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924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介绍了寒地水稻育苗期、返青与蘖期叶龄诊断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期为寒地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 水稻;叶

2、龄诊断;管理措施;寒地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196-01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叶、分蘖、茎秆、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关关系,按水稻主茎叶龄进行管理,是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最好方法,佳木斯市郊区实施这一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育苗期郊区水稻机械插秧采用旱育中苗,秧龄3035d,叶龄3.13.5叶,苗高为13cm左右。按叶龄“器官同伸规律”,通过调温、控水等手段,抓好4个关键时期,育成健壮旱育中苗。1.1种子根发育期播种后到第1完全叶露尖,时间为79d。管理

3、重点是促进种子根长粗、伸长,使须根多,根毛多,吸收更多养分,为壮苗打好基础。此期一般不浇水,过湿处散墒,过干处喷补,顶盖处敲落,露籽覆土补水。温度以保温为主,如遇33以上的温度,开口降温;保持32以下,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适温度2528。20%30%的苗1叶露尖及时撤出地膜。1.2第1完全叶伸展期从第1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时间为57d。管理重点是:地上部控制第1叶鞘高不超过cm,地下促发鞘叶节5条根系生长。此期温度最高不超过28,最低不低于10,适宜温度2225。床土过干处,适量喷浇补水,一般保持旱田状态。1.3离乳期从2叶露尖到3叶展开,经2个叶龄期胚乳营养耗尽,约经12

4、16d。2叶生长略快,3叶生长略慢。管理的重点是:地上部控制12叶叶耳间距和23叶叶耳间距各1cm左右;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根8条健壮生长。因此,要进一步做好调温、控水及灭草、防病、以肥调匀秧苗长势等管理工作。温度管理:23叶时,最高温度不超过25,适宜温度2叶时为2224,3叶时为2022,最低温度均不低于10;特别是在2.5叶时,温度不超过25,以免出现早穗现象。水分管理:要三看浇水,一看早、晚叶尖有无水珠;二看午间高温时新展开叶片是否卷曲;三看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和根系生长状况。1.5叶和2.5叶时各浇1次酸水,1.5叶前施药灭草,2.5叶时酌情追肥。1.4移栽前准备期适龄秧苗移栽前34d开

5、始,在不使秧苗蔫萎的前提下,不浇水,蹲苗壮根,以利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在移栽前1d,做好秧苗“三带”,一带肥(磷酸二铵125150g/m2);二带药,预防潜叶蝇;三带增产菌等,壮苗促蘖。2返青分蘖期2.1分蘖期生育过程本期水稻生长经历了返青、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发生及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过程。生长发育内容包括地上部长叶片、分蘖,地下部长根系。以营养生长为主,11叶品种7.5叶龄、12叶品种8.5叶龄幼穗开始分化。11叶品种的生育转换期为6.19.0叶龄,12叶品种为7.110.0叶龄。2.2与产量构成的关系分蘖期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秆粗、穗大、粒多打好营养基础的时期。2.3分

6、蘖期栽培管理目标壮苗、浅插、保水,力争水稻早返青;浅水增温、早施蘖肥,确保水稻叶龄进程,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基本达到计划茎数,控制无效分蘖,及时转入幼穗分化。2.4分蘖期主要农艺措施2.4.1分蘖期灌溉增温。移栽后灌护苗水至最上展开叶(3叶)叶枕。返青后浅灌增温,水层深度35cm,水温不低于16。田间茎数达计划穗数的80%左右,晾田控制无效分蘖,达到晾田标准恢复灌溉,防止幼穗分化期土壤干裂。2.4.2按叶龄施用分蘖肥。蘖肥用量为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30%。分蘖肥要求早施,可分2次进行,第1次施分蘖肥总量的70%80%,于返青后4叶龄施用;第2次施分蘖肥总量的20%30%。11叶

7、品种于5.5叶龄,12叶品种于6.0叶龄施于色淡、生长差、分蘖少处。机插侧深施肥免施分蘖肥。2.4.3分蘖期病虫草害防治。及时防治水稻赤枯病、细菌性褐斑病、胡麻斑病、水稻潜叶蝇、负泥虫等。插秧前整地后第1次封闭灭草,选择安全性高、防效好的除稗剂,如50%瑞飞特、30%阿罗津等。用毒土法或喷雾器甩喷,水层35cm,保水57d,等水自然渗降成花达水时进行插秧。插秧后1020d,根据苗情、草情进行第2次灭草,选择安全性高的杀稗剂,与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太阳星等混配。采用毒土法或喷雾器甩喷,水层35cm,保水57d。2.5分蘖期生育诊断2.5.1分蘖期叶龄。水稻返青后平均45d增加1个叶龄,需活动积

8、温85左右,是争取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2.5.2分蘖期叶长、叶态、叶色。此期叶片长度呈递增规律,增幅为5cm左右,叶耳间距逐渐拉大,返青后叶色逐渐加深,至6叶龄达到青绿色,叶态弯披,功能叶叶色较叶鞘深,至7叶龄后叶色平稳略降(不可过淡)。2.6分蘖期生长异常的调控措施2.6.1分蘖期生育延迟。因苗弱、植伤、插秧过深、低温、药害、虫害等造成生育延迟。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规范操作,减少植伤,早施分蘖肥,同时注意及时灌护苗水和井水增温。2.6.2分蘖期生育不足。主要表现是植株矮小、叶色浅淡、茎数不足、生长量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注意井水增温浅灌,防渗漏。如在前期氮肥已足量施用的情况下,因低温影响,

9、不可增氮促长。2.6.3分蘖期生长过旺。因施用氮肥过多导致叶片过长、叶色过浓、生育转换前叶色不褪,应提早进行晾田或晒田。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10、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

11、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

12、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