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799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题】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常娟 【关键词】水污染污染物食品安全性对策 【指导老师】谢兵 【专业】化学 【正文】引言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响很大,包括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其中水体重金属污染对水产品的影响较为深远。金属不仅可以直接毒害水产品,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污染物通过富集作用,最终会以较高浓度进入人体内,对人造成伤害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水土严重流失、荒漠化面积扩大、土地退化、江河污染等等。另外乡镇企业和工矿废弃物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大量的施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造成

2、农产品卫生品质恶化。通过食物链的污染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以致环境因素成为诱发癌症的主要原因。当前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仅是温饱的需要,而且要求除提供各类合理、足量的营养素外,对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研究水体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是工业排污,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动植物内积累而造成的,及大量使用农药,兽药,化肥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近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1.食品安全总概况从全球角度看,食品安全可以分两个阶段,食品量的安全和食品质的安全。食品数量安全,是从数量上反映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能力,它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特征,强调食品安全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利。目前,我国的食品数量安全问题已基本

3、得以解决,食品供给己不再是主要矛盾。食品质量安全,即食品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食品质量安全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中各种危害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它是以确保食品卫生、营养结构合理为特征。食品安全是对安全食品而言,安全食品是指正常食用对身体不会带来危害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作保障,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患病、死亡,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安全的根本内容和定义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和“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1.1

4、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1.1.1农产品原料方面违规使用农药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大部分农作物都要使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农药。虽然我国已对农作物施用何种农药做了明文规定,允许使用的农药大都是高效低毒农药,降解快,对人畜危害性小。但一部分人为了降低成本,为了获得更好的杀虫效果,他们仍在违反规定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等。过量施用化肥许多人对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科学知识,盲目施用过量的化肥,既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坏,还造成农物中硝酸盐过多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易转化成亚硝酸盐,进而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滥用植物激素一些农户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其外观品质,滥用植物激素,如胀大剂、催红剂、增甜

5、剂等,使作物中激素和稀土元素残留量大,食用后可造成儿童早熟,成人内分泌紊乱等。1.1.2加工制造方面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超量使用即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5倍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酞”;在腌菜中超标准20多倍的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使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食品制造使用差、劣的原料食品加工用原料质量差、劣,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6、如:用已霉变(含黄曲霉毒素)的大米加工米制品:使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早餐摊点使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更有甚者是生产假冒伪劣的食品造成众多消费者身亡,1.1.3市场和流通方面许多个体食品加工、制作点不经许可,不受监督,随意布设,给居民日常生活的饮食安全带来隐患。如遍布城市的饮食摊点、农贸市场内的现场制作豆制品和熟食制品摊点等。这些摊点的经营者缺乏食品生产经营必须的职业素质,缺少食品卫生知识,不具备完善的生产手段和卫生保障,生产的产品很难达到食品卫生要求。这些摊点的流动性强,难于监管和控制,是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食物危害的主要根源之一。此外,还有腐败变质的食品上市流通,食用这些食品必然导致

7、对人体的危害。比如,变质的鲜奶、酸奶、鲜肉,超过保质期的糕点、果汁饮料等。1.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体制设置、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新技术的应用及有效制度措施的建立等方面,另外对一些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评估方面也存在空白,如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估。其次监管体制设置效率低,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设置决定着监管效率的高低。我国从食品安全的监管机构到监管制度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国际上有关监管机构的设置趋向于独立行使职能的单一权力部门,而我国虽然在机构设置、职能整合方面作了很多改进,但最终仍未摆脱多部门执法、职能交错、权责不清的状况在监管

8、体系的运行机制上,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体系,而我国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存在断层与重复的现象;在法律、法规、制度措施的保障方面,发达国家采取了先进技术手段,制定了完善的法规体系和一系列制度措施,而我国缺乏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制度,造成监管上的许多漏洞。2.水污染来源,现状以及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造成水污染的途径有很多种,从广义上讲水污染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一般是指由于水资源分布的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含量较高并且极易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水体无法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通常情况下这种污染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关系或者关系较小。而人为污染系指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

9、的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水质状况恶化,水体的使用功能下降或失去使用功能,这种污染比较普遍。水污染的根源来自工业排放的废水、污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化肥、农药流失等。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大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增加了水污染。又由于农业方面的化肥、农药的低效利用,使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更加重了水体污染。水质对农产品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水体,使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群落发生变化,污水灌溉直接和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作物减

