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218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摘要 城市水环境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生活与生产、防洪排涝、生态和景观以及文化娱乐等功能,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使城市水环境失去了其生态功能,制约着城市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东营市所在的黄河三角州地区,目前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是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但也是“三废”污染大户。随着工业的发展,造成的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已相当严重,所以提高污染防治能力,逐步改善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的局面已成为当务之急。关键词: 东营水环境,水质现状,生态修复,对策目 录第1章 引言1第2章 城市地表水环境的问题22.1水质恶化城市水环境问题主要是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2

2、2.2 水量不足主要表现为绝对缺水与水质性缺水。22.3水环境生态系统不断恶化与生态功能的丧失城市水环境问题本质上是水质的恶化。32.4 原因分析3第3章 城市地下水环境的问题63.1 城市地下水现状63.2 进行监测,以预防为主。63.3 治理措施。6第4章 改善现代城市水环境的措施104.1 加强宣传,树立爱水、节水思想,开发、推广节水技术。104.2 加快立法,控制污染排放。104.3 建立合理水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协调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114.4 采取积极措施,治理城市生活污水114.5 恢复城市自然湿地,增加城市绿地。124.6 修复城市水体生态系统12第5章 东营市水环境问题145

3、.1 东营市水环境质量调查、污染原因分析及评价145.2 东营市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165.3 建议及对策17第6章 结论19参考文献20致 谢21第1章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不断加剧,城市水环境持续恶化。城市水环境质量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城市水环境的质量改善已迫在眉睫,成为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重大课题。第2章 城市地表水环境的问题2.1水质恶化城市水环境问题主要是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随着城市人口总量和密度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城市生

4、活与生产的污水排放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向水中排放的污物远远超过城市水体的自净能力,城市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现在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体污染严重,50%的重点城镇集中饮水水源已不符合取水标准1,如北京的通惠河和凉水河、郑州的金水河、南京的秦淮河、济南的小清河等的水质为类或劣类水;城市内部河流污染则更加严重,例如深圳市内八条河流水质均为劣类水2;城市湖泊水质急剧下降,昆明的滇池、南京的玄武湖和莫愁湖、杭州的西湖、武汉东湖都已严重富营养化,水质为类或劣类。不仅如此,城市地下水水质也在急速下降,在全国118个主要城市中,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2.2 水量不足主

5、要表现为绝对缺水与水质性缺水。绝对缺水的城市主要为北方城市。由于北方地区降水量小,地表径流量小,人均水资源量为720立方米每年,不能满足随经济发展而日益增长的用水量的需求,造成城市水量短缺。中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均水资源量为3600立方米每年,城市用水绝对数量大,理论上能够满足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但是,由于城市水环境污染,水质恶化,使大量的水失去应有的各种功能,造成水质性缺水。而北方城市水资源不足再加上水质性缺水,已造成城市用水的极度紧张。在全国现有的668个城市中,城市供水普及率达83%,而发达国家城市供水普及率基本达到100%。全国城市中有400座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

6、水,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许多城市已限时限量用水。有资料表明,全国城市日缺水量约为2000万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减少工业产值约2500亿元,同时也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3。2000年,天津、青岛、大连等大城市用水告急,不得不采用紧急调水来解救。水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3水环境生态系统不断恶化与生态功能的丧失城市水环境问题本质上是水质的恶化。水质恶化导致城市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水体发黑发臭,鱼虾绝迹。城市水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组成由高级的动植物退化为以病菌和其他细菌为主,使城市水体失去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城市的污染由单项污染向复合污染方向发展,水体污

7、染对人类的致病由一般病情向癌症及综合病症转化,污染物对人体的内分泌形成的干扰越来越严重。这是城市水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性变化后,水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功能降低对人类的直接危害。城市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将导致城市的萎缩和灭亡。2.4 原因分析2.4.1 污染排放增加城市水环境污染物质有来自于上游地区的外源污染和城市自身的内源污染。如今,全国各地均存在水环境污染问题。首先是河流上游多数农村地区存在的水土流失,化肥、农药的污染等成为主要的水体污染源,例如,在美国农业非点源污染占了75%左右,已成为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小型乡镇企业直接排污等也造成了河流上游污染,而大中型城市一般分布在河流中

