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修改).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4731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城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城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城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城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城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城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修改).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城市2011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 理 科 综 合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化 学 部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Zn-65 S-32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冰雪消融 B、葡萄酿成酒 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铜器锈蚀变绿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不同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物理性质相同 D、是同一种物质3、日本发生的核辐射事件影响极大,其中

2、放射性元素钚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身份证”如下图所示,据图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钚的原子序数 B、钚的相对原子质量C、钚的元素符号 D、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B、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很大C、铝粉可涂在暖气片上防锈,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D、洗涤剂常用来去除油污,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5、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利

3、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6、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及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读液体的体积 C、液体加热 D、闻气体气味7、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是甲烷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是氢气8、下列各项括号中的描述,可作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 B、蒸馏水和食盐水(过滤)C、硬

4、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D、白酒与食醋(闻气味)9、我国最近已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1O2的新制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NaClO2=2ClO2+2NaCl10、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B、消耗铁粉的质量C、生成氢气的质量 D、溶液的总质量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00分) 化 学 部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Zn-65 S

5、-32 题 号 三四五总分 得 分三、 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21、构建知识网络和进行知识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请将“元素”“原子”“分子”填入右图适当的圆圈内,从而完成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的正确的关系图。(2)归纳:Cu2+、S2-、CO32-中数字“2”的含义是 。(3)我们学过的许多化学反应都可以用“A+BC+D”的式子来表示,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 反应和 反应。(4)硫酸二甲酯是一种有葱头气味的油状可燃性液体,化学式为C2H6O4S,它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硫酸二甲酯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

6、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3)近年发展起来的黏合剂、涂料等和塑料是同一类材料,它们都属于 材料。(4)蚊子体内含有甲酸(化学式为HCOOH),被蚊子叮咬后可涂肥皂水止痒,则室温时肥皂水的PH 7(填“”、“”、“=”)。(5)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在工厂里通常采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23、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当温度 时,氯化钠的溶解

7、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3)我国北方盐湖“夏天晒盐,冬天产碱”,“冬天产碱”的原因原理是 。(4)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24、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可观察到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象是 。(2)实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铁钉最先生锈的是 处(填“a”或“b”或“c”),铁生锈的条件是 。25、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友情提醒:本

8、题中的字母是物质代号,不是元素符号)(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 ;E是 ;(2)C物质属于 (填物质的类别)。(3)写出上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26、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回答:(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2)用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其依据是 ;检验装置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现象及结论是:将中气体集满后,把试管移出水面,然后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

9、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小雯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比实验,这个实验是。 (2)小伟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五、计算题(本题共7分) 28. 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1)把这种浓硫酸稀释为19.6的硫酸溶液100g,需要这种硫酸的质量为 g。(2)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的事项为 。(3)将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与一定质量的锌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