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923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 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农民工被动回流与城市发展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农民工是同时具有农民和工人身份的双重职业者,是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者。农民工被动回流会导致企业用工短缺,损害城市便民服务体系,加深城乡隔膜,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分析了农民工被动回流的主要原因,并

2、提出了减少农民工被动回流的对策。关键词 农民工;被动回流;城市经济中图分类号 C912.81;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274-03农民工是处于农民和工人(市民)之间的一个社会阶层,即离开土地又没有融进城市的农民。从职业上看,农民工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务工;从身份上看,户籍制度仍把他们认定为农民,他们的“家”仍然在农村。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中从事非农职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但农民工并没有取得国民待遇,他们缺少自由迁徙权、平等劳动权、公平的社会保障权,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因在城市中没有

3、形成体制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农民工缺乏对城市社会的话语权,是城市社会的“失语”者。正是由于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农民工逐渐对城市生活丧失信心,被迫回流,重新返回农村生活。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农民工被动回流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使人们能够认识到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从而正确认识农民工被动回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期减少农民工被动回流,促进城市和谐。1农民工被动回流的原因1.1城市生活成本高,安全无保障城市生活成本迅速增长是农民工被动回流的主因。近年来,我国城市房价一路攀升,大量农民工连基本的房租都支付不起,更不要奢谈购房安家,

4、很多农民工居无定所。根据部分城市的调查,大多数农民工居住于工地、未竣工的房屋、地下室、简易工棚和城中村搭建的棚屋中。对于未婚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婚姻问题必然提上日程,而恶劣的居住条件、较低的工资收入、危险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只能回乡择偶。对于已婚壮年打工者,婚姻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城市生活高成本的诱因。农民工子女入学面临严峻的现实困境,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城市上学要么缴纳一笔高昂的借读费,要么只能进入教学质量无保证、安全隐患严重的非正规学校1,这无疑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失学风险,也成为导致农民工被动回乡的重要因素。根据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目前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只有12.9%,医疗保

5、险的参保率为10%左右,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15%左右1。由于巨大的劳动安全风险,许多农民工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因得不到及时治疗和经济赔偿,被迫拖着伤残的身体回到原籍,重新返贫。农民工无法真正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如住房、医疗、就学、失业、养老等,更无法顺利地融入城市文明体系,最终只能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村人。1.2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农民工长期稳定就业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对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的需求大大增加。劳动力市场上,企业招聘大多要求“文化程度高中以上”。而进城农民工文化程度和市民相比普遍偏低,在外出

6、前又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在激烈的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面狭窄,从事的工作简单粗放,可替代性强,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企业经济效益稍有下滑,就会裁减他们的工作岗位。因此,农民工经常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另外,许多企业只招收1825岁的年轻工人,并且更偏向于使用女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身体素质最好,反应最灵敏。用最低的代价掠夺性地使用最宝贵工作年龄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破坏性用工必然造成“技工”和“熟练工人”的缺乏。1.3工资待遇低根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的总体调查结果看,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21元,只相当于城市工人平均月工资134

7、6元的68.4%,而且80%的农民工月工资在1 000元以下,甚至有2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500元以下(见图1)。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差距不断扩大。据国务院课题组对湖南、四川、河南3省的抽样调查,农民工月实际劳动时间超过城镇职工50%,但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职工的1/4。在沿海某地区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幅度每年不到10元,许多企业常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底薪,有些底薪仅为40050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是负增长。1.4劳动条件差,身份受歧视首先,劳动时间长。我国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d,每天法定工作时间不超过8h,平均

8、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h。而通宵达旦和双休日超常加班对于农民工而言属于家常便饭,甚至有些企业对他们的他们的吃饭和上厕所时间都作了严格限制。尽管中国实行8h工作制,但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56.6h,比城市工人每周平均47.9h的劳动时间要多8h;有81.4%的农民工劳动时间超出法定的每周40h;有约34%的农民工每周工作在60h以上。其次,劳动环境差。许多企业根本没有合格厂房,很多厂房是简易铁皮房,往往生产、生活、仓库三合一。车间空气污浊,机器轰鸣,粉尘弥漫,严重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中小企业尤其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差,生产条件简陋,各类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再次,身份受歧视。调查中发现,在全

9、国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务合同中,不平等的劳务合同占了近3成,许多用人单位事先酝酿好合同,在农民工对内容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强迫他们按下手印,以白纸黑字的方法剥削着农民工,损害着他们的权利2。在事后的劳务纠纷中,农民工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有的农民工在企业工作多年,已经成为技术骨干,但在参加培训、技术考核、相关待遇方面仍然受到歧视3。21CN社区列举了当今社会对农民工的“9种歧视”,即文化歧视、性歧视、消费歧视、地域歧视、政策岐视、人格歧视、文明歧视、健康歧视、生命歧视,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现实参考与反思4。2农民工被动回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1用工短缺,影响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即

10、由“民工荒”转化为“企业慌”、“老板慌”。熟练技术工人流失严重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而企业需求量最大的还是没有技术要求的普通工人,一旦农民工大量回流,沿海地区劳动密集性企业均会遭受沉重打击。2007年3月9日劳动保障部专题调研组在调查中发现,超过6成的企业表示2007年春季招工困难,其中认为有一定困难的企业比重为闽东南地区61.6%、长江三角洲地区54.3%、珠江三角洲地区49.1%、中西部地区48.5%、环渤海地区42.2%。深圳地区一线员工流失率为10%,纺织和玩具行业高达20%30%5,致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长期处于招聘状态。如果企业面临人力资源短缺,那么企业的发展将步履维艰。2.2完善

11、便利的居民服务体系受到损害农民工的存在,客观上解决了某些行业和工种城市劳动力不愿涉足的问题,进城农民工主要从事城市人所轻视的技术要求低、体力劳动为主的建筑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岗位,如城市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等。这些行业和工种对于城市经济的顺利、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民工的回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原本完善的城市服务体系,造成城市劳动力价格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长此以往,城市功能运行和居民生活都要受到影响。同时,具有一定手艺的生意人大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他们在每一个社区,每一条街道直接服务于普通百姓的吃、穿

12、、住、用、行,这些小商小贩大量回到农村,势必影响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13、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

14、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

15、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