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3048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建筑业 政府监管不当 不良利益方渗入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建筑毕业论文 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曹飞 适度松绑、驱除蛀虫才能助推发展阻碍发展阻碍发展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适度松绑、驱除产业蛀虫 2007215038 曹飞 建筑721班0、 前言 建筑行业是一个永恒产业,任何时代都无法缺失。它由最初的人类用于躲避野兽攻击及自然灾害,用于生存的简单遮挡物,发展到现在的无所不能的现代化建筑。随着人类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生存条件之后,有开启了生产及精神文化需求的各类新型建筑。发展到当代,它已不再简单的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场所了。它的质量、功能不仅仅关系到开发商、施工单

2、位的利益和千千万万业主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稳定问题。 当今建筑业已遍布人类活动的各个角落,从一个人的生活、生产需求大到一个国家,全世界都离不开它。所以它与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人类文明以及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而发展到与多个行业并存的局面。它牵涉到与建筑有关的各个产业的发展,所以建筑行业有一点动静即会影响到与其有关的产业,同时影响到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它的兴亡不仅仅关系到建筑产业内部格局的变化还会对与它有关的产业产生巨大乃至灭顶之灾。当今建筑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行业,已发展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

3、部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建筑行业的伟大以及责任之重大。所以作为建筑行业内的个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建筑上的一砖一瓦的得失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不算什么,但它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一个国家的安全。那么应该把建筑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提高到国家安全层面上来,这样才能让建筑行业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门永恒产业。建筑业的质量、安全如此的至关重要,就要求从事建筑行业的每个人都要以质量、安全为己任,从自己做起,严格要求。建筑行业质量要从源头把关,尽可能的把有碍质量、安全的因素从一开始就拒之门外,不让它对任一建筑有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有效扼制腐败及提高施工质量,公开招投标应运而

4、生,从总体上看已将建筑行业提高很大的一个水平,将施工较差、能力较弱的企业闭之门外,让有能力的单位来建设。这无疑让建筑行业的质量、安全有了一较高的起点,但光靠这些还是不够的。随之而来的施工全过程更要严格把关,作为甲方的现场监督人员,监理,责任重大让施工全程都有一个较高的保障。最重要的还是施工单位的严格自律及完善公正的考核制度,让每个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更好的把好自己那一关,从而最终让建筑能有较高的质量水平。然而施工中任何突发事情都可能发生,那么就要求决策者能当机立断给予完善的补救方案尽可能的挽回损失,补救质量缺陷。所以呢,为了建筑业的繁荣发展,便要求其构成的任一方都得努力,都得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将

5、建筑行业,做成一大产业,做成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1、浅谈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几个因素1.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

6、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1.2、 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

7、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a、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b、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c、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止常施工。d、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e、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f、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8、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百年大计,质量策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

9、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1.3、 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1.4、 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

10、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1.5、 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

11、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1.6、 其它具体因素1.6.1、质量问题 在目前的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使质量管理的措施不能到位, 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坚持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质量方针并未落到实处。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口号, 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 真正做到的可以说并不多。 b)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真正激发施工企业的

12、每一个职工来关心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最高阶段, 强调的是全员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但在质量形成过程中,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c)施工组织设计并不切实, 甚至很多施工组织设计只是应付招投标的审查, 真正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未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未真正发挥出效益。 d) 过程控制的概念只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之中, 持续改进的观念比较淡薄。即在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中只是处于对目前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并没有在吸取现有质量问题教训的基础上, 进一步总结, 对施工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 e)科学的、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还未建立。一是质量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并未

13、严格要求, 二是一切用数据说话的科学质量记录分析体系还不完善。1.6.2、 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精确等, 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a)违背建筑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 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 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 无法设计; 无图施工; 任意修改设计, 不按图施工; 工程竣工不讲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现象, 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房屋倒塌事故也时有发生。 b)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 提供的地质资料, 数据有误, 地质

14、勘察时, 钻孔间距太大, 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 c)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各种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 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 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 从地基处理, 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d)设计计算问题。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 计算简图不正确, 计算荷载取值过小, 内力分析有误, 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 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等, 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e)建筑材料不及制品不合格。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 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全性不良, 砂石级配不

15、合理, 有害物含量过多,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外加剂性能, 掺量不符合要求时, 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 抗渗性, 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露筋等质量问题。f)施工和管理问题。由于施工的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工期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 加之目前部分工程建设单位不是长期从事基本建设工作, 对工程管理监控、基建程序等尚不十分清楚。因而在监督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留下隐患。2、质量控制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包括研究国外的经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把工程质量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制。这个体制不外乎三个层次:一是政

