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134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制药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制药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制药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制药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药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FE)是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石油、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性质、应用情况和它的发展前景。关键词:超临界流体; 萃取; 分离; 应用Abstract :The SFE,which is a kind of new extraction and stripping technique,is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ial,petroleum,food-stuff,medic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fields.This pa

2、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history,basic principles,characteristics,applying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prospect of the SFE technique.Key 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eparation;application目录前 言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史4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52.1 超临界流体(SCF)的特性52.2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原理72.3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72.3.1 无毒和不易燃性7

3、2.3.2 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72.3.3 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72.3.4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72.3.5 超临界流体的萃取选择性82.4 影响萃取的因素83 超临界萃取的特点94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典型流程114.1 变压萃取分离( 等温法, 绝热法)114.2 变温萃取分离( 等压法)114.3 在分离槽中使用吸附剂的萃取分离法( 吸附法)115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缺点125.1 优点125.2 缺点12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136.1 SFE在环保方面中的应用136.2 SFE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136.3 SFE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46.4 SFE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15

4、6.5 SFE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156.6 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16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前景168 结束语17参 考 文 献17前 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 SFE) 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由于其具有提取率高,选择性好, 无溶剂残留, 能有效萃取热敏性及易氧化和易挥发性物质等优点, 二十多年来, 无论在技术的基本理论还是在应用开发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和瑞士等国家都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使SFE 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国内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有了较大的发展, 该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的萃取、

5、酶的失活、天然香料香精和色素的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抗生素药剂中残留有机溶剂的脱除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 该技术已非常成功地应用于啤酒花萃取、咖啡豆和红花脱咖啡因素的工业化生产。某些高附加值产品如高档天然香料、色素和风味物质等已推向市场。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SCF)是指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均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之上,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以单相形式存在的一种流体状态。处于临界点附近的流体,其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都能导致其密度、粘度、扩散系数等性质的显著变化。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

6、l Fluid Extractio ,SFE)正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殊理化性质来实施化工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它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分离技术。SCF 兼具气、液两重特性,即密度接近液体,而粘度和扩散系数又与气体相似,因而它具有与液体相当的萃取能力和与气体相当的传质性能。SFE 由于其操作参数易于控制、萃取具有选择性、相对能耗低,以及萃取后溶剂易于与被萃取产物分离等特点,使得SFE技术优于传统萃取技术,因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不仅适用于提取和分离难挥发和热敏性物质,而且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能源,保护环境,以及食品、医药品原料中菌体的处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 超临界流体萃取

7、技术的发展史 早在19世纪中期就有过关于超临界流体对液体和固体物质有显著溶解能力的报道,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提出却是在20世纪中后期。早期人们主要是对超临界流体的相行为变化和性质进行研究,其萃取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化工、石油等工业领域,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毒害、残留少、价格低廉又可在常温下操作,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食品和医药领域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咖啡中的咖啡因、啤酒花的萃取、动植物油的萃取及对食品中香料的萃取。随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建立起了一些中小规模的超临界技术生产厂家,从整个世界来看

8、,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正在向石油、化工、医药等各个领域迈进,并将成为21世纪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我国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引进我国,在医药、食品和化工领域有较快的发展,尤其在生物资源活性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方面比较广泛,但在设备的研究等方面却相对落后。我国于1993年自行研制出第一台超临界流体萃取机,与国外的设备相比,自动化程度不高,而且控制精度不够,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2.1 超临界流体(SCF)的特性 任何一种纯物质都存在气、液、固3相平衡共存的3相点,见图1。由图1可知

9、:液体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试验证明,每种液体都存在一个特殊的温度,在该温度以上,无论压力有多大,都不可能使气体液化。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临界温度TC。对应的饱和蒸汽压称为临界压力PC。当一种流体,其温度和压力均超过相应的临界点值时,称该状态下的流体为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 SFE),见图1的阴影部分。图1 纯物质的压力-温度相图 SCF 既不同于气体,也不同于液体,是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表1比较了超临界流体和气体及液体的密度、黏度和扩散系数。由表1可以看出:超临界流体兼具气体和液体的优点,其密度