10、产,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我国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对保护水资源认识不足,各级领导部门未把保护水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违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总是将发展经济列在第一位,把环境保护放在次要的位置。注重区域效益而忽略整体生态效益各地为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考虑水资源的使用时,对水资源盲目地、过量地、甚至掠夺式地开发,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其次普遍存在治标不治本现象我国在工业污染及水污染的防控方面,已有数十年的努力,基本策略还是没有跳出末端处理的老套路,其费用效益是很低的,而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1工业排污及废弃物引起水污染工业废水是我国水源污染的主

11、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污水的处理率在不断提高,但污水的年排放量仍在大幅度增加。由于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和符标率等指标很低,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对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而且使江湖面积缩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固体废物中所含有害成分经雨水淋洗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农、渔类产品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污染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农业面源的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湖泊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面源污染5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残留物,以及水土流失过程中的土壤养分和有机质。随着化学肥料施用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

12、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农药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在城郊和乡村露天堆放,不仅占去大片可耕地,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而且,城市生活污水也是引起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水灌溉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主要是利用一些经过一定处理或未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或生活与工业结合污水灌溉农田,牧场等,其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对农产品造成严重的影响。2.2水污染对农产品,蓄产品,水产品安全性的影响污水灌溉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主要是利用一些经过一定处理或未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或生活与工业结合污水灌溉农田,牧

13、场等,其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对农产品造成严重的影响。水体引起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是通过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动植物中积累而造成的,污染物随污水进入水体以后,能够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向地上部分以及果实中转移,使得有害物质在作物中积累,同时也能进入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体内蓄积6。由于工业排污,城镇生活排污,农业面临排污和事故性排污等方面的影响,水产养殖区域水质恶化,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鳞酸盐,石油类和重金属。此外,既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环境激素类化合物的确含量也日趋升高,养殖环境保护污染加剧,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日趋严重。污水中酚对鱼类的影响也很大,低浓度时能影响鱼类的洄游繁殖,高浓度时能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14、。水中的酚的浓度达0.1-0.2mg/l7时,鱼就回有酚味。2.3食品加工用水8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生产用水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食品加工厂应有充足供应的水源对于任何食品的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水的安全食品加工厂是一个完整的ssop,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物或于食品接触物表面用水的来源,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3.食品污染的方式和现状食品污染是指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介入食品的现象,微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是主要的食品污染形式。食品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于人的生产或生活活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介质,即大气、水

15、体、土壤等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状况的污染,各种有害污染物质被动物和植物吸收、富集、转移、造成食物或食品的污染;另一个是食物在生产、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等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3.1农药,兽药,化肥的滥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业种植养殖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或产品品质,大量或违章使用农药、化肥、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过量使用化肥可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滥用或残留超标同样会造成对人体的巨大危害9,而且人均每日摄入量超过了人均允许摄入量(ADI);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兽药激素和生长促进剂的不当使用,一方面人体食用污染的产品后直接造成健康危害10

16、,另一方面还可造成人畜共患性疾病和疫病增加。在我国,由于地广人多,农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的效率,大量的农药,兽药,化肥广泛用于农业,同时对食品的安全性就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农药、兽药、化肥滥用成为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了防止病虫害,提高产量,改进外观品质,大多数农作物、畜禽都要使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农药、兽药、化肥、饲料。虽然国家对使用何种农药、兽药、化肥、已有明文规定,但一部分人为降低成本、获取更大利益,在农作物的生长、畜禽的繁殖过程中滥用农药、兽药、化肥、。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滥用除可造成急性中毒外,慢性蓄积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农药的应用一方面大大地降低

17、了生产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威胁“食品安全”11的复杂局面,农药残毒正危害人类健康。由于人类随心所欲地使用农药,造成了无法克服的农药残毒污染食物。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中国蔬菜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比例为 22.15,部分地区蔬菜农药超标比例达到 80。化肥对食品安全是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与化肥特别是氮肥的不合理施用有密切关系。一季蔬菜,特别是大棚栽培中每公顷施用氮肥500公斤-600公斤甚至更多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根本原因。而且,氮肥施用量过高,还使得蔬菜生长鲜嫩,易招病虫危害,因而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和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危险。同样

