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课件.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灭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主要内容,消灭脊灰进展及回顾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分析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要点介绍启用AFP病例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相关事项,【概况 脊髓灰质炎是全球WHO推广的EPI(扩大免疫规划)活动中继天花之后,第二个要消除的病毒性传染病。美洲区、欧洲区以及我国所在的西太区已经证实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广州地区与广东省以及全国一样,现在正处于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可以隐性感染。非麻痹性发热、到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AFP,Acute Flaccid Para
2、lysis),甚至死亡。此病常见于婴幼儿,故俗称小儿麻痹症。,Source from TREMOLO,患者右下肢麻痹 明显的肌肉萎缩足下垂3000-4000年前古埃及,最古老的脊髓灰质炎患者雕像,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前角的灰、白质,并对灰质造成部分永久性损害引起肌肉弛缓性麻痹。本病毒根据毒株抗原性的不同,分为、三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当出现病毒基因变异时,可出现病毒“返祖现象”,从而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炎病例,VAPP 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c,传染病流行(经典的)三大环节传染源 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包括病
3、人、亚临床感染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潜伏期为335天,通常714天。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为主。早期也可通过咽部排毒 经飞沫以及密切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稳固的免疫力,感染后大部分人通过 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而获得免疫力。麻痹型病例在儿童为1/1000,在成人中均为1/75。,流行病学流行特征 爆发流行常见型病毒为主,型一般导致散发,型多见疫苗相关。依其流行特点和干预措施,可将脊髓灰质炎的流行分为3个阶段:自然感染阶段 明显周期性和季节性,在流行区每隔23年出现流行,3岁儿童;69月发病最多(7090)。疫苗使用阶段 这个时期,OPV(减毒活疫苗)和IPV(灭活疫苗
4、)接种率的高低和覆盖范围以及接种周期的长短起到了决定作用。其流行重点主要集中在免疫服务不良的一些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地。,1988年5月,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了WHO提出的“到2000年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的决议。1994年,美国宣布在本土消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欧洲和大洋洲各国也基本率先获得了成功。我国1994年10月以来未发现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本土病例。2000年10月29日通过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证实活动,进入了无脊髓灰质炎(Polio Free)状态。现在是处于维持无脊灰时期。消灭脊髓灰质炎阶段 消灭脊髓灰质炎是指彻底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无脊灰的证实,我国于200
5、0年7月递交国家无脊灰证实报告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WPRO)宣布该区无脊灰.,2000,Polio Free,【回顾】1988年,WHO与国际扶轮社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共同发出了根除脊灰炎的倡议。当时,全球在125个国家中有几百万脊灰患者,广东省历来是脊灰高发地区,1992年起全国确诊病例已经大幅下降,1993年广东仍以111例高居榜首(但只有约30例分离到脊灰野病毒)。当时WHO以及国家对广东省相当关注,各级领导的压力较大。,1994年9月报告最后一例本土野病毒病例;(湖北襄阳.脊灰型)(广东省最后一例是五华县华阳镇的钟汉彬,7月龄,1993年4月3日麻痹 脊灰
6、型)(广州市最后一例是从化市街口镇 黄某龙,2岁9个月,脊灰型)1995-1996年云南省报告4例输入的野病毒病例;1999年青海循化县发现1例输入性野病毒病例;2002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发现疫苗重组株(VRPV)流行;2004年7月贵州省贞丰县发现VDPV循环;2005年7月安徽省六安市发生免疫缺陷疫苗衍生株(iVDPV)(首次发现);2005年8月福建省漳州市发生疫苗高变异株病例;2006年3月广西河池市发生VDPV病例;2007年全国发生3例VDPV病例;2008年2009年VDPV病例山东1例型,11个碱基变异;2010年VDPV病例云南、山西各1例;2011年宁夏、福建、贵州VDPV病