10、接近于液体,溶解能力较强,而黏度与气体相近,扩散系数远大于一般的液体,有利于传质。另外,超临界流体具有零表面张力,很容易渗透扩散到被萃取物的微孔内。因此,超临界流体具有良好的溶解和传质特性,能与萃取物很快地达到传质平衡,实现物质的有效分离。表1气体、超临界流体、液体性质的对照 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性质有突变性和可调性,即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会显著地影响流体的性质( 如密度、扩散系数等)。图2为CO2压力-温度-密度关系图,由图可以看到,在临界点附近,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其密度的较大波动。图2 CO2压力-温度-密度关系图2.2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是利用其

11、溶解能力与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质量大小的不同成分萃取出来。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自动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并将萃取分离的2个过程合为一体。2.3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2.3.1 无毒和不易燃性 在食品工业中,常用CO2作为萃取剂,这主要是由于CO2无毒、不易燃易爆,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易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溶质,而且价格低廉,有利于推广应用,降低成本。2.3.2 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CO2的临界温度为

12、31.10,临界压力为7.3MPa,CO2的临界条件比水更容易达到,因此该技术对设备要求较低,投资较小,易于实现工业化。2.3.3 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的密度,而黏度却接近于气体,自扩散能力比液体大100倍,与液体萃取相比,可以更快地完成传质,达到平衡,促进高效分离过程的实现。2.3.4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与密度有很大关系,在临界点附近,压力、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流体密度的大幅度变化,从而影响其溶解能力。在传统的分离方法中,溶剂萃取是利用溶剂和各溶质间的溶解度不同来实现分离的,蒸馏是利用溶液中组分的蒸汽压不同来分离的,而超临界流体萃取则是通过调节

13、溶剂的压力和温度来控制溶解度和蒸汽压而进行分离的,因此,它综合了溶剂萃取和蒸馏的两种功能和特点。2.3.5 超临界流体的萃取选择性超临界流体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如果超临界流体与萃取物质的化学性质越相似,溶解能力就越大,图3给出了一些超临界萃取剂的临界参数。CO2在食品工业中为最吸引人的萃取剂,主要是由于它有以下特点:第一,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溶解度。第二,中、低分子量的卤化碳、醛、酮、酯、醇、醚非常易溶。第三,低分子量、非极性的脂族烃(20碳以下)及小分子的芳烃化合物是可溶解的。第四,分子量很低的极性有机物(如羧酸)是可溶的。酰胺、脲、氨基甲酸乙酯、偶氮染料

14、的溶解性较差。第五,极性基团(如羧基,羟基、氨)的增加通常会降低有机物的溶解性。第六,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具有较低的溶解度,然而,单酯化作用可增强脂肪酸的溶解性。第七,同系物中溶解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第八,生物碱、类胡萝卜素、氨基酸、水果酸和大多数无机盐是不溶的。图3 一些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性质2.4 影响萃取的因素 影响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如萃取压力、温度、超临界流体的极性、超临界流体的流量、物料颗粒大小以及是否加入夹带剂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萃取效果(包括萃取速率和萃取产品的成分与纯度)产生影响。3 超临界萃取的特点 超临界流体( SCF) 萃取, 例如SCF-CO2 ( 超临界二氧化碳

15、) 与常规分离法( 水蒸气蒸馏、蒸馏、溶剂萃取法) 相比独具特色。 一般蒸馏法( 常压或真空) 均受物料体系的限制,对不耐热的产品和能产生恒沸混合物的体系不适用。溶剂萃取法在溶剂回收时, 产品损耗和溶剂残留、污染等问题都不可避免。而SCF, 例如SCF-CO2 , 只需改变SCF 的温度和压力, 就可改变SCF 的溶剂性质。据此选择萃取条件, 在不同压力下, 萃取物的范围不同, 低压下可萃取低分子精油成分。随着压力的升高, 可萃取物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 在30.0 MPa 高压下, SCF-CO2与二氯甲烷具有同样的萃取能力。 因此, 可根据萃取目的, 调节适当的压力( 或温度) 进行选择性萃

16、取。例如:天然物中通常含有大量不同的化学组成。对于一定的溶剂, 这些组成包括易溶的、不易溶的甚至不溶的。因此,用不同溶剂萃取同一天然物, 所得萃取物的组成并不相同。为此, 可将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的溶剂萃取和蒸气蒸馏进行比较。图4( a) 表示某种天然物的组成: 纵坐标为组成的相对含量, 横坐标为由挥发度、分子量、极性、化学性质等组成的综合参数与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相对应。(a) 一种天然极性物质的典型构成图4 采用各种溶剂萃取天然物质的比较图 在水蒸气蒸馏法中, 严格按物质的挥发度来提取组分。如图4(c) 纵线左侧阴影部分即为提取的组成。用乙醇-水溶剂萃取, 相应的萃取组成见图4(d) 左侧阴

