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875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 密级 UDC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 独 创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2、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海龙公司制冷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选择研究摘 要本课题针对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的流程生产需求,以该公司现有的公用工程制冷系统生产运行状况为研究基础,以系统运行成本和设备利用率为约束条件,根据海龙公司公用工程系统的现实情况在

3、对公用工程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经验规则法对该公司进行制冷系统优化配置和优化设计,分别对夏、冬季生产运行各四种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并且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了分析,经过对比,优化后夏季运行中设备耗功率减少435 kW/h,冬季运行中设备耗功率减少425kW/h,相当于少运行两台制冷机组;系统投资减少400多万元;夏季生产设备利用率提高5.25个百分点,冬季生产设备利用率提高12.5个百分点,证明优化后的制冷系统配置更合理、经济性更好。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研究的概况和研究理论、方法,分析了海龙公司公用工程中制冷系统的布局和生产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当前海龙公司公用工程

4、制冷系统优化设计的方向,减少了方案选择的工作量。并根椐海龙制冷系统中各冷冻站布局的局限性,对各冷冻站与生产系统进行了合理的配置计算,使制冷系统达到较佳的运行状态和合理的运行成本。通过对海龙公司公用工程中制冷系统方案的优化,达到了该公司制冷系统优化配置的预期目的。方案中部分系统改造实施后的运行结果良好。关键词: 公用工程 制冷系统 优化Study on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Transformation Plan of Helon Company ABSTRASTThis thesis made a reasonable and optima

5、l design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of Shandong Helon Company Ltd. to satisfy the needs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existing utility condition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the existing utility refrigeration system,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ost of the system functioning, appl

6、ying the experience rule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utility theories and methodsIt made a compare between the summers and winters four programs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ing and analyzed the optimized programAfter the option,the rate of the equipment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ummers has b

7、een decreased by 435kW/h The system investment has been decreased by 4,000,000 yuan whil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summers production equipment has been increased by 5.25 an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winters production equipment has been increased by 12.5 . The result proves that the optimiz

8、ed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economical than original one.The thesis introduced the current optional research situations and the research theories and the methods of the utility system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d analyzed the arrangements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of Shand

9、ong Helon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t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and guidance of optimizing the equipment of the utility system of Helon and reduced the work loa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al limitations of the individual refrigeration station of Helon, it made 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a

10、l calculation of the individual refrigeration st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system to make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work better and obtain a good functioning cost.By optimizing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programs of the Helon utility, an expected objective of the companys refrigeration system distributio

11、n has been achieved. Some systems of the programs have been reorganized and functioning well.Key words: Utility; Refriger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目 录1 导 论11.1公用工程系统项目优化的意义和目的11.2国内外研究现状31.2.1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的基本目标31.2.2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4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6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71.4.1本文研究的方法71.4.2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72 项目优化设计理论依托及项目优

12、化方法选择92.1项目比较择优的原则92.1.1成本效益原则92.1.2 比较择优的原则102.1.3规范化的原则102.2被选方案成本效益分析的数学评定方法112.2.1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综合运用112.2.2专家打分法与加权加法综合评分法、优序法的综合运用113山东海龙公司公用工程优化的背景123.1海龙公司及公司公用工程布局简述123.2现阶段山东海龙公用工程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63.2.1现阶段山东海龙公用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63.2.2现阶段山东海龙公用工程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83.3生产系统内部的需求分析193.3.1生产系统工艺需求分析193.3.2生产系统设备需求分析203

13、.3.3生产系统安全需求分析253.3.4生产系统对管理机构需求分析253.4生产系统对外部公用供应的需求分析273.5海龙公司现有公用工程配置分析283.5.1现有各冷东站设备配置分析283.5.2现有各冷东站制冷系统配置分析314海龙公司公用工程制冷系统优化方案最佳优选方案的选择分析334.1备选方案介绍334.1.1夏季生产制冷系统优化备选方案的选择分析334.1.2冬季生产制冷系统优化备选方案的选择分析394.2制冷系统优化的原则434.2.1制冷系统优化的原则434.2.2经验规则法在本公司制冷系统优化配置和优化设计中的运用464.3项目影响因子的确定464.3.1项目影响因子的确定

