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阴阳学说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091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阴阳学说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一节阴阳学说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阴阳学说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阴阳学说 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养生疗法与家庭保健,许旭升,延边大学科技图书馆,延边大学护理学院,中医养生疗法与家庭保健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学习要求:,1、掌握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熟悉阴阳与五行的基本概念。3、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的特征(事物的阴阳属性),1、抽象性 阴阳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它可以通过具体事物体现出来。,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普遍性(1)阴阳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等;(2)

2、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如:气与血,脏与腑,中药的温性与寒性等。,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功能的、功能亢进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物质的、功能减退的都属于-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相关性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例:水与火、日与月、男与女、左与右、上与下等,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4.相对性 从总体方面来看,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确定的、不变的。,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4.相对性(1)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如60、10、100水之比。,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4.相对性(2)阴阳之中可以复有阴阳:例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4.相对性(3)比较对象不同: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与冬天比较-其气温-而属阳;若与夏天比较-则其气凉-而属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二、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1.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人、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2.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又如水可以灭火,火可以使水沸腾而化气。,二

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 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 和助长的关系。,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量变),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阴阳消长,1.阴阳互为消长 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阴阳消长,2.阴阳皆消皆

6、长 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如上述的四季气候变化中,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即是阴阳皆长与皆消的消长变化。,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阴阳消长,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质变)(物极必反)例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属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属阴的冬天又可以转化成属阳的夏天。人体的病证,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属阴的寒证又可以转化

7、为属阳的热证。,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四)阴阳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一节 阴阳学说,脏腑形体分阴阳:脏腑及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就其腹背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3、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上属阳,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

8、阳;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下属阴,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就其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凡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物质-均属于阴,这些物质所发挥的功能-则属阳。,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阴阳平衡生理状态中医学认为 人体阴阳失调病变状态,病理:阴阳失去相对的动态平衡-阴阳失调 偏盛(实证):阴盛则阳病 阳盛则阴病 阴盛则寒

9、 阳盛则热 偏虚(虚证):阴虚则阳偏盛 阳虚则阴偏盛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 阴阳互损:阴损及阳 或阳损及阴-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阳偏盛 阴偏盛 正 常 实证 阳偏衰 阴偏衰 正 常 虚证 代表阳 代表阴,以阴阳来概括说明病变部位、性质及各种证候的属性。审别阴阳中医辨证的总纲领,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症状、体征的阴阳属性归纳表,1.指导养生养生:(摄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原则:法于阴阳。,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用于疾病的防治,2.确定治疗

10、原则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 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分而言之,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则用 热者寒之 的治疗方法;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则用 寒者热之 的治疗方法。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 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用于疾病的防治,3.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1)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 四气。寒凉-属阴 温热-属阳。一般说来,寒凉药-能清热泻火,减轻或消除机体的热象-阳热证多用之;温热药-能散寒温里,减轻或消除机体的寒象-阴寒证多用之。,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用于疾

11、病的防治,(2)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辛味:有发散之性,甘味:能滋补与缓急,淡味:有渗泄作用,酸味:能收敛,苦味:能降能坚,咸味:能软坚和泻下。辛、甘、淡三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用于疾病的防治,(3)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浮为向外浮于表;升浮之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降是下降,沉为向内沉于里;沉降之药-其性多具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用于疾病的防治,Thanks for Attention谢谢大家,感谢您的参与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