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781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5届毕业论文 学 号:125603010353 成 绩: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浅谈加强砖混结构的质量管理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五年三月摘 要 近几年,在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中,曾发生多起因承重墙破坏而导致建筑物的整体倒塌。针对当前住房维修加固施工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本文第一部分对砖混结构房屋受到地震灾害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第二部分简单分析了传统房屋的加固方法,其次对砖结构的建筑物加固过程中出现质量问的防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些事故中,有的是因设计严重错误,有的是因施工质量低劣而造成的,有的虽然未明显表现出来,但如遇有地震等外力作用时,

2、就有可能突然爆发,严重威胁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必须予以严肃认真的对待。从设计和施工二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建筑业内的广泛讨论。【关键词】:砖混结构;维修加固;强度;规范;标准砖混结构目 录第1章 砖混房屋震害特征及影响因素 1 1.1砖屋震混房害特征 1 1.1.1 墙体的破坏 11.1.2 楼板的错动或倒塌 11.1.3 楼梯间部位破坏 11.1.4 屋顶构件破坏 11.2 砖混房屋震害影响因素1 1.2.1 建筑场地条件 1 1.2.2 施工质量 2 1.2.3 房屋整体性 2第2章 我国现有砖混房屋加固技术及特点分析 2 2.1 房屋维修加固技术推广

3、的重要性 2 2.2 我国现有砖混房屋加固技术 3 2.2.1 基础加固技术分析 3 2.2.2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 3 2.3 现有砖混房屋加固技术的点 4 2.3.1 提高房屋结构抗震承载力方面拆砌或增设抗震墙 4 2.3.2 提高房屋结构抗震整体性方面 4第3章 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1 组砌形式错误 5 3.2 留搓接搓不符要求 5 3.2.1 实际墙体砌筑施工 5 3.2.2 砖砌接体交作用 5 3.3 组砌形式错误 6 3.4 砖和砂浆的强度保证问题 6 3.4.1 砖和砂浆的强度对砌体影响 6 3.4.2 事故举例 6 3.4.3 具体原因解释 7 3.5 砌

4、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失控 7 3.6 构造柱夹层、断开 7第4章 改进意见 84.1 要组织基层施工人员学“规范” 8 4.2 改进操作工艺 8 4.3 一些传统的措施不能丢 8 4.4 重点监督砖混结构的墙体质量 8 4.5 把砌筑质量作为砖混建筑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 9 4.6 迅速修订现行的质量验评标准 9致 谢 10参考文献 11 第1章 砖混房屋震害特征及影响因素1.1砖屋震混房害特征 1.1.1 墙体的破坏墙体破坏是砖混房屋最为常见的震害。墙体破坏一般表现为砖墙开裂或墙体失稳倒塌。平面墙体的裂缝形式主要有斜裂缝、交叉裂缝和水平裂缝。斜裂缝和交叉裂缝一般出现在内外纵横墙、窗间墙的对角线部位

5、,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地震时施加于墙体的往复水平地震剪力与墙体本身所受竖向压力引起的主拉应力过大,超过砖墙的抗拉强度而产生的剪切裂缝。当横墙间距较大,水平地震力垂直作用于纵墙时,由于墙体的平面外抗弯刚度很小,纵墙的窗台、窗间墙处容易产生通长水平裂缝。 1.1.2楼板错动或倒塌 在许多地区,房屋的预制楼板或木楼板一般直接搭设在墙体上,未采用任何拉接措施,在地震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因支承长度不够或者拉接措施不足而造成楼板发生水平错动或塌陷。1.1.3楼梯间部位破坏楼梯间墙体由于平面外约束较差,平面刚度较大,分担的地震作用大,易发生破坏。顶层的楼梯间,由于层高相当于一层半,平面外约束减小,该部位的震害程度一

