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3083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膜下滴灌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膜下滴灌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膜下滴灌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膜下滴灌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膜下滴灌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膜下滴灌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膜下滴灌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oc(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 单位代码: 10758密 级: 学 号: 20060151硕士学位论文膜下滴灌栽培模式对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The Influence of Plant Mode of Film Drip Irrigation on th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Characteristic in Oasis Cotton farmland 申请学位门类级别: 农 学 硕 士 专业名称: 土 壤 学 研究方向: 土 壤 肥 力 所在学院: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

2、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新疆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新疆农业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疆农业大学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3、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4、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

5、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6、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

7、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8、 月 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

9、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年 月 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 (签名)年 月 日膜下滴灌栽培模式对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摘 要水资源短缺一直以来就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膜下滴灌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覆膜栽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新疆农业发展中的主流趋势。在覆膜和滴灌的综合效应下,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环境等土壤水肥生态环境以及作物的生长都发生了变化。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膜下滴灌条件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水分利用率、温度、增产机理

10、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方面,而对有机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腐殖质元素组成、功能团结构和性质方面,缺乏对有机碳活性组分及物理分组碳库之间的研究。为此,本文以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碳的分组技术,开展膜下滴灌栽培模式对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影响以及有机碳库碳库间与土壤肥力和产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探讨膜下滴灌条件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 与自然土壤相比,土壤有机碳在膜下滴灌和常规灌溉6-8a内呈现增加趋势,显著提高了67%112%,6-8a后开始下降。土壤有机碳与不同有机碳组分、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说明,在低土壤有机碳的自然土壤开垦耕作后,灌溉6-8a,能够增加土壤有机

11、碳的储量和提高耕地的生产力,将是比较合理的耕作灌溉时间,绿洲农田土壤可能成为潜在的碳汇。6-8a后,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耕地地力又存在退化风险。(2) 与自然土壤和常规灌溉相比,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提高了土壤中易氧化活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分别平均提高了36.79%、1005.42%和31.76%,增强土壤有机碳的活性,缩短了有机碳的周转时间,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提高和耕地地力的提升。 (3) 与自然土壤相比,灌溉6-8a土壤轻组有机碳和砂粒有机碳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平均提高了44.16%和51.71%,常规灌溉条件下提高了71.94%和260.10%,6-8

12、a后开始下降;粉砂粒有机碳则随灌溉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与常规灌溉不同,重组有机碳和粘粒有机碳随滴灌时间的延长增加,年均增加在0.16g kg-1以上。粉砂粒和粘粒有机-无机复合体对有机碳的保护和控制作用加强,增强了土壤有机碳的抗氧化能力和难降解性,有利于土壤稳定态有机碳的积累和固定,可能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4) 与自然土壤相比,膜下滴灌和常规灌提高了250m的水稳性团聚和53250m微团聚体碳含量以及在有机碳中的分配比例,不同的是膜下灌溉4-7a后,250m的水稳性团聚体碳表现出下降趋势;膜下滴灌和常规灌降低了53m团聚体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分配,53m团聚体碳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表现出下

13、降趋势,而在常规灌溉下呈现增加趋势。土壤物理结构可能趋于良性发展。(5) 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分库间与土壤pH、CEC、EC、全氮、速氮等理化指标和产量之间显著相关。自然土壤开垦耕作后,不同有机碳组分间相互作用,对作物产量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土壤易氧化活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砂粒有机碳对绿洲农田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显著,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关键词: 膜下滴灌;绿洲;棉田;有机碳组分The Influence of Plant Mode of Film Drip Irrigation on th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Character

14、istic in Oasis Cotton farmland AbstractWater shortage in Xinjiang has always been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is an advanced technique combined by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ique and the film mulching planting technique, which

15、also the main trend in Xinjia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film mulching and drip irrigation,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oil physics, chemistry, microbial environment etc.and the crop growth have changed. However, Our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