7、例各1例,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事件时有发生,全球2009至2010年期间,23个以往无脊灰国家因输入野病毒而再度发生感染病例。(每年约发生1000例左右)中国我国于1995年和1996年先后在云南发现4例由缅甸输入的脊灰野病毒病例1999年,青海省发现由境外输入病例(全国开展强化OPV)2011年,新疆发现脊灰野病毒输入引起的局部传播,中国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引起病例,云南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病例1例,1995年,1994年,云南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病例3例,1996年,1999年,青海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1例,野病毒及病例输入历史,2011年,新疆发现脊灰野病毒输入引起局部传
8、播,15,1980-2010年全球报告脊灰病例国家数,2010年,共20个国家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包括4个野病毒流行国家和16个非流行国家,我省存在输入脊灰野病毒的风险,我省流动人口众多,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省流动人口3600万人,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4%广州 和非洲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频繁广州省会市,众多居华南地区乃至全球享有盛誉的医疗机构;,目 录,1.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12.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指南.303.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384.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诊断及鉴别诊断.455.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
9、灰质炎病例诊断依据及治疗参考意见.516.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537.脊髓灰质炎的应急处理.608.AFP病例与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采集、储存、运送操作细则.659.常见AFP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对照参考表67附件10.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2008-12-11发布、2009-06-15实施)11.国家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疫情和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预案12.广东省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预案13.国家关于启用AFP病例监测(医院)网络报告系统的通知,监测系统的运转,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Acute Flaccid Paralysis)病例监
10、测系统,在国际上,认为是比较好的疾病监测系统;在我国,则被认为是最好的疾病监测系统,已被扩展、引用至麻疹、乙肝、新破、乙脑等疾病的监测工作之中。,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AFP病例监测,脊灰作为乙类传染病,但报告是以甲类传染病方式进行,体现快速的特点,限时限刻!强调首诊必须报告(否则进行通报、一些外地来穗求医就诊病例常常是非首诊等),广州作为省会大城市,AFP病例来源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本地户籍儿童(分属广州辖区的12个区、县级市)二.流动儿童,在广州居住了35天以上者。(即为脊灰的最长潜伏期间、在穗居住少于35天者则为市外异地病例)三.省内外慕名来穗求医就诊儿童(异地AFP病例)(往往是以上
11、一、二类病例的23倍)我市接到以上病例报告数几乎占全省年报告总病例数(省年报告约350例、国家年报告约5000多例)的1/31/4强。,还有广州地区省部级医院林立,国内外知名的医科大学等等,所以广州地区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直接影响到我省的无脊灰状态的维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广州市AFP病例监测系统现状,几个主要的系列监测指标1.敏感性: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1/10万。2.发现麻痹病例后的快速报告:12小时(默认至少当天应报告),电话、网络等,以最快的方式3.及时调查:48小时,意味着无双休日、节假日(如荔湾,大年三十等;陆总医,湖北病例;武警医院;手足口病流行期
12、间4.双份合格的大便标本:须符合五大要求5.麻痹后60-70天内随访及时率6.AFP病例监测旬报、月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即WHO规定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指标: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的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以上;(15岁以下儿童数约占当地总人口的2225))若为高危地区非脊灰AFP病例报告率则要求为,大于 2/10万。,监测初期,各地每一例的报告病例,就是节假日,常常有站长、主任、处长、和副局长甚至当地政府行政部门领导等也参与其中,现场指导。广州市一贯非常重视实施这项控病工作,各项监测系统质控指标,自始至终、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发至时任的副市长,副省长 李兰芳
