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364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题 目: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院 系: 西南交大科技学院 专 业: 工业与民用建筑 姓 名: 李丹丹 指导教师: 窦胜谭 2012年5月院系: 西南交大科技学院 专 业: 工业与民用建筑 年 级:2010级学号: 20101996 姓 名: 李丹丹 论文题目: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指导教师评 语 是否同意答辩 过程分(满分20) 指导教师 (签章) 评 阅 人评 语 评 阅 人 (签章)成 绩 答辩组组长 (签章) 摘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年代。其所有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

2、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现为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宇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

3、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目 录第一章 原材料质量控制11.1 水泥11.2 粗骨料21.3 细骨料21.4 矿物掺合料31.5 外加剂41.6 水5第二章 混凝土性能要求62.1 拌合物性能62.2 力学性能82.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8第三章 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113.1 一般规定 113.2 原材料进场113.3 计量113.4 搅拌123.5 运输133.6 浇筑成型133.7

4、养护15第四章 混凝土质量检测174.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验174.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17结论 19致 谢20参考文献21第一章 原材料质量控制11 水泥111水泥的选择a水泥品种宇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b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c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d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e大体积混凝土f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g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惨用较多的矿物掺合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h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

5、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i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1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1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a宜采用旋窑活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b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c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d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eGB175-2007规定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落实这一规定对混凝土质量控

6、制很重要。f水泥需求量很大,水泥温度过高是拌制对混凝土性能不利(外加剂的适应性,如高温缓凝、高温保坍等)1.2 粗骨料121 标准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12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内容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和坚固性;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粗骨料还包括岩石抗压强度。(没有列有害物质含量,进场时根据情况需要才检验)123 在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a连续级配粗骨料堆积紧密,空隙率较小,节约其他原材料,有利于混凝土性能。b粗骨料粒径太大不利于混凝土浇筑成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太小则限制混凝土变形作用较小c坚固性是保证粗骨料性能稳定

7、的重要方法;d粗骨料粒径太大或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不利于混凝土骨料合理堆积和应力分布,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含泥(泥块)明显影响高强混凝土强度;岩石抗压强度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30%可行。e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表面采用碱活性骨料是首选方案。1.3 细骨料131 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2010规定了用于混凝土的海砂的质量标准。132人工砂人工砂代替天然河沙是大势所趋。人工砂主要是石粉含量高,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偏大,采用高水平的制砂设备可以解决。人工砂宇碎石往往处于同一石料场,通常在选择料场时根据情况需要才检验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133细骨料在应用方面尚符合以下规定a对

8、于混凝土,尤其是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如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等,含泥(包括泥块)较多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利影响b采用海砂时,需要用专用设备进行淡水淘洗。海砂的氯离子含量控制比河砂严格得多,河砂指标为0.06%。c对于人工砂中石粉含量控制指标,既能满足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又能促进人工砂生产水平的提高。d我国部分地区有特细砂资源,将特细砂与机制砂混合使用效果较好,但如果单独采用特细砂配置结构混凝土,混凝土的收缩趋势较大,工程质量控制难度较大。1.4 矿物掺合料141矿物掺合料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钢渣粉、磷渣粉;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

9、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有关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走,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揖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的有关规定,其他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有关规定。142控制项目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C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粒化高炉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

10、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钢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t流动度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和安定性;磷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和安定性;硅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硅含量。矿物掺合料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放射性。143矿物掺合料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a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b在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c矿物掺合料宜与高效减水剂同时使用。d对于高强混凝土或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等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采用低于级的粉煤灰。e对于高强混

11、凝土和有耐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当需要采用硅灰时,不宜采用二氧化硅含量小于90%的硅灰。砂中的其他物质含量表示混凝土用海砂的贝壳含量(按质量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40C35-C30C25-C15贝壳含量35810表示人工砂中石粉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 C25石粉含量 MB1.45.07.010.0石粉含量 MB1.42.03.05.0 15 外加剂151规定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防冻剂JC475和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的有关规定。152外加剂质量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和外加剂匀质性两方面,混凝土性能方面

12、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外加剂匀质性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pH值、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含气量;防冻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含气量和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膨胀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和抗压强度。153外加剂的应用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时,外加剂应与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b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混凝土冬期施工

13、可采用防冻剂。c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d宜采用液态外加剂。16 水161规定混凝土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有关规定。162主要控制项目混凝土用水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pH值、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和水泥胶砂强度比。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163混凝土用水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a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b当骨料具有碱活性时,混凝土用水不得采用混凝土企业生产设备洗涮水。第二章 混凝土性能要求2.1拌合物性能211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

14、工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的有关规定;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212混凝土稠度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采用坍落度、维勃稠度或扩展度表示。坍落度检验适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检验适用于维勃稠度5s30s的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度适用于泵送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划分(mm)坍落度、维勃稠度和扩展度的等级划分及其稠度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示规定.等级 扩展度F1340F2350-410F3420-480F4490-550F5560-620F6630等级坍落度等