17、影部分。左上端斜线为溶剂和溶质分离时的损失部分。二氯甲烷是溶解能力很强的萃取剂。所以萃取组成范围较广, 如图4( b),但不能萃取出大分子量聚合物。 图4( e) 表示用超临界CO2进行萃取, 温度一定时,萃取组成随萃取压力而变化。小于临界压力,只能萃取出具有挥发性的精油成分。随着压力增加,则萃取组成范围扩大, 高压下萃取组成可接近二氯甲烷的萃取组成。因此,如果选择适宜的萃取压力和分离压力, 便可实现部分萃取。并且SFE 集萃取与回收溶剂为一体, 当饱含溶解物的SCF 流经分离器时,由于压力降低, 使得萃取剂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 气-液分离) 而立即分开, 不需进行溶剂回收和萃取物浓缩, 全

18、过程与用有机溶剂的常规方法相比, 不仅效率高且耗能少。综上所述, 可以归纳出下列SCF 萃取的特点: 第一,SCF 技术是高压技术, 对设备要求较高. 目前, 该技术设备费用昂贵, 折旧费在总成本中占较大比重。 第二, 具有高度选择性, 可分离高沸点混合物( 难挥发物) , 形成一个加料SC 相. 由于可在低温下操作, 所以, 此技术适合于分离热不稳定物质。 第三, SCF 提取高沸点物质的能力, 随流体密度增加而提高. 当保持密度不变时, 萃取能力随温度上升而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 产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第四,此技术兼有蒸馏和萃取双重功能, 可用于有机物的分馏、精制, 特别是对于难分离的同

19、系物的分馏精制, 更具特色。 第五,SCF 与萃取物分离后, 只要重新压缩就可循环使用。 第六, 同类物质, 如同系有机物, 按沸点升高顺序进入SC 相。 第七,SCF 技术用于浓缩分离目的时, 操作大为简便, 能耗大为降低。特别是浓度较高的溶液浓缩时,能耗降低更为显著。因此, 可以与膜分离技术匹配更合适。 第八, 以SCF-CO2为萃取剂, 符合食品加工的卫生标准。具有纯度高、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致癌性、沸点低, 便于从产品中清涂、产品无菌、廉价易得等优点。4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典型流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基本上由萃取阶段和分离阶段所组成, 如图5 所示。根据分离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超临界

20、萃取流程分为:等温法、等压法和吸附法,如图6所示。图5 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过程4.1 变压萃取分离( 等温法, 绝热法) 这是应用最方便的一种流程, 如图6( a ) 所示. 萃取了溶质的超临界流体( 萃取相) 从萃取槽抽出, 经膨胀阀后, 由于压力下降, 溶解度降低而析出萃取质. 经分离后, 萃取质从分离槽下部取出. 气体萃取剂由压缩机送回萃取槽循环使用.4.2 变温萃取分离( 等压法) 萃取相中的溶质由分离槽中的吸附剂吸附,溶剂CO2再回到萃取槽中。吸附萃取流程适用于萃取除去杂质的情况,萃取器中留下的剩余物则为提纯产品。以上前2种流程主要用于萃取相中的溶质为需要的精制产品,第3种流程则常用

21、于萃取产物中杂质或有害成分的去除。4.3 在分离槽中使用吸附剂的萃取分离法( 吸附法) 如图6( c) 所示, 在分离槽中放置只吸附萃取质的吸附剂, 不吸收的气体经压缩后循环回入萃取槽.。图6 超临界萃取的3种典型流程 ( 1) 、( 2) 两种流程主要用于萃取相中溶质为需要精制的产品; ( 3) 流程适用于萃取质为需要除去的杂质, 萃取槽中留下的萃余物为提纯产品.5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缺点5.1 优点5.1.1 超临界流体萃取可采用GHI 作为溶剂,由于GHI 可循环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不存在溶剂残留污染产品的问题,它的工艺也比较简单,只需要控制压力和温度等主要参数即可达到提取混合

