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138233.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3155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13823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13823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13823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13823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13823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1382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138233.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课 题: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摘 要企业的工资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企业人员数量增加,企业的工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工资管理既涉及到企业劳动人事的管理,同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管理需要和人事管理相联系,同时连接工时考勤和医疗保险等等,来生成企业每个职工的基本工资、津贴、医疗保险、保险费、实际发放工资等。资金是企业生存的主要元素,资金的流动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作,企业员工的工资是企业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期的工资统计和发放都是使用人工方式处理纸质材料,不仅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且不易保存,往往由于个人的因素抄写不慎或计算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

2、。早期工资管理多采取纸质材料和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基于以上原因,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使用电脑安全保存、快速计算、全面统计,实现工资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企业工资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前台程序开发工具采用微软的VB6,后台数据库采用Access数据库。VB6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具有组件丰富、语言简单、功能强大的优点。 Access数据库具有与VB6无缝连接、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的优点。运行结果证明,本企业工资管理系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最终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员工工资发放的需要,同时也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标志。关键词:工资管理 信息管理 数据查询 数据库

3、目 录摘 要 第一章 绪 论 1.1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1.2 图书管理系统 1.3 开发工具简介 第二章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2.1 应用需求分析 2.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第三章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3.1 “登录”模块详细设计3.2 “主窗体”模块详细设计3.3 各项子模块详细设计3.4 各项子模块编写要点第四章 结束语 致 谢 参考书目 第一章 绪论1.1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更新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DBMS总

4、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把DBMS看成是某种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具体实现。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DBMS可以分成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等。MS Access 2000就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模型主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关系模式相当于前面提到的记录类型,每个关系实际上是一张二维表格。关系模型和层次、网状模型的最大判别是用关键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SQL语言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化语言,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企业工资管理是一项琐

5、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一般不允许发生差错。最初的工资统计和发放都是使用人工方式处理,工作量大的时候,出现错误的机率也随之升高,不仅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而且往往由于抄写不慎,或者由于计算的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同时工资的发放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单位规定的时间完成计算和发放工作。正是企业工资管理的这种重复性、规律性、时间性,使得企业工资管理计算机化成为可能。企业工资管理系统就是使用电脑代替大量的人工统计和计算,完成众多企业工资信息的处理,同时使用电脑还可以安全地、完整地保存大量的企业工资记录。1.3 开发工具简介微软公司的Visual Basic 6.0是Window

6、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是目前最为广泛的、易学易用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Visual Basic提供了大量的控件,这些控件可用于设计界面和实现各种功能,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也简化了界面设计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因此,本系统使用MS Visual Basic 6.0开发。第二章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设计分析2.1 应用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对具体问题的反复理解和抽象的过程。理解就是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要弄清楚究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抽象就是除去问题的表面,提取问题的本质,建立问题的逻辑模型,以便于以后阶段的系统的设计实现。需求分析阶段是软件产品生存命期中的一个重要

7、阶段,其根本任务是确定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所谓需求是指用户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就是用户希望软件能什么事情,完成什么样的功能,达到什么性能。通常需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功能性需求,一种是非功能性需求,这一点也需要有一种清楚的认识。功能性需求是指需要计算机系统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要求,这是一类最主要的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是指实际使用环境所要求的需求,往往是一些限制要求,例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等等。软件需求一般包含三个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还包括非功能需求。业务需求: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它们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8、用户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具备的功能,这在使用实例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功能需求: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其业务需求。2.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开发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工资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能够和认识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相结合,真正实现企业高效、科学、现代化的员工管理。系统最终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企业工资信息设置部分:包括设置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其他项目的金额,如奖金等。并且负责设置员工工资的计算公式。企业工资信息管理部分:包括统计出勤、计算工资、查询工资和导出工资表。

9、系统部分:包括添加用户和修改密码。2.3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存储着所有的信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数据库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这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存储效率,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针对企业工资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通过对员工工资计算过程的内容分析,为本系统设计如下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基本工资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和基本工资(元/小时)。其他项目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奖金、津贴、福利、扣发等。计算公式信息:包括加班费的百分比、出差工资、旷工、迟到早退扣发等。出勤统计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统计日期、出勤天数、迟到早退次数、加班天数、加班天数等。工资统计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统计日期、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加班费、出差费、扣发、总额等。启动Access 2000,创建新的数据库,命名为Salary.mdb和Person.mdb,保存在要存放这个系统所有工程文件的文件夹中。在使用的时,要把应用程序和这两个数据库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员工出勤统计信息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