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就业压力与增加就业途径论文3088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就业压力与增加就业途径论文30886.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荔城镇的就业压力与增加就业途径专 业:行政管理目 录引言 21 当前的就业压力及原因分析 21.1体制转轨释放出的就业压力 31.2结构性矛盾突出 31.3毕业生将给城镇就业带来新的矛盾 42增加就业对策 52.1保持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 52.2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52.2.1建立政府考核机制,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 52.2.2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 62.2.3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综合素质 62.2.4改善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72.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72.4筹措社保基金,完善社保体系 83结
2、语 8参考文献 9摘要:当前,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新的就业途径,为荔城镇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荔城镇就来形势仍相当严峻,压力越来越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是政府亟待解决主要难题。荔城镇就业压力大有自己特有的体制转轨等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可提出相应的对策缓解就业压力。关键词:荔城镇 就业 压力 原因 对策引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就业问题的解决,城乡劳动年龄人口得不到充分就业,就根本谈不上其他方面发展。乐业才能安身立命。从政治层面讲,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可以保障社会稳定和国
3、家长久治安。当前,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新的就业途径,为荔城镇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1当前的就业压力及原因分析近年来,荔城镇就来形势仍相当严峻,压力越来越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是政府亟待解决主要难题。经初步分析,荔城镇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城镇国企和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2009年末,下岗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总数较前几年相对下降,但绝对数量还近万人。二是新增劳动力就业。每年新增劳动人数与有限的工作岗位已非常不相适应。据2009年统计口径推算,每年新增人数为两千多人。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具有劳动能力,这部分就
4、业人员占我镇需就业人数比例最大,绝对数量最大,所以他们是成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点。四是复转军人、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中分流人员的这批人,总量相对不大,但层次高,安置刚性大、成本高。以上四方面的压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荔城镇就业难现实情况。面对现实,解决压力,首先要深层次认识就业难点,也就是说巨大就业压力如何产生的,产生过程中是否可以正确认识,认识后是否可以为扩大就业途径创造思路。所以,重点要分析增加就业难点。就业问题是当今各地区普遍性难题,总的看来,国内各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与荔城镇就业问题有许多共因,也有其特有原因。1.1体制转轨释放出的就业压力在近几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在劳动力市场上
5、带来了两个重大转变。一是分割后劳动力市场向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转变。城乡之间就业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农村劳动力不再局限于离土不离乡,开始流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这就使城镇劳动力供求失衡状态不断加剧。二是刚性就业向柔性就业转变。以往职工一次就业定终身和企业职工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被打破,国企和城镇其他企业中的富余人员被大量分流,加入失业和待业队伍。这两方面的转变使计划经济体制下潜藏和累积就业压力渐次释放出来,隐性失业变成为显性失业。应该说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变化是积极的,也是必须的。问题的关键是把失业率控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可以承受的程度之内。很显然,短期内,城镇下岗职工的就业是重点和难点,随着国企改革的
6、深入,旧体制遗留的问题逐渐消化,体制转轨带来的压力会慢慢下降。从中长期看,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最大的难点,缓解这一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1.2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荔城镇主要有两大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即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产业结构性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无技能和低技能的劳动力严重过剩,中高技能的劳动力明显不足。据人才交流市场数据分析,本科以上学历需求大于供求,大专学历供需持平,中专以下学历供给大于需求。可见,大量失业和待业人员中,主要是低技能和低学历者。第二,街道及北片乡镇就业压力相对较少,而东西片地区就业压力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这些东西片区劳动力
7、在本地区选择就业机会减少,特别是在第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很少,再加上传统学技意识。第三,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就业容量逐年减少,下岗增多,而这些下岗职工或者由于年龄偏大,或者由于知识和技能较低,转岗困难,难以在新兴产业寻找就业岗位。即使他们自己想创业,创业奖金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非常困难。因为社会资金和银行资金大部分为城镇公有部门占有和使用,非公经济融资难、贷款难、创业难的问题却始终没能妥善解决,影响了非公经济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1.3毕业生将给城镇就业带来新的矛盾在不是发展中的荔城镇,为何大学生会遭遇碰壁现象?他们存在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毕业生数量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
8、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近几年正值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毕业的高峰期,今后荔城镇镇高校毕业生仍将以较大幅度增长,就业压力将持续加大,毕业生就业严峻的形势仍将持续存在。第二是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部分毕业生和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这就容易出现“马太效应”现象,也就是说有些工作岗位无人问津,而有些工作岗位争得头破血流。但是大多数企业因招不到满意的技术工人而遗憾而归。致使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技工荒”。出现“马太效应”现象主要是毕业生认知程度直接有关。一是毕业生自我认知不准确。主要是产生自负,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
9、愿承担艰苦工作、不愿到边远山区和中小企业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燥虚夸”的不良印象。二是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这种情况出现在计算机、通信、财经等乐观专业学生,这些专业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这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2.增加就业对策就业压力是现实的、长期的。从长期发展战略上讲,把扩大就业放在优先地位。在提倡“以人为本”社会中,把就业作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充分结