18、,在其他作物上氮肥过量使用也间接引起农药残留量超标。兽药通常是通过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用药、在饲料添加剂12中使用以及在食品保鲜中引入药物而带来对食品的污染。此外,兽药残留还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3.2加工生产过程对食品的污染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污染,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生产加工时未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或在生产储藏过程中发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造成食品污染问题;二是超量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物造成的食品污染问题13。如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剂,利用矿物油抛光大米和饼干,“苏丹红一号”上色辣椒酱、辣腐乳等;三是应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食品

19、污染问题。研究表明,食品工业用的黑曲霉、米曲霉等也会产生霉菌毒素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保证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食品安全贯穿于从原料供给到消费者食用全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因此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相互配套而又协调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4.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如甲基汞中毒(水俣病)、镉中毒(痛痛病)、砷中毒、铬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铅、钡、氟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是水

20、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a)芘和其它的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可能诱发癌症。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间接影响。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般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味、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氧化,使水体的天然自净能力受到抑制,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水体污染物质的种类十分繁杂,

21、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种分类。从卫生学角度,多按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污染物划分;从化学角度,多按无机有毒物质、无机有害物质、有机有毒物质、有机有害物质和病原体等划分。进入水中的污染物质互相之间会发生某些化学和物理等作用,其对人体的影响也会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减弱。因此了解和掌握水中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对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1病原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排出的废水,常含有病毒、病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水体一旦遭受到污染并与人体接触后,即有可能导致水媒型传染病

22、的爆发,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炎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痢疾、肠炎、霍乱、副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等、人肠细胞疾变孤病毒、腺病毒、呼吸孤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贾第虫病等,以及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传播。4.2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4.2.1亲硫原素水中汞( Hg)、铅( Ph)、镉( Cd),砷(As)等,它们与硫有较大的亲合力,可以形成硫化物。硫化物是水体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污染物,由于其容易发生价态变化,在水体中变化多端,时而沉入底质,时而进入水中。它们进到人体后,与人

23、体组织要害部分中的某些酶活性中心的巯基(- SH)有特强的亲合力,结合后就会抑制酶的活性,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汞,俗称水银,在自然界主要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天然环境中汞的本底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0101g/ L,当水体遭含汞工业废水污染后,水中含汞量可明显增加,进入水中的汞多吸附在悬浮固体微粒上并沉降于水底。汞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从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含汞废水其中氯碱工业占首位,其次其次是农药、机械、炸药等。汞并不是人体必需元素,人类受汞污染伤害的途径有很多,但大多数人是因为食用了被汞污染的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除此之外汞剂在农业上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防霉剂和选种剂,亦可引起环境

24、汞污染。任何形式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剧毒的甲基汞,甲基汞有一甲基汞、碘化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环境湿度、PH值、汞的浓度等均能影响汞的甲基化。无机汞和有机汞均能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大大提高了汞的危害性,著名的水俣病即由于汞中毒而引发。铅是三种放射性元素铀、钍、锕衰变的最终产物,空气中的铅经雨水冲刷可污染水体,但水污染主要来源是含铅废水的排放,此外,城市街道径流含铅农药的使用也可使地面水受到污染。钳在自来水中可接受的最大浓度为50g/ l(0105mg/ l),铅一旦进入水后很长时间仍然保持活性,几乎不再降解。由于铅的长期持久性,又对许多生命组织有较强的潜在毒性,所以铅一直被列

25、为强污染物范网。急性铅中毒症状为胃疼,头痛,颤抖,神经性烦燥,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人事不醒,直至死亡。在很低的浓度下,铅的慢性长期健康效应表现为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影响骨髓中发育期的红细胞,影响血红素、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引起贫血。除此之外铅还有致癌、致畸及致突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镉和锌是同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镉常与锌、铅共生。当水体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中。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 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其它脏器如脾、胰、甲状腺和毛发等也有一定量的蓄积。由

26、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特别具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痛痛病就是慢性镉中毒最典型的例子,该病以疼痛为特点,始于腰背痛,继而肩、膝、髋关节痛,逐渐扩至全身。由于髋关节活动受限现一种特殊的步态不稳即“鸭步态”。元素形态的砷,因其不溶于水,几乎没有毒性,据认为,微量的砷有助于造血和加速组织生长。有毒性的主要是砷的化合物,其中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是剧毒物。一般情况下,土壤、水、空气、植物和人体都含有微量的砷。环境中的砷化合物不超过人体负荷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若因自然或人为因素,人体对砷的化合物摄入量超过排泄量,如饮用水含砷量较高,长期饮用会引起慢

