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运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360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运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无字处也精彩谈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运用“空白”原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使绘画作品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给人留下无限的美好遐想和无穷的思维空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也同样具有“空白”,这些所谓的“空白”是文章作者在有意或无意间留下的、没有写明的意蕴空间。它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如能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巧妙地进行教学,就能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力,丰盈学生的内心体验。一、推敲词句补白,倾听人物心声小学语文教材以写人叙事的文章为主,这些课文对人物的描写往往存在着“空白”。人物描写的“空白”包括:心理描写

2、空白、动作描写空白、语言描写空白、神态描写空白等,教学中如能进行扎实到位的训练,就能丰满人物形象,让人物更具有吸引力。例如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中,在教学“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一句时,我抓住“犹豫”一词,出示练习:“她想:如果( );她又想:如果( )。”引导学生通过填空,来想象当时英子的心理活动。学生通过想象,走进了主人公英子的内心世界;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也顺其自然地理解了“犹豫”一词的含义。课件出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 地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 地赞扬道。又如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一课,

3、课文在写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戴嵩的画这一部分时存在着两处空白点,即商人和教书先生说话时神情、动作的空白和其他围观人物语言的空白。我在教学中,就抓住了这两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补白。首先学生通过自读,找出了这两段话。我说:“光这样夸赞还不是很有味道,如果你就是商人或教书先生,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夸赞呢?你们能试着填填看吗?”就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打开了。有孩子说:“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激动地称赞道。”有的说:“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竖起大拇指地称赞道。”也有的说:“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看得入了神,自言自语地赞扬道。”

4、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补白,但我还不肯罢休,紧接着追问:“小朋友,围观还有其他很多人,如果你也是其中一个,你能模仿商人和教书先生那样来夸赞戴嵩的画吗?”孩子的模仿能力真的很强,不一会儿,精彩的话语就出现在了课堂上:“画得太好了,画得太好了,真是画得活灵活现!”“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你真是画技高超!”“太棒了,太棒了,你这个画家真是名不虚传!”在以上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两处空白,既进行了语言的拓展训练,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戴嵩的画技高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揣摩标点补白,品味其中韵味标点符号虽然小,但一篇完整的文章绝对少不了它,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5、。很多著名作家也是标点符号运用的高手,文章中的有些标点往往意蕴深刻,令人回味。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类标点,让学生揣摩标点隐含的内容,品味其中韵味。例如盘古开天地一课中,第四自然段段末:“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最后是省略号。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拓展想象:师:同学们,盘古的变化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脚指、骨骼会变成什么?请你来填一填:他的( ),变成了( )的( )。生1:他的五指,变成了壮观的五指山。生2:他的胡须,变成了绿油油的藤条。生3:他的头发,变成了嫩绿的柳枝。生4:他的牙齿,变成了高大无比的山峰。师:放眼望去,

6、所有的这些都是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创造的,让我们用一句话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景仰吧!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学生的回答充实了文本内容,内化了“他的( ),变成了( )的( )”的句式类型,让神话的神奇感体现得更加丰盈,让老祖宗盘古的形象更加高大。三、利用插图补白,实现图文结合人教版教材插图精美,贴合文章实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把握插图这一资源,教学时合理有效地利用插图,进行各项语文能力训练,实现以图促读、以图促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例如四季这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课文插图十分精美,课堂上,教师就可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

7、图上画了什么?如在说春天这幅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草的颜色,还可以说说小鸟的心情,它会说些什么。有学生说出下面一段话:“春天到了,小草长出了尖尖的芽,一只小鸟飞来了,唱着歌。草芽对小鸟说:你好,你能给我唱首歌吗?小鸟说:好啊!于是,小鸟给草芽唱歌,草芽给小鸟伴舞,他们好快乐!”通过看图说话,学生不仅理解了春天的特点,而且在对图像信息的解读中,加强了语言信息的传送。例如燕子专列一课,插图描绘的是瑞士女孩小贝蒂蹲在草地上救护燕子的情景,但课文对于小贝蒂怎样救护燕子的内容用只言片语带过了。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小贝蒂的动作、神态,写一写小贝蒂怎样救护燕子。几分钟后,学生们用一段段生动

8、的语言描绘出了小贝蒂救护燕子的过程,有孩子这样写:“小贝蒂穿着大衣,带着帽子,走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路上。天上,雪花在翩翩起舞,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山上到处一片雪白。贝蒂在一棵粗壮的大树下发现了几块岩石,她赶快跑过去,跪在雪地里,擦去石头上的积雪,望岩缝里瞧,里面有一只奄奄一息的燕子。贝蒂轻轻地捧起燕子,用双手给她取暖。就这样,她救护了一只燕子。尽管她的脸已经冻得通红,手也冻僵了,但她还是坚持继续寻找燕子”可见,课文插图不只是课文的辅助材料,更是可以挖掘的课程资源,这样的插图让学生有话可写,也容易写好,更能促进对于文本内涵的把握,深化对文本人物的理解。四、想象结尾补白,延续文本精彩有的文章写至高

9、潮处,嘎然而止,文虽结束但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以课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只要能够给予他们机会想象,他们往往能给我们一次次的惊喜。例如小摄影师一课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男孩离开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高尔基在小男孩走出办公室之后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故事如何发展,小摄影师究竟还会不会再来,是否能顺利拍到高尔基的照片,写一写后面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练习,一定要基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要注意在与课文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一致性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一定的新意。总之,教师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中重视“空白”、巧用“空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