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致空气》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4947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致空气》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致空气》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致空气》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致空气》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致空气》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致空气》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八级下册《致空气》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致空气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诗中的生字词语。 2、把握诗的主要内容,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歌主题及象征写法的运用。 4、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新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的主题。 难点:理解诗歌的象征写法。【教具】:录音机、朗读带【课时】:1课时【教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先请同学们猜个谜语:“看不见,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 动物植物离不了。”(打一自然物)同学们猜是什么呢?(空气)。我们人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生活中还有没有和空气同样宝贵的东西呢?今天,我们学习邵燕祥的

2、一首诗致空气,看看他是怎么说的。二、课前热身: 1、作者简介:邵燕祥,当代诗人,1933年出生于北京。50年代有影响的青年诗人。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而成的。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y shu hn s ji zh x摇 曳 闪 烁 鼾 息 厮 守 面 颊 窒 息 嘘三、整体感知: 1、听一遍录音朗诵,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2、自由朗读全诗,初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四、合作探究:1、作者所写的空气的特点是什么?提示:“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2、诗歌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有什么作用?提示:诗人用第二人称,更便于直接抒发情感,第一诗节就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诉说和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也更显语气亲切,缩小了距离感。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体会作者对空气的赞美之情。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如有难度、深度组内不能自行解决的,可提交全班共同探讨。 (1)、星光因你而闪烁波光因你而摇曳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你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 提示:前两句用相同的句式写了“

4、你”的存在使星光和波光显示出生命的亮色,这为全诗奠定了赞美的基础。“你”的存在是不是对我也有很大的意义,这正是诗后面几节要赞美的内容。你“无所不在”,可是为什么又“难寻踪迹”呢?正因为你的“质朴到透明”的本性,“透明”既是对空气本性的真实描述,也是对它纯洁质朴的品质的赞扬,这一诗节作为全诗的开始,语言朴实,又耐人品读。 (2)、只有你不肯把我抛弃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掀动我的鼻翼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着我呼吸 提示:空气让我们呼吸,给我们生命,这对每个人来说,似乎都没有什么可好奇的。但是诗人却说“只有你”不肯“抛弃”我,这是一种对比,“光明”、“人们”的离去和空气的不肯“抛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空

5、气的无私和崇高顿现在我们的眼前。“掀动我的鼻翼”,空气像可爱的精灵,在这个时候带给我生命的养料。“生命如丝”的最为困难的时候,只有空气“陪伴着我呼吸”,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啊!这个诗节作者饱含深情,对空气进行赞美。 (3)、“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提示: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4)“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提示: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4、

6、诗歌以空气为歌颂对象,诗人是不是仅仅歌颂空气?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提示: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歌颂: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5、这首诗有什么象征意义?提示:致空气表面上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诗人赋予了空气以深刻而鲜明的象征意义;对空气的讴歌,实际上既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五、内容小节: 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空气的特点:“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厮守身边”又“默无一语”。在对空气这一须臾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的赞颂。六、拓展延伸:致空气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那么,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那“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却“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东西?说说你的想法。(提示:友谊、理想、信念、真理等)七、作业:“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写成一篇300字的小短文。板书设计: 致空气 质朴到透明 空气 无所不在 象征 人间真情 难寻踪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