22、物中不同组分的目的。5.1.2 超临界流体萃取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这对于食品工业中热敏性、芳香性物料的分离提取极为重要。5.1.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又一特点是节约能源,与传统方法相比耗时短、步骤少,这些优点决定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是一个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提取分离方法。5.2 缺点5.2.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技术理论不成熟,尤其是还没有公认的萃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5.2.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技术要求较高,相关技术人员还有待培养,经验和技术资料都有待积累。5.2.3 由于萃取过程在高压下进行,所以对设备和整个系统的耐压性要求较高。就我国目前

23、而言,设计和制造大型的高压萃取设备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安全保障问题也十分突出。但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对高新技术的日益重视及高压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会克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使这种高新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萃取和精馏过程中有着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在近几十年中,其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已在医药、化工、食品、轻工和环保等领域获得了普遍应用。例如,德国、美国等国的咖啡厂利用超临界GHI 萃取技术对天然咖啡豆中的咖啡因脱除,脱除后的咖啡仍保留其特有的芳香物质。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啤酒花萃取,植物中香精油等风味物质的萃取,从动物油中萃取各种脂肪酸

24、,从天然产物中萃取药用成分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之所以如此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农药污染等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担心食品中添加剂、防腐剂等的过多使用而影响身体健康。再者与传统加工技术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能耗低,而且产品纯度高,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6.1 SFE在环保方面中的应用 在环保方面,SFE技术用于处理含有机物的废水和固体污染物,改进现行的废水处理过程,还可用于废水与污染物分离并将污染物氧化为小分子的场合。在环境污染监测上,SFE技术也可发挥其高效、准确的特性。高连存等人对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进行了SFE 研究,

25、比较了温度和压力对超临界流体萃取PAH( 苯丙胺酸羟化酵素)类化合物的影响,并且用GC-MS法分析结果与索式提取法做了对比,结果其回收率远远高于索式提取法的回收率。V Librando等人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海洋沉积物和土壤样本中的多环芳烃污染物进行了研究,多环芳烃回收率达到90%以上。目前已经有关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核废料的处理,从水溶液中提取金属离子的报道。6.2 SFE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从动、植物中提取有效药物成分仍是目前SFE在医药工业中应用较多的一个方面。目前已对多种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质量进行了研究,如红景天、灵芝等。近年来,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进行药物的干燥、造粒和制作缓

26、释药丸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热点。采用SFE 技术,可避免中药加水煎熬的传统服用方法,对热敏性有效成分受热破坏,从而提高疗效。马熙中等用SFE装置分析了中药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并与常规中药研究方法相比,发现SFE法可更有效地提取复杂中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另外,超临界萃取技术还可以用于抗生素的提取,医药制品的精制、脱杂质,维生素和酶的回收等。6.3 SFE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所得萃取液溶剂残留少、低毒、无污染、无致癌性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用于食品工业。目前在咖啡豆或茶叶中脱除咖啡因、啤酒花有效成分萃取、动植物油脂的萃取、分离和精制、天然香料植物或果蔬中提取天然香精和色素及风味物

27、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表2列出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工业的一些应用概要。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应用在食品工业领域中, 存在着许多传统提取方法无法相比的优点, 例如溶剂无毒无害, 不会造成被萃取物污染, 解决了有机萃取方法中溶剂残留等问题。工艺简单, 只需控制压力和温度等主要参数即可达到提取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目的。提取率高, 选择性好。提取温度低, 对热敏性及易氧化组分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很好的保持被萃取物的活性。设备操作简单,单机实现萃取和分离操作, 不需要有机溶剂回收等繁琐的中间环节。二氧化碳价廉易得, 萃取溶剂可循环使用, 生产成本低, 经济效益显著。这些优点决定了超

28、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是一个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提取分离方法, 但目前该技术在食品中得以规模化、工业化应用尚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 目前缺少生物化合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和相平衡数据, 这给工艺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大多数情况下, 需要通过实验来获得必要的数据另一方面, 目前国内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投资大, 萃取釜无法对固态物料进行连续操作, 设备时空产率比较低, 操作过程中设备能耗指标较大。建立合理的工业化装置是推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由实验研究转化为工业化生产的关键之一。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对高新技术的日益重视及高压技术的不断发展, 必将解决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中

29、存在的弊端, 从而使得该技术能在国内食品加工领域能够得到更广范围的工业化、规模化应用。表2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工业的一些应用概况6.4 SFE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的SFE应用是化工生产中开发最早的行业,除主要用于渣油脱沥青外,在废油回收利用及3次采油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的许延等人对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与评价,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脱除尾油中全部沥青质及甲苯不溶物,质量分数99.5%以上的金属和70.4%以上的残炭富集到萃余残渣中,馏出油符合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进料要求,并具有优良的裂化性能。6.5 SFE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CO2超临界流体在

