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749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题目: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 生: 学 号: 院 (系): 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数控091 指导教师: 2012年 04 月 25 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摘 要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标志是以“依托行业创新育人模式,服务社会突出办学特色”为主题,扎实推进“三联三促三比”活动。研究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与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科学地定位、组织、安排、实施这一策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 录1.校企合作的概念及意义32.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4 2.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脱离4 2.2学分互认还

2、有难度4 2.3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4 2.4认识观念有待提高4 2.5校企合作缺乏正确的引导53.改变校企合作的新模式63.1校企合作共建式63.2企业在校内建立基地式63.3指导式63.4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式74.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85.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质量的思路及步骤105.1开展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选择企业105.2搭建“两个”平台105.3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师培养105.4步骤116.总结127. 致谢13参考文献141.校企合作的概念及意义1.1校企合作的概念校企合作是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

3、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1.2校企合作的意义意义一: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通过理论与操作、教育与劳动的紧密结合,密切了产业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并互换师傅和学生、老师和师傅、课堂和车间、讲台和车间等人物角色、空间位置,促进了校、企、学生三者的良性循环。为杜绝“民工荒”现象,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意义二:供求与需要的完美融合。企业需要什么工种,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企业需求多少人员,学校就招收多少名额;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校企就共同培养什么人才。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产业教育资

4、源的组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意义三:有效缓解了“用工难”问题。为什么用工难?技术工人缺乏;有效缓解了“就业难”问题。 为什么就业难?学生没一技之长;有效缓解了“招生难”问题。为什么技术学校招生难?学用脱节,学无所用。意义四:实现四方共赢。对企业来说,人才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效益进步提高;对学校来说,不仅降低了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学校与社会、教育与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对学生来说,技术能力得以提高,就业能力得以增强。技能越优,竞争力越强,找工作越轻松,对应收入也越高;对社会来说,学校从源头上控制低素质劳动者的增长速度,高技能人才的增多,将极大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

5、展。意义五: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不仅结成校企战略联盟,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格局,而且拓展了产学研结合的渠道,推动了改革发展建设的良性循环,还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也拓宽了师资来源渠道,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了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提高了教科研水平 。2.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2.1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脱离。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机械行业迅速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机械技术人才,有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机械类专业,但教学状况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怎样呢?这一阶段的教学状况可以说是封闭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备课讲课看作业,学生听课做作业考试。学校专业教

6、师少,有的学校就没有合格的专业教师,多数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其它专业“转业”而来。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也不合理。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课,这些人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教学经验没有,所以他们难以将自己的知识准确传授给学生。要进行实验实训,学校又没有条件,因此他们也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加上学校投资不够,不注重实践教学,认为实验实训是工作以后的事情,使实践教学被荒弃。也正因为以上的师资状况,教学投资观念,使得教材多年得不到更新,教材陈旧,规范过时,课堂上讲的和工程实际中用的知识差距越来越远。学非所用,也使得毕业生就业出现低谷的重要原因。2.2学分互认还有难度。教学计划的制定权还在学校,教学实际与

7、岗位需求仍有距离,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滞后在企业发展,所以企业一般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考试认证不予认同。2.3 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目前我国职教界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并切实抓好法规文件的执行,以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2.4认识观念有待提高。首先,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以为自己学什么都无所谓,学不学也无所谓,学生们看不到自己未来的方向,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紧张,学生不愿学,

8、上课时到时不到,没有一个好的上课与学习的良好环境,也没有一个好的教学与授课的氛围,所以老师也不愿教,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虽然教材很丰富,内容也很多,但是学生真正掌握的却不是很好,等到进入企业后只能让企业认为学校教学有待提高,其次, 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产业部门由于尚未认识到合作教育带来的益处, 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有些企业只盯着名校、名专业, 合作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让等方面。企业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和新产品感兴趣, 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 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从而

9、加剧了校企的信任危机,为校企合作造成一定的阻碍!2.5 校企合作缺乏正确的引导。政府没应有相应的指导部门,从而在指导学校进行专业方向调整,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上不能起积极的先导作用,不能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文章做好。所以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以校企两方面双赢为目标,学校在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的同时,政府应采取措施,让企业在确立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这样,政府在学校鱼企业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与纽带作用,就能很好的为校企合作提高一个好的平台。3.改变校企合作的

10、新模式3.1 校企合作共建式。企业直接与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联系或者是与某个系联系,与校方建立合作关系,或与系里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以推动大学生就业,在校园内部建立储备干部,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大学生未来就业等名义与高校建立合作共建关系。这样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

11、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3.2 企业在校内建立基地式。企业在学校内建立基地后,可以层层筛选出部分学生,以他们为依托在校园内以点带面开展工作,他们可以进行协助公司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建议性方案建设,协助企业提出建议性的新的模式建设方案,新的营销方案;公司经理为学校小组名誉讲师,定期可为学生生进行培训,帮学生们提高各种综合能力。 这些同学平时是没有工资的,不过做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干部,可以向企业提出新的建议和新的模式,一旦方案被采纳,进行试点进行,那么将会有经费支持,如果被推广使用,那么提出这份方案的同学将会有

12、物质上的奖励。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在招聘会上普遍对职位有“工作经验”的要求,也相当于现在流行的大学生兼职工作,还能让那些想创业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和检验自己的舞台,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更好地支持大学生就业,更能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提升大学生的信心与勇气,提高社会的美誉度,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很有社会责任感。3.3 指导式。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技术权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调整实训计划,并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实践。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各系部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寻求能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合作单位。由系部与