6、般较为严重。1.1.4屋顶构件破坏屋顶的女儿墙、水箱间等,根部与下部结构连接薄弱,刚度突变,受鞭梢效应影响严重,在地震时一般率先破坏倾倒。而且,由于其地震作用通过周边的屋面结构传至下部墙体,当屋面结构刚度不够时,在突出屋面结构的下部一定范围内破坏相对集中。1.2砖混房屋震害影响因素 1.2.1 建筑场地条件建筑场地是房屋震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场地条件不同,建筑物的震害有明显的差异。场地条件的地震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与覆盖层厚度有关,不同覆盖层厚度上的建筑物,其震害表现明显不同,位于深厚覆盖土层上建筑物的震害较重,浅层土或基岩上建筑物的震害相对要轻。1.2.2施工质量施工质量对砖混房屋的抗震性能的影响

7、程度很大。由于砖混房屋的建设主要是由施工水平相对较低的施工单位修建,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较差,缺乏专门的施工机具,偷工减料明显,施工技术落后,施工质量根本无从保证。在砖混房屋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大多会影响房屋的抗震性能,如房屋地基与基础施工不当,出现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房屋开裂或倾斜;墙体组砌方法混乱、灰缝不饱满,会削弱墙体的抗剪能力;楼板搁置长度不足会降低房屋的整体性。1.2.3房屋整体性砖混房屋是由纵横墙和刚性楼盖组成的一个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它的整体性与建筑平立面情况、楼屋面结构形式、抗震构造措施有关。当平立面布置较为规则,重心和刚度中心接近或重合时,地震对结构产生的偏心扭转效应就很小,

8、房屋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能;当房屋平面或竖向布置不规则,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结构单元之间有不合理祸联组合等情况时,房屋容易在转角等部位出现应力集中,造成局部严重受损或整体发生破坏。采用合理抗震构造措施,如墙体增设拉结筋,设置构造柱和圈梁,会明显增强墙体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减轻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第2章 我国现有砖混房屋加固技术及特点分析2.1房屋维修加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在我国建筑中,原来以砖砌体结构为主的民用和工业建筑占很大比例,这些房子的从设计开始,到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随着房屋使用功能改变及抗震结构调整等原因,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一个或几个功能已经成为现阶段

9、广大百姓对房屋质量的要求,通过加固房屋架构,延长其建筑使用期限,本文结合砖混房屋结构的特性,分析研究维修加固技术,以便找到有效和可靠的砖房屋修复与加固技术的应用方法,并与广大的同行分享。在我国,七、八十年代建造的砖混房屋较多,一部分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功能要求,如果拆了重建,必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检测结果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从技术、经济多方面分析比较后对砖混结构房屋选择适宜的维修、提高了建筑物设计功能、标准,更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用价值,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2.2我国现有砖混房屋加固技术 2.2.1基础加固技术分析在现有建筑物中,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主要是裂缝和倾斜,造

10、成裂缝和倾斜的原因可能是地基基础原因或在原有层数的基础上加层改造,这些原因可能导致现有房屋基础荷载加大。原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首先加强基础,加强现有的建筑基础方法可以概括为:基础加宽技术、变换基础类型、墩式或桩式托换技术、地基加固技术和综合加固技术。 2.2.2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砖砌体结构加固技术的主要方法有:水泥灌浆的方法,增加或扩大壁柱和加构造柱,圈梁砌体的方法,将砌体扩大截面法,配筋喷加固方法。在上述加固方法中,注浆方法应用于由于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砖石砌体变形裂缝,这种方法在提高砌体承载力方面效果不明显;扩大砌体截面法主要用于砖石砌体承载

11、力不足,但尚未破裂,或只有轻微的裂纹的房屋,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使用较大的截面。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如果表面出现缺陷,经常用来抹水泥浆、水泥砂浆的方法来弥补。对于深层次的缺损,可以用比原来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注或水泥灌浆、化学注浆加固等方法;如果构件抗力不足,结构需要加强,传统的方法是喷涂混凝土增大截面,或增加支点和外包钢,粘钢加固等措施。2.3现有砖混房屋加固技术的特点根据目前既有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理论及加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为提高既有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现有主要的抗震加固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2.3.1提高房屋结构抗震承载力方面拆砌或增设抗震墙对局部强度过低的原墙体可拆除