13、,我省2011年19月AFP监测系统病例报告情况,一个月报告AFP病例2例及以上的县区名单,【存在问题】,、2005年由广东省CDC卫生检验中心反馈提供的材料显示,2004年我市大便取样不足量的AFP病例有病例编号 粪便量(克)(当年大便量要求8克)44010304001544010404001544010504001极少440106040022,某个大区,春节期间接报的AFP病例,采集的双份便标本,“处之高阁”,当病例麻痹60天由广州市CDC带学生等现场随访该病例时,才发现,双份便标本还没送达省疾控脊灰实验室;一位县级市疾控科长,送样5份接触者便标本,拆包装之后,才发现只有4份便标本;假日、
14、黄金周的送检时限问题,若黄金周前一天所采便标本,黄金周后上班第一天即送检时,正好超过了7天内上送的要求。等诸如此类事件,若某区、县级市出现一例的“不合格便标本”,那直接影响到“监测质控指标”的达标、绩效工作的完成等。造成的失误,得不偿失,无可挽回!,AFP病例监测是维持无脊灰工作的重要措施 AFP病例监测是及时发现并阻止野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做好这项工作须要高度的责任心,流行病学监测 我国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不同阶段用于监测的定义也有所不同。目前监测系统用于报告的脊灰疑似病例的定义是:所有15岁以下儿童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病例。AFP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
15、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所谓AFP(急性弛缓性麻痹)是指突然出现(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体的软瘫,即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生理反射阴性,进一步开展肌电生理检查有变性反应,下运动神经损伤为主的病例。,综合诊断标准,脊髓灰质炎的诊断要点如下:有发热,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麻痹肢体累及多个肌群,程度不同,呈不对称性,近端肌群麻痹为主,麻痹后3天内达到高峰,出现肌肉萎缩,(麻痹后期)无明显感觉障碍;一些婴幼儿体征表现不明显有病原学(病毒分离阳性)或/和血清学支持;排除其他临床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自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活动
16、以来,病例诊断标准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并逐步由以前执行临床诊断标准而过渡到现在病毒学(病原学)诊断标准。即是确诊脊灰病例,必须采集到两份大便标本供省级以上脊灰实验室检测。,(六)分类,国家AFP病例监测方案的内容,共含4个部分和2个附件第一部分 监测目的第二部分 病例定义与分类第三部分 监测内容第四部分 各级职责附件:1.AFP病例分类流程图 2.AFP病例监测用表,1、卫生部规定应作为AFP病例进行报告的以下14类(种)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
17、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 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全身性重症肌无力、中毒性或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高危AFP病例(各区县直接确定,马上报告市和省)(高危病例的出现,意味着监测工作的欠缺与失败)一、1.年龄小于5岁(即包括刚出生以后的新生儿)2.接种 OPV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或零剂次)3.未采或未采到合格粪便标本(仅采到
18、一份、或 麻痹后大于14天采集、或便量不足5克、或超过7天上 送、或未冷藏等)二.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任何年龄)。.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或相邻县发现2例或2例以上临床符合病例,间隔在2个月以内。,监测内容,一、AFP病例报告二、主动监测三、病例调查四、AFP病例随访五、AFP病例的专家诊断六、实验室监测七、疫情处理八、AFP监测评价指标及资料分析九、资料管理与信息反馈十、异地AFP病例监测管理,一、AFP病例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区、县级(CDC)疾控机构。(首诊报告制度)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
19、、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区、县级疾控机构应建立AFP病例专报记录本(表1),登记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个案调查 注意收集重要信息,如免疫史(尽量准确)、未服苗及未全程免疫原因,(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带。服苗史“不详”=O免疫 所以尽量别“不详”,异地AFP病例监测管理,异地AFP病例是指非本地户籍和一些省内外外地来穗求医就诊的AFP病例。如病例麻痹前在本地居住35天以上,则不属于异地AFP病例。(流动儿童)异地AFP病例归属原居住地区(即出现麻痹症状之前的居住地址)、区、县级疾控机构管理。异地病例可分为跨省异地AFP病例和本省
20、异地AFP病例(跨区、县或跨市)。异地AFP病例的报告、调查、采样送检、随访等各项监测工作,由病例暂住地的区、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完成。病例标本检测由采样送检单位所在的省级脊灰实验室负责。,二、主动监测(1),1.AFP病例主动监测医院 所有区、县级市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均为AFP病例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哨点医院 我市约65家,二、主动监测(2),人口集中的乡级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交通不便以及边远的乡级医院也应定期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各省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主动监测医院范围。,二、主动监测(3),
