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论高山反季节蔬菜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论高山反季节蔬菜开发.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高山反季节蔬菜开发 论高山反季节蔬菜开发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高山反季节蔬菜开发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高山反季节蔬菜开发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阐述了开发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目的、意义及原则,并对几种主要的高山反季节蔬菜,如夏季四季豆、胡萝卜、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指出高山反季节蔬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 高山反季节蔬菜;开发
2、;原则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084-002所谓高山反季节蔬菜,就是在高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种植,能够满足大中城市“伏缺”供应的蔬菜。我县从1996年开始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经过多年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的试验、示范、推广,已取得了很大成功。实践证明,高山反季节蔬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1开发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目的和意义(1)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一般海拔每升高100m,温度可下降0.60.65。我县高寒山区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从事常规农业生产,积温不足,产量不高,经济效益较低,但具备开发高山反季节蔬菜的优势。据县气象局197
3、91983年在天堂寨乡后畈中学(海拔600m)观察点气象资料表明:5年中,79月3个月平均气温最高年份是1979年,月平均气温分别25.6、27.1、19.8,最高日平均气温只有29.5,非常适合喜温和半耐寒蔬菜的生产。立足资源的现状,努力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从而使得资源与产业达到最佳组合,这样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2)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需要。我县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脱贫,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高寒山区。这里地处偏僻,群众的文化水平低,科技意识差,信息不灵,开发的项目少。而开发高山蔬菜,成本低、风险少、效益高。另外,高山反季节蔬菜一般露地栽培,技术简便易学
4、,符合农村的实际。以种植夏四季豆为例,前茬小麦收获后,6月上中旬播种,7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获,产鲜荚11 25015 000kg/hm2,按1.2元/kg计算,产值13 50018 000元/hm2是种植常规作物效益的23倍。如果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复种指数,经济效益会更高。因此,从比较效益来看,开发高山反季节蔬菜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3)繁荣城市蔬菜市场的需要。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和温室效应的影响,长江流域气温升高,暴雨、干旱、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增多,病虫危害严重,春夏菜生长不良,收获期缩短、产量下降。而秋冬喜凉蔬菜又因高温干旱或暴雨影响推迟播种,处于春夏菜与秋冬菜大“换茬”时期,形成了79月3
5、个月蔬菜供应的青黄不接时期,被人们称为“夏淡”或“伏缺”。如1 000多万人口的上海市,流动人口400余万人,每天消费蔬菜达4000多吨,50%由郊区自产,50%靠外地调入,常年调入鲜菜7080万吨,特别是炎热的79月,鲜菜需求量更大,“客菜”占75%以上。因此,利用高寒山区开发高山反季节蔬菜,能够丰富城市“夏淡”蔬菜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4)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对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讲风味,讲营养,讲卫生,要求安全无污染。我县生态环境优越,山区的植被好,土壤的耕作层深,有机质含量丰富,农家肥源广,益虫种类多,群体
6、大,没有废气,废水排放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小,几乎没有污染,蔬菜产品品位高,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天然食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2开发高山反季节蔬菜应坚持的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抓住2个空档,即市场空档、品种空档。通过市场调查和行情分析,7月下旬至9月上旬处于春夏菜和冬菜青黄不接时期,可抓住市场空档,发展高山蔬菜重点安排在这期间上市;而抓住品种空档又是补充市场空档的关键。(2)规模种植原则。只有进行规模种植,才能形成整体效益。我们要求从事高山蔬菜种植户面积不小于667m2,在某一个区域某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至少是13.3hm2以上,这样便于收购、运输,减