13、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系主任及合作单位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系部分管教学和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合作单位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各专业合作培养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系部和企事业单位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的实施完成情况,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4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式。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校企合作就是要整合不同资源, 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 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因此, 学校要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

14、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 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同时, 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使学校在分享企业资源中, 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如根据行业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开设基于企业岗位( 群) 的人才培养订单班, 为合作企业提供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实现校企共育人才; 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开设或调整专业, 由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 实现校企共建专业;以企业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

15、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通过运用市场机制, 引入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设备,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构建校企互通渠道, 一方面积极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 另一方面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 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 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 实现校企共享人才资源; 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 校企共同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此外, 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稳定的润滑剂。学校和企业的运行机制、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各不相同, 存在较大差异, 要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

16、及受教育者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 就必须消除彼此间的各种障碍和隔膜, 而要消除彼此这些障碍和隔膜, 有效途径就是要建立基于情感和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一是在校企合作中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建立校企之间的情感联系, 将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和需求提升到战略层面上沟通统筹。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 形成共同发展愿景, 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4.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4.1 如:网上的高品质家居购物网站家商城对于校企合作这方面有着很成功的经验!家商城采取校企互动式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

17、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家商城利用这种模式相继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广东省对外贸易学校、

18、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家商城在校企合作这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在各个高校的校园内创办了家商城实训基地,真正意义的做到了校企互动式模式,使其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校企合作成功案例相关图片(4张)4.2如:省政府与中轻联、中轻集团共建陕西科大签署共建协议。中国轻工集团代表陈鄂生在表态发言中表示,中国轻工集团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教育和科技的支持,离不开轻工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的有力保障,中国轻工集团将严格遵照协议,继续大力支持陕西科技大学的发展,以解决行业和企业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为依托,将学校研究创新能力转化为

19、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积极作用,取得校企合作的双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示将按照协议要求,积极支持陕西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希望学校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产业优化升级、节能减排以及国家高新装备制造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科技生力军作用,为国家从轻工大国向轻工强国转变作出积极的贡献。陕西科技大学通过长期的努力,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轻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在与轻工行业密切的产学研合作中,为国家轻工业的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技术支撑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又一个校企合作的成功的典范,为其他正在或者即将进行校企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提

20、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也为校企合作提供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这种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校共建的合作共赢的模式必定会成为将来校企发展的良好平台。成功案例相关图片。5.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质量的思路及步骤5.1开展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选择企业在寻求合作企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规模及发展趋势,然后针对各个学校的专业情况,找到与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走出去请进来,把企业的需求作为学校的追求;学校为学生“做媒”,嫁到“好婆家”;企业找到了专业对口,能顶岗工作的人才,学生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学校必须利用各校现有的优

21、势,扩大就业范围,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实现以“出口拉动进口”的局面,只有出口畅通了,学校在企业站住脚了,学校就有生命力了,效益好的企业愿意与我们合作了,宣传渠道自然形成,进口问题自然解决了。5.2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学校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岗位能力和制订校企合作教学计划,监督检查学生学习培训的全过程,协助安排学生实习,推荐学生就业;学校以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获得信息,企业也从中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状况,使校企联系得到加强,促使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二是建立校企合作联络员

22、队伍。校企合作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模式,联络队伍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业合作企业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5.3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师培养“打铁还须自身硬”,有了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如何能更好地应用于技能培训,为学生提升服务能力,师资起着决定性作用。有的学校的学生基础差,综合素质低,为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校应该选择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加强技能训练,所以要求教师既具有管理学生的能力,又懂理论还能带实习,可以考虑以开辟教师第二课堂,通过校本培训来完成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同时,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岗位技能要求,参与企业技

23、术改造,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加快学校“一体化”教师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取决于学校培养学生的素质,学校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以“出口畅”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把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培训放在教学首位,才能更好的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好局面,才能真正实现人才质量的提高。5.4步骤:具体分为三个阶段。阶 段学 历学 习 方 式普 及 率时间第一阶段(中专学历)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培训80%或40人以上5年第二阶段(大专学历)涵授(可选5年制大专)20%或10人以上3年第三阶段(本科学历)涵授(可选专升本)10%或5人以上2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非常

24、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必须增强对人才关键作用的认识,提高思想认识,建立科学的培育体制,企业才能从行动上营造出吸引人才的内部环境。校企合作能体现企业重视人性化管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能增强企业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建立积极的组织文化;能塑造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凝聚人才,用文化促进人才、发展人才、创造人才、吸引人才,形成科学的引才聚才、选才用才、育才留才的机制,从而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6.总结校企合作要想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业内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特别是政府的支持,企业和学校才

25、能联手推动校企合作。希望在今后探索校企合作之路上,努力壮大校企合作队伍,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人才质量。7.致 谢整个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文怀兴(陕西科技大学 )的指导下进行的。从论文的选题、方案的制定到最后的论文定稿,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导师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质量的写作过程中,本人得到文老师的大力帮助。导师活跃的学术思想、严谨治学和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给本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令本人获益不浅。同时他们在工作及生活上所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亦让我铭记在心。在此谨向导师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几年来在校学习过程中所有老师的辛勤培养和教育。在此特向所有教过我课的老师致以我深深的敬意与谢意!同时感谢我的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计算、论文的撰写及排版等等很多方面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此向你们致谢!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也感谢本文引用文献的所有作者!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高职校企合作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功能杜世禄 黄宏伟 3、产学合作教育三题 李进4、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陈李翔5、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7、中国培训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主办8、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张小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