12、重砌;重砌和增设抗震墙的结构材料宜采用与原结构相同的砖或砌块,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修补和灌浆:对已开裂的墙体,可采用压力灌浆修补,对砌筑砂浆饱满度差且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的墙体,可采用满墙灌浆加固,修补后墙体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可按原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计算。面层或板墙加固:在墙体的一侧或两侧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钢筋网砂浆面层、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外加柱加固:在墙体交接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外加柱应与圈梁连成整体,并与原有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可靠连接。 2.3.2提高房屋结构抗震整体性方面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形成闭合;当纵横

13、墙连接较差时,可采用钢拉杆、长锚杆、外加柱或外加圈梁等加固;当楼、屋盖构件支撑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托梁或采取增强楼(屋)盖整体性等的措施。 2.2.3防止房屋结构抗震时易倒塌的部位发生加固方面 (1)窗间墙宽度过小或抗震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窗框或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板墙等加固。 (2)支承大梁等的墙段抗震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砌体柱、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柱或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板墙加固。 (3)支撑悬挑构件的墙体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宜在悬挑构件端部增设钢筋混凝土柱或砌体组合柱加固,并对悬挑构件进行复核。 第3章 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3.1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其是影响砌体强度的一

14、个很重要因素,不饱满即会使砖局部受压或受弯,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因此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实心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而现行的“验评标准”中,也把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列入砌砖工程的主要检验项目。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很大程度是取决于砌筑方法,从这次抽检的结果来看,使用大铲的北方就比使用瓦刀的南方要好。这是因为北方地区多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种砌筑方法只要砂浆稠度适当,一般是能使砂浆饱满度达到80%以上,而且竖缝也能挤进砂浆。南方的一些地区在砌砖时,仍采用先铺灰、再摆砖的铺灰摆砌法,有的把灰还铺得很长。由于砂浆中的水分被砖吸去,使

15、铺的砂浆失去它的可塑性,此时摆上的砖想挤揉也挤揉不动,致使砂浆饱满度不能达到标准规定值的要求。在这次抽检南方的一些地区中,竟发现砖墙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非常低,有的只有20一40%,全数平均也比规定值差得较大。3.2留搓接搓不符要求 3.2.1实际墙体砌筑施工工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墙体,纵横墙同时砌筑可使交接处衔接牢固。但实际中有时要在交接处临时间断,这在“规范”里也是允许的。但也提出一些要求:“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留斜搓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搓,但必须做成阳搓,并加设拉结筋。”在这次抽检的砌

16、砖中,却发现有的砖墙不是同时砌筑,而是先砌完施工这一层的外墙,再砌内横墙及内纵墙,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有的接近3m,有的大于3m纵横墙的交接处很少砌成斜搓,而都是砌成直搓,并还多是阴搓,有些直搓虽加设了拉结筋,本但规格、数量、长度不符设计和“规范”要求。有的拉结筋使用4mm的铁丝,长度有的仅l2cm,上下间距也大大超出“规范”要求,“有的十多皮或二十多皮砖才放一道拉结筋,少数竟通层没有一道拉结筋”,致使交接处不能衔接牢固。 3.2.2砖砌接体交作用砖砌接体交处的牢固程度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这种影响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在正常情况下有时潜伏着,当遇有地震等外力作用时就会毁于一旦。因此砖混结

17、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对上述留搓接搓问题是亟待认真注意的突出问题。3.3组砌形式错误实心砖砌体的组砌形式在“规范”中也是提出要求的,如墙体宜采用一顺一 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这个问题过去很少被人重视,近几年有的工程圆组砌形式错误,而使砌体的承载能力削弱,造成隐患或倒塌,其中尤以砖柱的包心砌筑而造成的倒塌事故更为突出。在这次质量抽检中,仍可看到有的工程砌砖随意组砌,许多砖柱仍然采用包心砌法,并且内心还填以碎砖。昆明市某建筑公司在砌筑砖墙时,一层的墙体只有一皮丁砖,其余全是顺砖,这样的组砌就把墙体分割为两层皮。由于随意组砌,碎砖又集中使用,因此在很多工