7、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3)交通便利原则。蔬菜属鲜活产品,保鲜要求很严,必须实行快收快销。要求尽量规划在公路沿线和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收购、运输。收购点与生产点一般要求不超过3km。(4)合理安排茬口原则。只有合理安排好茬口,一茬接着一茬,才能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的利用率。高山蔬菜可与粮食作物、其他蔬菜间作,也可以利用未成林的山地,茶、桑等梯地套种。同时,同一品种要求排开播种,实行均衡上市。(5)科技先行原则。重点抓住基地布局、种植前准备以及后期管理等几个环节。基地布局一定要安排在海拔500m以上、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备足农家肥,按照技术规程精心管理。(6)优质高效原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8、提高,消费者对蔬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优质、安全、卫生、无污染的产品备受欢迎。为此,高山蔬菜生产必须严把防病治虫关和采收关。防病治虫要超前进行,用药后15d蔬菜才能进入市场,降低农药的残留,实行无公害生产。按照产品标准,适时适度采收,提高其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3几种主要品种高山栽培推广技术3.1高山夏季四季豆栽培技术(1)地点选择。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以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疏松的砂壤土最宜。(2)整地施基肥。四季豆侧根生长较弱,忌积水,夏季四季豆前茬多数为麦地,必须深翻细耕,做成1.2m(其中包括1道沟宽0.4m)宽的高畦。施家杂肥5 000kg/hm2、蔬菜专用肥750kg/hm2,
9、集中穴施。(3)适期播种。为了保证均衡供应,应排开播种,如菜豆主要安排3个播期:5月下旬、6月中旬和7月上旬。(4)适当密度。用种37.5kg/hm2,直播2行,穴距36.6cm,播种深度3.3cm,每穴播种34粒,留苗3株。矮性种行距0.4m,株距30.0cm,每穴播种34粒,留苗3株,用种量52.5 kg/hm2。(5)田间管理。如有缺棵,及时补苗。45片夏叶后,中耕、除草、培土,随机进行。当蔓长到近33.3cm时,开始搭架,每穴1根,引蔓上架。肥水管理的原则是干花湿荚、前控后催,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果期重施。氮肥的施用,苗期少量,抽蔓至初花适量。开花结荚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嫩荚坐住
10、后,结合浇水或雨后进行23次追肥,交替施用人粪水。进入采收期,每采完1次后,应浇水1次,并结合追肥,可以促使菜豆翻花,提高产量。3.2高山反季节胡萝卜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春种不易抽薹的品种,如日本新黑田5寸人参等。(2)整地施肥起垄。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深耕不少于23.3cm。结合翻耕施优质腐熟家杂肥20t/hm2、三元复合肥375kg/hm2、火粪1 500kg/hm2。做成宽133.2cm的畦,每畦起垄7行,垄高10.0cm。在垄顶开沟,沟深1.01.5cm左右。(3)精心播种。3月中旬播种,用种量9kg/hm2,均匀播在种沟内,播后覆土1指厚。盖地膜,出
11、苗后揭膜。(4)田间管理。2片叶时,陆续间苗,56叶定苗,苗距13.216.5cm,留苗37.5万株/hm2。定苗后,中耕、除草、培土随机进行,切忌中耕伤幼苗的根系。整个生育期追肥23次:第1次,定苗后1周,结合浇水,施入尿素37.5kg/hm2;第2次,89片真叶时即肉质根膨大初期,施尿素150kg/hm2、腐熟的人畜粪水60t/hm2;第3次,采收前1个月,施磷酸二氢钾37.5kg/hm2加水1 500kg/hm2进行根外追肥。如果有蚜虫为害,可用乐果1 000倍液或避蚜露1 500倍液喷洒。3.3高山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深翻土块,开排水沟,做到边沟、中沟、子沟、沟沟相通
12、。畦高26.633.3cm,宽1.51.6cm,1畦栽4行。施腐熟家杂肥(以火烧粪为主)15t/hm2,集中沟施;蔬菜专用肥750kg/hm2,穴施在2棵之间。(2)种薯处理。用种量1 875kg/hm2,大的种薯进行切块,1块重量在2550g之间,每块上有12个芽眼。种薯切开后,用草木灰涂抹切口。(3)精心播种。播期为2月上中旬,按行距43cm,开沟6.69.9cm深,施足基肥,以穴距23.1cm摆放薯块,芽眼朝上,覆土、整平,盖地膜(1.8m宽)。(4)注重管理。出苗后及时打孔露苗,缺苗要及时补苗。齐苗后,如苗长势弱,施75kg/hm2尿素提苗。现蕾时,破膜穴施生物钾肥22.5kg/hm2
13、。注意青枯病、晚疫病、病毒病及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
14、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
15、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16、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