16、府监管,二是建设单位(业主)负责,三是建筑产品的直接生产者负责。由这三个层次构成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管理的体制。2.1、质量控制体系2.1.1、政府监管 质量控制体系的第一层次是政府监管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我们市场运行的规则还不完善,但就现有的规则,实施中的问题也很多。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很普遍。所以,政府要下功夫。a、一方面要构造这个市场,健全运行规则,同时要保证这些运行规则的实施。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b、还有微观的一方面,就是政府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从80年代开始就抓政府的质量监督、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了很可观的监督力量

17、,地以上城市都建立了质量监督站,90%县以上的城市也建立了质量监督站,一些专业部也建立了质量监督站。但是笔者认为政府质量监督方面是存在不足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质量监督的地位,在实际把握上不够准确。监督工作有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混淆。如,由质量监督站去组织质量验评、竣工验收,进行过程检查等,这等于成了企业质量检查员了。二是政府质量监督重点监督什么,不够明确。三是现有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政府监管部门只有明确了监管的内容,认真执行监管的权力,才能有力的实施政府的监管职能。2.1.2、建设单位监管 质量控制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是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工程的所

18、有者,也是工程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工程的责任者。现在有的建设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高,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因素。另一个方面,受雇于建设单位的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施监督的工程监理的工作的好坏对工程质量也是有一定影响的。监理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不能盲目的听从建设单位的意见,一味的服从,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监理单位还要在人才结构上、能力上尽快进行调整,适应监理工作的需要。2.1.3、施工单位监管 质量控制体制的第三个层次,应该是由直接生产者来保证质量。首先由于现在直接生产者不规范操作的问题太多,特别是对政府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不认

19、真贯彻,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太多,造成工程质量无法保障,甚至出现事故。另一方面,施工单位的人员不稳定,有的甚至是“草台班子”,现拼现凑,具体施工人员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属于放下锄头拿铲子的建筑工人,技术性稍高一点就无法按质完成。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又何谈保障工程质量呢?所以,加强施工单位的法制意识,遵章守纪,提高工人的素质,按要求施工是非常必要的。2.2、 施工队伍人员的管理 工程质量的优劣, 涉及到项目经理、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 必须保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施工、质检队伍。人作为工程项目的控制者, 同时也是质量的创造者, 其他一切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都是由人来支配的

20、, 因此,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工程指挥部在发包工程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做出承诺, 并写入施工合同中,要求施工单位从开始就明确, 不管工程有多紧张, 速度要求多快, 工程质量决不能忽视。施工单位所有人员都必须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根据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 进行全面质量设计, 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在工程施工中不间断地加强对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 提高他们的质量观念。并定期在甲乙双方碰头会上, 对前期工程质量进行总结讲评, 表彰质量优良的分项, 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研究改进方法, 制定解决方案。同时, 对下步工作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进一步强

21、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2.3、 材料的管理 工程材料作为工程实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材料的质量直接反映在工程上。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是导致豆腐渣工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 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工程指挥部制定和实行了优选材料, 优选产品制度, 对几十种材料和产品实行质量审查和严格把关。整理提供进场的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 除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外, 还必须经化验室检验, 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方能进仓投入作用, 绝不让劣质材料流入本项目工程中。材料采购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用料供应计划采购, 按工程实际进度调整采购

22、时间。特别是水泥, 每批水泥进仓时, 仓管员必须做好水泥出厂日期、进仓日期及领用时间的登记, 严格按出配厂( 进仓) 先后顺序领用, 确保每批水泥在出厂二个月内用完。如确实未用完的, 必须经重新化验, 按实际化验标号在其它非结构部分使用( 本工程未出此情况) 。一个工程尽量用同一标号及品牌的水泥, 实在不能时, 必须分开标号主及品牌堆放, 分开使用, 不得混杂。 2.4、 机械的管理 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对工程质量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机械设备的选用着重从其主要性能参数、性能可靠性、生产适用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上考虑, 要能适应该项工程特点和具体施工条件, 满足和保证工程质