21、2主动监测工作的内容(1)AFP病例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区、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旬对辖区内AFP病例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2)开展主动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监测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等,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如发现漏报的AFP病例,应按要求开展调查和报告。,二、主动监测(4),AFP病例主动监测医院应于次旬2日前、以报表形式向辖区,区、县级市疾控机构报告“AFP病例监测医院旬报表”(表2);AFP病例主动监测医院如经过核实未发现就诊AFP病例,应进行“零”病例报告。区
22、(县)、市级疾控机构分别于次旬3、6日前以网络数据库形式逐级上报“AFP病例监测医院旬报汇总表”(表3)。,二、主动监测(5),区、县级疾控机构对监测医院进行AFP病例主动监测时应填写“AFP病例主动监测记录表”(表4),并于次月3日前将上月主动监测结果录入数据库,形成汇总数据,通过网络逐级上报。,(六)实验室监测1AFP病例标本的采集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要求是: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2接触者标本的采集(1)AFP病例接触者:以下情况应采集AFP病例的5名接触者(原则上5岁
23、以下)大便标本。1)每年AFP病例大便标本数少于150份的省;2)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3)根据临床或流行病学资料高度怀疑为脊灰的AFP病例;4)死亡的AFP病例。(2)VDPV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接触者对于VDPV病例、VDPV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其接触者标本的采集要求见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和VDPV循环病例应急处理预案。3原始标本运送(1)标本采集后要在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本的运送要符合国家对标本运送的有关要求。(2)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标本标签登记要清楚,标本送检表项
24、目要填写完整(附表,表)。,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2006年5月卫生部发文(卫办疾控200693号),(四)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按规定向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开展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运送及病例随访工作;负责辖区内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负责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AFP监测的培训;对辖区内病例监测工作开展督导、检查,评价监测质量,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监测工作情况。(五)各级医疗机构负责本医院AFP病例发现与报告工作;制定本单位监测报告程序和工作制度,在本单位开展病例的主动监测;在疾控机构指导下组织开展对预防保健科、儿科、
25、神经内科、传染科、病案室等相关科室和人员的AFP监测培训;协助疾控机构进行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并开展主动监测工作;收集、补充AFP病例的临床资料,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谁采集、谁送检?,实验室监测(病原学),1AFP病例标本的采集采集合格粪便标本的要求是:(1)在病例麻痹出现的14天内采集(最好在7天内);(2)需两份大便标本、每份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脊灰病毒有间歇性排便的特点,不同一时间采集,以提高标本脊灰病毒阳性检出率);(3)每份标本重量须达5克以上(约为成人的拇指末节大小);(4)标本采集后要在7天内送达省实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省实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本的运送要
26、符合国家有关要求。(5)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实验室。标本标签登记要清楚,标本送检表项目要填写完整,源于:脊灰发病后,脊灰病毒在12周排毒率最高,可从69.8%100%的患者中分离出病毒,以后逐渐减少,至4周时仍有30%左右患者排毒,个别患者排毒时间可达4个月以上。所以,遇上麻痹时间已经超过了14天的AFP病例,也要马上采集两份(间隔24小时)大便标本,快速送检!,AFP病例标本的采集,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采集要求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标本瓶半瓶)采集的粪便标本应放在无菌、
27、干净、干燥、不漏的容器内,最好是带外螺旋盖的标准塑料瓶标本瓶标签:姓名、采便日期、标本序号等,间歇性排毒提高病毒分离率,采样特别注意事项,采便容器应无菌、密封、专用;采便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采便时应带上冷藏包和冰排;采便后拧紧标本瓶,防止泄露;标本瓶应贴上标签,写明姓名、采便时间等(用油性笔);填写标本送检表,与标本同时送达省疾控中心;标本标签上的记录应与标本送检申请表、个案调查表上的记录一致。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采便后7天内送达);如未立即送检,短期(48小时内)应存放在4 冰箱,长期则冷冻(-20C)保存,但应避免干涸和反复冻融;AFP病例发病后、采便前不要服苗。,标本储存,采集后、送
