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题库.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3420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普通心理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普通心理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普通心理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普通心理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题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部分的问题1.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D) A能力B气质C性格D智商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B ) 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3.( C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A )的学科A正常成人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 B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物质的结构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 ( B )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6.20世纪60

2、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 B ) A神经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7.由实验室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 ( B ) A控制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 D无关变量8.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 A)A.因变量 B.自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9.为了测定对痛苦的耐受力,给被试一个适当的电击,测试被试尖叫的分贝数量,用它作为电击伏特量的函数。在这个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A ) A电击伏特强度;尖叫的响度 B对痛苦的耐受力;尖叫的响度 C尖叫的响度;电击伏特强度 D电击伏特强度;对痛苦的耐受力10.以下心理学家

3、中,使用“内省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家有冯特和(D)A 华生 B.洛依德 C. 魏特海墨 D.铁钦纳11.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D )A实验性、客观性、理论联系实际 B实验性、客观性、辨证发展性 C理论联系实际,辨证发展性、实验性 D客观性、辨证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12.华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而冯特、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代表。( 错)1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影响及决定人的行为的潜意识。 (对)14.假如咖啡因累积与焦虑相关,于是得出“咖啡因造成焦虑”的结论。(错)15.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辨证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 (对)16.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精神分析。(对)17

4、.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理论叫三重需要理论。 ( 错)18.使用“内省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家有冯特和铁钦纳。 (对)19.个体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对)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1.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 B )实现的。A突触 B轴突 C髓鞘 D树突 3.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 ) A大脑和脊椎 B大脑和小脑 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脑神经、脊神经4.蜜蜂、蚂蚁和蜘蛛等节肢动物能通过神经系统揭露刺激物个别属性

5、的信号意义,他们处于(A)A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思维萌芽阶段 D.直觉阶段5.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C)。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 D.反射 6.“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B)。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7.以下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A) A.操作性条件性反射 B.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C.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8.反射活动效应器活动的结果又作为一种新刺激传入中枢,并进一步影响中枢的活动,使之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的活动,这一过程称为(B) A反射 B反馈 C反映

6、 D返回传递9.将一个动物关在装置中,通过此装置可以给这个动物一条前腿一个轻微的电击。在此电击之前会出现铃声,铃声停止后便施行电击,几次这样的事件发生后,这个动物在铃声响的时候就把它的腿躲开了,铃声是一个( A )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10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是指( D ) A大脑两半球分割的病人一侧功能丧失 B 每个半球只对对侧身体的刺激做出反应 C由于大脑分割,两半球的功能被人为分开 D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1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 C ) A本能活动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系统1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

7、抑制。(对)13.信号反射不属于条件反射。 (错)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非正常成人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错)15.灵长类动物虽然能学会一些手势语,但它并不能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思维,所以他们的心理只能说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对)16.无脊锥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感觉阶段。( 对)1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脑干、间脑和小脑。 (对)注意部分的问题1.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B )的干扰。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2.注意的转移是指( C ) A注意的对象由一个事物转到另一个事物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任务要求时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

8、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3.(A)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原因 A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B刺激物的特点 C活动的目标 D意志品质4.(B)不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A加深对活动的目标、任务和理解 B培养直接兴趣 C培养间接兴趣 D合理地组织活动5.以下反映注意分配的是(A)。A边听讲边做笔记 B.完饭看书 C.自言自语 D.自吹自擂6.关于注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注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 B.注意可以使某对象位于意识的中心 C.注意可以使人专心于某对象 D.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持续性7.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B)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9、 D紧张性与选择性8.美国心理学家(A)是注意的衰减学说的主要代表,他认为信息并没有被完全阻断,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能通过高级加工,并被反映到意识中。A.特瑞斯曼 B.布鲁德本特 C.冯特 D.铁钦纳9. 注意的广度是指 ( A) A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任务要求时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10.关于注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注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 B.注意可以使某对象位于意识的中心 C.注意可以使人专心于某对象 D.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1.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

10、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100%。 (错)12.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注意的动摇。 (对)13.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做注意的分散。( 错)14.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错)15.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弃受组块控制。(错) 16.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做注意的分散。( 错)17.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错)感觉部分的问题1.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A)A. 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 B. 空间分辨能力的指标C. 运动分辨能力的指标 D .对比度分辨能力的指标2.同一感