14、方法464.3.2山东海龙公司公用工程优化项目影响因子的确定464.4最佳优选方案分析464.4.1夏季生产最佳优选方案分析464.4.2冬季生产最佳优选方案分析484.5优化结果分析504.6最佳优化方案实施保证514.6.1项目的进度安排514.6.2项目的人员整合培训514.6.3与现有系统的结合525系统优化方案结论与展望525.1系统优化方案结论525.2系统优化方案展望53.参考文献54攻读工程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56致谢571 导 论1.1公用工程系统项目优化的意义和目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能源是经济社会进步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我国能源供应长期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

15、能源短缺的战略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用电量只有1038kwh,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国家关于“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指导下,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技术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需求增长过快,供需矛盾加剧,逐步制约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据国家提供的统计数据,2003每生产1个单位的钢铁,中国比美国要多耗费10%的能源,中国电站与美国比,发一度电要多浪费五分之一的能源。中国能源研究理事会长、煤炭工业协会会长、

16、工程院院士范维唐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仍然很低,比已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OECD国家平均值的3.8倍、日本的7.2倍。”为了能成功应对国内外挑战,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节能工作,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问题。在节能降耗的工作中企业是节能的主体。其中又以过程工业为代表,它是所有涉及物质转化过程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据统计,我国各种过程工业的总产值

17、占GDP的60%以上1,涉及能源转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国民经济的一些支柱产业,如:石油、化工、冶金、能源、材料、食品等,而且也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如:生物、医药、微电子、纳米材料等。因此,过程工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典型的粘胶化工过程系统可以分为工艺过程、换热网络和公用工程三个子系统。以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它是以生产粘胶纤维产品为主。工艺过程包括:以棉浆粕为原料制取粘胶的原液工序;把粘胶成型、烘干、包装的纺练工序;为纺练工序提供粘胶成型用酸浴的酸站工序。各工序又以公用工程系统为纽带进行相互连结。在各工序中又各自配

18、备有各种不同规格的换热设备。公用工程系统向各工序提供所需的电力、热能、工艺蒸汽、各种冷冻水、优质水、循环冷却水等公用工程,并与过程系统和换热网络有并与过程系统和换热网络有机结合,吸收工艺过程中的余热或是稳定物料反应的温度。在粘胶制备的装置中,各种冷冻水往往是维持化学反应工艺过程参数稳定的重要介质,它又是通过换热装置把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气回收下来,减少生产对环境污染的唯一经济可靠的载体。另一方面,公用工程系统不仅要面向过程系统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能源,其本身也是过程工业中的耗能大户,它的优化设计和节能改造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因而面对全局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能源

19、和原材料的不断涨价,其成本也在快速增长,现在粘胶纤维企业中,公用工程的能源消耗已经占总成本的30%38%。对于公用工程系统经济合理的利用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己成为整个粘胶工业乃至整个化学工业的紧迫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工过程工业装置日趋大型化和联合生产化。特别是在能源紧张,原材料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从能量转化和利用的角度分析,复杂系统的用能优化,不能简单着眼于局部环节与单台设备的用能效率,因为局部优化决不等于全局优化。以制冷装置为例,单纯简单地提高单台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对于整个供冷网络效果不是很明显,要提高整个供冷网络的整体效率必须着眼于各制冷子系统中设备的搭配是否合理。

20、要实现最大限度公用工程系统能量综合与优化设计,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全局用能优化,才能使整个系统发挥出最佳经济效益,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山东海龙公司公用工程中制冷系统网络进行全局性的优化,合理优化配置公司内部各制冷子系统的制冷机组,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大系统运行可靠性,以提高海龙公司的公用工程用能效率。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的基本目标公用工程系统的优化包括对现有系统的最优操作、最优改造和对新系统的最优设计2。它们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问题:一是流程结构基本固定的系统参数优化,包括现有系统操作条件的优化和新系统设计或旧系统改造时对某一结构方案的设计参数和操作条件的优化;二是系统流程结构

21、优化,包括对新系统的多方案最优综合和对旧系统改造方案的优化选择。(1) 系统参数优这类问题一般可归结为线性规划(LP)和非线性规划(NLP)两种模型。如果各级用冷点所需冷冻水参数固定,模型一般可归结或简化为LP问题,可对系统各物流流量的分配及各单元设备的负荷进行优化;若各级用冷点所需冷冻水参数作为优化变量,模型一般归结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对流程结构基本确定的系统进行设计参数和操作参数的优化3,4。LP模型比较成熟和简单,但它只是对非线性问题的一种近似。NLP模型更能反映问题的实际情况,而且可用于新系统的设计优化和已有系统的操作优化5,6。(2) 系统结构优化系统结构优化包括流程方案

