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173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论文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文学论文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文学论文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代文学论文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论文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论文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 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成瑶,段国伟,范明泉,李新,李群(大理学院,云南大理671003)摘要云南古代旅游文献是云南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学价值突出,具体表现在集纳古籍、广采博收;考证依据、相互印证;考辨异同、见解独到;按类编排、逐一记述等。能为云南古代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彰显古代文献的现代意义,是非常值得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云南;古代;旅游文献;文献学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工作为对象,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传播、利用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知识与信息的科学组织和有效利用,研究的是文献搜集、组织、

2、传播、检索的理论与方法。其根本任务就是促进知识的获取手段和利用方式的科学化与高效化1。 云南古代旅游文献是云南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文字、符号等信息语言记录云南古代旅游信息与旅游知识的载体和文化成果,为后世研究者保存了当时自然地理景观与社会文化景观的一些原貌22,是我们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史料,文献学价值突出。 一、集纳古籍、广采博收 “集天下书为一书”,进行文献的整理和编纂,是文献工作的任务之一。汇列故书,把分散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的有关资料,集中起来,既有利于记述,又能起到类似“知网节”的作用,为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丰富的检索路径和新的研究视角3,更难得之处是有的史料早已失佚,因为在

3、旅游文献中出现,才留下了线索得以流传,体现了旅游文献独特的史料价值。 如明代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以下简称游记)中,40余处引用了明一统志中的内容,可见他对该志书的熟悉程度及受到的影响。使游记的质量更胜一筹,也可体现作者的旅游素养和学识水平。此外,还为研究志书提供了名胜志、大理郡志、腾永图说、永昌志、姚关图说等线索;为研究明代文人作品提供了绍箕堂集、牧羊山人集、拾芥轩集、云过淡墨、山中逸趣、南园漫录和南园续录等线索,此外还有宗教文献、碑刻文献等近20处。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以下简称滇海)亦如此。集纳的古籍有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南通志、李时珍本草纲目、郦道元水经注、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左

4、思三都赋、尔雅、尚书等41种,共189处,内容涉书、史书、类书、医书、赋、佛教书籍等3。在明代杨升庵滇程记中出现的白古记、佛祖记等云南古籍早已散佚,因有滇程记,才使后世学者见其吉光片羽2166,显得尤为珍贵。清代徐炯的使滇日记中,又多处引用了滇程记、古籍九域志和云南名胜志中的记述。 二、考证依据、相互印证 成熟和成功的游记也许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认识,那就是作者把他实地考察和潜心研究的成果贡献给了读者,贡献给了社会;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考察,那作者就像是你的好友,他会以一个重游者的身份伴你同游4。文献中,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对同一个对象进行记述,相互印证,对研究云南自然和社会的变迁提

5、供了难得的资料。 (一)为自然文化旅游提供了考证依据自然文化中最基础的莫过于山水文化了。中国历来就有“山水借文章得显,文章凭山水以传”的现象5。以大理为例,大理的山“山巅积雪,山腰白云”(杨升庵游点苍山记),大理的水“明莹,不可藏针”(李元阳清溪三潭记),被顾炎武称作“乐土”之地。大理“景以地胜,地以人胜”(李元阳崇圣寺略记),正是作者的内心情感和人格魅力赋予了游记活的灵魂。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感慨到“:至其处者,使人名利之心俱尽。此大理之大观也”。杨慎游点苍山记:“自念放逐以来,得此佳游,真如隔生事矣”。美好的自然景观,能给人营造宠辱皆忘、淡泊恬静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又为自然景观渲染了文化魅

6、力。李元阳的清溪三潭记中“:豰纹壁影,印心染神,虽出溪而幽光在目,樵唱在耳,累月不能忘”的心灵感受,成了整篇游记的神来之笔。本元和尚在鸡足山志序(范承勋本)中说:“擅天地之灵气者,无如山水;而能阐山水之灵奇者,赖有人文”,正是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人文山水的认同,产生了旅游者发生空间移动的核心动力6。 (二)为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考证依据民俗文化旅游,可以使旅游者在精神上、文化上获得独特享受,这正是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向性”之所在。云南的民族,发展程度不同,人口多寡不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云南有“人类文化的博物馆”之称76。滇海中就记述了19种、59个支系的民族生活状况,或详或简,史料价值