8、下游地区,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不仅使其成为城市本身的污染源,而且还成为下游城市的外源污染源。城市内源污染主要由城市生活污水、城郊农业及养殖退水、工业废水、餐饮业废水、空气沉降物等组成,成分复杂,有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等。无机污染物包括酸、碱和无机盐类,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大气沉降;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和工业废水,它们富含氮、磷、钾、碳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被微生物分解成为水体植物的营养元素,例如一个人一年的排泄物相当于2615千克硫酸铵,9105千克过磷酸钙,3148千克硫酸钾4,有机污染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

9、化的主要原因;有毒污染物如氰化物、砷、酚类,以及汞、镉和铜等重金属离子,当含量较大时可将水中的细菌和动植物杀死,抑制水体的自净作用,破坏生态平衡,引发各种疾病和急慢性中毒,如日本的水俣病、骨痛病等。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日排放污水量为3000-4000万吨,1980年则为7500万吨,90年代达到1亿多吨,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域5。据国家环境公告,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10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14亿吨,比上年增加21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16亿吨,比上年增加61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33316

10、万吨,比上年减少214%。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51119万吨,比上年减少1213%;城镇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82117万吨,比上年增加510%。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12917万吨,比上年增加017%。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4014万吨,比上年减少410%;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8913万吨,比上年增加310%。据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2003年全国七大水系干流地表水只有5215%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要求,3811%的断面为四、五类水质,比上年上升1113%,超过五类水质标准断面的比例为913%。在我国七大江河流经的15个主要大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的水质

11、污染严重。在城市水体污染中,由于国家政策法令的不断落实,工业废水排放比重减少,而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城市水环境主要污染源,加大了水体治理的难度。2.4.2 自净化能力减弱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对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减弱。城市建筑和交通的发展,使城市不透水面积比越来越大,绿地面积及自然地面积迅速减少。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下垫面的变化大大改变了城市的水文特征。不透水面积比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增加,使城市暴雨洪水过程发生明显变化,径流系数提高,洪量增加,洪峰出现时间提前,洪峰过程变得尖瘦,增加了城区防洪排水的负担;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城市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和土壤对降水的净

12、化作用。城市河流渠道化导致水体环境恶化,对水体污染物的净化功能降低甚至丧失。由于传统的河流管理主要考虑河流的防洪功能,很少考虑其环境功能,因此将城市河流裁弯取直,在河流两岸修建防汛墙,又大量地使用混凝土、浆砌块石的硬质材料砌筑河床和护岸。结果,城市景观受到破坏,河流中的生物的生存环境随之消失,河流中缺少了以高等植物为主的生物群落,减少了微生物的附着物,降低甚至丧失了河流生态系统对水体营养盐、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净化功能。城市湖泊湿地的缩减与丧失,是造成城市水环境质量恶化的又一重要原因。自然景观在城市化过程中趋向人工化、单一化,城镇建设过程中直接侵占了大量的水面,许多天然水体被填平,例如常州

13、市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填平了一半左右的池塘和河道6。北京市在新中国成立时湖泊水面为600多百平方米7,但是在1960年至1974年间,因城市建设用地和施工弃土的需要,先后将太平湖、金鱼池等8个湖泊填埋,共损失湖泊水面3314百平方米。这不仅丧失了调蓄功能,同时还丧失了湖泊湿地对水体污染物的净化功能。第3章 城市地下水环境的问题3.1 城市地下水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

14、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3.2 进行监测,以预防为主。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在无良好隔渗地层,禁止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如果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3.3 治理措施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

15、主要有:物理处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原位处理法10。3.3.1 物理法是用物理的手段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治理的一种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3.3.1.1屏蔽法 该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常用的灰浆帷幕法是用压力向地下灌注灰浆,在受污染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从而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其他的物理屏障法还有泥浆阻水墙、振动桩阻水墙、板桩阻水墙、块状置换、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闭法等,原理都与灰浆帷幕法相似。总的来说,物理屏蔽法只有在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解污染物时才可考虑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封闭方法,多数情况下,它只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被用作

16、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3.3.1.2被动收集法 该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等收集起来,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的一种方法。被动收集法一般在处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等)时比较有效,它在美国治理地下水油污染时得到过广泛的应用。3.3.2 水动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系统,通过抽水或向含水层注水,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水体与清洁水体分隔开来。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的不同,水力控制法又可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上游分水岭法是在受污染水体的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通过注水井向含水层注入清水,使得在该注水井处形成一