22、和操作参数两方面的同时优化,因为结构和参数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例如,制冷机组本身是属于制冷系统结构的组成单元。不同机组的台数或取舍可以用整形变量或01变量表示;制冷机组又通过冷却水系统的水温、流量和机组做功的大小等连续变量与系统中其他单元相联系。因此,这样的系统综合问题一般可归结为一个大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3) 整体系统同步最优综合对整体系统综合问题,传统的分步设计方法是先进行过程系统和各制冷系统的设计,然后再对各种公用工程的参数和需求量已定的条件下设计所需要的公用工程系统。这种方法往往难以进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达到整体最优化。Grossmann等

23、人首先提出了整体系统联合优化的综合策略,并建立了公用工程系统结构优化的MILP模型7,8。但其策略步骤实际上还是分步的,线性化公用工程系统模型也过于简化。朱世才、聂秀荣9,10等人提出了先确定连接各子系统的核心决策变量或连接变量,再分别进行各子系统设计的分解方法;Petracci11,12等人的MINLP模型只能在过程系统和蒸汽管网的参数固定时对驱动方案和流量分配进行优化。因此,现有这些模型大都是分步的策略或局部的优化,其根本原因就是目前对大规模超结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同步联合优化模型的求解十分困难,甚至是对公用工程本身的结构和参数的同步优化模型也只能做偏重一个方面的简化。1.2.2公用工程系

24、统优化的基本方法系统综合和能量集成优化的目标是用能费用最小。由于各子系统的复杂性,进行全局能量集成优化就成了一件繁琐而复杂的工作。以过程工业为例,一般只求解其三个子系统工艺过程、换热网络和公用工程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换热网络作为比较单一的均质系统,已有多种有效的综合方法。对比较复杂的公用工程系统,也己开发出一些比较成熟的优化方法。但对于工艺过程子系统,由于其流程结构复杂,设备种类繁多,很难用一种通用方法进行优化综合,以前的研究大多限于改进工艺和单台设备的性能,流程综合基本凭经验进行,近年来才发展了一些流程综合方法。系统综合可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系统综合方法的性质可以分为经验规则法、热力学

25、目标法和数学规划法。(1) 经验规则法:它是应用一些经验积累下来的直观推断规则,剔除一些不可能和不合理的方案,迅速缩小搜索空间,得到一个较优的结果。这些规则没有经过严格的证明,但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尽管它不能保证一次得到最理想的结果,但可以此为基础采用一些调优规则反复改进方案,得到满意的或近优的结果。这种直观推断调优法是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多,也是最为公用工程系统能量综合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成熟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实践经验。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些经验规则可以形成一个知识库,由此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在一定的推理策略指导下来进行系统综合。由于对不同的系统对象,经验规则完全

26、不同,因而这种方法通用性差,亦难于进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同步协调综合。(2) 热力学目标法:这类方法是基于热力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将系统的能耗最少或能量利用效率最大作为系统综合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中有代表性的方法有Goggioli13等人的有效能分析法,华贲14,15等人的热经济优化综合法,Umeda16等人的有效能图分组综合法,Linhoff17,18,19等人的夹点技术与能量集成方法。特别是有效能分析法和夹点技术法已在实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用于不同系统的优化综合与能量集成。但这类方法主要追求系统的热力学目标,不能同时考虑能耗与费用之间的同步优化权衡,所得到的系统流程可能出现明显的不合理方案,

27、需要进一步进行能量松弛和调优。因而这种分步设计法所得到的最终流程不能保证为全局最优。(3) 数学规划法:数学规划法是把系统综合问题归结为一个纯数学的有约束多变量最优化模型,然后采用适当的算法得到问题的解。对这种方法有人持怀疑态度,主要争论在于数学规划法需要掌握娴熟的建模技术和必要的算法;对大规模系统综合问题其求解效率较低;对严重非凸非线性混合离散模型的求解算法尚不成熟,往往只得到局部最优解;运算过程不透明,无助于对其物理本质的理解。但Grossmann等人认为,尽管经验规则法和热力学目标法已在系统综合中,特别是换热网络综合中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这些方法既不能提供一个求解不同类型问题的通用结构化方

