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传媒潘宇飞11080213【摘要】近年来公益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公益类电视节目能够激发人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能够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公益观念得到广泛关注,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公益类电视节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方式都过于单一;节目为了煽情而煽情;出现“公益搭台,娱乐唱戏”的现象。最后提出公益类电视节目的三条发展对策:加强媒体联动,唤醒公众参与和互动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益事业;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公益与娱乐巧妙结合,增加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可视性和影响力。【关键词】公益公益类电视节目发展对策引言在国
2、外,公益类电视节目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较成熟的体系和理论,但在国内的研究中,却缺少符合中国国情的较专业的分析。在这类节目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中国,可以找到较为合理的理论支架,近似全面的分析,但是系统性不够强,且多注重阐述某个节目的特色,对公益类电视节目整体的发展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总结,专门针对其发展对策的文章也比较少。事实上,研究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具有深刻的意义:不仅可以填补学术上的空白,而且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传递爱心,更能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引导社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公益类电视节目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到了一定的善款和物品等资源,切实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使一些社会群体
3、和问题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解决。研究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可以使节目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和谐社会理念为公益类电视节目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在此大环境下的公益类电视节目也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反过来,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也会促进和谐社会的良性发展。一、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内涵及发展现状(一)公益类电视节目的水平反映社会人文关怀的程度所谓公益,从广义层面上来说,指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在任何领域的要求,只要符合公众利益和公共福利并可以执行的都具有公益性。而不管是在公益事业起步较早的西方国家还是在近年来才重视公益概念的中国,都偏向于将公益解释为一些具体的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事业,如救济、慈善、
4、环保等福利事业。公益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公益类电视节目不是一种单一的专题节目,也不是依据具体的传播内容类型和对象类型划分的,而是一类以多种节目类型为表现形式的电视产品。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公益类电视节目,即从谋求社会公众利益出发,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关注对象,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为主题,以“帮助”为主要救助形式,以记录和反映单个人或者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为表现手法,体现出典型的人文关怀,从而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以多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为表现形式的电视产品。对公益的关注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我国公益事业尚处在初始
5、阶段的今天,媒体已经注意培养公众的公益意识,注意激励其公益行为。电视媒体上”公益”的出现频率也日趋提高,常态的公益类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以电视为媒介举行的公益活动也是此起彼伏。作为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电视媒体对慈善公益的关注,有利于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因此,蕴含着人文关怀的公益类电视节目,应当引起学界及业界的重视。(二)公益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中央与地方百花齐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转型期,发展的阵痛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显露,弱势群体也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弱势群体的特点是,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普遍较低,化解社会问题的能力也较低,与社
6、会各其他阶层的沟通能力弱,自我表达也缺少公共的平台,往往使积聚的矛盾不容易被发现和解决,从而使其陷入困境。公益是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帮助。作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媒介,更应该为公益做一份贡献,体现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早在几年前,电视媒体就在电视节目中融入了公益元素,但是由于当时是收视率至上的时代,媒体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了收视效果和市场收益上,公益类的电视节目并没有形成规模。从2005年开始,各家电视台抛弃了以往只惟收视率的做法,开始进行品牌化改革,利用品牌效应提升频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电视媒体一改从前单一的报道公益活动的形式,举办公益义演,开办公益
