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213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毕业设计论文.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3第二章 地籍测量的内容42.1地籍测量中在工程测量的应用42.2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的构建研究52.2.1城镇地籍测量52.2.2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的应用72.3土地利用调查与土地权属调查8第三章 全站仪与数字化成图系统143.1全站仪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143.1.1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143.1.2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规定143.1.3数字地形图测绘需求符合的要求153.1.4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集153.2内业数字化成图153.2.1内业数据传输153.2.2数字化成图作业步骤193.2.3各类地物绘制要求203.2.4地形图的

2、修测223.2.5地形图的编绘22第四章 工程实例23致 谢31参考文献31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地籍管理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逐渐得以实现,从 而形成了当代的地籍测量相关的完整理论和实践技术。本文从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入手,依次介绍了地籍、地籍测量、地籍调查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地籍和地籍测量的发展历史并着重介绍了我国地籍测量的发展历史;单独介绍了数字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数字地籍测量的软硬件环境和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第三章介绍了地籍测量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宗地图的

3、制作、面积量算等;介绍了地籍测量的质量控制及检测评估;在论文的最后对地籍测量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关键字:地籍测量 全站仪 CASS 地籍图 宗地图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nd survey, the standard of soil management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which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cad aster survey.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4、 with the theories of cadastre survey, cadastres investigation and the related history in our country. whats more,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 the cad aster survey ar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adastre survey is also emphasized. at last, summariz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cad

5、astre survey are concluded.Key words: cadastre survey、total station、CASS、cadastral map第一章 绪论地籍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Cat strum”,其意为征税对象的登记。由此可见,地籍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含义即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地籍不但为土地税收服务,而且还为了保护土地的产权和土地的利用规划服务。其主要内容有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因此,地籍是反映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等状况的土地档案,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制定有关政策,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籍是由国

6、家建立和管理的。地籍资料要为国家的地籍管理提供依据,而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为了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进行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称为地籍工作。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权属问题。所以,建立并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土地数量和质量地动态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地现势性,而且可以利用它对土地利用及权属变更进行监督。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形测量。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依

7、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地籍管理从最初单一的税收地籍发展到产权地籍,再到现在的多用途地籍,其内涵不断丰富。在此过程中,测绘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测绘仪器从最初的原始工具到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现在GPS技术正在不断得到应用。地籍是以地块为基础建立的。在记载地块状态时,还要记载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地籍信息包含着地籍图集,地籍数据集,地籍薄册,它们之间通过特殊的标识符连接成一

8、个整体,这个标识符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块号(宗地号或地号)。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形测量。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地籍管理从最初单一的税收地籍发展到产权地籍,再到现在的多用途地籍,其内涵不断丰富。在此过程中,测绘

9、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测绘仪器从最初的原始工具到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现在GPS技术正在不断得到应用。第二章 地籍测量的内容2.1 地籍测量中在工程测量的应用现有系统的深入研究,了解GPS RTK基准站及流动站的设置及GPS RTK测量,掌握数据处理软件TRIMBLE TGO的操作,学会使用数字地籍测图软件南方Cass7.0的使用方法。地籍测量中应用RTK技术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I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和房地产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

10、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同时,对实时动态GPS(RTK)技术的知识, 地籍测量等原理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城市和地籍图式技术方面知识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最终要求得到一幅分幅地籍图或宗地图。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教材及新闻背景资料,包括RTK 测量的基本思想基本特点及关键技术。在地籍测量中,进行RTK定位时,基准站把观测值及测站已知坐标通过数据链发送到移动站,移动站不仅采集GPS观测数据,而且通过数据链接收到基准站数据,并在移动站上形成差分观测值后,实时求出移动站厘米级精度坐标。移

11、动站可处于静态,也可处于动态,可以在一个固定点上进行初始化后进入动态工作,也可以在动态条件下进行初始化。GPS RTK 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GPS RTK现有技术水准,国际水平探讨方面的书籍,报刊.以了解可靠性的内容, GPS RTK技术的概况和地籍测量及GPS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实践,包括对外业和内业的实践,进一步了解GPS在地籍测量中现状及应用.接下来进行测图和制图.与此同时软件,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再进行处理,最后得到一张完整的分幅数字地籍图。通过一些资料的初步了解,我可以大略的了解到一些GPS RTK技术的思想。应用RTK技术,使得地籍测绘的精度、作业效率和实时性达到最佳