15、级坍落度S110-40v031S250-90v130-21S3100-150v220-11S4160-210v310-6S5220v45-3表示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mm)拌合物性能允许偏差坍落度设计值4050-90100允许偏差1020微波稠度设计值1110-65允许偏差321扩展度设计值 350允许偏差30213 坍落度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设计值不宜大于180mm。214 泵水高强混凝土泵水高强混凝土的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自密实混凝土的扩展度不宜小于600mm。215 混凝土拌合物a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应影

16、响混凝土的正常施工。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b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不得离析或泌水。c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d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3.1.8的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或其他准确度更好的方法进行测定。表示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环境条件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土干燥状态0.300.061.0潮湿但不含氯离子0.20潮湿其含有氯离子的环境、

17、盐泽土环境0.10除冰盐等侵蚀物质的环境0.06e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宜符合表示的规定。表示混凝土含气量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混凝土含气量(%) 20 5.5 25 5.0 40 4.522力学性能221 规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有关规定。222 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划分为 C10、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

18、0、C95和C100。223 抗压强度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评定,并应合格。2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231 规定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有关规定。232 混凝土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的规定。表示混凝土抗冻、抗水渗透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抗冻等级(快冻)抗冻标号抗渗等级抗硫酸盐等级F50F250D50P4KS30F100F300D100P6KS60F150F350D150

19、P8KS90F200F400D200P10KS120F400 D200P12KS150 P12KS15023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采用氯离子迁移系数(RCM法)划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时,应符合表示的规定,且混凝土龄期应为84天等级RCM-RCM-RCM-RCM-RCM-氯离子迁移系数DRCM(1012m2/s)DRCM4.53.5DRCM 4.52.5DRCM 3.51.5DRCM 2.5DRCM1.5b当采用电通量划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时,应符合表示的规定,且混凝土龄期宜为28d。当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与矿物掺合料之和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时

20、,测试龄期可为56d。等 级Q-Q-Q-Q-Q-电通量QS(C)QS 40002000 QS 40001000 QS 2000500 QS 1000QS 500表示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等级划分234 抗碳化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表示的规定等 级T-T-T-T-T-碳化深度D(mm)d3020 d3010 d 200.1 d 10d0.1表示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等级划分235 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示的规定。等 级L-L-L-L-L-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c(mm2/m2)C1000700 C1000400 C700100 C400d100236 混凝土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21、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评定,并应合格。第三章 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31-般规定混凝土生产施工之前,应制订完整的技术方案,并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成型过程中严禁加水。32 原材料进场321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产品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322 原材料进场后原材料进场后,应按本标准第7.1节的规定进行进场检验。323 水泥检查水泥应按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批存储,并应采取防潮措施;出现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水泥

22、出厂超过3个月(硫铝酸盐水泥超过45d) ,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324 粗、细骨料堆场粗、细骨料堆场应有遮雨设施,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粗、细骨料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人杂物。325 矿物掺合料存储矿物掺合料存储时,应有明显标记,不同矿物掺合料以及水泥不得混杂堆放,应防潮防雨,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矿物掺合料存储期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326 外加剂外加剂的送检样品应与工程大批量进货一致,并应按不同的供货单位、品种和牌号进行标识,单独存放;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检验,合格者应经粉碎至全部通过600um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

23、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如有沉淀等异常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3 计量331 计量设备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设备的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的有关规定,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并应定期校验。混凝土生产单位每月应自检1次;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准。332 原材料计算a每次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示的规定,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1次。原材料种类计量允许偏差原材料种类计量允许偏差胶凝材料2拌合用水1粗、细骨料3外加剂1b对于原材料计量,应根据粗、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粗、细骨料和拌合

24、用水的称量34 搅 拌341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的有关规定。混凝土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342 原材料投料方式原材料投料方式应满足混凝土搅拌技术要求和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要求。343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示采用;当搅拌高强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宜延长30s。对于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可在保证搅拌均匀的情况下适当缩短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2次。 344 同一盘混凝土的搅拌匀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a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b混凝土稠度两次测值的差值不应大于表3.1

25、.2.4规定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的绝对值。345 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宜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提高拌合物温度,也可同时采用加热骨料的方法提高拌合物温度。当拌合用水和骨料加热时,拌合用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表3.4.5的规定;当骨料不加热时,拌合用水可加热到60 以上。应先投人骨料和热水进行搅拌,然后再投人胶凝材料等共同搅拌。35 运 输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并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当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混凝土时,道路应平整;当采用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时,搅拌罐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当采用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时,卸料前应采用快采用

26、档旋转搅拌罐不少于20s:因运距过远、交通或现场等问题造成坍落度损失较大而卸料困难时,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人适量减水剂并快档旋转搅拌罐的措施,减水剂掺量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运输应保证混凝土连续泵送,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至施工现场接收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90min。36 浇筑成型361 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并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并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

27、情况,应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失稳、不跑模和不漏浆。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以及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千燥的地基土、垫层、木模板应浇水湿润。362 温度当夏季天气炎热时,混凝土拌含物人模温度不应高于35 ,宜选择晚间或夜间浇筑混凝土;现场温度高于35 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浇水降温,但不得留有积水,并宜采取遮挡措施避免阳光照射金属模板。当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人模温度不应低于5 ,并应有保温措施。363 浇筑过程在浇筑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364 泵送混凝土输送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最小内径宜符合表示的规定;混凝土输送泵的泵压应与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和泵送高度相匹配;

