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442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结构抗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工程结构抗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工程结构抗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工程结构抗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工程结构抗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结构抗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结构抗震.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以( )为抗震设防目标。 两个水准三个水准两阶段三阶段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三个水准 2. 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与楼盖刚度无关与楼盖刚度有关仅与墙体刚度有关仅与墙体质量有关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与楼盖刚度有关 3. 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00m/s300m/s400m/s500m/s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500m/s 4. 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为( )。 0.85(1.

2、2恒载标准值GK+1.4活载标准值QK)0.85(GK+QK)0.75(GK+0.5QK)0.85(GK+0.5QK)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0.75(GK+0.5QK) 5. 一级抗震墙除底部加强部位外,其他部位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 1.21.41.6.1.8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1.2 6.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 )个抗震设防类别。 二三四五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四 7. 强柱弱梁是指( )。 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柱

3、配筋大于梁配筋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8.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9. 修正刚度法适用于柱顶标高不大于( )且平均跨度不大于30m的单跨或等高多跨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12m15m18m21m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15m

4、 10. 框架房屋破坏的主要部位是( )。 梁端处柱端处梁柱连接处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梁柱连接处 二 判断题1. 无吊车单层厂房有多少不同的屋盖标高,就有多少个集中质量。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2. 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3. 软弱粘性土的特点是地基承载力附,压缩性大,所以房屋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较大。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4. 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5、 5. 多跨厂房的砌体围护墙宜采用外贴式,嵌砌式。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6. 过梁的支承长度,在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7. 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8. 结构下部刚度较小时,会形成地震反应的“鞭梢效应”。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9. 抗震设防时,柱的拼接应位于框架节点塑性区以外,并按等刚度设计。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0. 根据不同的地面运动记录的统计分析表明,场地的特性、震源深度,对反

6、应谱曲线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1. 进行柱的截面抗震验算时,8度和9度时,高大山墙的抗风柱无须进行平面外的截面抗震验算。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2.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3.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4. 底层框架砖房的砖填充墙和框架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柱。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5. 目前,工程中求

7、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1.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2. 选择建筑物场地时,首先应知道该场地的地址、地形、地貌对建筑抗震是否有利、不利和危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坚硬土、液化土、地震时可能滑坡的地段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坚硬土

8、、密实均匀的中硬土、液化土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密实的中硬土、软弱土、半填半挖地基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坚硬土、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的部位、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部位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坚硬土、液化土、地震时可能滑坡的地段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3. 抗震墙结构中,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 0.20%0.25%0.30%0.40%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0.30% 4.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应沿

9、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考试大|地面以上设置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5.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 )个抗震设防类别。 二三四五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四 6.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适用于设防烈度为( )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5、6

10、、7和8度6、7、8和9度7、8、9和10度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6、7、8和9度 7. 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 )。 0.6%0.5%0.4%0.3%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0.4% 8. 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地震烈度建筑物等级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大小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场地覆盖层厚度 9. 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本地区基本烈度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抗震烈度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10. 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的因素有:

11、I地质,II地形,III地貌,IV场地覆盖层厚度,V建筑物的重要性 VI基础类型,其中正确的是( )。 I、II、IIIIV、V、VII、IV、VII、V、VI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I、II、III 二 判断题1. 无吊车单层厂房有多少不同的屋盖标高,就有多少个集中质量。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2. 反弯点法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情形。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3.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4.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错对本

12、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5. 设计反应谱与地震反应谱大小相等。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6. 抗震设防时,柱的拼接应位于框架节点塑性区以外,并按等刚度设计。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7. 地表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与场地固有周期无关。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8. 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指数来反映。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9. 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0. 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

13、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1. 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2. 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砂冒水现象就越严重。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3. 进行柱的截面抗震验算时,8度和9度时,高大山墙的抗风柱无须进行平面外的截面抗震验算。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4. 我国抗震规范认为,对于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用主拉应力强度理论。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5.