12、的合。随着数据传输能力的增强,数据的稳健性,抗干扰性水平和软件水平的提高,传输距离的增加,RTK技术将在地籍测量和其他领域得到更广阔的应用。为了提高精度,最好选5个以上的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转换参数。为了校验转换参数的精度和正确性,还可以选用几个点不参与计算,而带入公式起校验作用,经过校验满足要求的转换参数认为是可靠的。GPS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进城镇全解析的数字化地籍测量技发展,使城镇地籍管理和地籍测量手段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有力地促进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城镇地籍管理水平的提高。当今,GPS正在越来越多的测量工作中得到应用,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例。GPS具有其

13、他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当GPS应用于地籍测量时,审查测量规范是必要的,以便人们能采纳这项新技术而不是把它当作是一个协助国内地籍测量的“鞋拔子”。当然GPS也有一些我们能够接受的限制。GPS对测量工作实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地籍测量需要GPS,同时,这项技术也代表了测量方法的改进,使其成为沿着高生产率方向发展的一种自然进程。2.2 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的构建研究 2.2.1 城镇地籍测量1,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所谓实用性也就是根据测量区域的具体实际来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测量方法,或选择几种测量方法并举的原则。一般城镇、村庄可采用部分解析法或图解法测量,城镇也可选择三种方法并举原则。

14、如针对新建城区、工矿企事业相对集中地区以及经旧城改造过的规划整齐的街区可采用全解析法或测算法,即外业测定每宗地界地点平面位置坐标及宗地内永久性的建筑物房角点平面位置坐标;针对人口居住密集的老城区居民地,由于建筑物密集、宗地面积小,界址密度大且通视条件差,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深入,面临旧城改造的、可采用图解法成图,即利用现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大平板成地形图后根据实丈的宗地数据装绘成地籍图;在街道或街坊外围较整齐,而街坊内部通视较差地区或城乡结合部不是永久性的散列式的居民点可采用部分解析法成图。所谓部分解析法成图就是宗地界地点不是全部解析坐标,而是街坊外廊界地点实测及每宗地界址点部分实测而其他界址点图

15、解。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到底部分解析点应占总数多少比例,即需实测多少量,这不仅决定着外业工作量的大小,还决定了测量经费的投入多少,因此,要掌握既能达到实际工作要求,又能节省工作量和资金的原则,一般掌握单位宗地界址点全测,个人宗地至少实测一条界址边,其他丈量图解处理。2,原有图件资料的可利用性 地籍管理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时刻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这一特点就要求初始地籍测量成图的周期要尽可能短。那么,对原有图件资料的充分利用是缩短成图周期的极好途径。所以,在目前土地部门技术力量弱,仪器设备差的条件下,开展地籍测量这项工作量大,只求一步到位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测区内有现成的大比例地形图或规划图,

16、可首先对其进行平面地物的修补测,舍去不必要的地貌、地物,然后结合宗地勘丈数据及地籍要素装绘成图解地籍图,既省钱、省工、成图周期短,又能达到目前土地管理的要求。对于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可选用全解析法进行地籍测量,而经济实力较弱地区可选用部分解析或图解地籍测量方法。城镇或部分建制镇可选用全解法、部分建制镇或村庄可选用部分解析法或图解法。针对同一城市内,其建筑物的新旧程度,可选用不同方法,如城市内部新建城区可选用全解法、密集的旧城区具备原有图件资料的可选用部分解析法或图解法。因此,开展地籍测量工作,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测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图件资料的可利用程度,灵活应用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3,宗地

17、界址点标记的恢复宗地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而界址线相交处即为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线是土地使用者依法使用土地范围的标志,经权属调查登记发证之后具有法律效力。由于土地权属调查、登记发证时间较早,界址点标记因时间过长有的无法辨认,有的已遭破坏。因此,在地籍测量外业施测之前,必须进行界址点标记的恢复工作。界址点恢复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外业地籍测量宗地成果的质量,同时也决定着测量的进度。界址标记的恢复原则上要严格按照权属调查、登记发证中所确定的界址点位置、界址线走向进行复原,确保与发证结果相一致。但由于时间长、界标物的改变或因当时发证的疏漏使现在界址点的恢复有一定的困难,应作如下处理:1)原界标物未

