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957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郊区部分农村小额信贷为分析案例摘要: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对我国经济的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实施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经济渐渐转暖迹象显现,但是,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巨大的挑战。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占市场最大比例的农村市场需求的任务,依然极具挑战。从长远来看,只有充分考虑农村需求者的愿望为其解决实质性的资金借贷问题,中国农信社体制乃至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才能找到真正可行的出路。但是由于小额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小额信贷

2、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小额信贷的健康、可持续持续的发展,对于需求者和提供者都必须有一定完善措施。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小额贷款 需求者行为选择 农村小额信贷一、由于目前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小额贷款困难重重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市场中放贷者比借贷者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

3、包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在交易之前发生的。在金融市场上,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结果(逆向选择)即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者常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贷款的人。由于逆向选择导致的信贷风险,投资者可能不愿提供投资。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发生的。它是指借款者得到资金后可能从事投资者不希望的活动,使资金很可能无法归还。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还款的可能性,投资者也可能不愿提供投资。小额贷款是指通过融资中介,按照组织化、制度化、商业经营原则,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中低阶层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小额、短期、连续、简便的信贷服务。小额贷款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工商个体户

4、、小作坊、小业主以及现行的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者。小额信贷是小额贷款的一种,是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目的是通过小规模的贷款为贫困农户或中小企业提供寻求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促进其走向富裕和壮大。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通过一系列评估调查报告可以得知,中国小额信贷市场需求巨大,但是供给方面,尤其是对农村的小额信贷供给十分不足,有着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通过对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可以为贷款者提供较为完善的贷款方向和信贷信息的指导,弥补政府部门教育宣传、引导不足,以及农民等低收入者自身诚信意识不够的缺陷,为资金不足的低收入

5、客户和个体经营者提供完整的小额信贷知识体系。二、影响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者信贷的因素分析(一)主观方面的因素。首先,农村小额信贷的需求者以农户为主大多学历不高,他们希望能以尽量方便的手续进行贷款,过于繁琐的信贷信息和文件的签署程序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其次,可贷得的资金量的多少以及容易程度。农户们当然希望信贷机构放贷的资金量尽可能地满足自己需求,并且较容易地获得资金。再者,较为宽限的还贷期限也是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二)客观方面的因素。由于农村信息传递的“横向”性,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同乡同村的熟人社会中大家对于各自曾经进行的信贷方式的评价与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其信贷渠道的选择。再者,各放贷的金

6、融机构的宣传力度,利率高低也影响着其选择。三、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我国农村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调查及分析(以福建省泉州市郊区某些村为例)为了更客观地反映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信贷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本文以泉州郊区为例,以搜集到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在全泉州郊区城镇和农村总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到有效问卷180份,过于繁琐的信贷信息和文件的签署程序是被调查者考虑的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发现,被调查人主要集中在30 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分别占到总人数的27.2% 和30.6%。初中学历居多,占到总人数的57.8%;其次是初中及以下以及高中学历,均占到总人数的36.7%。家庭常住

7、人口一般都在4口以上,其中,3口的占到25.0%,4口的占到23.3%,4口以上的占到40.6% 。1.农民当前的融资情况:(1)农民对小额贷款存在普遍需求。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经常遇到资金困难的农户占调查农户的25.6%,偶尔遇到资金困难的农户占调查农户的40.0%。两者叠加,大约有65.6% 的农户存在或多或少的融资需求。随着泉州郊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所从事的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民对贷款额度的要求有所增大。接受调查的180人中,专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占16.3% ,专门从事其他行业的占18.7%,兼营两种以上行业的占26.3%,参加了农民专业组织或与龙头企业签订过合同的占35.3%。随

8、着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民期望的贷款额度比先前有所提高,调查显示, 大部分农户的融资需求都在3万元以下,其中,3 5万元的占到22.3%,510万元的占到9.4%。农户大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生产规模有限,贷款额度一般不会太高,参与调查的农民只有13人的融资需求在10万元以上占8.3%。(2)农民贷款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和高层次生活消费。根据调查,农民贷款用于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占到25.6%,用于开办企业和民俗接待的分别占到13.3%和14.4%,用于修建住宅和购买大件生活用品的占到21.7%,用于子女教育的占到22.2%,而用于一般生活消费的比重很少,详细情况如下图所: 图1(3)农民对贷款