10、合地区优势,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三产结构改善,加强社会统筹力量,努力寻求增加就业途径,扩大就业容量。本文针对荔城镇就业问题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面做出了以下对策:2.1保持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基础。近几年,荔城镇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的速度,但实际增长速度仍然低于潜在的增长能力。近几年,以住房、家用轿车、计算机、通讯设备、教育为代表的城镇消费热点逐渐出现,合理的消费结构正在形成。2.2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切实符合农民利益,符合“以人为本”,解决就业思路,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也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
11、就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各种壁垒和障碍,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2.2.1建立政府考核机制,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就业问题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重大职能,是民生保障的首要任务,是社会稳定关键因素。所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问题,政府各部门应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同时,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把城乡一体化就业,培训、社会保险、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列入镇乡年度目标考核。并且还要加大力度宣传,宣传政府出台各类就业政策,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农民更新就业观念、用流动的、开放的、实际的就业眼光去择业择岗,走出家门转移就
12、业,接受挑战自主创业。2.2.2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讲立足当地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从而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1).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开辟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引导农民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形成区域优势。如现在已初具规模区特色产业,有深圳望海茶基地,茶园土鸡养殖基地,明港泉丰西瓜基地,双峰高山蔬菜基地等等,在政府引导下,计划明年将建成三门湾百里生态型海水养殖带,江东海岸1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这些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促进农业产业化更快发展,从而确保农村劳动力在参与农业产业
13、化过程中,实现人人有就业岗位,个个有比较满意的劳动收入。(2)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一是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四级城镇体系建设。加快镇城中心区建设,加大城中村改造、旧城建造和撤村建居力度,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吸纳力和辐射力。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尤其要有选择地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中心镇强大产业支撑,增强其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有条件地引导小村和偏僻村向集镇和中心村集聚,扩大一般集镇和中心村发展规模。通过资源整合,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进一步加快农村力转移。二是加快实施下山移民异地发展规划。要从规划入手,建设镇行政区域的移民置小区。要在城关地区、各乡镇和
14、中心村建立不同规模移民安置小区来吸引附近的农村农民居民来本地居住。总之,要通过安置小区的形式来降低农村农民居民空间和职业转移成本,增强农村居民空间转移和职业转移积极性。2.2.3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综合素质农民素质提高,不仅决定农村经济发展,也决定农业人口非农化的速度。美国经济学家米凯研究表明,在乡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根据省劳动部门的最新调查,现在企业7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71%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以上,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开展职业技能针对性教育培训,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采集结合起来,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同时,建议镇政府出台鼓励企业
15、对职式培训政策,推动企业培训职工积极性。2.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荔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发展潜力。在GDP构成中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人员少,现代物流信息中介等生产服务人员少。因此,积极推进专业化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化的支撑和推进作用。与此同时积极发展旨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旅游、教育、健康、环保、文化、家政等新型服务业。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发展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各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不仅解决本地区劳动力就业,也吸纳其他地方的大量劳动力。现阶段关键问题是要为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放宽
16、限制,简化手续,减轻负担,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对新创立的中小企业,如果达到一定规模,在给定期限内关免税收;对雇佣下岗职工,可给予贷款担保和贴息补助等优惠政策。加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4筹措社保基金,完善社保体系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包括养老、失业、医疗、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底线。要积极筹集社保基金。对于在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的各类职工,都应该创造条件进入社保覆盖范围,企业和个人按规定的标准缴纳社会保障金,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现阶段,镇财政要拔出一定的资金用于非自愿失业人员的保险
17、和救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3结语在当今的社会里,就业压力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劳动力增加,复员军人转业及机关富余人员精减,荔城镇带来了严峻就业形势,在其严峻形势背后隐藏着极其复杂原因。有体制转轨释放出的就业压力,有结构性矛盾突出带来的压力,有毕业生增加凸显的压力。这些压力促使社会各界寻求就业途径,解决就业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在于保持经济快速发展,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力求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挖掘就业容量潜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就业压力的政治必要。本文在这方面初步进行了一点探讨,并对荔城镇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了一点浅薄的思考和建议,敬请专家给予指正为盼。参考文献1王诚.中国的就业形势与新就业政策,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胡晓锋.西店民营经济发展对我镇的启示,2004年9月6日.3精弘网络.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5年2月16日.4关注扩大就业安微如何缓觖就业压力.源于安微省无为镇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5于彦.关于缓解我市就业压力增加就业途径,2004年1月19日.6冯政.中国就业形势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源于劳动保障部就业部,2004年9月6日.7郭庆松.就业形势严峻 直面就业领域的突出问题200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