23、量的要求, 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5、 严格现场管理 工程质量是通过一道道施工工序形成的, 只有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建立了全面质量保证体系, 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专人进行监督、复查和跟进, 保证每一工序顺利衔接, 随时根据进度调整施工方案, 保证及做好各原材料的地场签证、送检和各隐蔽工程验收签证等。整理提供每天开工前各班组进行当天施工技术要领交底,收工前由进行自检, 每周组织全面检查, 及时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严格控制施工偏差, 并做好详细记录。主要施工方加强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主要是严格班组自检和交接制度, 按照生产者负责

24、质量的原则, 所有生产班组必须对本班组的操作质量负责, 完成或部分完成施工任务时, 要及时进行自检, 如有不合格的项目要及进进行返工处理, 达到合格的标准,经工长组织质量检查员和下道工序的生产班组进行交接检查, 确认质量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综上所述,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建设项目的核心, 是决定工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想一个工程有好的质量,不是单一方面可能做到的。只有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工程监理、施工单位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把工程质量抓上去。最终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没有质量, 没有质量, 就没有投资效益,没有工程进度, 没有社会效益。 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

25、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程成功的施工管理, 从一个方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清晰的范例, 说明项目管理中工程要素的控制是环环相扣,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能顾此失彼, 要正确对待几个要素的相互关联的一面, 才是科学态度。3、工程实例处理与分析地基处理质量事故分析3.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国家直接投资的的粮库,因此工程的重要性使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建设过程中仍旧出现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此工程占地面积122500m2,规划建设13栋平房粮库及附属工程,由三家施工单位负责施工。本文主要介绍1M、1F、1E、1J、1B、1A六栋粮仓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质量事

26、故和加固措施。此六栋平房仓位于整个工程的西侧,每栋粮仓由一隔墙分隔为两小间,每个平房仓的面积为1800m2,即60m30m,总建筑面积为10800m2。场地原为一片农田,地势比较平坦,自然地面标高为4.00m( 0.000相当于吴淞标高5.50m),此工程的地质条件如下所示: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状态 平均厚度(m) 承载力标准值f(KPa) 耕植土 0.8 粉质粘土 可塑软塑 0.8 80 淤泥质粉粘土 软流塑 3.3 50 粘土 可塑 1.2 180 粘土 可塑硬塑 3.4 250 粉质粘土 可塑 3.65 180由以上土层情况可看出 层为软土,处于可塑与流塑状态,土层的工程性质很差,而其上

27、又要求堆放10多米高的粮食,因此若仅仅靠天然地基来作为堆粮地基是很难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和多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设计院对粮食堆场地基采用了搅拌桩加固,而主体结构承重墙下条形基础采用夯扩灌注桩基础。此六栋粮仓的上部结构均采用门式刚架作为支撑承重体系,柱子为H型钢,钢梁为I字型钢梁,钢梁与钢柱、钢梁与钢梁的连接均为高强螺栓连接,门式架底部则是与承台基础上的预埋螺栓连接在一起。每一榀门式刚架承台的底部则是用一200mm300mm的预应力小梁连接起来,形成门式刚架的下弦,这样就可以减小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刚架承台基础产生的水平位移,从而可以减少承台下夯扩灌

28、注桩桩顶的水平位移。在钢柱脚上1.5m的范围内则是采用C25细石混凝土对柱脚进行包裹,以防受到其它因素的破坏。平房仓的二个山墙和中间一道墙均为砖砌体承重墙,粮仓的纵向采用预应力空心板围护结构,来承受堆粮产生的巨大水平荷载;同时预应力空心板外侧用彩钢板包裹,以增强其美观。粮仓的屋面采用比较先进的整块无屋脊式彩钢板,这主要是考虑到粮仓的防潮要求比较高,若采用分块有屋脊式屋面,则在屋脊处连接的密封要求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潮效果,同时也会增加施工的难度。粮仓所有的彩钢板构件均在现场加工成所需的形状。粮仓的地坪采用三毡四油防潮层,同时每栋粮仓地坪上开设有8道横向的通风槽,满足粮仓的通风和防潮要求。3.2 、

29、 工程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形式 粮库的平房仓桩基础采用夯扩灌注桩,桩径为426mm,砼强度等级为C25,桩顶标高为2.15m,有效桩长为5m,施工时桩的入土深度以设计桩长为主,并对应地质情况调整桩长,使桩进入粘土层不少于1m,夯扩头部位直径为700mm,高度为1m,其中1A栋桩长为4.15m,1M栋桩长为4.15m和4.8m两种。每栋平房仓共计262根桩。根据设计要求,夯扩桩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夯扩次数和夯扩参数进行施工,即一次投料高度为H12.2m,拔管高度为h10.6m,二次投料高度为H2=2.2m,拔管高度为h20.6m。该夯扩桩夯扩头施工顺序为:定位、桩机就位、双管打入至设计深度,灌注砼2.