7、突出。 民间信仰和宗教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深层最基本的构成之一,由此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76。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给佛教的传入创造了条件。云南是佛教教派最齐全、内容最丰富、特点最显著的地区7133。尤其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被称为“佛教之齐鲁”,有“妙香佛国”之称8,后逐渐形成了释儒治国的独特制度。大理行记中记述到:“家无贫富,皆有佛堂,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已”。“师僧有妻子,然往往读儒书,段氏而上,有国家者,设科选士,皆出此辈”。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旦夕击鼓参礼,少长手不释念珠”。 佛教已渗透到整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之中

8、。云南无山不寺、无寺不僧。徐霞客游记:“望洞西有寺,殿两重,入憩而沦水为餐”;“是晚,炊于僧寮,宿于殿右”等。仅在滇游日记五中提到的佛教场所就有40处,日记六也有29处。记载了明代云南佛教的一些分布和人文现象,可以考证云南佛教的传播情况和僧人习俗,为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为自然地理考察旅游提供了考证依据云南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既是科考旅游的重要之地,又能体会寻幽探奇的奇妙感受,具有挑战性、刺激性、科学性、体验性的特征9。徐霞客游记就对岩溶地貌、山岳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和河流、湖泊、沼泽、泉水、地下水(包括地热)作了详尽、客观的记述,他重科学、重实践,开辟了当时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

9、的新方向,把我国地理学引上实地考察的道路101。成为了近四百年间,后人从事科考、旅游的重要依据。此外,滇海志岩洞、游阿卢仙洞记、游鸡足山记、临安三洞记等,均有记述。 温泉,是云南地质资源的优势,在诸多游记中都有记述。杨慎在安宁温泉诗序中写道“:滇云之地,温泉尤夥。其在宁州、白崖、龙关、浪穹、宜良、永昌、腾冲,若夷徼边隅,不可胜记。要独以安宁碧玉泉为胜。谓海内第一汤可也”。据徐霞客游记记述,90%的温泉都集中在云南,按地域分布可包括安宁、腾冲(6处)、大理(6处)、保山(2处)、临沧(2处)、曲靖、晋宁等地;按水温的不同又分为温泉、热水泉、沸泉;出水方式有潜水和承压水;对温泉的利总第95期社会科

10、学大理学院学报64遍的就是沐浴和治病。尤其珍贵之处在于:将腾冲的地下热水水温与现在作对照,近四百年来基本上稳定不变10127,说明当地地热活动稳定,为温泉旅游的开发,留下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 (四)为人文地理考察旅游提供了考证依据人和环境的关系是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重要内容,记述了人们对地理环境和物产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活动以及云南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状况,积累了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资料。 云南虽为边疆地区,但,其一,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重视教育。滇海载:“然富者多聘汉儒为师,习六艺,补博士弟子。次则学为吏典,衣服官带如汉仪”。游记载”:其内左偏有何氏书馆,何乡绅之子读书其中”。鹤庆县“城不甚高

11、,门内文庙宏整”。大理行记中载:“宫室、楼观、言语、书数,以及冠婚丧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其规模、服色、动作、云为,略本与汉”。其二,读书知礼、勤劳俭朴。滇海载:“平素弟妇见兄公,必肃立低头不敢仰视”,海罗罗“居家俭朴,情性和纯,且知读书”,黑罗罗“担柴荷蒉,治生勤苦”,么些“俗俭约,饮食疏薄”。在待客往来方面也很讲礼仪“:贵宾至,以松叶席地,自门径至堂室,履之清滑可爱”,大有回归自然之感。清代张泓滇南新语:“佳节吉事,藉地以松毛,否为不敬”。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宾主为礼,俯首,以手抚胸;久不见及节序,则交拜。父母在,子有往,旬日必告必面,出返必拜”。 云南地处横断山区 ,

