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形成性核.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790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形成性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大形成性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大形成性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大形成性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大形成性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形成性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形成性核.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填空题(共8道试题,共30分。每空3分)1.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案件的审判活动,叫做。热审2.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的法典是开皇律。3.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唐律疏议。4.元朝初期,中央审判机关是。大中刑律统类 5.唐宣宗时编的一部大中刑律统类,把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律的传统体系。6.宋朝把日积月累的单行敕令,加以分类整理,删去重复矛盾之处,然后再颁布,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就是所谓的“”。编敕7.唐初立

2、法指导思想是礼刑并用,法令简约,。(宽仁慎罚)8.在中国历史上,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叫作“刑律统类“”或 “刑统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大明律最后完成( )。A. 吴元年B. 洪武元年C. 洪武二十二年D. 洪武三十年2.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A. 唐六典B. 北周律C. 大业律D. 开皇律3.宋朝将判案的成例叫做()。A. 成B. 廷行事C. 断例D. 比4.清朝每年复审刑部判决的或京师附近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制度,叫( )。A. 秋审B. 朝审C. 热审D. 三司会审5.汉唐以

3、来,虽然盐禁法网日密,但正式将榷盐列入正律始于( )。A. 宋刑统B. 元典章C. 大明律D. 大清律例6.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等。A. 三B. 四C. 五D. 六7.宋代初年出现了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是( )。 A. 红契B. 质剂C. 乞鞫D. 傅别8.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A. 三司使B. 三司推事C. 小三法司会审D. 大三法司会审9.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律。A. 卫禁B. 职制C. 户婚D. 斗讼10.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A. 具律B. 刑名C. 法例D. 名例律三、多项选择

4、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唐朝规定告诉的形式有()。A. 自诉B. 越诉C. 直诉D. 亲属代诉2.宋朝为了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先后实行了()。A. “重法地”法B. “盗贼重法”C. 枉法赃D. 折杖法3.清朝制定了一些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包括( )。A. 回疆则例B. 苗律例C. 蒙古律例D. 西宁番自治罪条例4.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包括( )。A. 大理寺B. 刑部C. 都察院D. 御史台5.宋朝法律规定,地租采取两种分成方法,即()。A. 对分制B. 二八分成C. 三七分成D. 四六分成6.宋朝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采取了以下措施()。A. 设立审刑院B. 限令各州

5、十日一报囚账C. 在各路设立提点刑狱公事D. 派御史台的推勘官分赴各地审理重大案件7.隋朝的主要立法有()。A. 新律B. 开皇律C. 大业律D. 开皇令8.明清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表现在( )。A. 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业发展B. 重征商税,压制私人商业的发展C. 加强对矿冶业的管禁,限制民间自由开矿D. 奉行海禁政策,阻挠对外贸易9.明朝制定了许多经济方面的法律,如在明律中详列( )。 A. 钞法B. 钱法C. 盐法D. 茶法10.唐律除了规定八议特权以外,还规定了()免官等法律特权。A. 请B. 减C. 赎D. 官当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清顺治三年(1646年

6、)制成大清律集解附例,这是清朝正式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A. 错误B. 正确2.薛允升比较明律和唐律之后,将明律的特点概括为“轻其轻者,重其重者” A. 错误B. 正确3.所谓“刑律统类”或“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将其它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化。 A. 错误B. 正确4.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六十岁,如果身体有病可提前退休。A. 错误B. 正确5.明律严厉惩治贪官污吏。大明律规定:对于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 A. 错误B. 正确6.宋朝的廷行事 ,即判

7、案的成例。 A. 错误B. 正确7.明清时期,如遇特别重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吏、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及通政使共同审理,清代叫“九卿会审”,是中央的最高审级,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核准。A. 错误B. 正确8.宋朝的法律形式,除律宋刑统以外,主要有敕、令、格、式以及断例、指挥、申明、看详等。A. 错误B. 正确9.开皇律多采北齐,兼采北周之制,其篇目数和篇目名均与北齐律同。A. 错误B. 正确10.明律对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行为,严酷予以镇压,处罚比唐律大为加重。 A. 错误B. 正确1.清朝惩罚异端思想,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形式是 文字狱 。2.隋唐时期官吏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但主要是通过 科举考试