30、2m高,拔管0.6m、进行第一次夯扩,灌注砼2.2m高砼后,拔管0.8m进行第二次夯扩、然后安放钢筋笼,灌注桩身砼、最后拔出外管进入第二根桩的施工。对于夯扩桩桩身浇注砼时应该保证其充盈系数。按设计要求,本工程夯扩桩的充盈系数根据土层情况不同而不同,对粘性土层及粉土为1.11.2,对于淤泥土则宜为1.21.3。夯扩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700kN。对桩身应该按规范进行单桩静荷载试验和小应变检测以确保桩身的质量和承载力合格。对平房仓粮食堆场则是采用满堂搅拌桩来加固。搅拌桩的设计直径为500mm,有效桩长为6m,呈梅花形布置,桩距为1.0m,每栋平房仓总桩数为1066根。六栋平房仓的总量约为38000

31、延米,水泥掺入量为12%,全长采用二喷二搅,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为大于80kPa。搅拌桩的施工关键是水泥与土搅拌均匀程度,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浆液的注入压力和搅拌头提升速度是控制质量的关键。3.3、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3.1 、 搅拌桩的施工事故原本,施工方采用,深层搅拌桩来沘水,以将基槽周围的水源切断,保护基坑不致塌方,然而政府部门,及甲方不愿为此多花钱,致使原设想落空。只有按原方案执行,条基下夯扩桩与搅拌桩的施工完成后进行了条形基础的土方开挖。当开挖的深度逐渐加大时,其两侧的侧压力加大,并出现大量渗水,设置了多台抽水机单效果不明显。施工时又适逢江南每年一次的梅雨季节,因此大量的雨水浸泡这

32、些堆土和其下的地基。由于材质低劣,有的搅拌桩内部有大量的断裂裂缝。3.3.2、 夯扩桩的质量事故在夯扩桩施工完毕后,对其进行了小应变动测和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结果发现在1M、1A、1J三栋平房仓的条形基础下夯扩桩中,有部分桩的桩身与夯扩头交接处出现桩身砼被拉断现象。为了查明断桩所占比例和分布的情况,设计方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检查方案:(1)在上述三栋基础中各选一条条基,对其下的66根夯扩桩进行小应变普测,而其它条基仍旧按照规范规定的比例各测15根,对独立基础共测8根小应变。(2)对于1M、1A、1J三栋平房仓的抽检条形基础或其它几栋平房仓的条形基础,如出现抽检的15根桩中,断桩(D

33、类桩)比例超过10时,则要加倍检测。如果加倍检测的比例仍旧超过10时,应该每根都要检测。根据上述检测方案对六栋平房仓的条形基础下夯扩桩进行了一次小应变的普测。结果发现在抽检的15根桩中,未发现断桩超过10的情况,因此就没有必要对余下的桩基进行加倍检测。3.3.3、事故原因 在对搅拌桩和夯扩桩施工过程中,材料员为了获得额外的回扣,冒名采购了低质量的水泥导致产品质量低下,从而发生事故。此事故中牵涉到了,建筑产业中的不良利益方的严重影响。更有政府部门的过于程序化并且保守,不听施工方优质的方案而采取了老套措施导致工程问题,所以,政府部门对此事故需负一定责任。3.4 、 事故处理的施工方案根据上述的小应

34、变检测结果表明,此工程出现裂缝的搅拌桩和夯扩桩必须要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建设单位、监理、检测单位、土建总承包单位的多次协商最后制定了如下的施工加固处理方案,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写并要报经设计院认可。a、在1M栋轴线条形基础下,经普测发现西南角的6588桩位段,夯扩桩断桩事故严重,C、D类桩的比例占72.7。对此部分的桩,起初的处理意见为:先采用重锤锤击断桩使桩身与扩大头间隙闭合,以充分发挥扩大头在竖向荷载下的支撑作用,同时对此段范围内的桩间土进行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处理深度为设计桩顶下3.0m5.0m,使土体上拱引起桩间土松动的部位得到注浆加密,并填塞土体与土体、土体与桩体间的空隙以提高桩体抵抗水平荷

