是纵贯康滇古陆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北起石棉县与北西向的鲜水河断裂和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相交,形成“Y”字型,向南穿过会理、越过金沙江,进入云南,并与萝茨易门断裂相接,宽约20km,由67条较规则的南北向断裂组成。为高角度的冲断层,大部向西倾,个别地段向东倾,具压扭性质。煌犹龙窝断裂和安宁河断裂中间还有一小断裂带,小断裂带由23条次一级的小断裂组成。(3)黄联小高断裂,由4条小断裂组成,长约30km,断面皆向东倾,在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