16、uses on soil water and salt movement, water use efficiency, temperature, yield-increasing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in the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and the study of organic carbon is also mainly focuses on humus element composition, functional groups structure and pr

17、operties, but the study between organic carbon active fraction and physical fractionation carbon pool were lacked. In this paper, takes cotton soi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th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 technology, developing the influence of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cultivation model on variat

18、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arbon fraction in cotton soil, and studying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 organic carbon pool with soil fertility and yiel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law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and conclusion that :(1)Compared with natural soi

19、l,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how increase trend by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and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in 6-8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67%112%,and decreased after 6-8a.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ifferent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

20、d yield show that tillage at the natural soil with low organic carbon ,can increase the storage of soil organic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farmland by irrigation 6-8a which will be a suitable tillage and irrigation years, and the soil of oasis farmland may become potential carbon sink. Afte

21、r 6-8a,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of oasis farmland showed decreased trend,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existing degradation risk. (2) Compared with natural soil and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cultivation model improved the 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LOC), microbial bi

22、omass carbon and carbon management index(CMI), and respectively increases by an average of 36.79%,1005.42% and 31.76%, enhanced the activity and shorten the turnover tim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 wa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oil nutrient effectiveness and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3)

23、Irrigation 6-8a, as compared with that natural soil, soil light and sand organic carbon increased by average of 44.16% and 51.71% in the drip irrigation under mulch, and in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increased by average of 71.94%and 260.10%, and then became decreased after 6-8a; but the silt organ

24、ic carbon increased with the irrigation years. The heavy and clay organic carbon increased with the irrigation years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and annual average increased more than 0.16g kg-1. Silt and clay organo-mineral colloidal complex for th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effect

25、of organic carbon became strengthened, enhanced (4) Compared with natural soil, drip irrigation and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increased 250m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s, 53250m micro-aggregates and carbon content and organic carbon in the soi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atio of different membrane 4-7

26、a under the post-irrigation, 50m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s and carbon content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53250m micro-aggregates of the carbon content in the drip rate of increase is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and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reduces th

27、e 53m aggregates th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soil the ratio of carbon aggregates in the ratio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ownward trend in aggregate difference i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carbon in the drip 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on a declin

28、ing trend, and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has been an upward trend. Soil physical structure may tend to sound development.(5)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and sub-base and with soil pH, CEC, EC, total nitrogen, active nitrog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yield.

29、 Natural soil tillage cultivation, the differ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of crop production have a direct or indirect effects, and the oxidation activ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light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organic carbon in sand on the oasis farmland

30、and soil productivity Quality of significant changes can be used as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sensitivity. Keyword: Film Drip Irrigation; Oasis farmland; Cotton field;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目 录第一章 前言11.1 研究的意义11.2 膜下滴灌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1.3 土壤有机碳分组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51.4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11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必要性14第二章 研究

31、内容与目标162.1 研究目标162.2 研究内容162.3 研究技术路线16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183.1 样品采集与处理183.2 测定方法19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22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244.1 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总有机碳的变化244.2 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易氧化活性有机碳含量及CMI264.3 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294.4 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物理组分碳库的变化304.5 讨论504.6 小结53第五章 土壤有机碳库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间的关系565.1 不同有机碳库与总有机碳之间的关系565.2 不同分组有机碳库间相关性分析575.3 不同有机碳库与土壤理化性质

32、及产量相关性分析585.3 小结60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26.1 主要结论626.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636.3 研究展望64参考文献65致谢72作者简介73第一章 前言1.1 研究的意义农田土壤是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面积达133 800万hm2,碳储量约为140170Pg (1Pg= 1015g),达到全球陆地碳贮量的10 %(杨景成等,2003)。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组成不仅反映了土壤有机质水平,说明了营养元素N、P等的可利用状态,并影响着土壤的物理性状,而且还与农田质量的可持续能力密切相关(张国盛等,2005),是农田系统稳定性与持续的重要指标。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研究一直是农