28、法,一般并不能保证最优;同时也不能明确的考虑总体系统综合时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同步联合优化。采用数学规划法,特别是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法,可回避这些局限性,不仅对不同的系统综合问题具有通用性,还可以进行各子系统之间的同步联合优化和能量集成,通过对不同目标的权衡得到最优的系统流程结构和操作参数。这种方法的研究一直与前两种方法并行发展,特别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新算法的开发,对大规模优化问题计算速度将不再成为最严重的瓶颈环节,因而这种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很多对公用工程系统的优化综合都是通过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进行的。以公用工程系统年总费用作为优化目标时,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简化的公用工程系

29、统模型,即不考虑公用工程系统的详细结构,只考虑设备以计算公用工程介质成本的模型;复杂的公用工程系统模型,以实际消耗的动力量为基础,为获得这些数据,必须对公用工程系统进行详细剖析。Nishio和Johnson20在1977年首先提出用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的方法求解此类问题,他们编制了采用迭代法求解的线性规划程序,用线性成本估算法计算投资,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Grossmann和Santibanez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得了不同形式的蒸汽动力系统设计方案。1983年Papoulias和Grossmann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兼顾了公用工程系统热能优化及蒸汽透平和电机之间的优化选择,使该设计方案更具实用

30、性。1987年Colmenares和Seider21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公用工程匹配。Grossmann等提出了联合优化的超结构法,建立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后来又发展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朱世才提出了联立优化问题的核心决策模型法,比较严格细致的考虑了网络的设备费用,更接近实际。此后,Doldan22等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数学模型分析、使求解所需的时间大大减少。1995年Maia23等学者提出了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来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他们的这种方法处理了装置负荷不连续的问题并且使用了不连续的费用函数。1998年,Mavromatis和Kokossis24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

31、性工具一硬件合成。该方法是建立在描述单一抽气式透平运行情况的总耗汽量曲线和出力图的基础上的。使用这种工具可以对透平网络进行非常全面的阐述以及达到运行的最优化。总之,公用工程系统的优化综合问题一般可以归结为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两类模型。如果各级管网的工艺介质参数固定,模型一般可归结或简化为线性规划,再对系统各物流流量的分配及各单元设备的容量进行优化;若工艺介质参数也作为优化变量,由于工艺介质参数计算关系式的复杂性及管网的能量平衡的非线性,模型一般可归结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再对结构基本确定的公用工程系统进行设计参数和操作参数的优化。线性规划模型比较简单和成熟,但它只是对非线性问题的一种近似,而

32、非线性规划模型更能反映实际情况,而且可用于新系统的设计优化和已有系统的操作优化。国内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分解方法和非线性规划方法。陈元鹏等人提出了以公用工程系统年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对既定流程结构的大型乙烯装置蒸汽动力系统的设备操作参数及蒸汽分配实施最优设计。沈幼庭25等人提出了确定炼油厂大型蒸汽动力系统最优改造方案优化方法。尹洪超26等人用遗传进化算法对流程结构基本固定的蒸汽动力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在参考大量的公用工程系统优化文献和继承前人关于公用工程系统的优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山东海龙公用工程专业方面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积累,还多

33、次对国内生产粘胶纤维的其它公司的各生产现场及设备配置情况进行调研,就公用工程系统中(特别是制冷系统的布局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生产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积累了丰富的制冷工程系统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本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项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国内外公用工程系统改造与网络优化资料的收集分析,典型性公用工程系统改造优化的案例分析,从而以现代系统理论的观点重新认识和理解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山东海龙公司的特点,参照国内外其它粘胶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多家专业生产厂家和中国纺织设计院的专业工程师们的交流,本着科学、系统、实用的原则,分析与继承前人关于公用工

34、程系统改造与网络优化方法的研究成果,根据公用工程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选择确定本文采用经验规则法对海龙公司公用工程中制冷系统进行全局优化。本文将通过对山东海龙公司现有制冷系统设备布局情况和各生产分厂的现有制冷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依据近年来公司各制冷子系统设备的运行记录,参照同行业的设备运行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对公用设备管理的总体思路以及公司未来规划发展的需要,对海龙公司驻地现有制冷设备系统的布局进行整体系统结构综合与运行优化处理。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1.4.1本文研究的方法本文采用经验规则法、专家打分法、加全评分法及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后得出对海龙公司驻地现有公用工程设备系统的布