17、地下分水岭,从而阻止上游清洁水体向下补给已被污染水体;同时,在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将受污染水体抽出处理。而下游分水岭法则是在受污染水体下游布置一排注水井注水,在下游形成一分水岭以阻止污染羽流向下游扩散,同时在上游布置一排抽水井,抽出清洁水并送到下游注入。同样,水动力控制法一般也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用于防止污染物的扩散蔓延。3.3.3 抽出处理法是当前应用很普遍的一种方法,可根据污染物类型和处理费用来选用,大致可分为三类:3.3.3.1物理法。包括:吸附法、重力分离法、过滤法、反渗透法、气吹法和焚烧法等。3.3.3.2化学法。包括:混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中

18、和法等。3.3.3.3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和土壤处置法等。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后的处理方法与地表水的处理相同,需要指出的是,在受污染地下水的抽出处理中,井群系统的建立是关键,井群系统要能控制整个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处理后地下水的去向有两个,一是直接使用,另一个则是用于回灌。用于回灌多一些的原因是回灌一方面可稀释受污染水体,冲洗含水层;另一方面还可加速地下水的循环流动,从而缩短地下水的修复时间。3.3.4 原位处理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的热点,不但处理费用相对节省,而且还可减少地表处理设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暴露,减少对环境的扰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19、原位处理技术又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3.3.4.1 物理化学处理法3.3.4.1.1加药法。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水体灌注化学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化合物形成沉淀等。3.3.4.1.2渗透性处理床。渗透性处理床主要适用于较薄、较浅含水层,一般用于填埋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污染羽流的下游挖一条沟,该沟挖至含水层底部基岩层或不透水粘土层,然后在沟内填充能与污染物反应的透水性介质,受污染地下水流入沟内后与该介质发生反应,生成无害化产物或沉淀物而被去除。常用的填充介质有:a.灰岩,用以中和酸性地下水或去除重金属;b.活性炭,用以去除非极

20、性污染物和CCl4、苯等;c.沸石和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用以去除溶解态重金属等。3.3.4.1.3土壤改性法。利用土壤中的粘土层,通过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改性物质,使土壤中的粘土转变为有机粘土。经改性后形成的有机粘土能有效地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3.3.4.1.4冲洗法。对于有机烃类污染,可用空气冲洗,即将空气注入到受污染区域底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污染物中的挥发性组分会随空气一起溢出,再用集气系统将气体进行收集处理;也可采用蒸汽冲洗,蒸汽不仅可以使挥发性组分溢出,还可以使有机物热解;另外,用酒精冲洗亦可。理论上,只要整个受污染区域都被冲洗过,则所有的烃类污染物都会被去除。3.3

21、.4.1.5射频放电加热法。通入电流使污染物降解。 原位物化法在运用时需要注意的是堵塞问题,尤其是当地下水中存在重金属时,物化反应易生成沉淀,从而堵塞含水层,影响处理过程的进行。3.3.4.2 原位生物修复的原理实际上是自然生物降解过程的人工强化。它是通过采取人为措施,包括添加氧和营养物等,刺激原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强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通常原位生物修复的过程为:先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原位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然后确定能最大程度促进微生物生长的氧需要量和营养配比,最后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现在所使用的各种原位生物修复技术都是围绕各种强化措施来进行的,例如强化供氧技术大致有以下几种:3

22、.3.4.2.1生物气冲技术。该技术与原位物化法中的气冲技术相似,都是将空气注入受污染区域底部,所不同的是生物气冲的供气量要小一些,只要能达到刺激微生物生长的供气量即可。3.3.4.2.2溶气水供氧技术。这是由维吉尼亚多种工艺研究所(Virginia Polytechnic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技术,它能制成一种由2/3气和1/3水组成的溶气水,气泡直径可小到55 m。把这种气水混合物注入受污染区域,可大大提高氧的传递效率。3.3.4.2.3过氧化氢供氧技术。该技术是把过氧化氢作为氧源注入到受污染地下水中,过氧化氢分解以后产生氧以供给微生物生长。过氧化氢常常要与催化剂一起注入,催

23、化剂用以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使之与微生物的耗氧速度相一致。第4章 改善现代城市水环境的措施4.1 加强宣传,树立爱水、节水思想,开发、推广节水技术。人类对水环境的错误认识和制度安排导致了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又引起了人类对水环境的重视,对水环境利用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利益差异使人类不断改变对水环境的认识。节水不仅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而且还可以相应地减少污水排放量,降低用于污水处理的费用,减轻水体污染程度。可以说,节水是资源利用步入良性循环的切入点,也是水污染控制由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如今,大多