28、检前:48小时内送检4C,否则-20C下冷冻保存防止标本受热和干涸避免反复冻融,标本运送到实验室之前和运送期间必须特别小心防止标本受热和干涸(因标本中病毒的滴度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降低,这会严重影响病毒学分离率),且标本不能反复冻融(反复冻融容易使病毒量下降),因此要求4 以下冷藏保存和带冰运送,及时送检。,外包装,冷藏运输箱,问题:1.采样瓶不规范;2.标签不规范;3.样本泄露;4.样本量不足;5.送检不规范,样本瓶袋,样本瓶,标签,标准化采样器材,规范的采送样,采样时间、样本量、送检、送检表,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间隔24-48小时采集双份标本;每份标本重量在5-8克;运送到实验室
29、时带冰,监测方案要求的采送AFP病例合格双份便标本的条件,各级职责,中国疾控中心(共7条)省级疾控机构(共10条)市级疾控机构(共5条)区、县级疾控机构(共5条)各级医疗机构(共5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共3条),区、县级市疾控机构,1.收集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按规定向上级疾控机构报告;2.开展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运送及病例随访工作;3.负责辖区内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4.负责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AFP病例监测的培训;5.对辖区内病例监测工作开展督导、检查,评价监测质量,向上级疾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监测工作情况。,各级医疗机构,1.负责本医院AFP病例发现与报告工作;2.制
30、定本单位监测报告程序和工作制度,在本单位开展病例的主动监测;3.在疾控机构指导下组织开展对预防保健科、儿科、神经内科、传染科、病案室等相关科室和人员的AFP监测培训;4.协助疾控机构进行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并开展主动监测工作;5.收集、补充AFP病例的临床资料,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某大医院病案室要收费,没发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1.负责对辖区内AFP病例监测的组织领导;2.保障工作必须经费;3.对辖区监测工作进行评估、督导与考核。,附 件,附件1:AFP病例分类流程图附件2:AFP病例监测用表 表1:AFP病例快速报告记录表 表2:AFP病例旬报表(监测医院用)表3:AFP病例旬报
31、汇总表【区(县)、市CDC用】表4:AFP病例主动监测记录表【区(县)、市CDC用】表5:AFP病例个案调查表 表6:AFP病例随访表 表7:AFP病例标本送检表,报表上报,1.医院:快报(表1)、每旬2日书面上报旬报(表2)2.区、县级CDC:记录快报(表1)、每旬填写主动监测记录表(表4)、每旬3日网络上报旬报汇总表(表3)3.地市级CDC:每旬6日网络上报旬报汇总表(表3)4.区、县或市CDC报告书面和网络个案调查表、随访表,AFP病例采便和提供病历的要求,1.必须采接触者大便:(1)未采到合格大便标本(5份);(2)临床上高度怀疑为脊灰(5份);(3)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5份);(4)
32、死亡的AFP病例(5份);(5)发生单例VDPV病例(10份);(6)发生脊灰野病毒病例或cVDPV事件(20份)。2.上述六种必须采接触者大便的AFP病例必须提供一套完整的病案资料:(1)住院病案首页;(2)出院记录/出院小结;(3)住院病历;(4)病程记录;(5)会诊记录;(6)实验室检查(含肌电图、脑电图和腰穿结果);(7)医嘱;(8)体温表;(9)护理记录。并且要按以上顺序装订。,主动监测,范围: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均为AFP主动监测医院。人口集中的乡级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交通不便以及边远的乡级医院也应定期开展AF
33、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主体:区、县级疾控机构、AFP主动监测医院,时间:每旬方式: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处理:及时填写主动监测报表,发现漏报补充报告,高危病例确定 根据报告的AFP病例和判定高危AFP病例的定义,开展个案调查的县(区)级疾控中心直接确定该个案是否属于高危的AFP病例。若发现了这种病例,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将此情况报告市、省级疾控中心。(祈望我市各区、县级市管病医生对高危病例多多关注在意!),麻痹,标本采集,送省疾控中心,省实验室报告结果,国家脊灰实验室型内鉴定结果,14 天,7天,28天,7天,阳性分离物送国家脊灰实验室,14天,监测系统及时
34、性指标,*某区CDC黄金周期间,送大便检材晚了一天。,主动监测与零病例报告 主动监测是对AFP病例被动监测的补充,通过主动监测不仅可及时发现AFP病例漏报病例,也是对病例报告单位的监督和技术指导。若没有AFP病例,应将本旬的监测情况以零病例的形式进行报告。,脊灰疫苗相关麻痹型病例 VAPP 常见一些免疫缺陷儿童(发生率约为1/几十万 1/几百万剂OPV)1.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1)服用活疫苗(OPV,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符合脊灰炎。(2)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炎活疫苗,大便标本只分离到脊灰炎疫苗病毒者。(3)如有血清学检测脊灰炎Ig