35、局进行整体系统同步最优综合优化处理。1.4.2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本文对海龙公司的公用工程系统中制冷系统进行优化配备。根据粘胶企业生产对公用工程系统的需求,确定制冷系统优化改造的目标,本着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原则,对海龙公司制冷系统现状进行详细的调研,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经验规则法、专家打分法、加全评分法及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后,得出了海龙公司夏冬两季的优化方案,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实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图1-1技术路线2 项目优化设计理论依托及项目优化方法选择2.1项目比较择优的原则项目定义与决策阶段的评估工作被称为项目

36、前评估,也有人简单地称其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它是在项目尚未实施前对项目及其备选方案所进行的综合论证与评估。项目前评估的根本任务是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评估。项目前评估最终目标包括两个,第一是分析和确认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是给出各种可替代项目备选方案中的评估结果和优先序列以供项目决策者选择。项目前评估的关键工作是对项目以及项目各备选方案的经济、技术、运行支持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2.1.1成本效益原则任何项目的评估都必须从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单纯强调或过度突出一个项目的效益而忽视项目的成本,或是单纯强调或过度突出一个项目的好处而弱化一个项目的坏

37、处和风险都是十分片面的,都是违背事实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原则的。任何项目的效益都是以成本为前提和代价的,只有认真比较和衡量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才能客观地评估一个项目。项目的成本效益原则是项目评估的根本原则是因为实际上成本效益原则是我们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最根本原则,即任何人类活动最终都是要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利益。任何项目是否可行最终是以能否通过该项目取得经济效益及其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判断标准。在项目评估中需要考虑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必须涉及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任何一个项目的评估都必须坚持全面评估项目的微观和宏观成本与效益的原则。其中微观方面是指项目业主或项目承包商等组织的成本和效益,而宏观方

38、面是指考虑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成本和效益。任何单纯强调项目的微观或宏观成本和效益的评估都是错误的,因为这样有可能造成项目的总体成本和效益评估的失真或片面,从而做出错误的项目决策。另外,按照我们国家的要求,如果这两个方面的成本效益评估结果相互矛盾,项目最终的取舍决策应该以宏观的国民经济成本和效益评估为准,不允许出现为了某个组织的私利而损害整个国家利益的项目出现。在坚持项目评估的成本效益原则中,还必须强调项目微观成本效益必须服从项目宏观成本效益的原则。2.1.2 比较择优的原则任何项目的评估应该包括对应多个项目备选方案比较分析和优化选择的工作。虽然它属于广义的项目决策范畴,必须为狭义的项目决策提供可供

39、“抉择”的“方策”,因此项目评估不能是对于单个项目的评估,而必须是对于多个项目备选方案的评估和对各个项目备选方案的优化工作。即使是一些小而相对比较确定的项目也应该对“干”和“不干”两种项目方案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估,然后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项目备选方案的择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方案本身的不断优化,二是各备选方案的比较和优选。前者是在项目评估中随着项目信息增多和对于项目认识的深入而对各个项目备选方案的不断修订和改进,这将为项目决策者提供经过优化后的各种“方策”。后者是对最终的项目备选方案所作的评估分析和比较排序,这将给项目评估者提供有关各个“方策”优劣的信息,以供他们进行选择。因此在项目评估

40、中必须坚持这种比较择优的基本原则,必须提供多个项目备选方案的评估信息和各个项目备选方案优先序列信息。2.1.3规范化的原则项目评估的规范化原则是指整个项目评估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应该符合同样规范的基本原则。这包括在项目评估中用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组装自杀的各种规范化的评估办法、规范化的评估参事和指标以及规范化的项目评估程序和步骤三个方面。其中任何组织事业的项目评估规范化方法都需要参照相关权威部门发布的具体方法和规定。另外,任何组织的项目评估方法还必须符合国家和政府的相应法律和规定。对于规范化的项目评估参数和指标而言,首先是指任何项目评估都需要采用相对规范的统一评估指标进行评估,其次是指任何项目的评