18、改变,而界址标记无法辨认的,要按权属调查绘制的宗地勘丈图中界址位置恢复标记。界址点落在界标物(体现界址位置的线状地物)上的可用红油漆按规定符号标出界址点实地的具体位置。无界标物的界址点要在地面上钉木桩或钢钉等作为标记,作为地籍测量的界标依据。2)原界标物已改变,界址标记遭破坏的要重新恢复标记。如界标物拆除,可依据宗地勘丈图上的相关尺寸数据在地面上给予恢复;如新增地物并覆盖了原有界址点位置的,实地无法恢复标记的,可作必要记录留在地籍测量成图时处理。在地籍成图时应首先测绘新增地物,然后依据宗地勘丈图上邻近的地物及有关的勘丈数据在地籍图上图解界址点的位置。3)原界标物未改变,但界址点遗漏的,在恢复界

19、址点时,发现原界标物未改变,但界线是曲线(弧线)而非直线时,要增设必要的界址点标记。在测量时要按现状进行测绘,这样,既保证了界线与原发证的界线走向基本相一致,又弥补了因原权属调查发证时所疏漏的界址点,确保了宗地形状与面积的准确性。在界标的恢复工作中,对界标物已改变或有增补界址点的宗地要作为问题认真记录在案,作为今后土地变更登记的依据。4,地籍测量成果的利用与保管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地籍图,它所表示的内容较地形图丰富,除地形图所表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外,还记载了土地权属等人为要素。同时,土地部门也为完成地籍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应充分利用测量成果,以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地籍图

20、作为征拨地画红线图的依据。地籍图是一种专业图,它与其他图的最大区别在于能体现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权属界线。因此对新征拨、批租用地来说,在地籍图上就可以直接测算新征用地范围内哪些地是备用土地,哪些地已经有土地使用者了,土地使用者的单位性质如何,它们的面积各为多少等,一目了然,既避免实地调查,丈量之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过去因征地所使用地形图的陈旧而无法精确确定用地范围的难处。2)资料作为地价评估,变更登记的依据。地籍测量除了形成具现势性好的地籍图外,还准确地测定了每宗地的宗地面积及宗地界址点的平面坐标,能为地块地价的评估提供准确的地块面积,使地价评估结果更具权威性。同时也为土地变更登记提供

21、宗地图和实地勘丈的相关数据,加快变更登记的速度,也减少外业勘丈时间。3)为社会提供准确的现势图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部门、各单位对图件需求有增无减,且日益频繁。地籍测量的成果除为土地部门服务外,应向社会敞开服务,有偿地向社会提供图件资料。这样不仅能发挥测量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再生产注入了活力。地籍测量成果除了要充分利用之外,还应妥善保管,要做到归口管理、专门管理、不能多头管理,防止成果丢失、外流、或随意更改。同时,要对权属变更登记的结果及时进行更新,保持成果资料的现势性。随着土地进入市场,土地的流动性将日趋频繁,地籍测量成果的更新依靠手工解决已不能满足土

22、地管理需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借助计算机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管理已成必然。2.2.2 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的应用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所有与土地有关的地籍信息都具有空间信息特征,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一种有效采集地籍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地籍测量的主要地籍要素是界址点,因此,对界址点的测量要求,决定了地籍测量的仪器、方法和精度,甚至也确定了成图方法。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测量的方法主要是解析法,解析法是按照所采集的数据,解算出界址点的坐标作为原始数据,据此绘制地籍图,同时利用界址点坐标计算宗地面积,这种方式称做数字地籍测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有: GPS +全

23、站仪+便携机,或全站仪+便携机。2.3 土地利用调查与土地权属调查基本要求 权属调查的全过程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调查的对象必须是土地登记申请单位(或个人);调查的依据是经过审核认为有效的权源证件;调查的重点是现场核实权源证件、确界、勘丈界址边长和绘制宗地草图,查清每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用途和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调查的结果是要求取得一份合格的宗地调查资料及将调查表格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为地籍测量提供合法、有效、可靠的依据,为建立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奠定优质基础。1,行政区、街道和街坊划分及编码 行政区采用一位字母码编排,使用现行的行政区第一个汉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大写字母为字母码