8、 进入仕途。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大清律例。4.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唐律疏议。5.作为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天下政策的法律是大诰。6.忽必烈建元后,接受汉儒的建立,明确提出了法治指导思想,即“参照唐宋之制”, 附会汉法 “”。7.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吏、户、礼、兵 、刑、 工 各律,。隋唐以来沿袭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变。8.唐代的 致仕 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七十|70 岁。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宋朝中央官署可依就某项法令作解释,所作的解释叫做()。 A. 断例B

9、. 指挥C. 申明D. 看祥2.清朝每年复审刑部判决的或京师附近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制度,叫( )。A. 秋审B. 朝审C. 热审D. 三司会审3.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格、式,编成()。A. 大唐六典B. 大中刑律统类C. 武德律D. 贞观律4.朱元璋编制大诰的主要目的是( )。 A. 预防官吏犯罪B. 预防平民犯罪C. 惩治官民犯罪D. 进行法制宣传5.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A. 唐六典B. 北周律C. 大业律D. 开皇律6.宋朝中央官署根据过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叫做()。A. 断例B. 指挥C. 申明D. 看祥7.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

10、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A. 三司使B. 三司推事C. 小三法司会审D. 大三法司会审8.宋太祖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取得民心,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减轻刑罚的()。A. 折杖法B. 刺配之法C. 凌迟D. 盗贼重法9.法典体例在宋朝发生了变化,采用()作为法律形式。A. 法律答问B. 春秋经义C. 刑统D. 会典 10.清朝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 A. 清会典B. 大清律集解附例C. 大清律集解D. 大清律例三、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唐律除了规定八议特权以外,还规定了()免官等法律特权。A. 请B. 减C. 赎D. 官

11、当2.以例断案是明朝的一个特点,明朝最主要的条例有( )。 A. 钦定律诰条例B. 问刑条例C. 真犯杂犯死罪条例D. 充军条例3.唐律把盗罪分为()。A. 窃盗B. 强盗C. 监守盗D. 贼盗4.宋朝立法的主要特点是()。 A. 制定会典B. 以格代律 C. 编敕D. 以敕代律5.清朝将明朝的会审制度发展为( )三种。A. 九卿会审B. 秋审C. 朝审D. 热审6.列哪些犯罪,明律量刑比唐律为重( )。A. 贼B. 盗C. 别籍异财D. 闻父母丧匿不举哀7.元律在婚姻缔结方面,不禁止()。A. 良贱通婚B. 收继C. 同姓同婚D. 有妻更娶妻8.唐朝财政立法主要有( )。A. 一条鞭法B.

12、两税法C. 租庸调法D. 重法地法9.清朝制定了一些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包括( )。A. 回疆则例B. 苗律例C. 蒙古律例D. 西宁番自治罪条例10.唐律规定物权取得条件有()。 A. 买卖B. 继承 C. 埋藏物的发现D. 孳息物的取得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所谓“刑律统类”或“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将其它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化。 A. 错误B. 正确2.宋朝的“重法地”法,最初以京城开封府诸县为重法地,强化京畿地区的治安。A. 错误B. 正确3.朱元璋颁行大诰以后,将大诰强行于民间,扩大其宣传力度和影响,要求

13、家家户户都要有大诰,私塾学校要以大诰为课本,村社乡民集会要宣讲大诰,科举考试要考大诰。大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和御制大诰武臣。A. 错误B. 正确4.大清律例是经过近一百年的多次修订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 A. 错误B. 正确5.隋文帝晚年违反汉以来的“秋冬行刑”的传统制度,于六月杀人,并更立盗贼重法。 A. 错误B. 正确6.明大诰与大明律一样,是皇帝钦定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大明律之外最重要的法规。 A. 错误B. 正确7.唐永徽律疏吸收魏晋南北朝隋以来的“八议”、“官当”、“听赎”,并创设“例减”,进一步完善扩大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 A. 错误B.

