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定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849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定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术论文: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欣苑幼儿园商其静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浅谈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指导所谓低结构材料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材料进行简单设计,但不限定玩法,由于目标非常隐蔽,对幼儿来说自主的空间仍然很大。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体现了区域创设的开放性,能有效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更好地实现幼儿自主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园对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及指导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笔者有一些研究收获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低结构材料具备的两个要素1.结构性。低结构材料是有一定结构性的,如无结构性就是非结构材料了。何为材料的结构性呢?纲要解读中指出:“材料应有适宜的结构:既暗含着有价值的

2、教育内容,又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材料应暗含着通过幼儿操作和使用能够达到的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材料应能够揭示许多有关的现象和事物间的关系,而这些现象和关系正是我们期望幼儿获得的,也是这个年龄的幼儿所能够获得的。”可见,材料的结构性就是指材料能物化一定的教育目标,幼儿通过操作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鉴于低结构材料的这一要素,我们在选择、设计材料时一定要赋予低结构材料一定的结构性,以发挥材料的育人功能,落实教育目标。例如:大二班教师为满足幼儿搭建城堡的兴趣,发动家长收集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小纸箱放到建构区,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幼儿总是撘不出平整结实的墙体,要么墙体歪歪扭

3、扭,要么有许多空隙,而原因就出在了材料的结构性上。教师自认为投放纸箱这种低结构材料供幼儿探究搭建城堡,是在落实指南的先进理念,但是教师忽视了低结构材料的结构性。投放的纸箱大小、高矮、宽窄不一,彼此间也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搭出的墙体高矮参差不齐,再搭第二层时就没有办法往上摞了,怎么能满足幼儿搭建城堡墙体的需求呢?教师在发现这一问题后对材料进行了调整,发动家长征集了许多同样大小的酸奶盒,一个个酸奶盒就像是一块块砖头,大小一样,平铺、叠高、架空、对称只要是幼儿在搭建中需要的建构方式都能得到满足,幼儿与材料进行了有效的互动。有明显建构结构的材料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求,支持幼儿的探究操作,促进幼儿的发展。

4、由上述案例可见,低结构材料是否具备一定的结构性决定着材料是否能成为教育的载体,决定着游戏的教育价值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一定要把握材料的结构性要素,实现材料与幼儿的有效互动。2.低设计性。低结构材料具备结构性,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进行设计,但结构性要低,要隐蔽,突出低设计的特点。只有低设计的材料才具备一定的开放性,满足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操作材料的需求,实现材料被幼儿所控制。一旦材料的设计多了,对幼儿的控制就多了,那么就成了高结构材料了。例如:小班操作区一般都投放供幼儿学习使用勺子的玩具材料。教师设计了一个母鸡生蛋的玩具,一只母鸡蹲在鸡窝里,鸡窝上贴着数字,幼儿要用勺子舀“鸡蛋”倒到母鸡

5、的肚子里,“鸡蛋”立刻就生下来落到鸡窝了。幼儿要根据鸡窝上的数字,帮母鸡生出相应数量的鸡蛋。这个玩具材料刚刚投放时幼儿很感兴趣,但是玩过几次幼儿就不愿再选择了。分析原因,教师发现此材料教师的设计过多了,幼儿只能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玩法操作材料,自主操作玩具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在兴趣点过后就不爱玩了,而且即使幼儿一直爱玩,给予幼儿探究的空间也小。在分析后教师调整此材料。在操作区提供了几个大大的纸盒,里面装有足够量的不同大小的豆子、小米;提供各种勺子(小调羹、奶粉勺、大汤勺、饭勺、打油勺等);提供各式各样的小瓶子。这些材料为幼儿探究舀的方法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孩子们每天尝试各种勺子舀不同大小物体的方法

6、;探究往不同大小瓶口的瓶子里装物体的方法。幼儿在与这种材料的互动中不仅学习了各种勺子的使用方法,发展了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还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支持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经验。而在与这一材料的互动中,幼儿获得的最宝贵的能力是自主学习。分析在这一材料的投放中教师的设计肯定有教师的设计,材料有一定的结构性,(如不同勺子的提供能让幼儿发现不同勺子的使用方法,且体现层次性;不同大小的豆子和小米的提供体现舀不同物体的难度不同;不同瓶子的提供帮助幼儿探究倒的方法),但设计仅仅是材料能反应出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让孩子收获一定的经验。它的设计并没有限制幼儿的操作,没有控制幼儿,而是更好地支持幼儿在自主操作

7、中获得发展。二、低结构材料的指导要点1.耐心观察抓时机由低结构材料具有开放性这一特性决定了要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操作材料,那么幼儿将如何与材料进行互动就不再受教师的控制。幼儿的游戏行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不是教师心中所想的。那么该如何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呢?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观察看孩子到底想干什么?观察是我们指导的前提,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意图,把握教育的契机,找准介入的时机。观察在教师看来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善观察总是着急介入;不会观察不知道该看什么,什么也看不见。那么对于这些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应弄清楚你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你看到了什么?看到的现象反应了什么?教师