14、 多跨厂房的砌体围护墙宜采用外贴式,嵌砌式。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1.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 )个抗震设防类别。 二三四五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四 2. 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本地区基本烈度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抗震烈度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3. 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 )。 1.5233.5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3 4. 在抗震设防中,小

15、震对应的是( )。 小型地震多遇地震偶遇地震罕遇地震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多遇地震 5. 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00m/s300m/s400m/s500m/s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500m/s 6. 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 弯曲型剪切型弯剪型复合型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弯剪型 7. 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的因素有:I地质,II地形,III地貌,IV场地覆盖层厚度,V建筑物的重要性 VI基础类型,其中正确的是( )。 I、II、IIIIV、V、VII、IV、VII、

16、V、VI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I、II、III 8. 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与楼盖刚度无关与楼盖刚度有关仅与墙体刚度有关仅与墙体质量有关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与楼盖刚度有关 9. 一级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 )。 0.120.100.080.06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0.12 10. 地震灾害分为原生灾害和( )。 次生灾害火灾灾害其他灾害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次生灾害 二 判断题1. 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

17、案:对 2. 折算质量应根据代替原体系的单质点体系振动时的最大动能等于原体系的最大动能的条件确定。 对错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3. 底层框架砖房的砖填充墙和框架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柱。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4. 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和塌陷地震四种类型。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5. 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和多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6.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 错对本题分值:4.0

18、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7. 无吊车单层厂房有多少不同的屋盖标高,就有多少个集中质量。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8. 多层砖砌体房屋中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构造柱并与圈梁连接使之共同工作,可以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侧力能力。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9. 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0. 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1. 过梁的支承长度,在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 错对

19、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2.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3. 纯框架结构延性差,抗侧力刚度差。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4. 根据不同的地面运动记录的统计分析表明,场地的特性、震源深度,对反应谱曲线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5. 对于自振周期比较长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内框架砖房,经计算发现,在房屋顶部的地震剪力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果较精确法计算结果偏小,为了减小这一误差,抗震规范采取调整地

20、震作用的办法,使顶层地震剪力有所增加。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1. 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 弯曲型剪切型弯剪型复合型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弯剪型 2. 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为( )。 0.85(1.2恒载标准值GK+1.4活载标准值QK)0.85(GK+QK)0.75(GK+0.5QK)0.85(GK+0.5QK)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0.75(GK+0.5QK) 3. 下列何种措施不能减轻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 ) 选择合适的基础埋深调整基础底面积加强基础强度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

21、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加强基础强度 4. 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控制柱轴压比的目的( )。 控制柱在轴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双向偏压范围内破坏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 5. 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 )和地表传播的面波。 体波纵波横波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体波 6.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梁端塑性调幅

22、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7. 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余地震影响时,建筑物( )。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8. 地震灾害分为原生灾害和( )。 次生灾害火灾灾害其他灾害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次生灾害 9.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

23、产生的后果,将建筑( )个抗震设防类别。 二三四五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四 10. 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 )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20m24m28m30m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24m 二 判断题1. 纵向抗震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厂房纵向的动力特性和地震作用,验算厂房纵向抗侧力构件如柱间支撑、天窗架纵向支撑等在纵向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2. 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3.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

24、是防止倒塌。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4.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楼盖、屋盖结构本身的破坏。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5. 在烈度较高的震中区,竖向地震对结构也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6. 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7. 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和塌陷地震四种类型。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8.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

25、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9. 多跨厂房的砌体围护墙宜采用外贴式,嵌砌式。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0. 构件除按有地震作用内力组合进行构件承载力验算外,尚需按无地震作用时,在正常重力荷载作用下内力进行承载力验算。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1. 对于自振周期比较长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内框架砖房,经计算发现,在房屋顶部的地震剪力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果较精确法计算结果偏小,为了减小这一误差,抗震规范采取调整地震作用的办法,使顶层地震剪力有所增加。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2. 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