33、业、生态和环境领域的一个主要方向,土地利用、耕作、作物类型、种植密度、灌溉、施肥等管理措施以及其他人为活动都能快速影响农田有机碳库,其碳库可以在510a的尺度上快速调节。因此,研究干旱区灌溉条件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变化趋势,对于正确评价该区农田土壤肥力及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制订合理可行的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膜下滴灌是当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覆膜栽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传统的灌水方式和栽培技术相比具有节水、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优点。在覆膜和滴灌的综合效应下,土壤水肥环境以及作物的生长与常规条件不同,土壤物理化学环境、土壤微生物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而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优

34、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对外出口地,棉花产业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棉花种植面积、种植年限以及种植模式在不断地变化,棉花连作和膜下滴灌成为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栽培模式。在这样的种植模式下,开展膜下滴灌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农业管理措施下棉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为探索有效的农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西北干旱区农业属于绿洲灌溉农业,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有机碳水平上,缺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的研究,因此开展干旱区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研究可以为新疆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土壤的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1.2 膜下滴灌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棉花膜下

35、滴灌(Cotton under-film Drip Irrigation)技术是新疆在节水灌溉实践中,将滴灌管带铺设于地膜下,使滴灌技术和地膜栽培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田间灌溉方法,为内陆干旱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开辟了一个新途径,是我国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重大发展。1.2.1 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概况地膜覆盖技术是20世纪中叶,随着塑料工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1951年日本开始试验应用塑料薄膜代替油纸和玻璃, 此后在农业上的应用便得到迅速发展(张德奇等, 2005)。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在夏威夷首先应用地膜覆盖,1963年开始在亚利桑那州用覆膜机进行棉花黑膜地面覆盖栽培,覆膜机能连续进行铺

36、膜和播种两项作业,提前两周播种,棉花增产显著(张国村,1984)。法国、意大利、英国、联邦德国、西班牙、韩国等国家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应用及覆盖材料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1978 年我国从日本引进该技术以来,地膜覆盖技术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至到2006年地膜使用面积每年超过 6.67106 hm2,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膜生产国和使用国,其中新疆地膜覆盖面积为6.28105 hm2,而棉田地膜覆盖率达到100%。地膜覆盖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对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保根促苗等作用。对于我国三

37、北地区,低温、少雨、干旱贫瘠、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但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表明,地膜覆盖有时因作物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和养分耗竭严重,后期出现严重的脱水、脱肥现象,导致收获指数和产量下降;同时,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耗竭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物质为代价的。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才能优化土壤生态条件,保持持续高产。1.2.2 滴灌技术的研究概况滴灌技术就是利用有压管道系统,使滴灌水成点滴后,缓慢、均匀而又定量地浸润作物根区,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姚振宪等,1999)。1860年德国首次进行滴灌与管道排水相结合试验(

38、付琳等,1988),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1965年滴灌在澳大利亚首先试验成功(赵聚宝等,1995),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措施,当时被迅速应用于现代农业;1969 年美国开始试验滴灌技术,现已发展到539.73 万hm2,成为世界上发展滴灌最快的国家;1971 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1974 年在美国圣地亚哥、1985 年在美国福兰斯诺、1988 年在匈牙利四次召开世界滴灌会议之后,滴灌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法国等国和地区逐步得到推广应用。90年代中期,据世界微灌工作委员会统计,微灌面积为291.3 万hm2。1974 年我国由墨西哥引进滴灌技术和设备(许越先等,1992),从此开始了