24、数居民通过政府的宣传及日常生活的体会,已具有高度的节水意识。政府应当再接再厉,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民具有高度的节水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成立先进的节水管理机构,制定先进的政策、措施,开发、推广节水技术,普及节水器具;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促使单位产品的水耗稳步下降;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雨水、海水以及再生水,降低供水系统的漏耗。4.2 加快立法,控制污染排放。哈丁的公地理论、达赫门的分散理论认为,环境问题产生于外部不经济性,而外部不经济性源于公共资源的存在,以及市场价格未能反映公共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水污染属于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由于河流是大家的,每一个人都可无偿使用,即使污染和破坏水资

25、源也不用承担责任。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生产者的成本自己不承担却由社会承担,给社会造成了得不到赔偿的损失。市场失效导致稀缺资源的市场价格偏离其真实价格,投资者为了获取最大的额外利润而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成本,造成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退化,这是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根源。环境因素由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针对市场规则在“公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失效,城市政府不仅要发挥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整治与管理职能作用,也应当在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管理职能作用。根据城市本身的水环境特征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根据城市的水环境承

26、载力,科学制定地方性污染排放标准,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排放,强制企业进行污染处理,控制点源污染。4.3 建立合理水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协调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利用、污染排放的管理与控制单靠政策和法律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合理的经济调控手段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取消用水的“福利性”价格体系,适当提高水价,征收生活排污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水价和征收生活排污费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为污染治理及生态补偿提供资金。城市上游农村地区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水土流失,以及农村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的贡献率,已经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和工业的点源污染8,发展有机农业是解决城市上游水体

27、污染的根本措施。城市可以向农村提供适当的资金,作为农村有机农业的启动资金和由此造成的农业暂时性收益损失的补助金,这样既达到了清洁水源的目的,又能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健康发展的目的,真正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4.4 采取积极措施,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已超过工业点源污染,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已迫在眉睫。城市污水治理应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收集和处理,处理厂大型化,可以降低处理单位水量的基建投资,便于管理,而且可以降低处理能耗,降低单位水量的处理成本,这一点已是共识。然而,如果过于集中,污水收集和输送的成本将迅速上升,会抵消前述优点,如果再考虑污水处

28、理后的回用,适当分散处理,就近回用,就会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一个城市在规划其污水处理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污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再利用等各环节的费用,以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规模和处理方式,大分散,小集中。大城市的污水处理由于可以形成规模效益,可以和供水结合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外资,实行企业化经营;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暂时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均无意经营,只能由政府进行经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资金应由市民交纳的排污费和市财政提供,同时,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当与城市绿地和市民广场结合起来,广场下面不要全部建成超市或用作其他用途,可以适当建设污水处理厂。4.5 恢复城市自然湿地,增加城市

29、绿地。湿地能够滞蓄洪峰洪量,吸收和削减城市排除的污染物质,净化水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有关生物资源,被称为“生态之肾”。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忽视了它的作用,侵占和开垦湿地,使城市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而且割断了湿地与湿地之间、湿地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联系,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划定湿地保护区,保持湿地面积,保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在新建与改建过程中不断恢复城市原来的湿地,沟通湿地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联系。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逐渐恢复自然湿地,还要加强水土保持,减少裸地、涵养水土,必须加大城市绿地建设,扩大植被面积;在需要硬化的地面上,最大限度地利用渗水材料,能让

30、雨水直接进入城市土壤。这样既增加了植被和土壤对大气沉降污染物的吸收降解的机率,减少了水体污染源,又可以减少城市汇水,降低城市洪峰,同时还能补充地下水。4.6 修复城市水体生态系统城市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城市水库、水塘等,每种水体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在经受人工改造和遭受污染以前,水体生态系统主要由高等水生植物、活跃的鱼类、底栖动物及微生物组成。高等水生植物能够吸收、转化污染物质,水生动物能够通过食物链吸收转化水体污染物质,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整个系统通过各种生物的吸收、转化和降解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并且水生动植物具有明显的景观效应,增加水体美感。由于城市建设的某种需求,破坏了原来

31、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污染使水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失去了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所以,在不断减少城市水体污染源的前提下,城市水体的生态修复是改善水体水质的根本措施。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9。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是工程技术。对于城市河流,在不影响河流排洪的基础上建造梯级小水坝,不仅能保持城市河道水面,稳定河床水量,满足景观需求,还能曝气充氧、净化水质;尽量恢复岸边及河床高等植物群落,通过吸收、降解污染物质净化河水,改善河水水质。目前