7、节目,到举行大型慈善公益活动,甚至出现了以公益为特色的电视频道,不断推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中央电视台和几乎所有的省级电视媒体都开办了多种形式的公益类电视节目。从影视明星、公益机构、企事业单位到普通人都因公益而聚在一起,观众被以多种表现方式呈现的公益类电视节目所感动和吸引,并积极参加公益事业。电视媒体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以及为其搭造的发出声音的平台,有利于消除潜在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如中央电视台的圆梦行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让社会听到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圆大学梦;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非常帮助关注农村贫困、
8、患病的个人和群体,投身到基层的农民中去,解决农民的疑难问题,帮助农民发家致富;贵州电视台的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通过讲述健康、温暖、奋进、感人的农民工故事,勾划出当下的农民工优秀代表群像,搭建起政府与农民工交流的平台,为企业解决了“农民荒”,打破了农民工和政府、企业之间的隔阂,有利于和谐稳定。一些省级电视台的公益类节目还注意深化突出媒体的地域特色。东南卫视的海峡传情,依托台海两岸的重要的地理、人文要素,以“海峡”为品牌特色,以“构建两岸爱心平台”为节目定位点,将地域特色与节目定位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上海SMG的闪电星感动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关注和服务具体受助对象,这样结合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的公益
9、类电视节目,不仅为电视台本身扩大了媒体的影响,打响了品牌的知名度,也更有针对性地服务收视范围内的关注群体,同时对于当地的观众而言,更具有亲切感和贴近性。在地方卫视及城市电视台所开办的公益类电视节目中,短信、电视捐赠热线等能更加方便直接的接受当地民众的爱心捐赠。二、公益类电视节目中存在的问题(一)表现形式单一很多公益类电视节目的选题都比较单一,总是局限在资助老弱病残上。然而,公益类电视节目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民生节目,尽管是慈善的成分居多,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这种电视产品的选题可以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这类节目关注的方向要具有多样性才可以涵盖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群体,作为媒体的责任,慈善
10、公益节目要关心的是真正的社会热点、难点。公益类电视节目应更加强化公益理念,从实质起到公益慈善节目应该起到的效果。目前大多的公益节目依然采用物质资助的单一形式,而公益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捐款只是众多救助方式中的一种,而且总是只倡导捐款也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公益类电视节目可以倡导更多的捐助方式,比如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等。还可以有道义援助,比如河北电视台非常帮助中的“帮大哥出马”现场解决民间矛盾,“帮大姐相亲”帮助未婚男女相亲。当然还可以像国外大多数普通民众一样,用时间捐助的方式也就是做义工和志愿者,去养老院或者福利院去关怀老人和孩子,去一些大型活动做宣传或者维护的工作。公益类电视节目所宣扬的人
11、文关怀精神,互助理念绝非物质这种单一的形式可以承载。多种多样的帮助形式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公益”的含义。(二)节目为煽情而煽情谈到公益类电视节目,人们脑海中往往会闪现这样的画面:主持人哽咽着讲述被资助人的不幸,配以煽情的背景音乐,以及现场观众洒落的热泪这样一个个煽情的场景被电视镜头捕捉,然后放大,呈现在观众面前,用以抓住观众的“泪点”,激发其同情心。在我国,公益类电视节目往往被塑造成一个赚取眼泪、博取同情、抓住观众、提高收视率的节目工具。类似于“快餐文化”,迅速博取观众的同情心,抓住观众的眼球,媒体大打悲情牌,刻意放大受助一方的悲苦,让观众的感情迅速宣泄,短时间内使观众无比的感动,但是时间一
12、长,效果反而变差。其实这样的节目方式走入了一个误区,即为了煽情而煽情。诚然,情感的宣泄是公益类节目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只有真实的感情宣泄才能抓住观众的心,过于矫揉造作、过于悲情反而有些假,让观众产生厌恶的心理。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真正的社会热点、难点才是公益节目最应该关心的,而不是去矫揉造作、去煽情,电视媒体应该发挥其引导舆论的作用,引导观众以一种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方式去对待公益、对待生活。单纯的以煽情为主的公益类电视节目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收视率,但是时间一长,观众从煽情造成的感动假象中走出来的时候,媒体的公众形象必然在观众的心里大打折扣。由此表明,公益类电视节目运营的成功与否,会使公众对媒
13、体形象的认知产生较大的影响。苦情和煽情虽然能一时更好的表达真情,但是随便滥用不但不能达到真正出情得目的,还可能会招得观众的反感。有些节目,比较夸张地宣泄情感,好像生怕得不到观众的同情似的。其实感情很多时候是藏在平凡之中的,不一定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有的时候,不用人为的拔高和渲染感情,用一颗平常心来表达真情,可能会让观众更容易接受。(三)出现“公益搭台,娱乐唱戏”的现象目前,中国大多数电视节目都已娱乐为主,而且内容低俗,雷同现象严重,有的学者指出,当前“公众注意力”成为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而公益类电视节目想要赢得宝贵的“公众注意力”资源,更应该正确传达节目想表达的真谛。公益类电视节目传达的是人
14、与人直接互帮互助的美好情感,公众更加愿意看到真实的感情流露,而不是娱乐元素的泛滥。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有限的资源,提升电视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公益元素的引入给电视媒体创办新节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致使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加入到这个领域里,从本质上讲,比较媒体的宣传作用会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这是好事,但是公益类电视节目的本质仍然是一个电视产品,想要生存和发展,如何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才是关键,这就使得有些节目出现了出现“公益搭台,娱乐唱戏”的现象。所谓“公益搭台,娱乐唱戏”简单来说,就是公益类电视节目打着公益的幌子,却一味的搞笑,用娱乐来吸引观众,而且格调、品味以及质量都相对较差