11、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 A ) A. 感觉对比 B. 感觉融合 C. 感觉适应 D. 感觉的掩蔽3.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D) A. 智商 B. 韦伯分数 C. 情商 D.感觉阈限 4.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 )A. 感觉对比 B. 感觉后象 C. 感觉适应 D. 联觉5.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C )A. 差别感受性 B. 最小可觉差 C. 绝对感受性 D. 绝对感觉或限6.人的听觉主要受(D)的控制。A. 额叶B. 顶叶C. 枕叶D. 颞叶7.感受性是 (B) A.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B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C

12、 .感觉阈限的大小D .最小可觉差的大小8.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 。A. 空气振动B .物体振动C .空气D .声源9.下列关于听觉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B .声波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C .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D.日常生活的声音大多是声波混合的结果10.感觉阂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 B)。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对数关系 D .常数值 11.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B)。 A .动觉 B .痛觉 C .平衡觉 D .内脏感觉 12.下面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 D)。 A .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

13、些 B .不管在白天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C .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 .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13.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是分别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下列哪一项中的匹配是错误的?(A ) A .色调一光的强度 B .明度一光的强度 C .色调丁光的波长 D .饱和度一光波成分 14.在史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是 (D )。 A .反比关系 B .等比关系 C .对数关系 D.乘方正比关系 15.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 B)。 A. 差别感受性 B .最

14、小可觉差 C .绝对感觉阀限 D .绝对感受性 16.当声音频率大于50OOHz时,(C )是惟一可行的理论解释。 A .频率理论 B .共鸣理论 C .行波埋论 D .神经齐射理论 17.厨师做菜会越做越咸,是因为 (D )造成的。 A. 味觉对比 B .味觉失灵 C .味觉混合 D .味觉适应 18.普肯耶现象是由于 (A )变化引起的。 A .明度 B .颜色 C .空间分布 D .持续时间 19.马赫带可以用 (B )来解释。 A. 明暗对比 B .侧抑制 C .视觉感受野 D .视敏度20. 感觉等同于知觉。(错)21.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感受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

15、22.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对)24.暗适应过程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对 )25.人平躺的时候,平衡觉较弱。(错)知觉部分的问题1.下面这张图片可以反映出知觉的哪种特性( B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理解性2.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在知觉过程中会把若干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他们在对知觉对象的组合中服从于(A)相似原则,闭锁原则和连续原则A.接近原则 B.情景原则C.交替原则 D.对比原则3.下列对背景和对象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C )A.两者相互转化 B.两者相互依赖C.两者仅仅存在于空间刺激

16、组合中 D.两者存在于时间系列中4.下面这张图说明的知觉特性为( A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理解性 5.以下对知觉特征理解正确的是(A)A.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B.知觉常常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C.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是相同的D.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不同的6. 错觉是(B) A对错误东西的知觉B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知觉 C错误的东西引起的知觉D变了形的感觉 7. 幻觉是指(A) A.虚幻的知觉 B.正常知觉现象 C.错误的知觉 D.歪曲的知觉8. ( C )是客观事

17、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A觉知 B感觉 C知觉 D认知9. 认为有人在议论他,街上的人及汽车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可能是(B) A.超价观念B.关系妄想C.幻觉D.错觉10. 最常见的幻觉是(A.) A.幻听B.幻味C.幻视D.幻嗅11. 出现错觉是否说明此人存在精神疾病。(错)12.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可能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错)13.单眼线索主要有八种,分别是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视差、结构级差、相对大小、水晶体的调节。(错)14.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对)15.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大小

18、的知觉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按物体实际大小来知觉的特性。(对)记忆部分的问题1. 当你在电影画报上看到某演员的形象时,觉得很熟悉,而且能够确知他曾饰演过某个角色,这种现象属于(C)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3.如果你对以前一个同学对你的漫骂时的愤怒的心情,一直记到现在。请问这种记忆的名称叫做(C)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4.好友重逢,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旧地重游,处处有熟悉之感,这时( A )现象。A.再认 B.记忆 C.回忆 D.重现5.短时

19、记忆的突出特点是有限性,它保持信息的容量为(C) A.73 组块 B.62组块 C.72组块 D.63组块6.当天实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 A )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A. 24小时内 B. 第二天 C. 第三天 D .第二周7.短时记忆的保存时间一般在( B )以内。 A30分钟 B1分钟 C2秒钟 D30秒钟 8.信息在瞬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A )秒钟。 A.几秒钟 B.几十秒 C.几十分钟 D. 12分钟9.当你在电影画报上看到某演员的形象时,觉得很熟悉,而且能够确知他曾饰演过某个角色,这种现象属于 ( C)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10.记忆的中心环节