26、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13. 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指数来反映。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4. 反弯点法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情形。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5. 折算质量应根据代替原体系的单质点体系振动时的最大动能等于原体系的最大动能的条件确定。 对错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1. 强柱弱梁是指( )。 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柱配筋大于梁配筋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2. 高层

27、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考试大|地面以上设置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3. 框架房屋破坏的主要部位是( )。 梁端处柱端处梁柱连接处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梁柱连接处 4. 二级框架节点核芯区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 )。 0.6%0.5%0.4%0.3%

28、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0.5% 5. 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以( )为抗震设防目标。 两个水准三个水准两阶段三阶段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三个水准 6. 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控制柱轴压比的目的( )。 控制柱在轴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双向偏压范围内破坏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 7. 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 )。 6mm8mm10mm12mm本题分值:4.0 用户未

29、作答 标准答案:6mm 8.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 )个抗震设防类别。 二三四五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四 9. 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 )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20m24m28m30m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24m 10.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 )倍之多。 4163264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32 二 判断题1. 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是防止倒塌。 错对本题分值:4

30、.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3.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4. 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5. 底层框架砖房的砖填充墙和框架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柱。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6. 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7. 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和塌陷地震四种类型。 错对本题分

31、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8. 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9. 地表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与场地固有周期无关。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0. 构造柱可不单设基础,但必须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1. 根据不同的地面运动记录的统计分析表明,场地的特性、震源深度,对反应谱曲线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2.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楼盖、屋盖结构本身的破坏。 错对本题分值:4.0

32、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3. 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建筑物的破坏现象。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4. 我国抗震规范认为,对于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用主拉应力强度理论。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15. 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1. 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的因素有:I地质,II地形,III地貌,IV场地覆盖层厚度,V建筑物的重要性 VI基础类型,其中正确的是( )。 I、II、IIIIV、V、VII、IV、VII、V、VI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33、用户解答:I、II、III 标准答案:I、II、III 2. ( )可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不宜产生扭转或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有利于抗震。 防震缝沉降缝温度缝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沉降缝 标准答案:防震缝 3.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 )倍之多。 4163264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32 标准答案:32 4. 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 )。 6mm8mm10mm12mm本题分值:4.0 用户得

34、分:4.0 用户解答:6mm 标准答案:6mm 5. 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 弯曲型剪切型弯剪型复合型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弯剪型 标准答案:弯剪型 6. 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木楼盖等柔性建筑单层框架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多层剪力墙结构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木楼盖等柔性建筑 标准答案:木楼盖等柔性建筑 7. 框架房屋破坏的主要部位是( )。 梁端处柱端处梁柱连接处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梁柱连接处 标准答案:梁柱连接处 8. 一级抗震墙除底部加强部位外,其他部位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

35、数( )。 1.21.41.6.1.8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1.2 标准答案:1.2 9. 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控制柱轴压比的目的( )。 控制柱在轴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控制柱在双向偏压范围内破坏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 标准答案: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 10. 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00m/s300m/s400m/s500m/s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500m/s 标准答案:500m/s 二

36、判断题1. 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对 2. 柱子的结构形式,在8、9度地震区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或斜腹杆双肢柱和管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形柱、腹板开孔柱、预制腹板的工字形柱,也不宜采用平腹杆双肢柱。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错 3. 单自由度运动体系的自由振动由体系初位移和初速度引起,而体系的强迫振动由地面运动引起。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对 4. 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

37、答:错 标准答案:错 5. 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对 6. 对于自振周期比较长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内框架砖房,经计算发现,在房屋顶部的地震剪力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果较精确法计算结果偏小,为了减小这一误差,抗震规范采取调整地震作用的办法,使顶层地震剪力有所增加。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对 7. 根据不同的地面运动记录的统计分析表明,场地的特性、震源深度,对反应谱曲线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错 标准答案:错

38、8.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错 9. 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错 标准答案:错 10. 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和塌陷地震四种类型。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对 11. 过梁的支承长度,在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对 12.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对 标准答案:对 13. 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错 标准答案:错 14.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错对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4.0 用户解答:错 标准答案:错 15. 框架-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