9、周期的要求有所加长。由图1可知,泉州郊区农民的小额融资需求正在由简单的生产生活需求向扩大的再生产和高层次需求转变、由传统耕作的季节性需求向现代农业的长期性需求转变。贷款用途直接决定对贷款期限的要求,不论是扩大再生产还是高层次的生活消费,周期都相对较长。根据调查结果,农民期望的贷款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下、13年和35年,分别占到总人数的58.9% 、22.2%、12.8%,而要求10年以上的只占8.3%。2.泉州郊区农民的信贷选择途径:调查表明,当农民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他们仍大量的向邻里和亲朋好友拆借(图2) 。在泉州郊区,基于亲缘、地缘、业缘的社会网络关系同样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10、。 图2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互助合作的良好平台。与正规金融相比较,民间金融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更有效的配置金融资源、节约交易成本,因而具有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途。3.泉州郊区农民能接受的利率水平:此外,利率这种贷款需求者贷款所需要付出的主要成本因素也影响着泉州郊区农民贷款的意愿,调查的结果如图3。图3因此,从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影响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者的行为选择的因素主要有:(1)受调查者的融资需求情况的考虑,包括:贷款的期望,消费期望,需求以及周期;(2)受调查者愿意接受的贷款途径,即对贷款来源问题的考虑;(3)受调查者能接受的利率水平的高

11、抵问题的考虑。三、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者进行信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此次对福建省泉州市部分城镇和农村不完全信息对称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的调查,发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 农村资金需求仍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目前,农户的信贷需求呈现多样化、分散化和复杂化的状态,并且,农户的信贷能力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金融组织和不同形式的金融供给来满足。需求发展种植及养殖业创办企业民俗接待住宅及大件生活用品子女教育医疗其他人数46243639401215百分百25.6%13.3%14.4%21.7%22.2%6.7%8.3%尽管目前农信社对农户的支持力度较大,但由于信贷资金总量有限,

12、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越来越大。因此,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就日益突显出来。 (二)对当前信贷风险机制漏洞投机心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接受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的可能性,这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首要风险。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款面大,对农户信用调查、评级及贷款后检查的工作量较大,不能有效地检查、审查、监督,这使得需求者投机取巧的可能性可能加大。同时,农业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大,农户信用等级和经营收入、还款能力会因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变化,一般来说,遭遇风险时农户希望得到更多的贷款以缓解现状,而不是对于现将到期的信贷的关

13、注。最后,一些农户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的影响,还款意识不强。 (三)需求者可供选择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单一据各种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约1.2亿农户有贷款需求,但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用贷款的满足率仅达到60%。探索和推进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小额信贷事业,已经成为我国成功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以扶贫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各类小额信贷业务,如果能够真正激活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体的广大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无疑有助于这些微观的个体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的依靠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作为经济运行的媒介货币资金也会随之

14、增加。根据戈德斯密斯的理论,资金需求量与经济总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欠发达国家两者的比率,即经济金融化比率约为0.8,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比率会提高并超过1。根据我国著名农村研究专家田力等三人对我国农村金融容量进行的描述和测算,这一比率逐年上升,至2002年达到1.81。按这一比例计算,在我国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6882.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4678.8亿元的情况下,农村资金需求量就应由1993年的7660.8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6524.3亿元。可见,农村对贷款融资需求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化、多层次特征不可忽视。并且也是因为这种实际,使得小额贷款的需求问题一定程度上受到

15、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困扰,因此,解决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四、对于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存在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事实上,大部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者即农户并非不是缺少信用,农户的信用隐藏在乡土之中,这才是农户最大的特点。与城市工商业社会信息和信用体系是“纵向”不同的是农村乡土社会的信息和信用是“横向”的,依托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同村同乡的熟人社会。由此,依托农村乡土社会的信息、信用的民间借贷就有存在的现实意义,根据已被证实的“梁启超不可能定理”,即国家提供的正式农贷不可能挤出或者替代民间高息贷款,两者各有用武之地,正式金融供给无法替代非正

16、式金融(民间借贷等形式)供给。为了更好地让农村小额信贷的需求者选择小额信贷,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好农村信用社会的“横向”信用,利用这种人际关系间的信用,挖掘小额信贷的潜在空间。对此,我们可以从国际社会的成功案例中获得经验和启示。在国际上,小额信贷的发展演化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的农户小额贷款发展到80年代小型企业的小额贷款,进一步发展到90年代追求商业可持续发展和贷款覆盖率为目标的小额贷款。1.国外的成功经验:(1) 以穷人为对象,提供以免担保贷款为主体的综合服务;(2) 以自愿为原则,建立穷人自己的组织和相应的运行机制;(3) 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建立依赖于市场化经营的组织体系;(4)以政府