20、是(B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决赛11.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A)A .后象的作用 B .适应的作用 C. 对比的作用 D .联觉的作用12.“触景生情”是无意回忆。(对)13.为了在学习中更好地加强记忆,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有关记忆的策略性记忆。(对)1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无意识记忆。(错 )1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先慢后快。 (错)16.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 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

21、就会很快消失。 (对)表象和想象部分的问题1.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 C ) A.补偿 B.分离 C.幻想 D.升华2.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C)所具有的特点A. 再造想象 B . 记忆表象 C .创造想象 D. 幻想3. (C)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A.联想 B.幻想 C.想象 D.错觉4. 我们曾经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过天安门之后,至今在头脑中还能浮现出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C)A.运动表象B.一般表象 C.记忆表象D.想象表象5.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A)。A. 梦是

22、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 梦是焦虑和紧张状态的产物 C. 我们不能对梦做科学的研究 D. 做梦时人感觉不到外界刺激6.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C)A.后象 B.假象 C.表象 D.想象7.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C)A. 表象B. 联想 C .幻想D. 梦想8.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C)A. 想象B. 无意想象 C. 再造想象D. 创造想象9.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思活动主要是(D)A. 记忆表象B. 再造想象 C. 无意想象D. 创造想象10.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是(B)A .想象 B. 表象 C . 需要D. 创

23、造想象11.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C)A .幻想B. 空想 C. 做梦D. 理想12.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C) A.补偿B.分离C.幻想D.升华1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D)A.表象 B.联想C.做梦 D.幻想14.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D)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C.知识经验 D.新颖程度15.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C)A.想象 B.表象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16.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B)A.表象 B.再造想象C.创

24、造想象 D.无意想象17.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B)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C.幻想 D.无意想象18.梦是(A)的极端方式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C.幻想 D.空想19.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B)A.后像 B.表象C.想象 D.联想20.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对)21.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再现。(错)22.想象具有一定程度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因此,它属于思维范畴。( 对 )23.听南极考察团的报告时,头脑中浮现出企鹅、雪窝等形象,这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错 )24.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

25、清凉是感觉的联觉现象。(对)思维部分的问题1.体现思维概括性的选项为(C)A.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B.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共同属性,形成抽象的认识D.在大脑中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求同存异2.以概念、判断、推断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过程称之为(D)A.概念 B.问题解决C.具体思维 D.抽象思维3.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朝着一个方向、寻找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方案的思维过程称之为(A)A.辐合性思维 B.再生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 D发散性思维 4.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的反映,它的思维形式是

26、(D)A.概括 B.概念C.推理 D.抽象5.在头脑中提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物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C)A.分析 B.比较C.抽象 D.概括6.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D)能力强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7.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是(A)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C.再造思维 D.创造思维9.运用以前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需要更改的解决类似情境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C)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B)A.原型启发 B.原型C.问题对象 D.问题情境

27、11.会英语有利于学德语,这体现了(C)的作用A.变式 B.定式C.正迁移 D.负迁移12.与抽象思维关系密切的因素是(D)A.表象 B.图形C.动作 D.语言13.受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是(D)A.同化 B.变式C.定义 D.定式14.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把它们概括为有理数,这是(C)的思维过程A.具体化 B.分析C.系统化 D.抽象15.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称为(D)A.判断 B.决策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16.一般认为,创造思维经历四个阶段,它们是(B)A.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准备,酝酿,豁朗,验证C.掌握

28、感性材料,运用变式,提出假设,验证假设D.发现问题,准备,酝酿,豁朗17.在创造性活动中,新形象的出现常带有突然性,这种心理状态称为(D)A.思维的敏捷性 B.再造想象C.幻想 D.灵感18.从其他类似的事物中,引起联想,从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B)A.原型 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 D.定型19.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C)的一个特点A.间接性 B.直接性C.概括性 D.推理过程20.布鲁纳等人的人工概念形成的理论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A)的过程A.假设检验 B.把握共同因素C.内隐学习 D.语言中介21.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被称为(

29、A)A.问题解决 B.概念形成C.抽象思维 D.创造性思维22.发散思维的程度由变通性、流畅性和(D)三个能力来揭示A.求同性 B.求异性C.反应性 D.独特性2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所以它能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错)24.要培养人们创造思维的能力通常通过训练灵敏性、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错)25.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是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对)情绪和情感方面的问题1.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B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2.关于情绪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B.具有两极性 C.体验是情绪得基本特点D.