28、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道应支撑稳定,不漏浆,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施工现场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热措施。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强度等级泵送混凝土在同一时间段交替浇筑时,输送管道中的混凝土不得混人其他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3.0m时,宜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辅助设备。365 浇筑竖向结构物浇筑竖向尺寸较大的结构物时,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控制300mm350mm;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可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沿高度均匀上升,分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m;对于清水混凝土浇筑,可多安排振捣棒,应边浇筑混凝土边振捣,宜连续成型。366 浇筑布料点自密实混凝土浇

29、筑布料点应结合拌合物特性选择适宜的间距,必要时可以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布料点下料间距。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及混凝土结构、构件或制品的制作方式选择适当的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367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宜采用机械振捣。当施工无特殊振捣要求时,可采用振捣棒进行捣实,插人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振动作用半径的一倍,连续多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人下层拌合物约50mm进行振捣;当浇筑厚度不大于200mm的表面积较大的平面结构或构件时,宜采用表面振动成型;当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成型混凝土制品时,宜采用振动台或表面加压振动成型。振捣时间宜按拌合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等不同情况,控制在10s30s内,当混凝土拌合物表面

30、出现泛浆,基本无气泡逸出,可视为捣实。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示的规定。混凝土生产地点气温25 0C 25 0C预拌混凝土搅拌站150120施工现场12090混凝土制品厂9060368 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同时,应制作供结构或构件出池、拆模、吊装、张拉、放张和强度合格评定用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并应按设计要求制作抗冻、抗渗或其他性能讨验用的试件。在混凝土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浇筑面进行抹面处理。混凝土构件成型后,在强度达1.2MPa以前,不得在构件上面踩踏行走。37 养 护371 养护定义生产和施工单位应根据结构、构件或制品情况、环境条件、原材料情况

31、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等,提出施工养护方案或生产养护制度,并应严格执行。372 混凝土施工养护混凝土施工可采用浇水、覆盖保湿、喷涂养护剂、冬季蓄热养护等方法进行养护;混凝土构件或制品厂生产可采用蒸汽养护、湿热养护或潮湿自然养护等方法进行养护。选择的养护方法应满足施工养护方案或生产养护制度的要求。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时,混凝土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膜内有凝结水;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通过试验检验养护剂的保湿效果。对于混凝土浇筑面,尤其是平面结构,宜边浇筑成型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373 混凝土施工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于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采

32、用浇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b对于采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或掺加缓凝剂的混凝土以及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采用浇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c对于竖向混凝土结构,养护时间宜适当延长。374 混凝土构件或制品厂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蒸汽养护或湿热养护时,养护时间和养护制度应满足混凝土及其制品性能的要求。b采用蒸汽养护时,应分为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养护阶段。混凝土成型后的静停时间不宜少于2h,升温速度不宜超过25 /h,降温速度不宜超过/h,最高和恒温温度不宜超过65 ;混凝土构件或制品在出池或撤除养护措施前,应

33、进行温度测量,当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大于时,构件方可出池或撤除养护措施。c采用潮湿自然养护时,应符合本节第3.7.2条第3.7.5条的规定。375 大体积混凝土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应进行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5 ,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0 。对于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a日均气温低于5 时,不得采用浇水自然养护方法。b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5MPa。c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 方可拆除,或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时拆模,拆模后的混凝土亦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d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时,方可撤除养护措施。第四章 混凝土质

34、量检验4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验411 原材料进场原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验收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外加剂产品还应具有使用说明书。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检验,检验样品应随机抽取。412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散装水泥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袋装水泥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硅灰应按每30t为一个检验批;砂、石骨料应按每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外加剂应按每50t为一个检验批;水应按同一水源不少于一个检验批。b.当符合下列条件之时,可将检验批量扩大一倍。1)对经产品认证机

35、构认证符合要求的产品。2)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次检验合格。3)同一厂家的同批出厂材料,用于同时施工且属于同一工程项目的多个单位工程。c.不同批次或非连续供应的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混凝土原材料应作为一个检验批。413 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2章的规定 4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421 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抽样检验。422 混凝土拌合物的检验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a混凝土坍落度取样检验频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有关规定。b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采用同一批次水泥和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至少检验1次。c同一工程

36、、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应至少检验1次;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和采用同一批次海砂的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应至少检验1次。42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2.1节的规定。424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强度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有关规定,其他力学性能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b耐久性能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有关规定。c长期性能检验规则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中耐久性检验的有关规定执行。425 混凝土力学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应符合本

37、标准第2.2节的规定;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1.3节的规定。结 论通过对混凝土性能、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论述。让我们明白怎么防止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原材料i的质量控制,并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平行检查和旁站监理,如发现有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或事项绝不迁就,并及时要求施工方整改,该返工的要彻底返工,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才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致 谢感谢我的导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

38、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窦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姐妹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三年了,仿佛就在昨天。三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本文来自文秘之音,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