8、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才能试图了解幼儿的游戏意图,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教师提升的点。例如:一次操作区活动中,小班幼儿小雨拿了一盒塑料夹子玩夹夹子,然后就和旁边玩纸杯的亮亮抢起了纸杯。亮亮告状说小雨把纸杯枪坏了,我安抚亮亮继续玩纸杯,顺便拿了几个纸杯放到小雨盛夹子的盒子里,我想看看小雨到底想干什么。小雨拿起纸杯开始往纸杯的边沿夹夹子,一个纸杯上夹满八个夹子,而且同种颜色的两个夹子挨着,呈现出八个夹子,四种颜色,成对摆放的排列模式。小雨就这样专心地往一个一个纸杯上夹,当看到同种颜色的夹子不成对时,就拽下来再夹。从小雨夹夹子的游戏行为中我看到两种情况,一是小雨夹夹子的动作不是很

9、规范,有时使用大把抓。那么小雨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尝试获得正确的夹夹子的方法呢?需要继续观察。二是小雨游戏中出现按颜色分类的意识,但这种按颜色进行的排列能否形成有规律的的排序呢?这个我不太明确。于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疑问,我选择继续观察,并在小雨的纸杯用完后,我递给她一个边沿大大的纸碗(碗口较大,能夹的夹子比纸杯多,能支持幼儿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提供此材料的目的是观察小雨是否有按规律排序的经验)。小雨在往碗口夹夹子时依然按照同种颜色的夹子两个挨着呈一对的模式夹,但是当所有颜色的夹子都夹上之后,碗口还没有夹满,接下来小雨还是继续按两个同种颜色的夹子一对夹,但并没有再现之前的颜色排列规律。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小

10、雨按不同颜色夹夹子的行为,虽还没有形成规律排序,但已有了初步的排序意识,这时候对她进行排序的引导,应该比较适宜。于是我确定了介入的时机,进行了有效的介入,帮助小雨获得新的经验。2.尊重幼儿悄试探低结构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而教师在提供低结构材料时也是按照教育目标进行设计的。那么在幼儿与低结构材料自主互动中,幼儿的意愿与教师的预设背道而驰是常见的事,那么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尊重幼儿的想法,顺应幼儿的意愿。那么在尊重幼儿的想法时,教师如果不能真正把握幼儿想干什么,最好的介入就是悄悄地进行试探性指导,如果幼儿回应就可继续,如果幼儿拒绝或者不加理会,就赶紧退出,选择继续观察。还以刚

11、才夹夹子的小雨为例,当我决定引导小雨按规律排列夹子时,我还不清楚小雨是否能接受我的引导,不确定我的介入是否会打断小雨的游戏,于是我选择悄悄的试探。我按规律在一个纸碗上夹了一圈夹子,悄悄地放到小雨的面前,并对她说:“看,老师也夹好了一个,你看看漂亮吗?”由于我递过去的碗口的夹子排列规律特别明显,一下子吸引了小雨的关注,她拿起来摆弄了一会,然后开始调整她之前夹好的那个碗口上的夹子,一边调整,一边看我的那个碗。经过反复的调整,用了很长的时间,小雨碗边的夹子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虽然还有一点小问题,但是已经能明显地看出它的排列规律了。我试探性的介入、引导引发了小雨的兴趣,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小雨对排序中的

12、问题进行调整,帮助小雨获得按规律排序的经验。小雨在操作中获得成功感和游戏的快乐,接着玩了很长的时间,自主巩固新获得的经验。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的介入得不到小雨的回应,甚至引发小雨的反感,我会及时退出,继续观察,等待更恰当的介入时机。3.胸有成竹巧引导教师坚持观察幼儿的游戏,教师的心就会离幼儿越来越近,幼儿行为背后的想法就更容易被教师察觉。那么我们一旦准确地了解了幼儿的想法,就要巧妙地进行引导,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的方法很多:语言引导、平行游戏引导、材料引导、示范引导等等。平行游戏适用于幼儿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给予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平行游戏不适用于技能的学习指导。例如:幼儿无意间发现摆在一

13、起的小积木推倒一个就能发生一连串的反应,于是他们反复重复着刚才的发现。教师观察后认为可以由此延伸到幼儿对多米诺骨牌的探究,于是就在幼儿的对面用积木按多米诺骨牌的方式摆起来,幼儿看到了他感兴趣的游戏,于是主动加入教师的游戏中,并在游戏中通过探究获得新经验。示范引导适用于技能学习方面。例如:幼儿剪窗花不知怎样折纸,那么示范性指导就很适宜,这种指导方法更加直观。所以我们就把折纸的方法制作成微课放到区域中,幼儿可利用平板电脑自己观看视频学习。语言指导适用于幼儿能与教师积极互动的游戏情境中,如果幼儿与教师没有处在互动点上,一般教师的语言引导得不到幼儿的相应,或者会干扰幼儿的游戏。如果幼儿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是材料能解决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材料来实现引导的作用。如:幼儿玩穿项链的游戏时,按规律穿的项链突然没有规律了,教师观察发现是项链所需的那种颜色的珠子用完了,于是教师又添加了所需的珠子,支持幼儿的游戏,发挥材料的指导作用。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中能很好地发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作用,但要掌握好以上要素和指导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