24、,建库时将其与国家行政区划代码表规定的6位数字码相对应。 依据现行的行政上的街道(乡、镇)的管辖范围来划分,街道(乡、镇)代码采用行政区划代码提供的方法进行编码,街道(乡、镇)代码仅作为统计汇总使用,不作为正式地籍号的组成部分。 街坊以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的道路、河流等自然线形地物来划分,在区级行政界内采用2位数字码,从“01”开始统编街坊号,街坊代码作为地籍号的组成部分。本次更新调查原则上沿用原街坊划分和编号。 2,宗地编号与权利人编码 宗地编码采用3位数字码,在街坊范围内从“001”开始按“弓”字形统一编排。 一宗地内只有一个权利人的,其用户编码为“000”;一宗地内有多个权利人的,采用

25、3位数字码,作为用户编码,从“001”开始统一编排。 3,地籍编号 地籍号由“区代码+街坊代码+宗地编码”组成。其中:区代码采用“一位字母码”,街坊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宗地编码采用“三位数字码”。在地籍调查之前,为保证地籍编号的唯一性,掌握街坊内宗地总体情况,应预先设定地籍编号。一个街坊地籍调查全部结束后,应在街坊范围内从“001”开始按“弓”字形统一编号。4,宗地用途分类 宗地用途分类采用2001年颁布实施的土地分类标准全国土地利用分类,以土地用途为主要依据。对有多种用途的宗地,以其中一种主要用途作为该宗地的地类。但宗地内部的所有地类,应当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要求使用地类界线进行划分,做到

26、不重不漏,满足图形剖分的要求。 5,宗地划分 1)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即被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 2)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可划分为共用宗地,简称共用宗;共有使用各权利人独自设立分宗,按从下至上(楼),从东至西(平面)、自北向南(平面)方向编权利人分宗地籍号。 3)小区、新村、成片住宅区及类似社区的,其外围界线应当根据有效的权属来原材料确定,权属来原材料主要以市国土资源局发放的土地证为准,外业核实;内有独立大院的独立设宗;同一单位或几个单位共同所有的建筑物应独立设宗;敞开式的以其内部公用道路(一般指组团级以上道路、不含宅间小路)为界分割成数个共用宗,原则上按一幢楼划

27、分为一宗地;小区内公用的基础设施、道路、绿化等用地,暂不设宗调查,但需要根据土地分类标准,使用地类界线划分土地利用类别,调查土地利用类型,测量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同时闭合到外围界线; 4)私房能独立设宗的设宗调查,成排连体房屋,设为共用宗,调查到户(权利人); 5)大宗地中包含小宗地的(宗包宗),大宗、小宗各自独立设宗调查; 未发证的公用广场、停车场、道路、绿化用地、市政设施等暂不设宗调查,但需要用地类界线划分土地利用类别,调查土地利用类型。 6,其它要求 已发证的宗地,要求提供土地证复印件,经与原土地证核对,按照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1)界标物未发生变化,经指界人现场指界,界址位置清楚,设

28、置永久性界标,填写调查表,本宗指界人应在地籍调查表签字盖章,原相邻单位的签字或盖章的表格、图件复印后,作为权属调查表的附件。 2)界标物发生变化,经相邻双方指界人现场指界,界址位置清楚,设置永久性界标,填写调查表,本宗指界人签字,邻宗指界人应在地籍调查表上发生变化的界址位置签字盖章。 3)权属发生变化,按照原土地证的内容调查,并书面通知土地使用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未发证的单位用地,要求提供有效的权源资料,经相邻双方指界人现场指界,无纠纷的,设置永久性界标,填写调查表,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并书面通知土地使用者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未发证的个人用地,要求提供有效的权源资料,经相邻双