18、程的墙体中出现多皮通缝,最多的达十多皮。砖砌体一般多是受压的,因此要考虑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砌体中的丁砖数量多,就能增强横向拉结力。错误的组砌形式、包心砌筑砖柱、多皮通缝等都会影响砌体的质量。3.4砖和砂浆的强度保证问题 3.4.1砖和砂浆的强度对砌体影响影响砖砌体的强度除有操作的因素外,主要取决于砖和砂浆的强度,只要其中之一的强废降低一级,即会使砌体的强度降低15一20%。如果两者都降低一级,即会更大的影响砌体强度。近几年,有的工程在砖砌体施工前,对砖的强度不进行检验,砂浆不试配、不按配比配制。而在发生事故后,经核查才知道砖与砂浆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3.4.2事故举例1986年5月,贵

19、州省兴仁县某厂车间的砖柱突然破坏,导致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标号不明的砖和强度严重不足的砂浆。这个车间的砖柱,设计要求使用100号砖、50号砂浆,但实际砂浆的强度仅达到4号。如果使用的砖即或达到,仅砂浆强度的降低即会使砌体的强度、至少降低40%以上,如果砖的标号达不到100号,那就会降低得更多。砌体强度被削弱得这么多,怎么能不出事故呢? 3.4.3具体原因解释在抽检的数百组砂浆试块强度中,尽管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并不多,但同批的砂浆中,强度的离散性很大,50号砂浆高的可达216号,低的仅有46号;25号砂浆高的可达52号,低的仅有2号。还有的砂浆强度从试块检验报告单上的数据是达

20、到了设计的要求,但实际砌体中的砂浆强度却明显不足。因此对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墙体质量保证,首先要对砖和砂浆质量进行控制。3.5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失控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与砌体的抗压强度是紧密相关的。砌体本身是非匀质体,砌体受压后产生变形,这主要是因水平灰缝被压缩而引起的。砌体的破坏,往往是由于灰缝的变形造成的,水平灰缝厚度越大,砂浆的横向变形也越大,从而增大了砖的附加拉应力,使砌体的抗压强度降低。据有关试验数据表明: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若从l0mm增厚为l2mm时,即可使砌体强度降低25%。 如何控制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多年来是在砌体施工时设置皮数杆,既控制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又标明竖向构造变化的

21、部位。但近几年在一些地区,却在砌体施工时不再设置皮数杆,水平灰缝厚度全依操作者掌握。由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高低,因此在有的工程中出现失控情况,内外甚至交不了圈,既影响砌体强度,又不美观。3.6构造柱夹层、断开在七度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需设置钢筋棍凝土构造柱,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构造柱周围的砖砌体需砌成马牙搓,使砖砌体能与构造柱衔接牢固形成整体。但现在却有不少基层施工人员不认识它的重要性,他们在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前,不清理砌砖时落入构造柱中的砂浆或垃圾,致使构造柱出现夹层,甚至断开的情况。有的工程构造柱不对正贯通,层与层之间相互错位;构造柱与砌体没有加设拉结筋;

22、砌体与构造柱的交接处也没有留马牙搓;致使设置的构造柱不仅不能起着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反而起着削弱作用。这种潜在的危险在遇有地震等外力的作用时,就会首先因此而使建筑物毁坏。第4章 改进意见4.1要组织基层施工人员学“规范” 要保证砖砌体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严格地按“规范”的要求办。但据调查,有些基层施工人员并不掌握和了解“规范”;以致有时片面或错误地去理解。如“规范”对砌体施工首先要求是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临时间断时,就应砌成斜搓。当留斜搓确有困难时,才可留直搓。按上述要求就是在“确有困难”时方允许留直搓。而不少基层施工人员却片面地认为“规范”是允许留直搓的,致使在没有困难的情况下也