32、,城市河流的修复技术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同样,在已退化的城市湖泊修复其健康的生态系统,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国家“十五”重大科技研究计划(863计划)“镇江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综合示范”项目,有希望在城市水环境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并能够提供一套或多套成熟的技术,人们可以借鉴其成果,利用城市水体健康的生态系统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第5章 东营市水环境问题5.1 东营市水环境质量调查、污染原因分析及评价5.1.1客水资源东营市水资源主要是客水资源,包括黄河、小清河、支脉河、淄河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90%以上来源于黄河。5.1.1.1黄河水资源黄河为多泥沙河流,径流

33、量随季节性变化大,这是黄河水污染的自然因素。由于河水中悬浮的泥沙使河水浑浊,降低了河水的透明度及复氧能力,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存在显著的吸附作用。径流量的变化,枯水期黄河水流量小、流速慢,水体稀释与自净能力较差,使纳污能力降低,加大了水体的污染。人为因素是黄河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河道。据1994年黄河流域人河排污口调查,有人河排污口1708个,以明渠漫流排放,主要是工业废水。全流域废污水人河量为41.7亿m3,主要污染物年入河量约为117万t,其中COD93.7万t、氨氮12.4万t、挥发酚0.133万t。黄河上游

34、兴建的水利工程对调节水量、拦蓄泥沙起了重要作用。但就只对水质的影响而言,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竣工时未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部分就留了下来,这也是水体污染的来源之一。水库蓄水后,原库区内的杂草、有机物、腐殖质等腐化分解,水温结构的变化利于浮游动植物及底栖生物的繁殖和发展,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再者,水库集中排沙时,水库下游河水含沙量骤增,泥沙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致使水质在一定时期内变劣。黄河多年的监测资料表明,黄河东营段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进行评价,多项指数超标,有时较严重。1999年的小浪底污水事件中,潼关断面CODcr浓度达122m

35、g/L,超V类水标准值(25mg/L)3.9倍,超类标准值7.1倍,且已影响到黄河下游河段。5.1.1.2其他客水资源小清河由济南过淄博、滨州进入东营境内34km。小清河东营段处于下游,上游三市的工业及生活污废水排人其中,同时又接纳广饶县工业及生活废水。从水质监测结果看,COD、NH3-N和挥发酚的含量100%超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超标在525倍之间:COD年极值46.0mg/L,超标6.7倍;NH3-N年极值13.1mg/L,超标7.7倍;挥发酚年均值0.132mg/L,超标25.4倍。综合污染指数16.91,小清河东营段水质为劣于V类水质。支脉河、淄河在进入东营

36、市境内已受到严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7.4、22.65,主要指标超标率为100%,呈有机型污染。其他如织女河、阳河、预备河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1.2 东营市境内河流境内河流主要有广利河、广蒲沟、东营河、溢洪河、永丰河、六干排、太平河、褚官河、草桥沟、挑河、神仙沟等。5.1.2.1 广利河:广利河是城区内河流,发源于垦利县、流经整个东营市区经广利港汇人渤海,全长51km。沿途支流,特别是东西城污水(包括污水厂处理后废水)经排污口直接排人广利河,现有排污口大小35个,日排污水量6万m3(污水处理厂占多数)。广利河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2002年广利港测站的COD为109mg

37、/L,单因子污染指数为3.63,水质超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近年来,通过加大投资,进行工程治理,适时地调引黄河水大流量冲刷河道,水质有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污水排量也在与时俱增,水体污染愈加恶化,直接影响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5.1.2.2 其他主要河流:东营河、溢洪河、挑河、神仙沟分别汇人了胜利采油厂,垦利炼油厂,河口、孤岛、孤东采油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COD单因子指数都大于4.6,超V类标准,呈有机物污染。草桥沟未超V类标准。5.1.3 水库市自来水和耿井水源是东营市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在水库进、出口都设了监测断面。监测项目包括:水

38、温、pH值、总硬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铅、镉、石油类、总磷、氯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阴离子洗涤剂、总锌、硫酸盐等27项。饮用水源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评价,各项参数全部达标,水质良好,符合水域功能区划要求。辛安水库水质较好。广南、广北水库污染十分严重,应采取措施并加强保护。5.1.4 地下水地下水水质NH3-N、氯化物、总大肠菌群均超(GB/T14848-93)类标准,其中以氯化物超标最严重(超27.84倍),为不适于饮用、高矿化度、高硬度的苦咸水。5.1.5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据监测,按G