29、方指界人现场指界,无纠份的,设置永久性界标,填写调查表,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小区、新村、成片住宅区及类似社区内设置的共用宗,设置永久性界标,只填写调查表,一般不要求签字盖章; 7,土地的他项权利需要调查 有纠纷的界址,根据土地的使用现状设置临时性界标(白色漆标或木桩); 分批征地的,除权利人或主要用途等情况不相同不能合并为一个宗地之外,合并为一个宗地。 8,发送通知 调查员应在调查前参照工作底图对街坊进行实地踏勘,熟悉街坊内宗地分布情况,拟定本街坊的调查计划。实地踏勘同时,调查员将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通知书和指界通知书发放到土地权利人,单位宗要求其用碳素墨水填写填好法人代表身份证

30、明书、指界委托书(多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共用宗,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或各自委托、共同到场指界。)有关栏目,要求土地权利人准备权属证明材料,约定现场指界的时间,并按时携带有关证件到现场指界。 9,实地调查 调查员按照工作计划和约定指界时间进行实地调查,工作内容包括:收取和审阅权原材料和回收指界通知书,现场调查核实界址线、设置界标,丈量界址边长、现场绘制宗地草图,填写调查表格、签字盖章等。 10,收取权原材料:调查员向权利人收取权原材料必须当即审阅,只有持有合法有效权原材料者,才能办理权属调查。有效权源证件包括:1)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土地出让合同,征(拔)用土地的批文及其附图,宅基地证

31、、建房审批表等; 2)地面建筑物产权证件。这是一种土地使用权的间接证明,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建筑执照等; 3)国有土地使用权发生转让、租赁、抵押,或因机构调整、企业兼并、联营、合建、房屋买卖等原因,出现土地使用权变更时发生的上述相关批文、合同或协议等; 4)土地使用权纠纷处理意见。包括司法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关于土地使用权纠纷的判决书或裁决意见书; 5)具结书。单位或个人因种种原因缺少权源证件时,在查无邻宗纠纷和违法行为后,可由单位或个人填写具结书。具结书需由居(村)委会(或主管部门)和当地土管部门签注意见。 土地权利人应根据以下情况提交权属证明: 已发证的,提交土地使用证复印件; 未发证,已领取

32、用地批文的,提交用地批文、批复及附图的复印件; 未发证,没有用地批文的,提交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合法产权证明; 共同使用一宗地的,须提交共有权人使用该宗土地的约定、协议等材料。 审阅权源证件需注意事项: 经过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宗地应有齐全的有权机关审批转让手续,没有手续的书面通知土地使用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权源证件必须合法,印章齐全。对于已“注销”的证件不能作为申报的依据,收取的复印件应与原件校对; 权源证件上文字、数据、图件如有不合法涂改现象,视为无效; 权源证件上的土地使用者、宗地坐落、面积、用途等应与原有地籍调查11,现场调查核实 调查员需会同宗地指界人到现场按权源证件共同核实宗地坐

33、落、权属性质、土地用途、界标物、界址位置等内容。当有邻宗共用界址边时,还需双方到场共同指界。涉及他项权利和其它用地时,也要一并核实。调查员的主要责任就是组织指界人在现场对每个界址点、每条界址边及宗地权源性质和用途等都核实清楚。 界址确定是宗地现场调查的一项关键性工作,调查员应根据权源证件确界,有关事项明确如下:1)必须由本宗地和邻宗地的指界人共同现场指界。双方均无争议时,即一致认定界址;当双方有界址争议时,如无法解决按照使用现状采用未确界表示,并认真记录纠纷原因。 2)如果使用范围无明显地物线,且没有权属纠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界线。 3)墙体为界标物时,应明确墙体用地的归属,尤其要注意确

34、定其公用界址点位置;墙基线外占用人行道的台阶、雨罩等构筑物用地一般不确界。 4)临街建筑物一般应按底层硬界定界,不占用道路红线、不影响公用通行的门前空地,可根据有效的权属资料,依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定界;临街建筑物的挑檐、雨罩、临时搭建物、装饰性的凸出部分不作为确界的依据。 5)不临街建筑物的挑檐,有协议的,依据协议定界,无协议的一般不做为定界的依据。 6)永久性的门廊、有柱雨棚、裙楼等可作为定界的依据;临时搭建物不作为确界的依据。 7)在单位门口形成内折“八”字形的交通用地时,只要不占用公共道路(含人行道),就可以确权给该宗地;界址线呈折线形状,其短折线长度不足10cm时,可舍去内侧拐点