39、滴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1980年之前主要是小规模的试用,80年代以后才开始了理论与应用研究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1996年以来,新疆滴灌面积发展迅速,2000年开始发展地埋滴灌推广面积达6.67103 hm2,2004年全疆滴灌面积达13.33104 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2.3 膜下滴灌技术的研究概况膜下滴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特有的气候条件,通过多年的节水灌溉实践研究,从1995年开始小区试验,并获得了初步成功,在边试验边示范的推广基础上,面积不断扩大。新疆天业集团开发研制出了与膜下滴灌技术相配套的节水器材,并实现了节水器材和设备的国产化,降低了滴灌系统的造价,把科学技术转化为

40、生产力,实现了膜下滴灌技术的产业化开发。自此膜下滴灌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具有节约水资源、降低劳务支出和增加作物产量和收入的效果。据资料统计:膜下滴灌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5%,喷灌的50%,是裸地灌溉的60%;肥料利用率从30%40%提高到50%60%;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7%;节约劳力费50%70%,机耕费20%40%,每公顷少投入37504200元。这项技术在新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主要应用到棉花、加工番茄、甜菜、哈密瓜、草莓、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到2002年膜下滴灌面积在新疆达11.34104 hm

41、2,其中棉花膜下滴灌种植面积为10.74104 hm2。膜下滴灌作为一门新兴的灌水和栽培技术,对它的研究在国内外才刚刚起步。赵淑银等(19891994)的实验表明,膜下滴灌技术有效地控制了保护地的空气湿度,从而对黄瓜喜湿性病害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膜下滴灌的黄瓜长势很好,在一定程度也增加了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新疆天业集团在棉花和番茄运用膜下滴灌技术,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花的灌水量可由常规灌水量525600 mm降低到240345 mm,棉花产量提高了30%50%;番茄可增加收入2倍左右。马富裕和严以绥(19961997)在大田进行了两年的膜下滴灌棉花高产水分的试验研究,认为实行

42、“小灌量,短周期”的灌溉制度,可确保棉花高产稳产,提高棉花水分利用效率。马富裕和严以绥(1999)对膜下滴灌的增产机理和主要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花能保证棉花的生长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分环境中,有利于棉花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棉花的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进入早,持续时间长,积累的光合产物多,膜下滴灌棉花能够增产20%50%,节约用水20%50%,水分生产率提高50%。李豫新和汤莉(2001)、汪希成等(2004)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膜下滴灌的种植方式从经济、技术、生态、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膜下滴灌技术是新疆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陈多方等(2000)利用蒸渗

43、仪对膜下滴灌棉花的蒸发蒸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花在整个生育期的蒸发蒸腾量为500 mm600 mm,且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速度比普通灌溉快。周建伟等(2001)对膜下滴灌棉花的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膜下滴灌的棉花能高产稳产原因:一是土壤水分变化小,灌水质量高;二是肥料利用率高,水肥同步,增铃、保铃效果好;三是土壤结构破坏小,根系生长发育好。郑重等(2001)对膜下滴灌棉花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的植株群体冠层结构、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表明,膜下滴灌棉花产量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阈值产量有所下降。程冬玲和吴恩忍(2001)对膜下滴灌棉花的两种种植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对

44、比分析了两种种植方式的土壤湿润体剖面,简单分析了土壤质地、灌溉定额、滴孔流量、滴孔间距对土壤湿润锋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两种种植方式的生长发育性状和产量以及每亩投资,为膜下滴灌在大田推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邵光成等(2000)将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研究与调亏灌溉相结合,对作物的一系列生长发育性状和产量等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另外,盐碱地采用膜下滴灌后,不断滴入土壤的水分对土壤中的盐分有淋洗作用,加之覆膜后由于边界条件的改变,土壤的蒸发率大大减小,“盐随水来”,盐分上行受到抑制,土壤返盐率也随之大大降低(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和新疆农八师)。李富先等(2002)对膜下滴灌田间小气候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证明,膜下滴灌的田间小气候优于沟灌,在水分、光热、温度、湿度等方面能够很好的配置和利用,这可能就是膜下滴灌的棉花能够增产的原因。范君华和刘明(2005)研究了膜下滴灌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