39、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类标准进行评价,海水主要污染物是CODcr、铅、活动磷酸盐和石油类,各点所有监测项目年均值不超标,达到相应功能区划的要求。5.1.6 综合评价2003年3月环境质量报告书全市的地表水中,黄河未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符合功能区划的要求;东营河、草桥沟3条河流未超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广利河、淄河、支脉河、溢洪河、挑河、神仙沟等河均超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小清河超V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呈有机型污染,已丧失水体使用功能,与区划要求相差甚远;自来水、耿井水源两水库的水质良好;近岸海域水质较好。5.2 东营市水

40、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黄河水城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确定了分步实施的原则,按2010年、2011年、2012年三个阶段实施,并分阶段确定了建设目标。2010年,主要以广利河和五六干合排的水污染治理为主,通过工程建设使广利河(明汇闸-明海闸)和东城中心水系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体;广利河(明泓闸-明汇闸)、五六干合排和开发区水系水质达到山东省流域治理目标。2011年,继续以广利河和五六干合排的水污染治理为主,陆续展开对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干排、六干排的污染治理,通过工程建设使广利河(明汇闸-登州路)和东城中心水系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体;广利河其他区域和五六干合排、开发区水系达到地表水环

41、境质量标准类水体,其他河流水质有明显改善。2012年,全面完成对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干排、六干排的污染治理,通过工程建设使老广蒲河、东营河、五干排、六干排达到山东省流域治理目标,全面完成工程总体目标11。为确保水质的持续改善,方案还提出了实施排污许可与排水许可两项制度、严格落实区域限批政策、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投入、鼓励中水与雨水的再生利用、建立健全黄河水城管理机构等14项配套政策措施,建立黄河水城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同时方案还建议,将黄河水城水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对相关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政务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5.3 建议及对策5.3.1 保护黄河免受污

42、染东营市地处黄河最下游,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12。建议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加强现有流域机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权。沿黄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呼吁国家尽快把黄河流域列入全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点,加强黄河水资源保护法规的建设,以遏制水污染的发展。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督促黄河流域各省政府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立即关停一切仍在非法生产的“五小”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排污大户实施限期治理,做到达标排放,以提高水体质量。征收水资源污染补偿费。依据水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和污染水

43、资源的经济补偿原则,尽快建立水资源污染经济损失评估和补偿机制,真正做到“谁污染,谁承担”。通过经济手段减少污染。5.3.2 坚持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污染源制订水资源总体规划并加强管理,确保东营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节约,促进污水管理及其资源化。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控制排污总量,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充分利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加强节水措施。农业用水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工业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水用水次数;生活方面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

44、具,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鼓励使用中水,实现用水闭路循环或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重复利用率。充分利用海水资源,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新的建设项目必须通过环境评价,并且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改原来的末端治理为源头治理。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是预防为主,灵魂是持续改进,总的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他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企业特别是导致污染较严重的单位,推行ISO14000标准,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环境意识和守法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

45、改造,改进工艺技术,适应绿色消费潮流;有利于做到治理环境污染同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并重,实现其合理利用,对保护地球上的不可再生和稀缺资源起到重要作用。第6章 结论 我国城市水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承载的人口和经济负荷大、排污强度高、环境系统构成复杂,控制难度和风险大。多年来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实践表明,解决城市水污染控制问题不仅要在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工程技术领域不断有所发展和突破,同时更要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加强对城市水环境系统的科学管理,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好城市水环境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冉星彦.浅论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北京水利,2001(4):12-13.2

46、 周海丽,史培军,徐小黎.深圳城市化过程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73-279.3 宋军继.浅谈当前城市水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水土保持研究,2003(3):114-116.4 缪金华,丁清波,刘斌.浅谈人粪尿污染城市水环境的防治对策.污染防治技术,2002(1):59-60.5 崔卫华.水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2003(3):12-17.6 高超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太湖水环境保护:困境与出路.地理科学,2003(6):746-750.7 周魁一,谭徐明.论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海河水利,2001(3):5-11.8 张维理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中国农业科学,2004(7):1008-1017.9 王国祥,成小英,濮培民.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湖泊科学,2002(3):273-282.10 韩卓育,地下水污染及防护治理,农业与技术,2012(9).11 张瑞青,张克峰,李福林,东营市广利河水系统污染防治对策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5):43-45.12 东营市环境保护局,东营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Z,东营市环境保护局网站, 2010-8-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