12、三江并流、地势险要,更能体现各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利用竹子制作口琴,体现了少数民族妇女的多才多艺,“民家及夷妇女多习之,且和以歌”。滇海写到“:黑铺,编竹为器,备极精巧,汉人莫能及”。维西见闻录:“维西以金沙、浪沧江为天堑,水湍急,舟不可渡,乃设溜绳”,“习勤苦,善治生,甚灵慧”,善于制作皮驴、熊夹、猿栅、地弩、药矢、铁章、口琴等生产生活器物。滇南新语:“村人引水上行,能盘旋度山顶,顶畦俱满,犹余润过领诸村落”,又有谚:“水行十里上墙头”。 “澜沧江渡,更觉险奇”,“以坚藤或绞竹做三个圈,牢加罗织,以圈贯缆上,曰溜筒”。 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土方显示了在医药方面的智慧。徐霞客游记:“兹汤池水深,俱

13、煎以药草,乃久浸而熏蒸之,汗出如雨。此治风妙法,忽幸而值之,知疾有瘳机矣”。刘靖的顺宁杂著中记述了将鸡血藤“配以红花、当归、糯米熬成膏,以白蜜少许和烧酒十余斤,泡其膏三四两,浸月余,饮之可去风邪、潮泾、下部虚冷诸症,兼治妇女血虚等病”。还详细写了脆蛇的药用价值和方法,记载科学可靠。 云南的气候和山川特点,为云南民族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体现了其在饮食方面的智慧。 滇海中记录了当时人们爱捕食各种鱼、螺、泥鳅、贝类、田鸡、鳝鱼、蟹、海参等等。如今,沙锅鱼、酸辣鱼、煮泥鳅、爆炒鳝鱼、炝螺蛳、海菜芋头汤等,已成为旅游者必品的民族特色食谱。再有:“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普洱

14、茶曾经是贡品,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上世纪末开始,又重新被重视和热捧,成了国内外游客必品、必买之物11。这其实是将古代旅游文献与现代旅游市场和旅游者需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同时也使茶马古道游日益升温,带动了旅游地“食住行游购娱”的整体发展。不仅重展历史风采,还推动了民俗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考辨异同、见解独到 滇海一书虽仿桂海虞衡志而作,但却不盲目模仿,而是在考辨异同的同时,能尊重事实、依实记载。志金石篇作者认为“五金、八石”,“铜充鼓铸”,“系钱币巨政”,而不仅仅是“方药所须”;作者还能依据云南实际提出独到的见解,体现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在桂海虞衡志中,将大理国“划而外之,统谓西南

15、诸蛮”,檀萃却感到“读之令人怅悒。今志滇海,破其拘塞,会而通之,使后来者得以考览焉”。 徐霞客写了盘江考,澄清了珠江源的讹传。 在考证永昌地形水势时,不盲目信从一统志和永昌志的说法,而是参考姚关图说,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做实地考察,“乃知统志与郡志之所误不浅”。在长江的起源问题上,久沿禹贡中“岷山导江”之说,但是徐霞客却从足与目互订而得之,直补桑经、郦注所未及12,提出了金沙江才是长江上源的科学论断,写下了溯江纪源,这是他在地学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之一。 四、按类编排、逐一记述 按类编排、逐一记述,能做到条目清晰、检索方便,体现了在分类学方面的价值。如滇海,其内容总第95期成瑶,段国伟,范明泉,等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第10卷65以记载云南的地形地貌、风土物产、民族生活为主,全书共分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十三篇,按类别依次加以记述,使这部包罗万象的云南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条理清楚、查找快捷,便于阅读和研究,有利于研究者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清代中叶以前的云南经济和物产及民族状况,提供了线索。 云南古代旅游文献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是我们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史料,文献学价值更高、影响更为广泛。分析其丰富的文献学价值,其目的就是为云南古代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彰显古代文献的现代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