35、,按外侧拐点连线确界;界址线呈圆弧形状时,可以短折线取代圆弧线,但应确保其矢距小于20cm。 8)在两宗地界址物间存在着宽度为1.0m以内的非通道性狭弄时,有协议按协议确界,无协议的以双方各半确权。9)共用宗要查清各自地面使用部分的面积和共用部分的界线。 10)住宅楼以墙体拐点连线(含围墙内天井及凹凸部分用地)定界;综合楼用地,以用地红线和实地情况定界。 12,界标设置 调查宗地在界址确认后,即应及时设置界标。本调查区界标有六种类型:混凝土界桩、铝合金界址钉、水泥钉、瓷标志、红漆喷涂标志和指示标。各类界标的规格根据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样本制作。 单位宗地、小区、新村、类似社区原则上按上述六种类

36、型的顺序选用,瓷标志用于大型厂矿、单位及开发小区的铺装地面,界址桩用于土质地面,界址钉打入墙体,水泥钉用于铺装地面(预先嵌套不锈钢圆片一起楔入,便于寻找),已装饰的墙体(如贴大理石、花岗岩等)可选用红漆喷涂标志,对于无法到达的界址点使用指示标;个人宗地使用红漆喷涂标志,界址点落在空地上或无法到达的界址点使用指示标; 界标设置要求位置准确、埋设稳固、符号鲜明美观;混凝土标石埋设略高于地面35cm;地面界址钉和瓷标志埋设与地面齐平;墙上界址钢钉应牢固打入墙体;喷涂采用模具作业,喷涂大小与规程标准一致,喷涂标志可统一标绘在距地面0.5米左右的高度上;指示标应详细标注界址点方向和到达界址点的距离。 界

37、址点先做宗地预编号,后做街坊统一编号,均采用统一规定的自然数、顺时针、“弓”字形编号方法。 在一个宗地确界、设标结束后,并进行界址点预编号。编号从西北角(规定为1号)开始,顺时针连续编码。对于增加或减少界址点的宗地,不改变原宗地内界址点号,增加的点号以本宗地的最大号顺延编号表示。 在整个街坊调查工作结束后,以街坊为单位进行界址点统一编号,不得出现重号,对已发证的宗地界址点应重新编号。 13,界址边勘丈 界址边勘丈采用钢尺丈量,以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注记在宗地草图相应位置,并记录到界址点调查表中。 14,宗地草图绘制 宗地草图是宗地调查中的原始资料,一切数据与记录均系实地勘丈和调查,绘制

38、应美观、清晰、数据精确。宗地草图可以利用地籍图、地形图作为参照的工作底图现场绘制,宗地草图可以根据宗地大小选择适当比例尺,概略绘出其形状;个别大宗地可另附大图。 宗地草图需表示:本宗与邻宗的权利人名称、宗地号、分宗地界址点短线;本宗地的地类号、门牌号、界址点(线)位置、界址边长和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条件距离;对本宗内主要建筑物进行绘制;绘制本宗及界址线外附近的主要地形要素(道路、河流等),界址线通过的界标物应详细绘制;共用宗需标绘各使用者的产权部位和其它必要勘丈数据。 每宗地绘制宗地草图一份,所有边长注记应为实地丈量数据,字头向北、向西,界址线总长注在线外,分段边长注在线内。绘制完成后,应现场

39、核实有关内容,特别是界址点数量和界址线的位置。 15,权属调查表的填写 本次调查,无论以前是否进行过调查都要重新填写地籍调查表。地籍调查表是地籍调查的主要原始资料,填写时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项目填写齐全,准确无误,字迹应清晰、工整,不得潦草。力求无涂、擦、刮现象。除宗地草图栏用铅笔填绘外,其余均用碳素墨水填写,每宗地(包括共用宗地)填写一份,共用宗按实际土地使用者数目进行填写。16,资料整理 权属调查资料整理贯穿于调查工作的全过程,是一项逐步完善的工作。其整理方法和要求如下: 1)及时填写“街坊权属调查进度一栏表”。 2)绘制“宗地关系略图” 。3)调查资料以宗地为单位装入资料袋中,以街