30、 以上都正确 3.情绪的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错的?( A ) A.具有两极性 B.具有比情感更强的强度 C.具有不稳定性 D.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4.与情绪相联系的需要主要是( D ) A.生理需要 B.追求真理的需要 C.追求美感的需要 D.以上都是 5.哪项不是情感的特点? ( D ) A.不易受情境的影响 B.与其有关的需要不包括生理需要 C.有些动物也有情感 D.以上都不包括 6.一般认为原始情绪是指(D )。A激动与平静 B高兴与悲哀C喜、怒、哀、乐 D喜、怒、哀、惧7.人们害怕或焦虑时常常伴随着呼吸加快心率提高、血压上升、出汗等反应,这体现了情绪的(A)A生理成分 B 表情成分 C

31、体验成分 D 动作成分8.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D )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9.人在危险紧急意外事件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化称为 ( D ) A.激情 B.心境 C.激越 D.应激 10.情感是在人的( A )中产生的。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11.考试焦虑主要属于(A)方面的问题。 A.情绪 B.气质 C.性格 D.行为12.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对)13.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对)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热情。( 错)15.大量研究,尤其

32、是跨文化研究已经证明,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是情绪情感引起的机体的生理变化。 (错)16.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无关。(对)17.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对)18.人的认识过程是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没有人的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情绪情感,也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 (对)意志部分的问题1.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的意志缺乏(C)A .自觉性 B .自制性 C .果断性 D. 坚韧性2.意志行动的基础是(C)A. 本能行为B. 不随意运动C. 随意运动D. 技能技巧3.眨眼反射是(B)A. 随意动作B. 不随意动作C .技能动作D. 条件反射动作4.意志行动心

33、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D)A. 确定目的B. 动机冲突C. 制定计划D. 执行决定5.与顽固执彻、见异思迁相反的意志品质是(D)A. 自觉性B .自制性C .果断性D. 坚韧性6.机敏、迅速、合理地处理问题的品质是(C)A. 自觉性B. 自制性C .果断性D. 坚韧性7.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D)A .勇敢性B. 顽强性C. 坚定性D. 坚韧性8. 完成意志活动最重要的阶段是(D)A. 确立目标B. 动机斗争C. 采取决定D .执行决定9.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A)。 A. 双趋冲突 B

34、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10.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 C)。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11.“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属于(B)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1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表现在人随意运动中。(对)技能部分的问题1.(C )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策略 C .元认知 D .认知监控 2.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 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B. 能力是掌

35、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C.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 D. 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3.技能就是指人的后天因素,主要靠练习。(错)4.技能就是知识,它们属于相同的经验范畴。(错)5.持续不断的使用运动技能将会改变脑的结构,学习者越年轻,改变就越容易发生。(对)6.在完成动作技能任务时,知觉的缺失不会导致不能完成某些动作技能。(错)个性部分的问题1. 个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C) 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 2.动机水平适中,最容易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为(B)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基斯多德森定律C.成就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3.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

36、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对)4.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相互独立的。(错)5.需要只是人脑对社会需求的反映。(错)6.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一类是成长性需要,还有一类是生理需要。(错)7.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指向目标的行为。(错)8.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条件称为诱因。(对)9.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被称为是情绪激发理论,带有享乐主义色彩。(对)气质部分的问题1.巴普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C)A.兴奋 B.抑制C.兴奋与抑制 D.反射2.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特征是(C)A.人格 B.气质C.能力 D.兴趣3.与巴

37、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强、平均、灵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A.胆汁质 B.多血质C.粘液质 D.抑郁质4.传统上把粘液质的人的典型特点描述为(C)A.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鲁莽、易感情用事B.活泼好动,善于交往,行动敏捷,但稳定性较差,易见异思迁C.安静稳重,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但行为主动性差,行动迟缓D.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不善于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优柔5.下列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气质是先天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改变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稳定性B.相对于气质来说,性格更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C.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

38、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性格则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生物属性6.下面关于气质的说法错误的是(D)A.气质的差异是先天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改变B.气质没有好坏之分C.气质不直接具有道德评价意义D.气质可以决定人的社会价值7.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之间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 )。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胆汁质8.在希波克拉底对气质的分类中,描述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多愁善感,体验深刻,但情绪不易外露;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发觉的细小事物的是哪种气质( D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9.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A)。例如有的孩子爱哭好闹,有的孩子平静安稳。A.气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血型差异 D.性别差异10.气质主要反应了心理活动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