17、支持为前提,主动与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和良好关系;(5)指导穷人投资,鼓励穷人储蓄,帮助穷人理财,提高穷人素质。2.从国外得到的启示: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小额信贷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更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应参照国际经验,统一规范,调整小额信贷机构的认定标准和方式,在提高项目型小额信贷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逐步将其转化为机构型小额信贷,以法律形式保证其金融合法性和规范性,并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构造以GB模式为基础的小额信贷体系。其次,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减少政府干预,区分政府扶贫与小额信贷的功能,将小额信贷从单一的扶贫中解放出来,逐步提高NGO小额信贷比重,允许小额信贷机构在法律监管下自由

18、决定利率,取消政府的小额信贷贴息政策,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为其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创造条件,发挥扶贫政策的诱导性功能,引导各种小额信贷机构实行商业经营,实现政府扶贫与小额信贷经营的分工与协调。最后,我们应该将贷款支持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实现扶贫、高还贷率和机构持续发展三者的协调。为小额信贷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加强交流、合作与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水平。对于小额信贷需求者的建议:可以借鉴传统的非正式的信贷方式,改造并建成新的、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小额贷款方式。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1)加强农户的储蓄和防范风险意识,间接降低小额信贷的非人为风险;(2)强化需求者

19、自身的技能培训,多学习技术和专业知识结因地制宜以应对市场的变化,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和中间商保持良好的交流;(3)根据还贷时间回笼资金形成良性循环,保证良好的信贷信誉,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4)关注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因素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把握商机。参考文献1 世界银行:中国九十年代减贫战略,1992年,华盛顿。2 安和祥,宫剑.培育农村金融体系与推动农村互助担保业务发展 J .现代财经,2003(4) : 10- 15.3 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4( 8) :12- 19,30. 7 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 J .中国农村经济,200

20、6( 8) : 70- 742 朱决胜.新农村建设期待小额农贷持续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7( 3) :70- 71.3 李玉福,付代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的经济学分析J.西部金融,2007( 7) : 3- 5.4 郭培清.“尤努斯小额信贷模式”引发的思考J.西部金融,2007( 8) :68- 69.5 中国人民银行伊犁洲中心支行课题组.对伊犁洲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J.金融研究(实务版),2007,(10).6 张洁.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与管理J.价格月刊,2007( 11) : 82-84.8 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京郊农村小额信贷及组织建设研究 工作研究 Z . 2007

21、.9 王凤羽;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4期10 白广申;小额信贷供给制度的缺失与可持续发展J;浙江金融;2009年04期11 曹子君;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06期12 刘师慧;浅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J;技术与市场;2009年08期13 于博文;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2期14 易秋霞;牟炼;农村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2期15 朱芸;小额信贷到底富了谁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16 李音;张玮航;温薇;浅析农村小额信

22、贷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年12期 17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黄忆寒;组合拳出击防范小额信贷业务风险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18 刘文璞:中国小额信贷项目及其经验教训,小额信贷理论和经验研究,吴国宝、刘文璞、王灵俊,人民出版社。附:不完全对此信息条件下小额信贷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调查问卷1. 您的年龄: A.30以下 B. 30-40 C.40-50 D.50-60 E.60以上2. 您的学历: A.初中以下 B.高中 C.大学 D.大学以上3. 您的家庭人口: A.2口及以下 B.3口 C.4口 D.4口以上4. 您是否遇到过资金困难的情况: A.从未 B.偶尔 C.经常 D.不好说5. 您贷款的主要用途: A.发展种植以及养殖业 B.创办企业 C.民俗接待 D.修建住宅及购买大件生活用品 E.子女教育 F.医疗 G._6. 您贷款的额度一般是: A.3万以下 B.3-5万 C.5-10万 D.10万以上7. 您的贷款周期: A.1年以下 B.1-3年 C.3-5年 D.5-10年8. 您曾经获取信贷的途径: A.银行 B.亲朋好友 C.高利贷 D.其他_9. 您能接受的贷款利率是: A.5%以下 B.5%-10% C.10%-20% D.20%以上10. 您获得贷的款容易程度: A.容易 B.一般 C.困难 D.贷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