35、M抗体阳性,或中和抗体或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并分离到的疫苗株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2.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1)与服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天内有密切 接触史,接触660天后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符合脊髓灰质炎的临床诊断。(2)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炎活疫苗,大便标本只分离到脊灰炎疫苗株病毒者。(3)如有血清学检测脊灰炎IgM抗体阳性,或中和抗体或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并与分离到的疫苗株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VAPP疑似病例指符合上述第()项,但不具有相应的第(2)及第(3)项相关病毒分离及血清学结果,不能明确诊断或排除者。,在临床诊断一定要慎重,任何医生在没有经过省级
36、AFP病例专家诊断小组讨论同意,不要对VAPP做出诊断。有关资料表明,免疫缺陷(早期难以发现及诊断)和/或肛门周围脓肿、反复的皮肤和呼吸道感染、长期中耳炎、先天畸形等婴幼儿(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可能是VAPP重要危险因素。为减少和避免VAPP的发生,必须加强接种前病史的询问及体检,严格掌握接种疫苗禁忌症。,关于VDPV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循环(cVDPVs)。,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
37、o Virus,VDPV),Structural Region,Non-structural Region,P1,P2,P3,3 NTR,A,n,在VP1段(900-906个碱基)的核苷酸与疫苗株差异1-15%;能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致病性较强;在生物学性状上很难与脊灰野病毒区分;VDPV可在低OPV覆盖率地区长时间循环,引起脊灰暴发,VDPV的产生过程,口服OPV 机体内病毒复制时核苷酸变异 病毒由粪便排出体外 再感染敏感机体 机体内病毒进一步变异 VDPV产生,已证实的VDPV分离株,免疫缺陷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immunodeficient vaccine-derived pol
38、iovirus,iVDPVs)来源于同一免疫缺陷病人,由于疫苗株病毒在其体内长期复制和排毒而产生的VDPV。其它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指单个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可来源于免疫力正常的AFP病例、接触者、健康人群或环境标本。循环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circulating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cVDPVs)从2例以上AFP病例中分离到的序列相关的VDPV。,我国已发现的VDPV回顾,2001年 四川1例(型),9个碱基变异2002年 四川1例(型),10个碱基变异 安徽1例(型),9个碱基变异200
39、4年 贵州2例(cVDPVs,型)9、11个碱基变异2005年 安徽1例(、型),10-32个碱基变异 2006年 广西(型),13个碱基变异2007年 山东2例(型),9、13个碱基变异 广西1例(型),9个碱基变异 山西1例(型),9个碱基变异2009年 山东1例(型),11个碱基变异2010年 云南、山西各1例2011年 宁夏、福建、贵州各1例,我省虽尚未发现VDPV,但已发现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并在外环境中检测到8个碱基变异脊灰病毒,高变异株病例,王润,我市某区东圃(流动儿童),检出型疫苗株病毒,国家实验室报告有8个核苷酸变异(2009.9)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有9个减
40、基对发生变异,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循环cVDPVs,是指由相关的疫苗衍生株病毒引起2例或2例以上VDPV病例的事件称为疫苗衍生病毒循环(cVDPVs);发生cVDPVs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处理;目前全球共报告5起cVDPVs。,发现VDPV病例核实病例单例还是循环,波及范围是否会阻断,是否要采取措施,核实诊断,监测系统数据,病例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筛查,主动搜索,高危及残麻病例分析,免疫情况,菲律宾 1型 cVDPV 2001年3 例,多米尼加与海地 1型 cVDPV2000-02年22 例,疫苗衍生病毒循环(cVDPVs)引起的脊灰暴发,中 国1型 cVD
41、PV2004年2 例,目前全球脊灰流行特点4个本土流行的国家,有3个与我国接壤;(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2003年尼日利亚等地发生联合抵制疫苗事件后,以往已经实现无脊灰地区重新出现脊灰野病毒的传播,造成脊灰暴发(非洲诸国);无脊灰地区因OPV接种率低,造成输入野病毒引起的暴发(印度尼西亚、也门等);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在局部地区循环,引起发病(多米尼加与海地、马达加斯加等),印度 66(100),巴基斯坦 28(11),阿富汗 9(19),尼泊尔 4(1),注:括号外为2005年病例数,括号内为2006年7月18日为止的病例数。,我国周边国家的脊灰流行情况,我国输入脊灰野病毒的分布,