41、估要适应国家或地方主管部门发布或规定的评定参数。项目评估的规范程序是指项目评估所必须包括的环节和步骤。2.2被选方案成本效益分析的数学评定方法2.2.1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综合运用在项目评估过程中价值判断有定量和定性两种形式,相应的项目评估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的称为定量方法,不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的称为定性方法。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评估标准都是由项目评估目的决定的,项目评估的价值判断过程基本是一致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是项目综合评估的基本思路。定性评估方法使用的资料多是源于评估者主观的鉴定和评审得出的。定性评估的表达方式取决于项目评估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有时也可

42、将定性问题作定量化处理以表达得比较准确。在公用工程中经常使用经验规则法进行定性评估。本项目的研究主要使用经验规则法,应用本专业专家一些经验积累下来的直观推断规则,剔除一些不可能和不合理的方案,迅速缩小搜索空间,得到一个较优的结果。这种直观推断调优法是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多,也是最为公用工程系统能量综合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成熟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实践经验。2.2.2专家打分法与加权加法综合评分法、优序法的综合运用专家评估法是以专家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通常使用描述性或判断性的“分数”、“指数”、“序数”、“评语”、 “鉴定”等作为项目的评估标值,并相应对评估对象作出综合评估。加权综合评分

43、法是在加法综合评分法的基础上,考虑各指标在评估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给重要指标规定加权分,使重要指标的权重得到突出。有序法是按照一定方法将所有项目评估方案的每一个目标(指标)各自排出优劣次序后,计算任意一个方案比其他方案优的个数总和起来,称之为优序数,最后看那一个方案优序数大即选哪个方案。3山东海龙公司公用工程优化的背景3.1海龙公司及公司公用工程布局简述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26日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注册资本4.11亿元,总资产36亿元。辖山东博莱特化纤有限公司、山东龙昊化纤有限公司、潍坊康富特非织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海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龙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龙

44、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下属七个工业园区:寒亭工业园区、安丘工业园区、央子工业园区、汶上工业园区、蒙阴工业园区、青岛海阳工业园区和新疆工业园区。公司主营粘胶长丝、粘胶短丝、棉浆粕、帘帆布和无纺布。年生产能力为粘胶短丝12万吨,粘胶长丝8000吨,棉浆粕13万吨,高模低缩涤纶工业长丝6000吨,帘帆布1.6万吨,无纺布4500吨,发电超亿度。其中短丝、棉浆粕、涤纶帘子布及帆布生产规模居国内首位。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省级技术开发中心、乙级设计资质的设计工程公司,具有完善的科研技改、新产品开发体系,建有国内同行业最完备的粘胶纤维、浆粕中试车间,试验手段及检测仪器日趋完备,吸收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45、,并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设计院等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究与研究及市场开拓。在技术开发和推广过程中,公司已培养出由一名博士、6名硕士、128名本科生组成的开发团队。已成功开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高白度纤维、阻燃纤维、高湿模量纤维、保健型纤维和高聚合度浆粕等十几个品种,并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其中保健型纤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湿模量纤维、阻燃纤维等四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承担完成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年产2万吨粘胶短纤维工艺与设备研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被国家

46、科技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被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认定为功能性粘胶产品开发基地。公司拥有较强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400人。其中博士生1名,硕士生17名,高级职称24名,中级职称175名。今后几年,公司将按照“横向拓宽产品域、纵向拉长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产品、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在差别化再生纤维素纤维、非织造布、帘帆布、化工等领域谋求更大的发展,培强做大山东海龙,到2009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把公司建设成经济规模合理、产品结构优良、管理和技术先进的多元化、综合性大型企业,跻身于世界同行业先进之列。山东海龙公司的前身是潍坊化肥厂,由于设备落后又逢市场不景

47、气,生产不能正常运行,从1982年开始转产粘胶纤维产品。公用工程的建设亦是依托化肥厂的原有公用工程,配套建设了1#冷冻站。随着生产线的不断增加而又相继地扩建起来了2#、3#冷冻站。在海龙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历任领导班子对海龙公司主业粘胶纤维都有明确的、周密的、系统的发展规划,但对相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统而言,没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计划,从而形成了粘胶长、短纤维和棉浆粕的生产规模适应市场的需求、布局科学合理,始终走在同行业前头的局面。超前的发展意识使得山东海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是全国粘胶行业的排头兵,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位列全国第一。而公用工程的布局、规模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发展规划,致使四个冷冻站相对生产线是合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