27、性中毒。砷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蓄积于肝、肾、肺、骨胳等部位,特别是毛发、指甲中贮存。砷在体内的毒作用主要是与细胞中的酶系统结合,使许多酶的生物作用受到抑制失去活性,造成代谢障碍。长期摄入低剂量的砷,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体内蓄积才发病。砷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和神经衰弱症候群的症状,皮肤色素高度沉着和皮肤高度角化、发生龟裂性溃疡是砷中毒的另一个特点。急性砷中毒多见于消化道摄入,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4.2.2铁族元素常见的铁族原素污染物有铁和镍。铁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铁会引起贫血。成人每天约需补充12mg的铁,多从食物中摄取,但铁过多会引发肠

28、胃病。目前制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主要是从对水色和水味影响角度所确定的铁的最大允许含量。镍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的含量为310g/ L至今尚未证实镍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原素。但水中的镍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可广泛地分布在各种组织中,并在肾脏、脾脏和肝脏内积累,能抑制精氨酸酶、酸性磷酸酶和脱碳酶等的活动,从而引发病变。4.2.3亲岩元素这类元素常形成氧化物、硅氧酸岩或各类含氧酸岩,主要富集于地壳及酸碱性岩中,也称为造岩元素。铬、钒和锰等是水中常见的亲岩元素污染物。铬是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也是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在水中常随酸碱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而以六价铬和三价铬的形态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容易还原为

29、三价铬:在碱性条件下,可氧化为重铬酸盐。其中有毒的主要是六价铬,它是蛋白质和核酸的沉淀剂。在其还原为三价铬的过程中,可造成细胞损害。它在红钒是钛铁矿的伴生金属,自然条件下水体中的含量一般较少,其化合物对人的肌体具有多种致毒作用,可引起造血、呼吸器官、神经系统和物质代谢的变化。锰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也易在水体中发生价态变化,对水中阴、阳离子的活动均有影响。锰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它对葡萄糖、脂肪的氧化磷酸化及其他基础生化作用都是必需的。但是过量则会引起中毒。其原子价愈低毒性愈大。过量锰主要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表现为食欲减退、便秘、面具样表情、流涎,肌张力减退等症状,它沉淀和作用

30、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使参与神经兴奋递质合成及兴奋传递。4.3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4.3.1酚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酚类化合物中以苯酚毒性最大,炼焦、生产煤气、炼油等行业所排污水以苯酚为主。酚类化合物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其毒性作用是细胞原浆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变性蛋白质,使细胞失去活性,它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取决于毒物的浓度,低浓度时可以使细胞变性,高浓度时使蛋白质凝固,低浓度对局部损害虽然不如高浓度严重,但低浓度时由于它渗透力强,向深部组织渗透,因而后果更加严重。酚类化合物侵犯神经中枢,刺激脊髓,进而导致全身中毒症状。酚类化合物可经皮肤、粘膜的接触,呼吸道吸入和经口进入消化道等多

31、种途径进入体内。酚急性中毒大多发生于生产事故中,中毒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和头昏、头晕、口舌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以造成昏迷或死亡。皮肤接触酚液后,可引起严重灼伤,局部呈灰白色,起皱、软化,继而转化为红色、棕红色以致黑色,因其渗透力强,可使局部大片组织坏死。4.3.2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农药可以对环境造成广泛的影响,它通过大气、水体、土壤、作物经食物链富集造成危害。由于农药的化学性质不同,在环境中的溶解度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环境中的农药,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有机磷农药是造成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的主要污染物,有机磷农药是一种神经毒

32、剂,它抑制体内胆碱脂酶;造成乙酰胆碱聚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有机氯具有脂溶性的特点即不溶或微溶于水,易溶于脂肪。这就决定了它在人体中主要在脂肪中蓄积。此外有机氯农药还可以对人体或动物造成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生殖机能等广泛的不良影响。4.3.3氰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常见的氰化物是氰化钠、氰化钾、氰化烃,这几种简单的氰化物都能溶于水,可统称氰化物,三者都有剧毒!氰化物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口、呼吸道或健康的皮肤都能进入人体。氰化物进入胃内在胃酸的解离下,能立即水解成氰烃酸而被吸收,此种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血液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与氰根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丧失传递电子的