42、1995 1型 3型1996 1型1999 1型,境外野病毒输入,病例直接入境,质疑:消灭脊灰与消灭天花的不同点,高比例的亚临床病例 高隐性感染率,难以甄别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VAPP、VDPV、脊灰病毒与其它病毒重组全球人口和政治局势的变化 62亿人口,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各国的政治独立性增加,尼日利亚的教训全球消灭计划的期限 消灭天花用10年,脊灰已用18年。热情随时间递减。,【预防措施】卫生状况的改善综合预防措施但疫苗免疫预防仍是控制和消灭脊灰炎的唯一有效措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维持无脊灰炎状态的策略,(1)提高和维持较高的常规免疫接种率(2)开展全国强化免疫(NIDs)日活动或小于全
43、国 范围强化免疫日(SNIDs)活动(3)对高危地区应急强化免疫(HRRI)(4)实施脊髓灰质炎监测,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和特异性(5)保证脊灰实验室网络的正常运转(6)落实脊灰病毒实验室封存工作(7)提高应对输入脊灰野病毒和VDPV的快速反应能力,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面临的主困难,1)随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2007年全球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1302例,主要发生于我国周边的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2008年全球确诊808例,也主要分布在我国周边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2009年2)局部地区常规免疫薄弱,可能发VDPV3)OPV强化免疫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VDPV;4)AF
44、P病例监测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5)实验室封存工作需要高层协调;6)标本运送、检测工作面临难题;7)免疫策略需要与国际接轨,用IPV(灭活 疫苗)替代OPV(减毒活疫苗),或使用序贯法(即首先接种IPV12针后,再口服OPV)。,野病毒输入危险依然存在 我国西部地区OPV常规接种率偏低,2011、7-今年AFP病例监测质量有下降趋势 实验室封存工作需加快进度“条例”颁布后强化免疫经费的保障 国际援助逐渐减少 卫生工作重点转移,人才外流 VDPV和VRPV的问题 VAPP的发生与赔付问题.,我国维持无脊灰面临的挑战,脊髓灰质炎的应急处理,详见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VDPV病例、VDPV
45、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其接触者标本的采集要求见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和VDPV循环病例应急处理预案。(国家及广东省),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敏感性: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及时性(1)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当天报告(2)病例调查的及时性:48小时(3)采便的及时性:麻痹后14天(4)随访的及时性:麻痹后60-70天 完整性,AFP病例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个别地区AFP病例监测质量不高,监测系统运转指标不达标。部分医院相关科室临床医生缺乏培训,AFP病例相关知识缺乏,AFP 病例报告管理职能科室工作管理不到位,部分医院存在漏报现象。疾控机构主动监测工作不落实,不能及时发
46、现医疗机构漏报病例。,部分个案表填写质量不高,有的内容自相矛盾部分监测指标以区、县级市为单位不达标主动监测还不够落实,主动监测报表不齐全 存在漏报个别医院对AFP病例监测的了解几乎空白某些大医院AFP病例报告历年几乎是零,关注重点地区,要求各地结合查验证工作开展相关查漏补种,建议广州、深圳等地重点做好新疆班学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查漏补种工作要求各地关注来自新疆和脊灰野病毒病例本土流行或输入地区或国家的人员,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启用AFP病例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相关事项,报告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
47、直报。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形式报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由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内容及时限,报告内容:个案报告卡、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填写AFP病例报告卡并通过网络直报。区、县级市疾控机构应每日审核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情况,应在24小时内完成信息审核并将AFP病例纳入专病管理,及时开展个案调查及填报相关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新系统2011年10月8日起正式启用。2011年10月8日至12月31日,新系统和现行系统同时运行,AFP病例监测质量评价以现行系统为准;2012年1月1日起AFP病例监测信息不再通过现行系统报告。,发现“棘手”的AFP病例,务必先与疾控中心相关医生进行沟通之后,才上网报告!,做好消除脊灰各项工作,各级培训,沟通,反复磨合达至和谐、理解,精诚携手合作。让“脊灰”进入历史!,创建消除脊髓灰质炎工作很不容易,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更不易!再给力,加油!,谢谢各位辛苦了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