15、。有些公益电视节目不是“为了公益而娱乐”而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设置各种各样的游戏环节,制造一些低级的笑料,仅仅为了博得收视率,让参加者和观众不容易接受。这类公益电视节目表现的内容和公益的目的产生背离,势必引起公众的反感。而且,为了收视率将娱乐元素完全凌驾于公益之上,或以公益之名,做的全是娱乐的事,不利于公益意识的传播,不利于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提升,不利于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因此,各家电视媒体应深刻反思,避免出现这种借助公益搞娱乐的行为。三、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一)加强社会联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公益传播在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公益传播可以通过议
16、程设置的功能,向人们提供价值和行为的范式,去竭力唤醒人们的集体良知。创办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宗旨就是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和推广公益理念,唤醒公众的社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公益类电视节目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应该保持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舆论引导的作用。社会公益程度的高低代表着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否,而电视媒体如何展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何彰显社会所赋予的职能角色,主要是通过屏幕将信息传递出来,将和谐、友爱的中心思想传递给观众,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中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二)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公益类电视节目要想做好做精,首先要求电视工作者有一颗执着的“公益之心”,
17、这样才能突破金钱诱惑和世俗的约束,锲而不舍的为之努力,坚持以真诚换真情,通过公益类电视节目展现人间真情,用来增加公众对公益理念的认识,唤起公众对于自身道德水准和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反思,使公众得到正确的引导。现实的时代背景赋予了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电视媒体作为最重要的宣传手段,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宣传公益,引导更多的人来关注公益。事实上,慈善电视节目的出现正是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三)公益与娱乐有机结合,增加节目的可视性和影响力公益与娱乐结合虽然容易出现“公益搭台,娱乐唱戏”的现象,但是并不能一概而论,把公益和娱乐完全分开。娱乐是电视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与国外媒体相比,中国媒体政治性更强,而娱乐性
18、则较弱。但是,人的本性是追求娱乐的,因此人们都希望能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去观看电视节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视媒体娱乐的需要也会更加强烈。电视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载体,在教化和愉悦观众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肩负起一定的职责和使命。传播公益精神就是电视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公益类电视节目不应该拒绝娱乐,尝试引入娱乐因素,使该类节目更轻松一些,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来关注公益事业,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关键是如何将公益类电视节目中的人文关怀和互帮互助的精神通过娱乐因素表现出来。结语公益事业的发展程度体现了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公益事业起步较晚,因此需要媒体承担自
19、身的社会责任,发挥自身的特点,传播慈善公益意识,激励公益行为,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国内的公益类电视节目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拥有光明的前途。随着社会的进步,公益类电视节目必然会在电视媒体中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其互助平台的作用,发挥其宣传品牌形象、品牌精髓的作用,发挥其引导公益舆论、传播公益理念、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作用。公益类电视节目的成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与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参考文献1马晓荔,张健康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传播,2005,3:23-252王炎龙,易薇电视公益传播的困境及其策略探析J新闻界,2010,1:136-1383王炎龙,刘晶省级电视媒体公益传播的现状与路径J新闻界,2009,06:123-1254张建,蒋婧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的电视公益节目与和谐传播J新闻界,2009,6:126-1285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石长顺,赵慧侠从阳光行动看公益节目的运作理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127张维慈善文化: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