14、正确8.中国封建制五刑是在开皇律中确立起来的,为以后历代律典所沿用。 A. 错误B. 正确9.唐高祖李渊时期,因唐朝刚刚建立,来不及大规模创制律典,所以大多采用隋朝开皇时期的法令。A. 错误B. 正确10.“小三法司会审”是指遇到疑难案件,由都御史、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共同审理的, A. 错误B. 正确一、填空题(共8道试题,共30分。每空3分)1.唐宣宗时编的一部大中刑律统类,把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律的传统体系。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大清律例。3.宋朝施行了一种刑罚,实际上是古代墨刑的复活,这种刑罚叫做 刺配之法 。4.明朝统治者为严惩臣下结党在大明律中专设

15、了 奸党 罪。5.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案件的审判活动,叫做 热审 。6.宋仁宗嘉祐中期,加重处罚犯罪,开始实行“ 重法地 ”法。7.宋朝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编敕 ”和“以敕代律”。8.开皇律确定了封建制五刑,即死 、流、徒 、杖、笞 。1.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等。A. 三B. 四C. 五D. 六2.充军最早创设于()。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3.宋代初年出现了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是( )。 A. 红契B. 质剂C. 乞鞫D. 傅别4.宋朝规定了一种法律,即在开封府诸县加重处罚犯罪,强化京畿地区的

16、治安,这种法律叫做()。 A. 重法地法B. 盗贼重法C. 皇祐法D. 折杖法5.汉唐以来,虽然盐禁法网日密,但正式将榷盐列入正律始于( )。A. 宋刑统B. 元典章C. 大明律D. 大清律例6.宋朝中央官署根据过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叫做()。A. 断例B. 指挥C. 申明D. 看祥7.清朝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 A. 清会典B. 大清律集解附例C. 大清律集解D. 大清律例8.隋朝以()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A. 大理寺B. 刑部C. 御史台D. 宣政院9.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格、式,编成()。A. 大唐六典B. 大中刑律统类C. 武德律D. 贞观律

17、10.宋朝中央官署可依就某项法令作解释,所作的解释叫做()。 A. 断例B. 指挥C. 申明D. 看祥三、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唐朝从积极方面规定行为准则的法律形式有( )。A. 律B. 令C. 格D. 式2.唐朝财政立法主要有( )。A. 一条鞭法B. 两税法C. 租庸调法D. 重法地法3.唐朝规定告诉的形式有()。A. 自诉B. 越诉C. 直诉D. 亲属代诉4.以例断案是明朝的一个特点,明朝最主要的条例有( )。 A. 钦定律诰条例B. 问刑条例C. 真犯杂犯死罪条例D. 充军条例5.清朝将明朝的会审制度发展为( )三种。A. 九卿会审B. 秋审C. 朝审D. 热审6.

18、宋朝法律规定,地租采取两种分成方法,即()。A. 对分制B. 二八分成C. 三七分成D. 四六分成7.宋朝的法典编纂开始使用了“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在律文之后分载具有刑事性质的()。A. 敕B. 令C. 格D. 式8.宋朝立法的主要特点是()。 A. 制定会典B. 以格代律 C. 编敕D. 以敕代律9.宋朝为了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先后实行了()。A. “重法地”法B. “盗贼重法”C. 枉法赃D. 折杖法10.隋朝的主要立法有()。A. 新律B. 开皇律C. 大业律D. 开皇令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八议”者如果所犯之罪属于“十恶”的则死罪不得请议。 A. 错误B. 正

19、确2.宋朝的廷行事 ,即判案的成例。 A. 错误B. 正确3.开皇律的结构和内容对唐律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是制定唐律的蓝本。A. 错误B. 正确4.明律严厉惩治贪官污吏。大明律规定:对于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 A. 错误B. 正确5.薛允升比较明律和唐律之后,将明律的特点概括为“轻其轻者,重其重者” A. 错误B. 正确6.明清时期,如遇特别重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吏、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及通政使共同审理,清代叫“九卿会审”,是中央的最高审级,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核准。A. 错误B. 正确7.唐永徽律疏

