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文 范文【 精品】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902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论文 范文【 精品】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论文 范文【 精品】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论文 范文【 精品】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论文 范文【 精品】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论文 范文【 精品】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论文 范文【 精品】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论文 范文【 精品】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浅谈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摘 要: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先决条件、根本及保障。目前,制约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因素有生态环境意识淡漠、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监管缺失等。应从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培养美好心灵、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改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77-02 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概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

2、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和生态文明观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着眼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之策。 一、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关系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其中,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最为重要。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度,有利于孕育并提升民族的持久创造力,有利于赢得当前和未来国际新的竞争制高点。 1.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先决条件。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有美丽发展作支撑,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如果说建设美丽中国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

3、的时代要求,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在面对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将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迫切需要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美丽中国的提出和建设过程,无疑就是提高生活质量、加快生产发展、促进生态改善、增强幸福指数的实现过程。只有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早日建设好“美丽中国”,让民众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2.落实生态文明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

4、本。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根据当前老百姓精神、健康、权利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的客观现实,主动提出并推进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观、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的发展转变,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协调持续的生态文明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问题。 3.规范生态文明行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做保障。美丽好比人的形象,美丽中国就是国家的气质,这种气质必须要

5、有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做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对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完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关的配套政策,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落实和深入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器,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促进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和发展水平的协调推进。要创新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让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够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

6、要求,自觉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二、制约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中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的单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城市空气PM2.5污染加剧,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深层次污染问题不断暴露,农村环境问题同样堪忧,这些都制约了“美丽中国”的建设。 首先,生态环境意识淡漠。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但是,目前“美丽中国,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遍缺失,制约着“美丽中国”建设。个人价值观中

7、的利益诉求、利己诉求过重,公益心淡薄,使得人们在生产、消费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个人方便,而非他人、集体、社会的长期利益,出现了农民“自己的菜不打药,打药就打商品菜”,市民“一边堵车骂雾霾,一边开车造雾霾”的社会现象。被邀下河游泳的温州瑞安市环保局局长就曾表示,河流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生活垃圾。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享乐主义价值观和炫耀式消费行为在国民中滋生。一些人通过炫耀性消费博得社会艳羡,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社会上的奢侈浪费之风有扩散的迹象,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威胁,成为影响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其次,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

8、的形势严峻。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难以改变,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剧。人们不断向地球及后代子孙索要资源,以“吃老本”的方式透支生态环境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水污染严重,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再次,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不健全。生态环境立法不完善、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环境监管机制的职责权限不明确,权力和责任脱节。在现实执法中,环境行政执法权力

9、和责任制尚未有效结合。目前中国的政绩考评仍然多以GDP为主要指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规范较少,地方政府基于政绩考核等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补偿领域过窄、标准偏低、“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至于奖励,只是一些简单的规定,没有明确奖励的内容和方式,还没有重视经济激励手段在环境法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的策略 今年以来,中国雾霾天气、一些地区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严重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社会反应强烈。党中央反复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该如何认

10、识面临的环境形势,究竟该如何向“美丽中国”进发? 1.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生产方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为当代发展着想,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舌尖上的安全”、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这些是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期盼,更是人们生活理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已成社会共识,也带来很大变化。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更传递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决心:宁愿让发展速度降下来,也要调结构、转方式,走出一条双赢之路。走好这样的道路,关键是上下同心。不能再以粗放式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要全

11、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2.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体现在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当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实的利益,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与传播,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只有强化生态教育,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观,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倡导从自身做起

12、,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加大环保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使人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从干涸的湖泊、退化的草原乃至近年来不断变异的疫情病毒中读懂大自然的警示。要不断强化市民的行为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渗透到思想,深入到骨髓,落实到行动。 3.建设“美丽中国”,要拥有“美好心灵”。“美丽中国”既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诗意表达,也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和热切期望。人们期盼走出雾霾,呼吸清爽新鲜的空气;期盼水更清澈,收获一份沁心入脾的畅快;期盼食品安全,不用担心违禁添加剂毒害身体。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曾在其著作寂

13、静的春天中预言: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无法复生生命,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环境污染源于心灵污染。环境问题的背后是道德和良心的丧失。欲拯救环境,需呼唤道德和良心的归位。只有人文力量的滋润、培育和积累,才能擦亮“美丽中国”的鲜活名片。弘扬文化传统,首先当有一个健全而美好的心灵,即对自然的热爱、对家园故土和生存环境的亲情、对宇宙造物化育的感恩,从而树立起尊重自然的理念,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4.建设“美丽中国”,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责任编辑 魏 杰-分享文档,传播知识,赠人以花,手自留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