30、制革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在德国召开的第23届国际皮革工程师及化学家年会上,Carles 报道了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对浸酸绵羊皮和白湿皮的脱脂试验。目前超临界流体已广泛应用于皮革染色、脱灰、脱脂、铬鞣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皮革清洁化生产的发展。 冯豫川等人研究对比了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SCF-CO2)条件下及常规条件下铬鞣所得坯革的性能,得到超临界流体条件下所得的坯革,其性能均优于常规条件下所得的坯革,其坯革面积得率比常规不浸酸铬鞣提高了4.09%;铬在坯革中的分布均匀度几乎提高了3倍,孔率提高了1.5倍;其厚度和面积分别比常规铬鞣增大了7.16%和2.15%,机械性能

31、如抗张强度、撕裂强度等均达到或超过常规铬鞣。 据报道,已经出现了关于超临界流体与分析仪器联用来分析皮革中的组分,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效去除皮革废水中的铬等方面的研究报道。6.6 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SFE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新型超临界流体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色谱、超临界流体化学反应、超临界流体干燥、超临界流体沉析等技术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显示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前景超临界流体在萃取技术方面有许多独到的优势,如选用合适的萃取剂萃取,产品中不含残留溶剂,萃取过程对环境无污染,能够保留溶质的原有成分,不污染样品,萃取率较高等特点,但是超临界

32、萃取技术大面积工业化还存在一定困难。我国八十年代就已介入超临界萃取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些成绩,但到目前为止超临界技术工业化也只能说刚刚起步。影响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工业中迅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超临界萃取过程对高压设备的材质及高压泵要求较高;设备投资费用高;被提取物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小,造成操作费用高;缺乏基础数据;人们对新技术的认可程度等等。这些都制约着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发展。但是超临界萃取技术有着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并且由于与其他技术的联合使用,使它显示出自身更大的应用价值,这预示着它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业污染的普遍关心,以及世界各地对食品管理卫生法规有日趋

33、严格的趋势,天然产物,“绿色食品”将取得不断发展。然而,传统的天然产物分离,精制加工工艺中的压榨;加热;水汽蒸馏和溶剂萃取等工艺手段往往会造成天然产物中某些热敏性或化学不稳定性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改变了天然食品的独特“风味”和营养。而且加工过程溶剂残留物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人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天然产物加工新工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将有可能满足人们这一要求。所以在过去20 年中,国际上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领域上投入大量研究工作。并在食品和香料加工领域取得一批有价值的应用成果,引起广泛关注。但超临界流体萃取并没有像有些人所期望那样取代传统的分离方法,特别是90 年代以来发展趋势渐缓,没有新

34、的,有影响力的工业化成果出现,综观其原因,超临界流体萃取存在着以下弊端: 第一,分离过程在高压下进行,设备一次性投资大。 第二,萃取釜无法连续操作,造成装置的时空产生率比较低。 第三,过程消耗指标不容忽视。因此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性能,只有那些能充分发挥该技术固有优点的过程才具有工业实用性的观点,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超临界萃取技术历经引进和仿制设备,工艺技术等阶段,已逐步走向工业化。只有结合我国丰富天然产物资源开发出自己的分离新工艺,新技术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另外,目前我国超临界产品如何走向市场,也是本技术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殷切希望在全国同行努力下,使我国

35、超临界流体萃取产业能够形成特色,走出一条自己的路。8 结束语超临界流体萃取以其无污染及其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早已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虽然许多基础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研究,在工业规模上获得应用还很有限,但是从它本身的应用价值及人们对它的研究势头来看,它还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参 考 文 献1郑芸岭,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J. 粮食与油脂,1995(1):37-442陈磊,叶凡,郑辛.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 新疆环境保护,2008,30(3):32-343朱海.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环境保护. 化工环保,1994 ,14(1):12174胡红旗, 陈鸣才, 黄玉惠等. 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及其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化学通报, 1997,(12) : 205李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15):1696张荔,吴也,肖兵,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研究新进展J.福建分析测试,2009,18(12):45-497陈虹,张承红.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应用进展J.化学进展,1993,3(11):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