40、坊为单位集中宗地资料袋,袋内宗地资料按清单顺序依次用夹钉叠放。4)一个街坊调查结束,及时将资料提交质量检查。 权属调查结束,需向监理组和二调办提供的成果包括:基本成果和数据成果。基本成果是指为证明权属的各种材料,如:原宗地的复印资料、权属证明材料复印件、法人代码证或身份证复印件、法人证明、指界委托书等。数据成果主要是指包括宗地草图、界址边长等,也包括权属调查表、界址调查表和权属调查技术总结。第三章 全站仪与数字化成图系统3.1 全站仪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3.1.1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5mm,仪器高和反光镜高的量

41、取应精确至lmm。2) 应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一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5。3) 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3.1.2 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规定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表1 全站仪测图的最大测距长度比例尺最大测距长度(m)地物点地形点1:1000300500当布设的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采用极坐标法增设少量测站点。3.1.3 数字地形图测绘需符合的要求数字地形图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采用草图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点进行编号。测点编号

42、应与仪器的记录点号相一致。草图的绘制,宜简化标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等。2) 当采用编码法作业时,宜采用通用编码格式,也可使用软件的白定义功能和扩展功能建立用户的编码系统进行作业。3) 当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作业时,应实时确立测点的属性、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4) 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3.1.4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5mm。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

43、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3.2 内业数字化成图数字化作业采用南方CASS7.0 版地形地籍测成图系统,本系统基于AutoCAD2004平台,图式运用规范、图形美观;具备GIS 国标属性代码,可拓展性强。 CASS系统为数字测图提供了多种成图方法:简编码自动成图法,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屏幕坐标定位成图法和电子平板测图法等。在上述方法中,除电子平板测图法外,其余均为测记式成图法。即把野外采集的数据存储在电子手簿或全站仪的内存中,同时绘制草图,回到室内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对照草图完成各种绘制编辑

44、工作,最后形成地形图。其中,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测站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屏幕坐标定位成图法适用于无码作业。本次地形测量使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成图法。3.2.1 内业数据传输 内业数据的处理,一般需要把数据记录设备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格式传输到计算机中,形成一个供内业处理时使用的文件。该文件用来存放从全站仪传输过来的坐标数据,即称其为“坐标数据文件”,坐标数据文件用户可按需要自行命名,但后缀应为“DAT”该文件数据格式为: 总点数n 点号 1,编码 1,Y1,X1,H1 点号 2,编码 2,Y2,X2,H2 点号 n,编码 n,Yn,Xn,Hn 然后开始在CASS 软件中执行。执行下拉菜单 “数据/读全

45、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 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此外在数据传输时,计算机与全站仪双方通讯都要预置相同的通讯参数 (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和终止符等)这样才能保证进行正常的数据通讯。最后单击“转换”并即完成数文件格式转换。附全站仪数据传输的步骤:打开CASS软件后选择选择数据读取全站仪数据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如下图所示;当设定文件名后存储在计算机磁盘或U盘后便可以使用这些数据了!当打开坐标数据文

46、件将会看到这样的数字成果:A6,47510.531,53428.560,73.000A5,47515.503,53523.866,72.800001,47518.960,53522.016,72.913002,47519.152,53520.559,73.064003,47519.790,53515.079,72.780004,47510.842,53509.811,72.996005,47519.867,53492.254,72.803006,47510.891,53490.462,72.999007,47519.826,53469.136,72.764008,47519.274,53468

47、.052,72.972009,47519.826,53447.657,73.667010,47519.821,53446.034,72.804011,47538.649,53470.073,75.332012,47519.267,53435.746,73.069013,47537.471,53467.029,75.366014,47518.946,53432.607,72.918015,47537.187,53464.572,75.192016,47538.612,53464.062,75.292017,47521.964,53435.967,73.117018,47537.421,53460.475,75.483019,47536.927,53459.197,75.497020,47537.724,53457.555,75.516接着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 “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如图: 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并输入测图比例尺,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点点号” 同时将点号给展出.如图: 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 3.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