20、吸收魏晋南北朝隋以来的“八议”、“官当”、“听赎”,并创设“例减”,进一步完善扩大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 A. 错误B. 正确8. 隋唐科举制的实施,打破了隋唐以来的“门第”界限,为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入仕创造了条件。A. 错误B. 正确9.永徽律疏“德礼为政教之用,刑罚为政教之本,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深刻反映了唐初“礼刑并用”的立法指导思想。 A. 错误B. 正确10.明大诰与大明律一样,是皇帝钦定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大明律之外最重要的法规。 A. 错误B. 正确1.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唐律疏议。2.明朝专掌复

21、核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大理寺 。3.作为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天下政策的法律是大诰 。4.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的制度称为 禁榷制度 。5.唐高祖武德四年,政局趋于稳定,根据唐初的社会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典,于武德七年完成,称为武德律。6.明朝的根本性法典是大明律。7.隋唐时期最高行政机关是 三省六部 ,是中央政府机关 九寺五监。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宋太祖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取得民心,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减轻刑罚的()。A. 折杖法B. 刺配之法C. 凌迟D. 盗贼重法2.狭义上的唐律,指( )。A. 唐律疏议B. 大中刑律统类C. 武

22、德律D. 贞观律3.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D. 贞观律4.明大诰共( )。A. 二篇B. 三篇C. 四篇D. 五篇5.在明朝,主管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 A. 大理寺B. 刑部C. 督察院D. 御史台6.清朝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 A. 清会典B. 大清律集解附例C. 大清律集解D. 大清律例7.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A. 三司使B. 三司推事C. 小三法司会审D. 大三法司会审8.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A. 具律B. 刑名C. 法例D. 名例律9.开皇律规定

23、的笞刑分()等。A. 三B. 四C. 五D. 六10.典卖法律关系制度化,始于()。 A. 西周B. 唐朝C. 宋朝D. 元朝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元律在婚姻缔结方面,不禁止()。A. 良贱通婚B. 收继C. 同姓同婚D. 有妻更娶妻2.宋朝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采取了以下措施()。A. 设立审刑院B. 限令各州十日一报囚账C. 在各路设立提点刑狱公事D. 派御史台的推勘官分赴各地审理重大案件3.宋朝的法律形式除了赦、令、格、式外,还有()。A. 看详B. 断例C. 指挥D. 申明4.唐律除了规定八议特权以外,还规定了()免官等法律特权。A. 请B. 减C. 赎

24、D. 官当5.清朝制定了一些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包括( )。A. 回疆则例B. 苗律例C. 蒙古律例D. 西宁番自治罪条例6.清朝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有( )。 A. 苗律B. 蒙古律C. 回疆则例D. 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7.以例断案是明朝的一个特点,明朝最主要的条例有( )。 A. 钦定律诰条例B. 问刑条例C. 真犯杂犯死罪条例D. 充军条例8.列哪些犯罪,明律量刑比唐律为重( )。A. 贼B. 盗C. 别籍异财D. 闻父母丧匿不举哀9.明大诰偏重于打击( )。A. 贪官B. 豪强C. 读书人D. 商人10. 元律以赤裸裸的形式宣布各族人民法律上的不平等,并按民族标准把人

25、民划分为四等,即()。A. 蒙古人 B. 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人)C. 汉人(原来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和契丹、女真人)D. 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地区的各族人民)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 明朝在司法制度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厂卫干预司法。A. 错误B. 正确2.永徽律的制定,奠定了唐律的基本面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代律典。A. 错误B. 正确3.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更定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三十卷,460条。隋唐以来沿袭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变。 A. 错误B. 正确4.明清时期,如遇特别重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吏、

26、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及通政使共同审理,清代叫“九卿会审”,是中央的最高审级,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核准。A. 错误B. 正确5.明律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大明律中专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A. 错误B. 正确6.明律对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行为,严酷予以镇压,处罚比唐律大为加重。 A. 错误B. 正确7.永徽律疏“德礼为政教之用,刑罚为政教之本,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深刻反映了唐初“礼刑并用”的立法指导思想。 A. 错误B. 正确8.所谓“刑律统类”或“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将其它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化。 A. 错误B. 正确9.“大三法司会审”是指遇到疑难案件,由御史大夫、大理寺官员和刑部官员共同审理。 A. 错误B. 正确10.宋刑统的律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除“折杖法”外,很少增损。A. 错误B.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