33、能力,使呼吸链中断,细胞窒息死亡。由于氰化物在类脂中的溶解氰化物慢性中毒多见于吸入性中毒。经水污染引起人体慢性中毒的比较少见,有时见于家畜直接饮用厂矿企业未经直接排放的含氰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而引起死亡的事例。在非致死剂量范围内,氰化物经体内一系列代谢转化与硫结合生成硫氰化物从尿中排出。如生成速度超过排出速度,体内有硫氰化物蓄积,而硫氰化物能阻碍甲状素的合成,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4.3.4致癌有机污染物影响与危害苯、胺、苯并(a)芘、卤代烃氯乙烯、联苯胺、萘胺、三氯甲醚、多环芳烃等有机物已被鉴定为与诱发人类癌症有联系。这些污染物大都来源于工业污染,还有一些污染物并非来源于工业废水,如三氯甲烷。美

34、国新奥尔良的自来水引自密西西比河,用氯气净化灭菌。美国环境保护局在1974年夏季报道水中有致癌物质,致癌物中含氯仿,饮用这种水的居民癌症死亡率高于常用井水的居民,而且从这些居民血液中检测到四氯化碳及有致癌的两种四氯乙烯的合物,这是存在于河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而生成水中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污染物质还有很多,有些物质产生毒害作用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这也给毒害的防治带来一定困难,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能又会产生更多新的污染物质。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只有预防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各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水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尽最大可能地消除污染物质对生态系统特别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水污染

35、的防治对策14水污染防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策、管理技术、市场调节、全民配合等方面。水污染防治.。必须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水污染治理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依靠全社会力量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我们必须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5.1点源污染并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对于工业和城市废、污水排放,必须要加强管理,达标排放。对于超标、超量排污的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收取的排污费、排污权交易费等设立特别基金,用于扶持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减轻企业治污的经济压力。采取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措施,充分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5.2面源污染的

36、宏观调控将面源污染的控制与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建立等方面结合起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有机肥使用量,将面源污染控制到最低程度。5.3水污染治理的投资初步估计,用于水污染防治的投资至少应增加到我国JKL的 F,这个数字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现在还不痛下决心增加投资,任凭水污染发展下去,那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必将继续增加,最终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可显著提高城市废水无害化处理率。在缺水地区更应大力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工业、农业和市政等,缓解水资源

37、的矛盾。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水环境恢复技术,结合国情,研究水环境恢复技术的理论、方式方法,通过生物技术与物理、化学手段的结合,加速水环境恢复的进程。水是人类须臾不可缺的重要资源,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发展之本。5.4水管理系统的法律法规用有效的、强有力的法规代替过时的立法和规定;依法施行统一管理,建立新的全球水道德观念,加强水的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教育,克服“水盲”。应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水,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水是有限的,水是宝贵的,水是不可再生的。面对过去惨痛的教训,每个人都要自觉地树立节水意识,节约每一滴水,减少和杜绝人为的水污染。水污染是文明的污染,是时代的污染,水消

38、失是民族的消失,是人类的灭亡。5.5质量规划按河流生态学概念,确定流域内主要河段水文周期内最佳自净能力时的污染临界负荷,并据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比较论证,提出相应的国土整治中的土地利用方案、国民经济规划布局以及人口密度等方面的最优指标。在这些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点、线、面废污水与废弃物的防治措施,以防止污染的扩散。5.6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对工业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不是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方式上,由单一的浓度和污染指标的控制转向污染总量控制和各项污染指标严格控制相结合。我国工业经济还处于较落后的水平,但我们不能按照发达国家以往发展经济

39、的方式来发展,而是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15,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5.7大力倡导节水型产业基于环境承载力,国家或地方管理机构应负责建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标。制定开发利用的长期规划,改传统的水供给管理模式为竞争型水需求管理模式,包括水资源补偿性使用,以许可交易的取水许可证调整水价和排污费等。优先发展节水型产业,鼓励节水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创新。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高低对于缓解我国的水危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使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破坏环境、掠夺性开发资源为代价去发展经济16。结语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消费品,其质量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规范企业的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使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少,提高食品质量。把开发食品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好环境、资源、食品、健康间的关系,建立起人和生物圈之间良好的共存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