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30753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路线教育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众路线教育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群众路线教育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众路线教育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路线教育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新实践教育 助推内涵发展 将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目标紧密结合,精心谋划、纵横设计,激活因素、调动内力,实现理念创新、主题创新、载体创新和方法创新,助推中心内涵发展,为兖矿集团改革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一、着力创新理念 解决制约瓶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握精神,着力创新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在认识和思想上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明确理想信念方向的“指南针”、净化思想灵魂的“清洁器”、根治“四风”问题的“处方单”、给力学校内涵发展的“助推器”。明确“改作风、促学风,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动作主题,创新实践活动,上下联动三

2、管齐下,着力解决学校工作中“四风”问题,环环相扣破解难题,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二、创新激励机制 推进质量工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启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加大教学名师培养及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立项完成省级及以上课题9项,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学成果。荣获省级教研论文(成果)一、二等奖50余项。这些成果为为教学改革树立了标杆,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1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兖矿、煤炭、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为宗旨,突出重点,培育优势,形成了国家、省、校级三个层次,涵盖工科、煤炭、信息、经管等专业建设体系。“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已深入人心。各重点专业广泛开展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分析调研,创建了“项目导向、学训交替”、“工教合一、双内核实训”、“岗位驱动、能力递进”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工艺流程、案例、工作室、产品设计制作等课程模式,凸显了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有效推进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2系统化设计实训项目,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实训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掌握技能。改革考核方式,以证代考,实施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顶岗实习经历证书等多证书要求。次参加济宁市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30余项;还

4、联合行业、企业举办了煤炭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3加快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速度。各专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内容;以“一体化”教学为重点,改革教学模式。两年多来,课程改革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力推进公共课教学改革,在教育厅组织的煤炭高校思政课听课周活动中,我校思政部的课改课程获得专家一致好评。系统化设计专业课教学改革,先后建成多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4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知行一体化”教材。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5、,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与实践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职业活动导向课程改革。教材依据企业经营过程、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针对性、适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内容中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三、校企深度合作 创新办学载体学校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人才共育”的办学理念,搭建合作平台,通过校企间的产权联结,双向嵌入,实现了办学模式的重大突破。 1入厂办学模式。与兴隆庄、南屯、三号井等四家煤矿联合举办在职技师班两个专业168人,把学校办到企业,实施“双内核”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演练,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从劳动者到高技能人才的转变,使工厂成

6、为第二个课堂。2双向嵌入模式。与菏泽能化公司、鲁能等10余家企业共建“冠名班”。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培训模块设计、职业素质培养,将企业未来的员工培训前置。教师则利用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技术研发。各教学部门深入到企业,联合举办各类比赛、演出,加强了解,加强沟通,达到彼此间的理解和包容,实现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3引进名校资源模式。针对集团公司战略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和职工高水平继续教育的需求,将电子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名校资源引进学校,开设机电、化工、自动化、项目管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既满足了集团公司高层次人才需求、职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要求,又提

7、升了办学层次,丰富了人才培养内涵,推进了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四、融入经济建设,建立共赢平台.1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通过近年的建设,各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万余人次,为相关企业提供岗位技能培训0.5万人次,开展初、中、高级工、技师培训0.5万人次,进行科技培训0.6万人次。为人才的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2为企业职工教育开展师资培训。学校作为中国煤炭安全一级资培训基地,承办了中国煤炭职工教育协会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培训会;选派10余名优秀教师为区内同类院校培训教师100余人次。3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开展中职、高职、成人、硕士学历教育4300多人次;为兖矿新员工、退伍士兵开展技能培训;作为科技特派员下矿指导生产;广大师生克服困难,提供及时的技术援助,为矿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结束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起点,群情激昂,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铸就“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楷模精神,定会实现在新的起跑线上迈步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