35、载的能力。b、对于零星分布的夯扩桩断桩裂缝,均采取与以上相同的措施对桩身进行加固。在呈报上述方案后,设计方认为此种做法有所不妥,其理由如下:若采用上述方案,则当粮仓内堆满粮食后,地坪土体压缩变形、空隙排水会侧向挤压桩体,若将桩间土加固后会阻隔一定的侧向排水通道,从而会增加桩体的侧向挤压力,使桩基所受的水平力大大增加,从而可能使桩体弯曲断裂。因此设计方提出了如下的改进意见:对1M栋平房仓轴条基下检测后有问题的断桩,应该对桩身打孔进行压力注入高强浆液,并在桩身周围(四处)钻孔注浆。注浆深度范围以包裹住开裂处为原则,且应先选择某个桩进行加固试验,加固后检测并开挖检查确保加固有效后再对其它产生质量事故

36、的桩进行加固,以便使桩体本身能够承受足够的水平荷载,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根据设计院以上有关断桩事故的处理方案精神,对现场进行了一次实测,并结合现场实测的结果综合考虑施工条件,确定了如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对现场的每一根断桩均采用压密注浆加固处理,注浆孔沿断桩四周均匀布置四个,深度为桩顶以下4m,即扩大头与桩身断裂处。加固方案的施工步骤如下:(a) 定孔位:根据桩号在桩周围定孔位,孔位偏差10mm;(b) 插管:根据孔位振动插管到设计标高,保证垂直度小于1,插管过程中如遇障碍物插不到深度,可以适当移位再插管;(c) 浆液配制: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自来水配制浆液,浆液水灰比为0.50

37、.6,保证浆液的均匀性、无结块、不离析;(d) 压密注浆:首次注浆需把注浆管上拔100mm200mm后再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为1.52Mpa,注浆至孔口周围邻近区域或邻近孔内冒浆,再上拔注浆管300mm,停1020分钟后再注浆,如此反复直到全过程拔管结束。最后用细石砼把注浆孔口封堵,移至下一孔口,按同样施工步骤进行压密注浆。施工单位对1M、1A、1B、1E、1F、1J六栋平房仓内断桩均采用了如上的加固处理方法,并且在上部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埋设有沉降观测点,定期对每栋平房仓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其整体沉降量与不均匀沉降量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现此六栋平房仓已经正常使用了二年多,说明对平

38、房仓断桩的加固处理方法是成功有效的。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4、总结: 当今时代,建筑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它牵涉到与其有关的各产业的发展问题。解决建筑质量问题也就成了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了,抓质量、安全既要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理清影响建筑业发展的各个因素,并进行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及时的补救。同时政府又该给施工单位予松绑。在当代,建筑生产责任值的强大震慑下,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无不以身作责,严格要求自己,严把质量关。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又要谋求建筑企业的发展乃至建筑产业的发展,那么就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技术攻关,把廉价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建筑生产上来,那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发展

39、。 但是,任何向好的事物都会遇到众多的阻碍,当然建筑的产业化进程也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障碍有待解决。 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偏于程序化,他们只认同已成的事实,不会愿意拿自己的官帽冒险让你去使用新技术,他们过于保守,害怕担风险,这就导致建筑行业的新技术的研发乃至运用都层层受阻,只有个别的有权势的施工单位可以另辟蹊径,开发出新技术来,这使得建筑产业的革新发展速度元慢于其它产业。所以笔者认为,在强有力的生产责任制下每个技术员都不会轻易拿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开玩笑的。因此,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就应该适度的放开施工单位,这样才会更好的发挥个人的创新才能。能成为新的技术的项目何尝不是在某各工程

40、上的首次运用呢,新想法、新技术不运用到实践中去,永远不会知道其价值,所以才有“实践是理论的试金石”。所以在层层监管以及强有力的生产责任制下,适度松绑可能会让建筑产业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另一方面,建筑产业中有许多不良利益方。从施工成员的组成、材料的采购、技术的运用无不与外界人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施工单位是家族式的,材料采购人员又于供应商有着另一层利益关系,导致建筑业的发展步履维艰。理清建筑产业的利益链让阻碍建筑产业发展的不良利益单元退出,这次是最明智的选择。综上所述,要让建筑业真正腾飞,需政府对施工单位松绑并全力消除不良利益单元对建筑产业的侵蚀,这样,才能实现建筑产业的革新,实现建筑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做大、做强建筑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