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4866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定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从阳台边缘以相同的速率v0分别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动能( )A、上抛球最大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2 在光滑的地板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个物块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 ( )A、水平拉力相等 B、两物块质量相等C、两物块速度变化相等D、水平拉力对两物块做功相等3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

2、 B、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 D、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4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使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第一次用斜向上的拉力,第二次用斜向下的推力,两次的作用力大小相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相等、物体的位移也相等、则,这两种情况下:( )A、拉力和推力做功相等,物体末速度相等 B、拉力和推力做功相等,物体末速度不等C、拉力和推力做功不等,物体末动能相等 D、拉力和推力做功不等,物体末动能不等5一质量为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 J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 D物

3、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6速度为的子弹,恰可穿透一块固定的木板,如果子弹速度为,子弹穿透木板时所受阻力视为不变,则可穿透同样的固定木板() A2块 B3块 C4块 D8块7一物体在竖直轻弹簧上端处自由下落,落到弹簧上后又被弹簧弹回,则物体动能达最大的时刻在() A物体刚接触弹簧时 B物体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 C物体重力与弹簧给它的弹力平衡时 D物体刚被弹簧弹出时8木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路面由静止出发前进了距离后,随即撤去此恒力,木块沿原方向又前进了的距离后才停下,设木块运动的全过程中地面的情况相同,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木块获得的最大动能分别为()A BC D9如图所示,物体以100J的

4、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它向上通过斜面上某一点M时,其动能减少了80J,克服摩擦力做功32J,则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A20J B48J C60J D68J二填空题11一粒钢球从1高处自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后停止运动,若钢球的质量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钢球克服泥潭的阻力做功_J(取)12.如图所示,A、B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两个质量相等的小木块,离墙壁的距离分别为L和l,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分别为和,今给A以某一初速度,使之从桌面的右端向左运动,假定A、B之间、B与墙壁之间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中无动能损失,若要使木块A最终不会从桌面上掉下来,则A的初速度最大不能超过

5、 三计算题15.总质量为M的列车,沿水平直轨道匀速前进,其末节车厢质量为m,中途与前面的车厢脱钩,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了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设运动的阻力与车的重力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是恒定的,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它们间的距离是多少(参考下图)? 16. 如图所示,用细绳连接的A、B两物体质量相等,A位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使A、B均保持静止,然后释放,设A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A受重力的0.3倍,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求B下降1米时的速度17.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828所示: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

6、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绳长为H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B求车由A移到B的过程中,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18. 如图830所示,长为L,质量为m1的木板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板上表面左端有一质量为m2的物块B,B与A的摩擦因数为,A和B一起以相同的速度v向右运动,在A与竖直墙壁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要使B一直不从A上掉下来,v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用m1、m2、L、表示)?倘若V0已知,木板B的长度L应满足什么条件(用m1、

7、m2、V0、表示)?参考答案1、D 2、D 3.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涉及力、速度、加速度、功和动能各物理量的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理解只要考虑到匀速圆周运动的例子,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B、D4、B 解析:拉力和推力的水平分力相同,位移相同,所以它们做功相同,但两种情况摩擦力不同,合力做的总功不同,故速度不同。5、ACD 6、C 7、C 8C 9C 10A. 解析:由于物体沿斜面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所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到出发点摩擦力做的功相同,由题意可知,物体的动能每减少20J,摩擦力做功为8J,所以整个过程摩擦力做功为80J。二填空题11 12.三计算题15. 【解析】未

8、脱钩时,列车匀速运动,列车的牵引力为kMg从脱钩开始,分别对车头和脱钩的车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对车头:对脱钩的车厢:所以两部分停驻点间的距离. 用动能定理解答此题不涉及具体的运动细节,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方便 本题还可以从功和能的关系来考虑:机车脱钩后牵引力做的功必等于机车多走路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解得16. 解析:如果自由选择研究对象,那么可能有人选择A、B为研究对象,而有人则将A、B看成一个整体来分析,解题过程:三式联立解得:v1.4米/秒解法二:将A、B看成一整体(因二者速度、加速度大小均一样),此时拉力T为内力,求外力做功时不计,则动能定理写为:f0.3m

9、g二式联立解得:v1.4m/s可见,结论是一致的,而方法二中受力体的选择使解题过程简化,因而在使用动能定理时要适当选取研究对象17,思路点拨 汽车从A到B把物体提升的过程中,物体只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根据物体速度的变化和上升的高度,特别是汽车运动速度vB与物体上升过程中的瞬时速度关系,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解题过程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开始动能Ek1=0,随着车的加速拖动,重物上升,同时速度在不断增加当车运动至B点时,左边的绳与水平面所成角=45,设物体已从井底上升高度h,此时物体速度为vQ,即为收绳的速度,它等于车速沿绳子方向的一个分量,如图829小结 此题需明确:速度分解跟力的分解相似,两个

10、分速度方向应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车子向左运动时,绳端(P)除了有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外(每一瞬间绳均处于张紧的状态),还参与了绕定滑轮O的转动分运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因此还应该有一个绕O点转动的分速度,这个分速度垂直于绳长的方向所以车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分解如图829所示,有vQ=vB1=vBcos=vBcos4518. 思路点拨 A和墙壁碰撞后,A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左运动,B仍以原速向右运动以后的运动过程有三种可能:(1)若m1m2,则m1和m2最后以某一共同速度向左运动;(2)若m1=m2,则A、B最后都停在水平面上,但不可能与墙壁发生第二次碰撞;(3)若m1m2,则A将多次

11、和墙壁碰撞、最后停在靠近墙壁处解题过程 若m1m2,碰撞后的总动量方向向左,以向左为正方向,系统p=0,m1vm2v=(m1m2)v,若相对静止时B刚好在A板右端,则系统总机械能损失应为m2gL,则功能关系为若V0已知,则板长L应满足若m1=m2,碰撞后系统总动量为零,最后都静止在水平面上,设静止时B在A的右端,则若m1m2,则A与墙壁将发生多次碰撞,每次碰撞后总动量方向都向右,而B相对于A始终向右运动,设最后A静止在靠近墙壁处,B静止在A的右端,则有小结 在有些用字母表示已知物理量的题目中,物理过程往往随着已知量的不同取值范围而改变对于这类题目,通常是将物理量的取值分成几个范围来讨论,分别在各个范围内求解如本题中,由于m1和m2的大小关系没有确定,在解题时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物理过程进行讨论,分别得出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