23、不砌成斜搓,更谈不上同时砌筑了。一些地区先砌外墙、后砌内横墙、再砌内纵墙的“三步”砌筑法,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规范”要领。因此要组织广大基层施工人员学习“规范”,使他们能够熟悉“规范”,并准确地应用。在学“规范”条文中,最好将“规范”修订组编制的“规范”培训讲义和修订说明也认真地学习一下,这对掌握、应用“规范”是很有益处的。4.2改进操作工艺砌砖的操作工艺虽不强调全国一致,但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三一”砌砖法 是比较好的操作工艺,而某些南方地区采用先铺长灰、再摆砖的方法应改革,要制止这种操作方法。要求习惯用瓦刀的工人改用大铲也不一定很现实,但瓦刀也是能砌好砖的,这就要通过制订标准操作工艺来保证砌筑

24、的质量。4.3一些传统的措施不能丢为了保证砌筑的质量,多年来曾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设置皮数杆、随时吊靠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37cm砖墙两面挂线、当天搅拌砂浆当天用完、干砖不上墙等。已经丢掉上述措施的应恢复继续采用。4.4重点监督砖混结构的墙体质量各地的质量监督机构要以砖混结构墙体作为重点监督检查的项目。主要监督砌体使用的砖是否符合要求,砂浆是否经过试配和按配比配合;砌体临时间断处是否衔接牢固,构造柱是否有夹层与断柱情况,是否与砌体衔接牢固;组砌形式是否有严重缺陷(如包心砌筑砖柱)。对地震设防区的砖砌体更要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临时间断处留直搓。对砌筑质量差、不能保证砌体整体性与稳定性的,

25、一定要进行处理。4.5把砌筑质量作为砖混建筑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砖混建筑要进行技术改造的内容很多,如改善其技术性能及提高工业化程度。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如何保证砌筑质量做为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质量上不去,性能再好的房子也是不会有人住的。要在墙体材料,操作工艺、施工机具、砌体临时间断处衔接形式、以及构造柱的施工方法等方面花些力气去进行改造,拟促使消灭在砌筑工程申长期存在的质量通病。4.6迅速修订现行的质量验评标准现行质量验评标准只对影响砌筑质量的一般项目,如组砌方法、临时交接处的处理均以定性要求,致使一些基层的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可以忽略而不认真对待,甚至在砌体的质量评定中对这一项目不评定,其实这所谓的

26、“一般项目” 并不一般,是对砌体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一般项目的质量要求,能够定量的应尽量由定性改为定量。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砌筑质量有时也涉及到设计质量,因此设计单位对砖混结构也不要视为简单而不认真进行结构计算。近几年因结构设计错误、安全系数严重不足而造成的重大倒塌事故也有多起,有的安全系数不严重欠缺,但由于施工质量低,而使两方面的因素合在一起也造成了倒塌事故。我国砖石结构规定的安全系数并没有很大的富余,而我国的施工技术与材料的匀质性很不均衡,因此对砖棍结构房屋建筑中的砌体设计,一定要保证达到要求的安全系数,从而使建筑建设用房的安全。 致 谢 在论文写作的一个月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

27、都在老师和同学帮助下得到解决。另外这篇论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因此涉及到了许多学者,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石璐老师的指正和同学朋友的支持帮助。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意见和材料,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序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和指点。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石璐老师所授予的关心、细致、认真的指导和所付出的心血,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作者的老师、同学、朋友们表示谢意!感谢应用科技学院给予我的教育与培养!参考文献 1现浇混凝土施工王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8月 2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张林;洪刚;华夏出版社;1999年5月3混泥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杨茂森;宋耀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混凝土养护王章传;昆仑出版社1999年3月 4施工技术李天;利源书报社有限公司;1999年6月5实用建筑结构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混凝土养护王章传;昆仑出版社1999年3月 7结构力学包世华;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8强力夯实法加固地基的实验与应用建筑技术;1980年02期 9 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成正华;重庆大学;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讲话 史敏,姚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